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培不再是原來的安培,4個基本國際單位被重新定義!

2021-02-25 智匯光伏

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成員國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國際單位制SI迎來歷史性變革。

國際計量局局長馬丁·米爾頓宣讀決議草案

此次SI的修訂,具體變化就是,千克(kg)、安培(A)、開爾文(K)和摩爾(mol)將重新定義。這4個基本單位,千克將用普朗克常數(h)定義;安培將用電子電荷(e)定義;開爾文將用玻爾茲曼常數(k)定義;摩爾將用阿伏伽德羅常數(NA)定義。

大會表決現場

這是國際測量體系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保證了SI的長期穩定性和環宇通用性。就像1967年秒定義的修訂使我們在今天擁有了GPS和網際網路技術一樣,新SI將在未來對科學、技術、貿易、健康、環境以及更多領域產生深遠影響。可以說,SI的修訂是科學進步的一座裡程碑。

SI修訂的影響

國際單位制(SI)是全球一致認可的測量體系。其起源可以追溯至1875年——17國籤署《米制公約》並正式同意推行統一的國際測量體系。

被記者爭相拍照的新千克模型

SI由7個基本單位以及許多導出單位組成。SI單位可以表示任何領域的測量結果,如物體的物理尺寸、溫度和時間等。

無論是米還是秒,國際單位制必須確保所有日常使用的測量單位,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可比的、一致的。時間的測量相差零點幾秒鐘,也許不會影響烹調口感,但對於誰贏得了奧運會的百米短跑冠軍或高頻的股票市場交易卻是非常重要的。

千克原器

 「『米制』在創立時的願景即是『為全人類所用,在任何時代適用』。其初衷是用一種全球一致的『常數』而非某種主觀的標準來定義單位,而這一點隨著SI的修訂真正成為了現實。」國際計量委員會主席白瑞·英格裡斯表示。

正如國際計量局局長馬丁·米爾頓在公開發表的聲明中所說,此次SI的修訂,用基本常數作為我們認識和定義質量、時間等自然界基本概念的基礎,意味著我們在深化科學認知、推動技術進步、解決許多社會重大挑戰方面的基礎更加堅實了。儘管從表面而言,大多數人並不會看到太大變化。「這好比你給房子換了一個更堅固的地基,從表面上是不可能看到任何變化的,但它可能已經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使房子變得更耐久了。」馬丁·米爾頓說,「就像1967年用原子的特性修訂秒定義一樣——儘管在修訂之初人們並不知道它可以用在哪裡。但現在,基於原子鐘的計時技術已成為網際網路、移動通信和衛星導航等技術的基礎。新SI也是這樣,它將在未來對科學、技術、貿易、健康、環境以及更多領域產生深遠影響。」

功率天平

那麼,此次SI的修訂,具體發生了哪些變化呢?那就是,千克(kg)、安培(A)、開爾文(K)和摩爾(mol)將重新定義。這4個基本單位,千克將用普朗克常數(h)定義;安培將用電子電荷(e)定義;開爾文將用玻爾茲曼常數(k)定義;摩爾將用阿伏伽德羅常數(NA)定義。

實物原器退出歷史舞臺

隨著SI修訂的生效,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塊鉑銥合金圓柱體——國際千克原器(IPK)將成為千克定義的歷史。這件為世界科技服役近130年的實物原器,將繼續完美保存,為新定義的相關研究和國際比對發揮「餘熱」。

中國的能量天平

據中國計量院從事質量新定義研究的李正坤研究員介紹,「用基本物理常數普朗克常數h重新定義千克後,質量基本單位更加穩定,量值傳遞更加可靠,我們不必再考慮IPK質量是否發生變化,更不必擔心IPK丟失、損壞可能給全球質量量值統一帶來的毀滅性災難。」。

開幕式會場

「基於新定義的千克可以在極大、極小值的全範圍內,保持相同的不確定度。」國際計量委員會副主席、單位制諮詢委主席約阿希姆·烏爾裡希表示,「這對於科學研究和工業應用而言都非常重要。」

