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疝氣
就想起很多寶爸寶媽跑來
偷偷地詢問小編
寶寶好像長了三個蛋蛋
……what???
疝氣不是「蛋蛋「
也不是氣
是指一部分組織跑偏了
很多家長對疝氣不了解
孩子患了疝氣沒有及時發現
從而耽誤了治療
今天,福田區第二人民醫院陳少逸主任
將為大家解答一些關於疝氣的問題
1
什麼是疝氣?
小兒腹股溝疝氣是小兒外科和疝外科最常見疾病之一,主要是先天性的腹股溝疝,由鞘狀突未關閉所致。
臨床表現:腹股溝區出現時有時無或時大時小的包塊。包塊在站立以及哭吵等使腹內壓增高的情況下出現或者變大,早期平臥或停止哭吵後包塊大部分可自行或用手按壓後消失。患兒早期除特徵性腫塊表現外多無顯著不適,家長發現寶寶腹股溝局部小腫物、陰囊兩側不對稱包塊應及時就診。
2
疝氣的危害
疝氣影響身體的消化系統
由於小兒疝氣會在腹股溝部位有突出的腫塊,腫塊內有小腸、結腸等器官組織,當這些器官組織不在原來正常位置,就會導致下腹部墜脹、腹脹、便秘、吸收功能差、導致體質下降等情況。
疝氣擠壓睪丸的正常發育
由於腹股溝部位和生殖泌尿系統相鄰,疝氣的小腸掉入陰囊或陰唇,就會擠壓睪丸、輸卵管、卵巢等器官組織的正常發育。
小兒疝氣會導致併發症
一旦疝氣發生嵌頓,就會引起腸梗阻,可能導致腸管壞死穿孔、睪丸(卵巢)缺血,嚴重情況下可能需要切除已經壞死的腸管和睪丸(或者卵巢),嚴重影響寶寶的消化和生殖系統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3
家長如何判斷
寶寶是否得了疝氣?
很多家長在給寶寶洗澡或換尿褲時才無意間發現寶寶大腿根部有一個包包鼓起,也有些男寶的家長以為寶寶長了3個蛋蛋而驚慌失措就診。
一般是由咳嗽、排便、排尿、哭鬧、劇烈運動等引起腹股溝有突出塊狀腫物,而腫物在平躺或用手按壓時就會自動消失,在寶寶安靜或睡眠時,則忽隱忽現。
4
小兒疝氣是否能夠自愈?
疝氣超過6月齡後就不能自愈!
即使短期內不再發病,因為鞘狀突異常「疝囊「的存在,待寶寶成年後仍會再次發病。對比手術的風險,嵌頓疝帶來的風險會更大,不良後果也更加讓人難以接受。
有些家長懼怕手術而給寶寶使用疝氣帶,殊不知無形中造成寶寶睪丸萎縮的風險,所以應該儘量避免!
不要綁疝氣帶!
不要綁疝氣帶!
不要綁疝氣帶!
5
小兒疝氣如何治療?
6個月以內的小兒疝氣可以觀察,但是過了6個月後,基本都建議儘早手術治療,可以選擇微創手術。如果掉出來的包塊比較小,有些孩子發育比較慢的,可以等到1周歲。
6
有以下這些情況的
不管多大,需要儘早手術!
如果出現腸子(女孩子還可以是卵巢)掉下來回不去肚子裡,疼痛、哭鬧厲害,甚至嘔吐,這叫:嵌頓疝!嚴重的需要馬上急診手術治療。
如果出現有積液的陰囊紅腫,就是積液感染了,需儘快手術治療!
突出包塊很大的小朋友,建議儘早手術治療,避免出現手術做完仍有復發情況,具體時間以各個小朋友的具體情況判斷為準。
女孩子的疝氣一旦發現,也都建議儘快手術治療,因為卵巢嵌頓壞死後果嚴重。
7
目前的主流術式:腹腔鏡微創手術,有幾個優點?
可以很明確地把這個洞洞在最合適的位置結紮堵住;
可以很清晰地避開輸精管和精索血管;
還可以不增加切口同時處理另外一側的隱匿疝;
切口幾乎不留疤痕,很多孩子術後複診都找不到手術疤痕!
小兒疝氣如果久拖不治
容易危及小孩生命健康
寶爸寶媽們一定要多留心注意!
編輯 |南園之聲編輯整理
來源| 福田區衛生健康局、福田區第二人民醫院、網絡
歡迎留言、分享,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