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目光,都盯著雙十一的「買買買」,
忘了這一天,十月十五,月圓之夜,
也是中國傳統的「下元節」。
正月十五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
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上元九炁賜福天官,中元七炁赦罪地官,下元五炁解厄水官。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五天官賜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
傳統下元節主要民俗活動有
修齋設醮
下元日也是道教齋法中規定的修齋日期之一。道教認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災、拔苦、謝罪、求仙、延壽、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齋。
享祭祖先
隨著日月的流逝,下元節在民間逐步演化為多備豐盛菜餚,享祭祖先亡靈,祈求福祿禎祥的傳統祭祀節日。
祈願神靈
從祭祀內容與對象的演變來看,下元節又溶進了許多農業生產中的祭祀風俗,使其又成為一個祭祀神靈、祈鑲災邪、祈求豐收的農祀節日。
此刻,月正圓。專注買買買的你,也有望月思親嗎?
《十月十五日觀月黃樓席上次韻》
宋·蘇軾
中秋天氣未應殊,不用紅紗照座隅。
山下白雲橫匹素,水中明月臥浮圖。
未成短棹還三峽,已約輕舟泛五湖。
為問登臨好風景,明年還憶使君無。
《下元日詣會慶節所道場,呈餘處恭尚書》
宋·楊萬裡
琳宮朝謁早追趨,漏盡銅壺殺點初。
半縷碧雲橫界月,一規銀鏡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壽,散作非煙滿王虛。
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陰偏隔日光疏。
《下元日朝謁回與李秉文冒雪過承天寺因題二詩》
宋·李復
北風吹空天欲破,急雪如簁塞空墮。
焚香初自蕊宮歸,投鞭來就僧廬坐。
乾坤一色飛鳥絕,市井無聲百買餓。
貧粟未給貧民啼,空屋漏穿不可過。
其二
僧爐有令禁觸火,袖手指直凍欲墮。
缸暖微聞蝗蚓鳴,客寒對作橐駝坐。
叩鐘擊魚呼眾起,持缽分糜救晨餓。
一參木佛古因緣,試舉丹霞有何過。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手機記者:傅強、大松樹、老頑童、許哥、
完美的、相見不如懷念、輕舞飛揚、
張曉萍、甄炎、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