中國對國際單位制修訂的貢獻

早在20世紀中葉,隨著量子技術的發展,人類對各種物理量的測量準確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時間、長度的SI單位先後經歷了修訂。2005年,國際計量委員起草了關於採用基本物理常數重新定義部分SI基本單位的框架草案,建議採用普朗克常數定義千克等,並鼓勵有能力的國家級實驗室開展相關研究工作。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作為我國的國家計量院,始終緊跟國際計量科學前沿,並在SI基本單位復現新理論、新方法等方面持續開展研究。截至目前,中國計量院已在玻爾茲曼常數、普朗克常數和阿佛加德羅常數等物理常數測量以及量子基準的建立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特別是該院利用聲學法和噪聲法兩種方法測得的玻爾茲曼常數,為SI溫度基本單位開爾文的修訂做出了重要貢獻。

單位制諮詢委員會合影

另據國際計量局官方聲明顯示,國際計量局將在千克重新定義後繼續開展關於千克復現基準方法的國際比對,並得出千克的國際「共識值」,各成員國應據此開展量值傳遞。據悉,中國計量院已獨立建立了基於新定義的千克復現裝置,其不確定度將達到與「共識值」相當的水平,以保障未來我國質量量值與國際等效一致。

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計量界將緊緊抓住這次國際計量變革的重大機遇,加強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計量基礎研究、前沿性研究,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戰略,加快構建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為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更好地發揮計量對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電流單位「安培(A)」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SI迎來歷史性變革
    國際計量局局長馬丁·米爾頓宣讀決議草案此次SI的修訂,具體變化就是,千克(kg)、安培(A)、開爾文(K)和摩爾(mol)將重新定義。這4個基本單位,千克將用普朗克常數(h)定義;安培將用電子電荷(e)定義;開爾文將用玻爾茲曼常數(k)定義;摩爾將用阿伏伽德羅常數(NA)定義。
  • 電流單位「安培(A)」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SI迎來歷史性變革
    國際計量局局長馬丁·米爾頓宣讀決議草案此次SI的修訂,具體變化就是,千克(kg)、安培(A)、開爾文(K)和摩爾(mol)將重新定義。這4個基本單位,千克將用普朗克常數(h)定義;安培將用電子電荷(e)定義;開爾文將用玻爾茲曼常數(k)定義;摩爾將用阿伏伽德羅常數(NA)定義。
  • 「千克」「安培」「米」「秒」等計量單位重新定義
    新定義的國際計量單位5月20日起正式使用對日常生活沒有影響,將為科研插上翅膀華聲在線5月2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奉永成) 5月20日是第20個世界計量日,今年世界計量日的主題為「國際單位制——根本性飛躍」。
  • 千克、安培等4個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消息稱,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
  • 以此文紀念沈乃澂先生:基本電荷的精密測量及電流單位安培的重新定義
    Giorgi)[1]提出的修正的CGS制。這個單位制又稱為米—千克—秒—安培單位制(簡稱MKSA制)。MKSA 制的單位量值大小很適合於實際測量,從安培的定義中消除了不方便的4π因子。第九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批准的是用兩個平行導體之間的力定義安培;伏特是在流過1 A恆定電流的導線內,兩點之間所消耗的功率為1 W時,兩點之間的電位差,即在導體間加1 V的恆定電位差產生1 A的恆定電流的電阻。大
  • 電流單位安培有望被精確定義
    芬蘭與美國的一個研究小組研製出單電子電晶體(SET)它能將振蕩電壓轉換成非常精確的電流,這有望更精確重新定義電流的基本單位——安培。該項科研成果刊登在近期出版的《納米科學與技術在線資源》網站上。
  • 新國際單位制(SI)今起施行「千克」「安培」等單位被重新定義
    5月20日,在第20個「世界計量日」當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的關於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變革的決議生效實施。我國從今天起將施行經修訂後的新國際單位制(SI)。根據修訂後的新國際單位制(SI),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由常數定義,加之此前對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的重新定義,自此,國際計量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由常數定義。
  • 國際單位制迎歷史性變革 千克、安培將改由常數定義
    國際單位制迎歷史性變革 千克、安培將改由常數定義 原標題:   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成員國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
  • 「千克」新定義今日正式生效!安培、摩爾、開爾文的定義同樣改變
