前兩篇如影隨形的噪聲(上,中) 我們討論了圖像的主要噪聲源。了解噪聲的目的,是為了儘可能提升圖像的信噪比。本期小編就想和大家探討一下,常用的提升信噪比方法的技術原理,並對他們的效果做定量分析。
以下的討論,都是基於這個基本信噪比公式:
另外,對生物成像應用,我們有以下假設:
製冷相機的暗電流可以忽略;注意:一定要製冷!要進行定量分析,要求圖像信噪比至少要大於5:1, 即信號要高於25e- (參考: 做成像的你不能不了解的真相3- 信噪比2)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有什麼辦法可以拯救下面這張圖像吧:
當前圖像: 曝光時間1ms, 典型信號強度 5e-.
方法1:增加曝光時間
假設曝光時間提高為原來的 n 倍,那麼信噪比變為:
結果圖像: 曝光時間10ms, 典型信號強度 50e-.
方法 2:多幀圖像平均
對 n 張圖像做平均,結果圖像的信噪比為:
結果圖像: 平均10張1ms曝光時間的圖像.
大家不難發現,在弱光條件下,提高曝光時間的效果要優於圖像平均。
小 結
在讀出噪聲不能忽略的弱光情況下(如對於讀出噪聲為1.5e-左右的 sCMOS 相機,當信號<10e-時),將曝光時間延長n倍的效果比平均n張圖像好。信號越弱,或讀出噪聲越大,兩者的差別就越明顯。在信號較強時(如 sCMOS相機信號>20e-時),可以忽略讀出噪聲,兩種方法對信噪比的提高效果相同。由於CCD的讀出噪聲比較高(~8e-),使用圖像平均的效果不如CMOS好。
方法 3:像素融合Binning
Binning是用來提高信噪比的常見方法。CCD的Binning 發生在讀出之前,因此不會改變讀出噪聲。以bin 2(2x2)為例,其對信噪比的改善為:
結果恰好和曝光時間延長為原來4倍一樣。
而CMOS的binning是在讀出之後完成的,相當於4個像素相加,讀出噪聲也會提高。
這個結果和 4 張圖像平均一樣。
是不是非常神奇?讓我們直觀的看一下bin 2 的效果:
可以看到,bin 2 明顯提高了信噪比,但解析度降低了。
方法 4:使用QE更高的相機 (背照式 95% vs 前照式 65%)
背照式sCMOS QE 高達95%,而前照式sCMOS在顯微成像中實際測量的有效QE只有65%左右(波長和物鏡不同時稍有變化,詳情參見做成像的你不得不了解的真相2-靈敏度和QE)。兩種相機的信噪比差別為:
像元尺寸相同的情況下,背照式相機信噪比是前照式的1.2倍
方法5:使用像元尺寸更大的相機(11μm vs 6.5μm)
像元尺寸大,則信號收集能力更強。如果我們比較11μm像元和6.5μm像元相機的信噪比:
11μm像元信噪比是6.5μm的1.7倍。
小 結
如果我們使用95%QE,11μm像元的Prime 95B與流行的正照式6.5μm像元的 sCMOS相機相比,其信噪比差別為: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會發現,其實對信噪比影響最大的噪聲是散粒噪聲,它是一種固有的物理現象。那麼是不是我們對它就束手無策了呢?當然不是!
注意!接下來的絕不是廣告
Photometrics sCMOS相機內置denoising功能,可以大大降低散粒噪聲,顯著提高圖像信噪比
Photometrics 在噪聲控制方面一直是業內的佼佼者, Prime 95B和Prime BSI都內置了最先進的denoising技術,它採用先進的內嵌圖像算法,對單幀圖像實時處理,在降低圖像噪聲的同時,不影響信號強度,保證了圖像的可定量性。平均可將圖像的信噪比提高3-5倍,相當於增加10倍以上曝光時間的效果。對比下圖中使用denoising功能前後的圖像,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信噪比的提高,下方的線強度曲線(line profile)也充分展現了denoising功能優異的降噪效果。
由於計算量大,雖然通過高級優化的FPGA圖像算法,denoising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相機速度。以95B為例,全幀採集速度會從40幀/s下降到25幀/s。
好啦,說了這麼多,希望能對大家拍出信噪比更高的圖像有所幫助!其實無論採用哪種技術來提高信噪比,靈敏度高的相機總是首選,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呀!
接下來的是正經廣告
Prime 95B背照式sCMOS相機具有前所未有的靈敏度:高達95%的量子效率和11μm大像元能夠收集儘可能多的入射光子,低讀出噪聲也使得它更加適用於弱光成像。同時,更好的圖像背景質量,像素均勻性以及降噪技術也幫助研究者們更好地進行圖像定量分析。
下期預告:相機製冷溫度越低越好?非也!欲知詳情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