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購物」華麗轉身:「社群經理」讓購物中心離消費者更近

2020-12-18 新民晚報

新零售下

購物中心應該怎麼幹?

線上,是電商衝擊不可逆轉,

線下,是新店扎堆競爭激烈。

老師傅如果不想被新人亂拳打死,

「變」是唯一的出路。

怎麼變?

上海商業人正在摸索中尋找答案。

昨天,滬上「元老級」的購物中心運營商——百聯股份宣布,未來五年,百聯股份要從經營「購物中心」向經營「消費者」轉變,百聯南方購物中心和百聯曲陽購物中心作為率先轉型的新型概念購物中心,將引入「社群經理」,並在8月和9月分別亮相。

從市級商圈裡的「一哥一姐」轉型升級,到社區商業的改頭換面,在打響「上海購物」品牌的引領下,「重塑商業地標」的行動已經席捲全市。

百聯股份昨天發布了兩個轉型升級的新概念店,百聯南方和百聯曲陽。前者開業20年,是上海最早一批購物中心之一。後者的前身是上海商務中心,始建於1993年,2016年年底關門。

▲百聯南方購物中心原圖和效果圖

▲上海商務中心原圖和百聯曲陽購物中心效果圖

老店新開和全新出發的兩家購物中心,都打出了新概念,那麼究竟什麼是百聯的新概念?

SCT經營理念 (百聯股份供圖)

百聯股份購物中心事業部總經理陳旭存解釋,作為經營理念升級的全新概念門店,百聯南方和百聯曲陽將成為「連接人、場、物的多維度社交購物中心」,以「Social Connect Together」的 SCT為經營理念,強調無處不在的社交、連接與分享。

同時,他還提出「社群經理」的概念,稱百聯南方和百聯曲陽都會引入這一模式。

「今後樓管、督導甚至於保安,都可以通過社群經理這一平臺直接接觸到消費者,從而打造商戶與消費者的情感連接。」

他舉了個例子。

「去年9月我們在百聯臨沂購物中心和百聯中環購物中心試運營社群經理模式,目前已經建立了7個群,擁有超過2280人的社群成員。有消費者就在百聯臨沂購物中心的社群裡詢問,哪裡能買到他小時候吃過的一種大米,在我們幫他尋找的過程中,其他消費者也紛紛響應,短短5分鐘就達成了300份的團購。類似這樣的『5分鐘就妥了』的例子還有很多。」

我理解,「社群經理」的出現,是購物中心希望離消費者更近。

過去購物中心靠品牌來吸引消費者,招商部是購物中心非常吃重的部門,能夠吸引來哪些大牌、潮牌、熱門品牌,是決定一個購物中心人氣高低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但是品牌同質化和電商衝擊,讓品牌的消費者不再邁入購物中心,他們在線上同樣能買到商品。原本連接品牌和消費者的購物中心被「省略」了,怎麼辦?百聯的想法,是把經營重點從「購物中心」轉到「消費者」身上,把消費者(流量)變成自己的資源,「社群經理」應運而生。

社群經理社群內運營情況

你想買什麼東西,先問問社群經理有什麼推薦。你對購物中心有什麼意見,直接和他提出來。孩子要上早教課,社群裡的周邊居民和社群經理都能出出主意。吃到哪一家餐廳味道不錯,也能推薦給大家。激發消費者的潛在需求,靈活機動地滿足他們的其他需求,為一群人定製商品和服務,是社群經理要做的事情。也許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不僅是百聯的員工,購物中心的服務者,也是社區裡的意見領袖。

相比消費到一定金額就可以成為金卡、白金卡的會員,參與一些內購會等體驗活動,「社群」輻射的面應該會更廣,組織鬆散卻互動頻繁,消費習慣和層次也更為接近,但運營得當的難度也更高。

但不可否認,百聯股份的嘗試是積極而有意義的。

這兩年來,上海實體商業的競爭不可謂不大。第一八佰伴、第一百貨商業中心、東方商廈、世茂廣場、新世界城、港匯廣場等一大批老牌商場轉型升級,長寧來福士、Lu one、L+Mall、世紀匯、LCM置匯旭輝廣場、長風大悅城等一批新商場開業,今年上海預計還要再開33家新商場。

競爭不僅在於這些「老朋友」,還有新零售虎視眈眈。在最初的一邊倒之後,互相學習、積極合作以及持續競爭,都在發生。合縱連橫的商業之道從來不缺執行者。

打響「上海購物」品牌,關鍵是增強「體驗度」。在網絡購物快速滲透的今天,上海作為新零售的主戰場,強調的不是簡單的「買買買」,而是在體驗度上下功夫,加快建設國際消費城市和「購物天堂」。(東方ic供圖)

打響「上海購物」品牌,重塑上海的商業地標。上海商業人應該從「守土有責」轉化為「攻城略地」。能不能行?做了才知道。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張鈺芸

