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SI基本單位的定義

2020-12-17 電子產品世界

國際單位制(SI)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1980年由國際計量大會(CGPM)採納和推薦的一種一貫單位制。 註: SI是國際單位制的國際通用符號。
目前,國際單位制下7個基本單位
長 度 米   M
質 量 千克(公斤) Kg
時 間 秒 S
電 流 安[培] A
熱力學溫度 開[爾文]   K
物質的量 摩[爾]   Mol
發光強度 坎[德拉]   cd

SI基本單位的定義
米: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時間間隔內所經過路徑的長度。[第17屆國際計量大會(1983)]
千克: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第1屆國際計量大會(1889)和第3屆國際計量大會(1901)]
秒: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的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第13屆國際計量大會(1967),決議1]
安培:在真空中,截面積可忽略的兩根相距1 m的無限長平行圓直導線內通以等量恆定電流時,若導線間相互作用力在每米長度上為2×10-7 N,則每根導線中的電流為1 A。[國際計量委員會(1946)決議2。第9屆國際計量大會(1948)批准]
米: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時間間隔內所經過路徑的長度。[第17屆國際計量大會(1983)]
千克: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第1屆國際計量大會(1889)和第3屆國際計量大會(1901)]
秒: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的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第13屆國際計量大會(1967),決議1]
安培:在真空中,截面積可忽略的兩根相距1 m的無限長平行圓直導線內通以等量恆定電流時,若導線間相互作用力在每米長度上為2×10-7 N,則每根導線中的電流為1 A。[國際計量委員會(1946)決議2。第9屆國際計量大會(1948)批准]
開爾文:水三相點熱力學溫度的1/273.16。[第13屆國際計量大會(1967),決議4]
摩爾:是一系統的物質的量,該系統中所包含的基本單元(原子、分子、離子、電子及其他粒子,或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數與0.012 kg碳-12的原子數目相等。[第14屆國際計量大會(1971),決議3]
坎德拉:是一光源在給定方向上的發光強度,該光源發出頻率為540×1012 Hz的單色輻射,且在此方向上的輻射強度為(1/683)W/sr。[第16屆國際計量大會(1979),決議3]

國際單位制(SI)的導出單位

國際單位制中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量
平面角 弧度 rad
立體角 球面度 sr
頻率 赫[茲] Hz
力(重力、壓力) 牛[頓] N
壓強(應力) 帕[斯卡] Pa
能量(功、熱) 焦[耳] J
功率(輻射通量) 瓦[特] W
電荷量 庫[侖] 0C
電位(電壓、電動勢) 伏[特] V
電容 法[拉] F
電阻 歐[姆] Ω
電導 西[門子] S
磁通量 韋[伯] Wb
磁通量密度磁感應強度 特[斯拉] TH
電感 亨[利] H
攝氏溫度 攝氏度 0C
光通量 流[明] lm
光照度 勒[克斯] lx
放射性活度 貝可[勒爾] Bq
吸收劑量 戈[瑞] Gy
劑量當量 希[沃特] Sv