    7 年後,在第 26 屆國際計量大會正式投票決定,改變千克(kg)、安培(A)、開爾文(K)和摩爾(mol)這4個基本單位的定義,新定義將全部採用基本物理常數來定義,分別以普朗克常數(h)、基本電荷(e)、玻爾茲曼常數(k)和阿伏伽德羅常數(NA)的固定數值來實現。 歷經 8 年的討論與修訂,今天,這四個單位的定義正式改變了。
  • 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新定義實施
    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布,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新定義今天在中國正式實施。千克、安培、開爾文、摩爾等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意味著國際測量體系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所有國際單位制全部實現量子化重新定義。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千克」被重新定義
    不過,就在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成員國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這是國際測量體系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保證了SI的長期穩定性和環宇通用性。
  • 安培定律:奠定現代電磁學的理論基礎
    從當年 10 月開始,他像科學家牛頓把質量分解成質量元一樣,把電流分成無限多電流元,並用四個精巧的實驗來探討電流元之間相互作用的性質。安培畫像安培定律是磁作用的基本實驗定律 ,它決定了磁場的性質,提供了計算電流相互作用的途徑。安培定律的建立奠定了電磁理論的基礎。
  • 質量單位「千克」被重新定義?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重」了…
    在2018年11月舉行的國際度量衡大會上,各個國家的代表將就是否採用安培、千克、開爾文、摩爾4個單位的新定義進行投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的的質量單位「千克」(kilogram)將有新定義了!定義「千克」的演變史:從實物到普朗克常量我們中學時代最初在物理課上學到的千克最初的定義是4 ℃時一立方分米水的質量。這個定義最初是在1799年由法國科學家提出,並且製作了純鉑的千克原器作為1千克的國際標準。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千克」等4項基本單位被重新定義
    巴黎時間11月16日13時左右,53個國際計量局(BIPM)正式成員國的代表聚首凡爾賽會議中心,為國際單位制(SI)修訂投出了他們莊嚴的一票。經各個成員國表決,最終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SI基本單位中的4個,即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分別改由普朗克常數h、基本電荷常數e、玻爾茲曼常數k和阿佛加德羅常數NA定義。
  • 安培,還記得嗎? 歷史
    但當年耳熟能詳的伏特、歐姆、瓦特、安培這些物理課本上常見的基本單位名詞,都是以大科學家的姓名來命名的。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在電磁學研究領域成果卓著的偉大科學家——安培。1908年,倫敦國際電學大會公開決定,把安培作為國際單位制中表示電流的基本單位,簡稱安(符號為A),沿用至今。
  • 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SI基本單位的定義
    目前,國際單位制下7個基本單位:長 度 米   M質 量 千克(公斤) Kg時 間 秒 S電 流 安[培] A熱力學溫度 開[爾文]   K物質的量 摩[爾]   Mol發光強度 坎[德拉]   cdSI基本單位的定義米: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時間間隔內所經過路徑的長度。
  • GAN和蒙日-安培方程理論
    ,滿足總測度相等在圖4. 勒讓德變換。定義5(勒讓德變換)令。因此圖4的兩個凸函數彼此對稱。圖4左側是一族支撐平面的上包絡構成的凸函數,支撐平面族為我們定義函數集合
  • 2018年,7個基本計量單位將全面實現國際單位制的重新定義
    科學計量是指基礎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計量科學研究,它通常採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來準確定義和實現計量單位。並為最新的科技發展提供可靠的測量基礎。1960年之前,「1米」被定義為地球一周的四千萬分之一,位於法國巴黎的國際計量局裡一根「穩定」的金屬鑄成的「米」的基準原器就是全世界最準的「1米」。1960年,「米」被定義為質子數為86的氪原子能級躍遷時輻射波長的倍數。
  • 物理學家:安培
    物理學家:安培 高考微信   安培(Andre-Marie
  • 1.20 安培!
    — 1836.6.10)生於裡昂一個富商家庭,從小數學才能出眾,所有數學知識在18歲的時候就已經基本完成了;1802年在布爾讓-布雷斯中央學校任物理學和化學教授;1808年被任命為法國帝國大學總學監,此後一直擔任此職;1814年被選為帝國學院數學部成員;1819年主持巴黎大學哲學講座;1824年擔任法蘭西學院實驗物理學教授;1821~1825年做了關於電流相互作用的四個精巧的實驗,並根據這四個實驗導出兩個電流元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