編 輯 |梁 群

相關焦點

  • 新進118家品牌 上海百聯南方購物中心2區煥新開業
    1999年開業的百聯南方購物中心是上海首批以「綜合性購物中心」形式出現的大型商業體之一,在先後擴建了南方友誼商城和立體停車庫後,以「三位一體」的經營格局和每年近30億的銷售規模,成為了周邊消費者購物休閒聚會的首選地,引領了閔行
  • 上海購物中心存量改造圖鑑
    當然,好地段有些時候並不意味著就有好生意,港匯恒隆廣場在當時建築空間創新且超前的設計方式,讓其作為上海標杆性項目稱霸了近二十年。而隨著日新月異的市場變化,港匯恒隆廣場從2017年起,便開啟了規模最大的改造升級,改造目的則在於鞏固港匯恒隆廣場的在全國購物中心中的優勢地位。
  • 上海愛琴海購物公園「神獸出徵-小小店長日」來了
    7月18日至7月19日,上海吳中路愛琴海購物公園【神獸出徵-小小店長日】大型IP活動盛大開啟。        背靠愛琴海商業集團強大的活動IP與品牌背書,本次主題活動華麗升級,充分呈現獨屬於上海的活動因子。
  • 上半年上海最值得考察的18家新開業購物中心
    一樓外圈則引入FOREVER21、ESPRIT旗艦店、JORDAN、華為、H&M、言幾又書店……近郊區域型購物中心:閔行怡豐城、百聯川沙購物中心兒童商業組合及屋頂利用必看七莘路怡豐城: 低調開業,離七寶萬科廣場僅三公裡,新加坡豐樹集團上海的首個項目,滬上唯一圓形購物中心建築,憑藉兒童王國迅速崛起為閔行的遛娃聖地
  • 把門店開進市中心,宜家想離消費者越來越近
    作為宜家首個升級改造的「明日商場「項目,上海徐匯宜家商場也會正式啟動。此外,宜家還會繼續在上海和大灣區內的廣東市場探索更多新型門店模式。家居店為何要「離消費者更近」?傳統宜家店,定位為家居賣場與體驗中心,已經是許多中國消費者眼中的「約會聖地」和「遛娃好去處」。
  • 購物中心如何迎接「地攤經濟」浪潮?
    孟亮;CIC天和裡購物中心副總經理 周小蛟;黔味思烤總經理 黃華......同時,也引領豫園大區域,組織從集團總部外灘金融中心BFC至城隍廟集市的夜晚螢光跑步的活動,帶動了整個片區的夜經濟發展。夜市經濟的核心是「集客」,配以「夜玩」「夜娛」「夜讀」等,通過聯合滴滴平臺,推出停車免費,叫車打折,多人同行、餐飲套票等優惠措施,近一個月累計為外灘帶來了約60萬人次的人流量,實現了上海外灘金融中心BFC商場銷售額近80%的增長率。
  • 向現代商業華麗轉身
    在南京聲譽卓著的玉橋市場開始華麗轉身,從大市場模式向商業廣場轉型。這種轉型,不僅是玉橋順應消費者對購物場所提檔升級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引領城北商圈向現代商業轉型。據了解,玉橋商業廣場三期(將)於2011年7月19日正式招商,大批品牌企業將在此安營紮寨,使這裡成為城北的時尚高地。
  • 王府中環購物中心,讓消費者盡享全新生活購物體驗
    作為北京高端購物商場,王府中環購物中心商場內集購物、美食、藝術於一體,匯聚了眾多的奢侈品高端品牌,為消費者打造全新、高品質的生活購物體驗。 王府中環購物中心作為香港置地在北京打造的首個時尚高端生活中心,王府中環購物中心匯聚了Dior、Gucci、Loewe、Chaumet尚美巴黎、Prada等品牌等眾多的奢侈品高端品牌,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加奢華與精緻的消費體驗
  • 購物中心如何「搶奪」疫後第一波客流?
    ,疫情過後,消費者會格外關注性價比,奢侈品行業受到的影響仍會相對較大;● 疫情結束後,因恐慌心理的影響,消費者的安全意識會越來越強,對於基礎防疫產品以及健康/健身類的消費需會明顯高於疫情發生之前,並且會更青睞於親近自然的體驗方式;● 比起單純的賣貨,消費者更期待在線下獲得情感和社交的體驗。
  • 王府井淘匯新天購物中心美食街開街儀式開啟
    10月17日下午,王府井淘匯新天購物中心美食街開街儀式開啟。來自匯貫·南豐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袁靖罡主席,匯貫·南豐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招嘉豪,現食主義智選餐廳(王府井店)總經理白雪和新辣道高級開發經理李婧以及北京王福新天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王振寧,北京王福新天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黃建猛、北京百勝宏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彭紹從等嘉賓共同出席此次活動。
  • 上海今年計劃新開、改造30家規上購物中心
    2020年4月15日,上海購物中心協會發布《上海購物中心2020年度發展報告》(以下稱《報告》),該報告指出,據多方信息核對和調查統計,2020年上海計劃開業、改造3萬平方米以上購物中心共30家,其中新建新開27家,存量改造升級3家。
  • 人人都是營銷高手——後疫情時代的購物中心線上營銷助力品牌恢復...
