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博客總排行:龜兔賽跑,終超饒毅

2021-03-02 獨輪車上的博導


科學網博客總排行:龜兔賽跑,終超饒毅 

據本月11日的博客總排行」,我的排位已超過饒毅:目前我以11,861,469的總點擊量排在第14位,而饒毅則屈居第15位。

  饒毅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大牛,他不僅本專業的學問十分了得,而且在推動我國整個科學事業的進步方面影響巨大,其名聲在科技界如雷貫耳。他在2007年6月在科學網開通博客,此博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還曾相當活躍,為科學網提供了不少廣受關注的熱門話題。但可能因其他方面的工作繁忙,他從2017年1月起停止了在科學網的博客更新。他在此總共發布了362篇博文,迄今每篇博文的平均點擊量約為3.3萬次。此數字在科學網相當雷人,因為在當前科學網的「博文平均點擊量排行」中,個人博客排第一名的平均點擊量也遠低於1萬次(參見上圖右上欄目)。 

  我於2009年11月開始在科學網開通博客,比饒毅起步要晚2年多。寫博客也有個學習和積累的過程,特別是在開始階段,通常很少有人關注,只能是慘澹經營,點擊量與科學網的大牛們相比只能是差距越來越大,從未幻想某一天點擊量能超過大牛們。

如今出乎意外地發現我在科學網的博客總排行中居然超過了饒毅。我迄今總共發布了964篇博文,每篇博文的平均點擊量超過1.2萬次。

查證了相關的主要統計數據,知道我在總排行中超過饒毅,相當於在龜兔賽跑中龜偶然佔了上風,但龜的實力絕對無法與兔相比。

由於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新的自媒體的強勢競爭,博客目前的社會影響力逐漸在下降,但它仍然還有一定的生存空間。如今意外地發現一個退休多年的老頭在科學網的博客總排行居然超過了饒毅,儘管這隻相當於龜兔賽跑中龜偶然取得了勝利,但這畢竟也是一個小小的勝利,值得悄悄慶祝一下。

如果不驚醒饒毅,讓他在科學網的博客繼續酣睡在2017年,那我在本博客總排行中就一定能將他越甩越遠!

謝謝科學網各位博友的大力支持。

往期推薦:

本人作狂犬病諮詢的背景和資質

紀念微信公眾號《獨輪車上的博導》的關注人數突破一萬

我的科學網博客十周年慶 -點擊量突破一千萬!

圖解狂犬病毒發病機制的動力學

 WHO再次明確認定:狂犬病潛伏期最長不超過一年!

狂犬病疫苗的保護期到底有多長?(更新版)

