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瀟今年24歲,是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應用心理學大四學生。今年9月15日,她意向報考陝西師範大學心理學,多次致電該校招生辦及心理學院進行溝通。10月22日,該校相關負責人明確回復「不能報考」,理由是「不具備條件提供便利」。
近年來,大學主動錄取和給予殘障考生特殊關懷的暖聞,常常令公眾讚嘆不已。在這樣的大形勢下,竟然發生視障考生報考研究生被拒的咄咄怪事,令人大跌眼鏡。
陝師大為何要將視障考生拒之門外?該校研招辦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根據教學【2003】3號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於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通知相關規定,「視力矯正到4.8以下的報心理學都不行。」
有了「紅頭文件」作為依據,陝師大的做法就沒毛病了嗎?學生視力殘障,依據校方招生簡章及《意見》,並不屬於學校有權拒錄的情形。《意見》雖然對相關專業提出了視力要求,但同時明確視力、聽力等相關內容是「供考生在報考專業志願時參考」,學校不得以此為依據,拒絕錄取達到相關要求的考生。事實上,很多高校也對視障考生開了「綠燈」。吳瀟的室友意向報考北京某著名高校就獲得對方的同意,她的學姐今年考上了遼師大心理學研究生。
此外,《教育法》也規定「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國家、社會、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根據殘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實施教育,並為其提供幫助和便利」。根據《殘疾人保障法》第25條:普通教育機構對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人實施教育,並為其學習提供便利和幫助。普通高級中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必須招收符合國家規定的錄取要求的殘疾考生入學,不得因其殘疾而拒絕招收。
一言以蔽之,陝師大此舉不僅違反研究生招考程序,而且違背了相關法規,有剝奪吳瀟平等受教育權之嫌。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樣的歧視,才是真的「視障」。
更何況,我國在殘障學生學校無障礙支持方面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在學業上,視障學生現大多使用電子教材和讀屏軟體輔助。只要學校給予適當的關愛照顧,完成學業並不是問題。至於就業問題,也不必過於擔憂。心理學專業需要觀察受試者情緒,但這個觀察在用不了眼睛,造成信息缺損的時候,也可以用別的方法補償,否則,那些心理熱線都開不了了。心理學關鍵在於用「心」觀察感受,而不是用眼睛去看。
盲人女孩報考研究生,「不具備條件」當然不能成為拒錄的理由。高校應該藉此建設便於殘障人士學習、生活的設施,配備相應師資,建立常態化的幫扶和關照機制,對其學習生活進行周到關懷照護,充分保障殘障人士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在這方面,一些發達國家的大學,就有一套針對殘疾學生的支持系統:比如給殘疾大學生提供志願者幫助記錄課堂筆記,錄音設備,手語翻譯等。媒體曾報導,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大學有121個專業,手語翻譯有122位,一個專業哪怕只有一名聾人,學校也會配備手語翻譯。
據中國盲人協會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已將此事轉交中國殘聯,「希望可以聯繫到學校,能妥善溝通處理此事。」結果如何,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