    疫情不會抹殺消費者對購物和體驗感的需求,關鍵是如何在疫情影響消費者不能到店的前提下還能繼續保持與消費者的聯繫,將商品及時安全地送到消費者的手上,通過增加消費者對購物中心以及對商戶品牌影響力的認可,通過線上營銷模式不斷增加消費力度,再利用世紀金源商業多門店聚力聯動造勢,疫情期間調動各項資源拓寬營收渠道,不但幫助品牌商戶解決暫時困境,更發揮線上銷售互動性優勢,在保障用戶黏性的同時提升服務意識
  • 五一,購物中心笑了!
    除了熱門旅遊景點,集「吃喝玩樂購」於一身的購物中心,也成了多數消費者的出遊選擇,零售業得到了一定的消費回升。   商務部5月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1日至4日,重點監測零售企業日均銷售額比節前一周日均銷售額增長30.1%。
  • 上海已開業購物中心112家 超過三成已在升級調整
    RET睿意德分析指出,2014年,上海購物中心進入調整年,已開業的112家購物中心,40家已經或計劃升級;大型高端餐飲開始撤離購物中心,中小型大眾餐飲取而代之;上海是中國最「甜」的城市,也是買手店最活躍的城市,在上海的購物中心中,參與性、戲劇性、儀式感正在逐漸加強;23個新興板塊中,浦東邊郊發展潛力最大,寶山、青浦緊隨其後,他們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徐家匯」;隨著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由審批制改為業務備案制
  • 上海保利·悅活薈開業亮相 開啟淞南購物中心時代
    上海保利·悅活薈開業亮相 開啟淞南購物中心時代來源:聯商網2017-12-23 21:24聯商網消息:12月23日,由保利置業開發並精心運營的保利·悅活薈迎來盛大開業。保利置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保利置業集團(上海)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國昂,保利置業集團(上海)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夏文偉,保利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品牌營銷部總監陳吉,保利置業集團(上海)投資有限公司總經濟師何永寶,上海保利佳、保利盛茂置業有限公司聯合項目部總經理王凌雲,上海保利悅活薈商場總經理祁飛等領導共同擔任主禮嘉賓,為項目揭幕。
  • 洞悉上海吳中路愛琴海購物公園:看似很小,卻很宏大的購物中心
    上海愛琴海購物公園是一個看起來很小,但其實非常宏大的購物中線,它幾乎是上海最大的購物中心。這個地方原本是亞洲最大爛尾的項目,後來才改建成巨大的購物中心。上海愛琴海購物公園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它看起來非常小,完全不像一個大型的購物中心。
  • 致敬撈王十年成長路 從街邊店到購物中心「排隊王」
    從街邊小店到標杆購物中心高顏值形象店,撈王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且具規模的連鎖餐飲品牌。一路走來,撈王不忘初心,以品牌自帶的「愛」為指引。在不斷前行的過程中,撈王收穫了全國直營店近百家的碩果。 撈王門口眾多消費者在排隊等位   餐飲品牌日益增多提高了進駐購物中心的門檻,購物中心也看重入駐品牌是否有想法,懂營銷,懂創新,能夠與商場及消費者形成良性的互動循環。
  • 軌交延伸等因素 郊區購物中心營收增長超中心城區
    15個市級商業中心全部分布在上海600平方公裡以內的外環線以內區域,地區級商業中心則是外環內19個,外環外37個。外環以外不僅沒有一個市級商業中心,即便37個地區級商業中心放在500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面積來看,也是比較稀疏的。 商旅結合吸引周邊城市消費者 去年,上海共有47家巨型商場開業。
  • 購物中心進階版「周年慶」,比「凡爾賽」更讓人心動?
    ,從滿減、折扣、多倍積分、抽獎等多種促銷活動升級到舉辦生日趴、打造IP主題展、快閃店等人氣活動,給消費者帶來更精彩的購物體驗。消費升級之下,品牌與消費者建立更緊密的聯繫變得至關重要。不少購物中心為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根據其項目定位和目標客群,煥新場內品牌,為周年慶送上一份大禮。10月30日-11月22日,深圳福田星河COCO Park迎來了14周年慶。
  • 兆泰悠唐購物中心七年沉澱重塑朝外商業生態圈
    2009年4月27日,兆泰集團悠唐購物中心一期正式開門迎客;2011年12月6日二期商業開業,並與一期商業連接,兆泰集團悠唐綜合體的商業部分全部呈現;2012年12月24日,經過調整升級的兆泰集團悠唐購物中心華麗轉身;2015年的今天,兆泰集團悠唐用了將近七個春秋,激活了一個商圈,見證了自己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