相關焦點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千克」等4項基本單位被重新定義
    巴黎時間11月16日13時左右,53個國際計量局(BIPM)正式成員國的代表聚首凡爾賽會議中心,為國際單位制(SI)修訂投出了他們莊嚴的一票。經各個成員國表決,最終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SI基本單位中的4個,即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分別改由普朗克常數h、基本電荷常數e、玻爾茲曼常數k和阿佛加德羅常數NA定義。
  • 新國際單位制(SI)今起施行「千克」「安培」等單位被重新定義
    5月20日,在第20個「世界計量日」當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的關於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變革的決議生效實施。我國從今天起將施行經修訂後的新國際單位制(SI)。根據修訂後的新國際單位制(SI),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由常數定義,加之此前對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的重新定義,自此,國際計量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由常數定義。
  • 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新定義實施
    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布,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新定義今天在中國正式實施。千克、安培、開爾文、摩爾等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意味著國際測量體系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所有國際單位制全部實現量子化重新定義。
  • 新國際單位制(SI)介紹
    國際單位制七個基本單位中的四個,即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熱力學溫度單位「開爾文」和物質的量單位「摩爾」將分別改由普朗克常數、基本電荷、玻爾茲曼常數和阿伏伽德羅常數來定義;另外三個基本單位,即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的定義將保持不變,但是定義的表達方式會有一定改變,以與修訂後的四個基本單位的新定義表達方式保持一致。
  • 千克、安培等4個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消息稱,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
  • 國際單位制(SI)
    國際單位制(SI)及其使用方法 節選自JIS Z 8203:2000  1.適用範圍  本標準對國際單位制(SI)作出規定,並推薦使用從表格單位中選擇的幾個常用SI單位的10的整倍數,同時規定了可 與國際單位系統並用的其他單位、SI基本單位的定義。
  • 2018年,7個基本計量單位將全面實現國際單位制的重新定義
    科學計量是指基礎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計量科學研究,它通常採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來準確定義和實現計量單位。並為最新的科技發展提供可靠的測量基礎。1960年之前,「1米」被定義為地球一周的四千萬分之一,位於法國巴黎的國際計量局裡一根「穩定」的金屬鑄成的「米」的基準原器就是全世界最準的「1米」。1960年,「米」被定義為質子數為86的氪原子能級躍遷時輻射波長的倍數。
  • 國際單位制(SI )的導出單位及詞頭
    眾所周知,SI包括基本單位、導出單位、詞頭等。本文介紹SI導出單位和十進倍數與分數詞頭。一 SI導出單位  導出單位被定義為基本單位的冪的乘積。當這個乘積的數字因子為1時,這個導出單位稱為一貫導出單位。SI的基本單位和一貫導出單位形成一個連貫的集合,認定為一組一貫SI單位。
  • 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新定義在中國正式實施
    今年世界計量日的主題是「國際單位制(SI)——根本性飛躍」。根據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全票通過的1號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改由常數定義,並自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  會上,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正部長級)、黨組成員秦宜智宣布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新定義自5月20日起在中國正式實施。
  • 為啥重新定義基本單位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供圖 核心閱讀 5月20日,第二十個世界計量日,新修訂的國際單位制體系正式生效。「秒」「米」「千克」「安培」「開爾文」「摩爾」「坎德拉」將全部以常數定義,全新的測量體系正式啟用。基本單位不再與實物關聯,計量精準度的躍遷更將開啟無限可能,帶來新的認知和機遇、催生新的技術和產業。 5月20日,全球將採用新的國際單位制,「千克」「秒」「米」等7個基本單位全部從實物原器改為常數定義,這是國際單位制自1963年創立以來最重大的變革。其中,全球砝碼量值的源頭——國際千克原器大K也隨之正式卸任。根據新定義,「掌管」千克的是一個以普朗克常數為基礎的公式。
  • 今天起,新國際單位制(SI)正式生效!
    國際單位制七個基本單位中的四個,即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熱力學溫度單位「開爾文」和物質的量單位「摩爾」將分別改由普朗克常數、基本電荷、玻爾茲曼常數和阿伏伽德羅常數來定義;另外三個基本單位,即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的定義將保持不變,但是定義的表達方式會有一定改變,以與修訂後的四個基本單位的新定義表達方式保持一致。
  • 新SI基本單位的具體定義是什麼?來看CGPM大會「1號決議」
    這些常數從基本物理常數和其他自然常數中選出,從中導出7個基本單位的定義;-在上述SI修訂被採納之前,由2011年第24屆CGPM大會規定並經2014年第25屆CGPM大會確認的條件,現在已然滿足,決定 自2019年5月20日起生效的國際單位制SI,將是滿足以下條件的單位制:-銫
  • 安培不再是原來的安培,4個基本國際單位被重新定義!
    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成員國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國際單位制SI迎來歷史性變革。
  • 國際基本單位中的時間和長度單位是如何定義的?
    作者:陳星上期介紹了質量m的單位千克是如何定義的,並且還介紹了它現有定義的缺陷以及未來新定義的優點,具體的可以參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02617/answer/325024721。剩下的六個基本單位,時間,長度,絕對溫度,電流,發光強度,物質的量。
  • 千克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
    根據決議,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由常數定義,並於明年的世界計量日——5月20日正式生效。加之此前對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的重新定義,至此,國際計量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由常數定義。
  • 國際制(SI制)和高斯制(CGS制)單位轉換
    各種物理量是通過描述自然規律的方程以及定義新物理量的方程而彼此相互聯繫的。為了制定單位制和引入量綱的概念,通常選取一組互相獨立的物理量及其單位作為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單位,然後根據一系列特定的物理公式,選定其中的比例常量來確定其他物理量(導出量)的量綱和單位(導出單位)。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千克」被重新定義
    不過,就在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成員國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這是國際測量體系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保證了SI的長期穩定性和環宇通用性。
  • 什麼是國際單位制?有哪些新定義?
    國際單位制規定了7個具有嚴格定義的基本單位,分別是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它們好比7塊彼此獨立又相互支撐的「基石」,構成了國際單位制的「地基」。國際單位制規定的其它單位,如力的單位牛頓、電壓單位伏特、能量單位焦耳等等,都可以由這7個基本單位組合導出。
  • 國際單位制的根本性飛躍:常數定義今日正式實施
    新華網北京5月20日電(王忻)2019年5月20日是第20個世界計量日,在今天,新修訂的國際單位制(SI)體系將正式生效,「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4個SI基本單位改為由常數定義。加之此前對「秒」「米」「坎德拉」的重新定義,至此,國際單位制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有常數定義,正式邁入量子時代。說起國際單位制,人們並不陌生,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的米、千克、秒等計量單位都是國際通用的計量單位。國際單位制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是世界上普遍採用的計量單位制,是構成國際計量體系的基石,也是促進人類不斷進步的基礎性工具。
  • 電流單位「安培(A)」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SI迎來歷史性變革
    就像1967年秒定義的修訂使我們在今天擁有了GPS和網際網路技術一樣,新SI將在未來對科學、技術、貿易、健康、環境以及更多領域產生深遠影響。可以說,SI的修訂是科學進步的一座裡程碑。SI修訂的影響國際單位制(SI)是全球一致認可的測量體系。其起源可以追溯至1875年——17國籤署《米制公約》並正式同意推行統一的國際測量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