諮詢狂犬病問題者可點按下面的「喜歡作者」讚賞然後在留言中提問。

每次限提一個問題,因回復限140字。

知識無價

相關焦點

  • 科學網博客總排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科學網博客總排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紀念在科學網博客總排行中晉升到第
  • 恢復開通科學網博客
    大概十年之前(2008年12日4日),我開通了科學網的博客,將寫新浪網博客中與學術有關的部分博文轉發到新的博客上來。
  • 科學網—《科學》網站關注大陸與臺灣合作論文署名問題
  • 科學博客:在博客閱讀中傳遞科學價值—新聞—科學網
    (《誰在閱讀科學博客?》)。 該研究隨機選取了40個科學博客,又從這些博客的讀者中隨機抽取2955人,對之進行問卷調查,創立了科學博客用戶概況資料庫。研究對科學博客的閱讀者進行了分類和分析。 在中國,科學博客也是科學信息傳播的重要平臺,那麼它的閱讀者們都有什麼特點?科學博客怎樣藉由它的讀者發揮傳播功能呢?
  • 施一公教授眼中的饒毅:赤子情懷、童心未泯...
    可能看了施一公教授的《饒毅其人其事》,我們會更加了解饒毅教授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本文由施一公教授於2013年發表於科學網。序言:從我聽說和認識饒毅算起,已經有十五年了,但直到2005年才把他當作自己的朋友。而我們真正一起做事、我比較深入地理解饒毅的想法並成為莫逆之交,則發生在2008年我全職回國以後。
  • 饒毅的真面目
    而未發現任何瑕疵的,則只有饒毅和裴鋼兩位。秦鑑君注意到,「誤用」者中的耽美玉、李紅良,及「無辜」的裴鋼,均在2019年11月28日饒毅實名舉報的三名「造假學者」之列。有趣的是,始終奮於「學術打假」、被稱作「學術界魯迅」的饒毅,也名列「被調查者」名單之中。其被舉報的緣由,不難想見。最終,真金不怕火煉,通報正名了饒毅清白。但是,饒毅到底是饒毅。
  • 饒毅:教育中的問題不在教育而在文化—新聞—科學網
    饒毅正好有兩個孩子:女兒在美國完成了學業,兒子在國內上高中,雖然都說兒子的課業負擔重,但是在饒毅看來,曾經在美國上高中的女兒並不比兒子輕鬆,他覺得當年的女兒更辛苦。 美國的高中生的書包也很沉 饒毅介紹,在美國讀書,學生的負擔不僅僅來自課本、教材,「學生們的閱讀和寫作的量是非常大的,英文的主要著作都是學生的閱讀範圍。」
  • 誰在閱讀科學博客?
    (《誰在閱讀科學博客?》)。該研究隨機選取了40個科學博客,又從這些博客的讀者中隨機抽取2955人,對之進行問卷調查,創立了科學博客用戶概況資料庫。研究對科學博客的閱讀者進行了分類和分析。在中國,科學博客也是科學信息傳播的重要平臺,那麼它的閱讀者們都有什麼特點?科學博客怎樣藉由它的讀者發揮傳播功能呢?
  • 攪屎棍饒毅 大丈夫饒毅
    至今未見饒毅再就此發聲。    我對饒毅的最初印象,來自「知識分子」這個公眾號,這是我一直關注的一個號——    「以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促進科學文化為使命,致力於關注科學、人文、思想。」    這也是我對一個知識分子的價值和使命的理解,並以此自勉。    以前我曾轉發過這個公號的文章。
  • 趣味數據挖掘系列4:巧挖科學博客之均擊量公式,兼談幹預規則
    這說明科學網取最近6個月的博文計算均擊量,(謝謝27樓的提示)。數據挖掘就像在猜測自然與社會之謎,有時如盲人摸象,摸到了大象耳朵。例如,科學網也可能還有其他的規則,按博齡劃線,博齡長的,參與均擊量的區間長一點,以體現對資歷的人性化照顧;或者過期期限是按周來計算的,就像猜謎,有時有多種言之成理的猜測,說不定不同博友會挖出不同的公式(靜候博友反饋),。
  • 北大院長饒毅:放棄美籍回國卻落選院士,他說:早就預料到結果
    可是有人卻對這個不屑一顧,這個人就是饒毅。棄美回國,報效祖國在饒毅的眼裡,院士這個頭銜遠不如自己的科研成果值錢,他覺得自身的實力比這些寫虛無縹緲的東西重要千倍萬倍。饒毅是中國著名的分子神經生物學家,現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 科學網—饒毅對話魯白:海歸要帶頭營造好科研環境
    饒毅的演講尖銳、誠懇 饒毅:我完全支持和歡迎開放,也不反對向外國企業學習,但重要核心產業不能依賴外國,特別是食物和其他有關國家安全的產業,終究要在本土產生。我所崇拜的遺傳學先驅孟德爾生前只寫過兩篇遺傳學論文,另外寫了很多短篇文章,所以,如果他活在今天,寫的博客一定比我多。 唯才是舉、延攬高於自己的人才並勇於承擔引進責任,是科研人才引進的關鍵 魯白:你剛才認為部分海歸起了負面作用,我並不完全認同。
  • 一個生物學家的科普關鍵詞 饒毅揭秘為什麼要辦科普新媒體
    在北京大學饒毅的辦公室,他接受了《北京晚報》記者的採訪在北京大學饒毅的辦公室,他接受了《北京晚報》記者的採訪。從一個實驗室的科學家走向大眾辦新媒體,饒毅覺得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做科研,後來寫博客,也寫過科普書,現在辦《知識分子》傳播科學,都是想要在科學文化上有貢獻、有推動,最初是因為覺得科學真好玩,忍不住要與人分享快樂,是自發,後來是主動推廣。」中國人長久以來強調學海無涯苦作舟,把讀書當作痛苦的事情。饒毅卻提倡「智趣」。
  • 饒毅:今後永遠不再參與院士評選;施一公:請大家繼續叫我教授
    施一公,西湖大學校長;饒毅,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兩位同為科學教育領域的著名人物,按理說不論是成就還是身份都能相當。但是施一公有一個"中科院院士"的榮譽稱號,而饒毅卻沒有。憑藉兩人的學術地位與成果,完全都應該具備被授予院士稱號的資格,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情況呢?
  • 饒毅正式舉報裴剛院士涉嫌學術不端後,怒懟多方學者質疑!
    本文來源:饒議科學、科學網、PaperRss
  • 繼李紅良被免職後,實名舉報者饒毅,再出一記重拳,中國學術界最悲壯的時刻來了!
    而時隔十個月,就在2020年9月16日,而饒毅射出的三隻響箭,飛了一年後,僅李紅良有了定論,就在剛剛1月21日晚10點25分,饒毅再次一記重拳,發表檄文,再次實名舉報裴剛論文涉嫌學術造假。在施一公眼裡,他就是不務正業的「閒人」,總愛做一些無關痛癢的閒事。可哪知正是因為他的三次「多管閒事」,讓施一公對他從「恨」到「愛」。
  • 撤稿網站發布撤稿數量排名 日本學者居榜首—新聞—科學網
    1,日本前東邦大學麻醉學者Yoshitaka Fujii,撤稿183篇(科學網博客相關報導) 2,德國前Ludwighafen醫院的首席麻醉學家Joachim Boldt,撤稿89篇(科學網相關報導) 3,中國臺灣屏東教育大學工程師Peter Chen,撤稿60篇(科學網相關報導
  • 饒毅是一種知識分子精神
    " 1月21日夜,饒毅在公眾號 「饒議科學」實名舉報裴鋼院士學術造假,題目叫《正式舉報林-裴 (1999) 論文涉嫌學術不端》。 這不是饒毅先生第一次實名舉報,在2019年的饒毅先生的實名舉報中,赫赫在列的有耿美玉研究員和李紅良教授。昨天,兩名教授均收到了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聯合工作機制的正式通告。其中耿美玉研究員和李紅良教授均涉嫌學術造假和圖片誤用,給予了相應處分。
  • 兒童英語故事:龜兔賽跑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兒童英語故事:龜兔賽跑   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   A HARE one day ridiculed the short
  • 「CN域名杯全國青年科學博客大賽」閉幕
    「CN域名杯全國青年科學博客大賽」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