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毅的真面目

2021-02-09 前瞻經濟學人

21日夜,學界炮聲如雷。

先是8點30分,科技部發表《有關論文涉嫌造假處理情況的通報》,針對網絡曝光的幾位學術大牛論文涉嫌造假問題,給出回應。

這個回應的調查主體,由科技部、教育部、衛生健康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委組成,可謂分量十足。

被通報情況的5位學者分別是:

南開大學曹雪濤院士、中科院裴鋼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耽美玉、首都醫科大學饒毅教授、武漢大學李紅良教授。

最終,通報結論是:沒有發現造假,其中曹雪濤、耽美玉、李紅良,只發現圖片或多或少「誤用」,存在「學術不嚴謹」問題,分別進行了相應警告式處罰和通報批評。

一句「誤用」,只能感嘆漢語博大精深。

而未發現任何瑕疵的,則只有饒毅和裴鋼兩位。

秦鑑君注意到,「誤用」者中的耽美玉、李紅良,及「無辜」的裴鋼,均在2019年11月28日饒毅實名舉報的三名「造假學者」之列。

有趣的是,始終奮於「學術打假」、被稱作「學術界魯迅」的饒毅,也名列「被調查者」名單之中。其被舉報的緣由,不難想見。

最終,真金不怕火煉,通報正名了饒毅清白。

但是,饒毅到底是饒毅。就在官方發布通報2個小時之後,一篇《正式舉報林-裴(1999)論文涉嫌學術不端》的文章呼嘯而出。

其開門見山,直衝青雲,向中國科學院第六屆道德建設委員會裴鋼主任等舉報:

茲正式,公開舉報現任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和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第六屆道德建設委員會裴鋼為通訊作者的文章,涉嫌學術不端。

向裴鋼舉報裴鋼!

官方通報可以認為你裴鋼清白,但我饒毅,恥於與汝同列。

中國科學院道德建設委員會是什麼組織?百度可查,系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下設的專門委員會,負責組織和領導學部的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工作。

換句話說,作為這樣嚴查學術不正之風的委員會主任的裴主任,怎麼能自己就沾染不正之風?

向裴鋼舉報裴鋼,並點名其職務所在,可謂諷刺性極強了,公開打臉。

須知,上一次饒毅舉報裴鋼,只不過提及裴院士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院的工作單位。此次稱謂之變,也可見饒毅的怒髮衝冠,前次舉報只是學術造假,此次開炮,則直指權力潰爛。

不能不使人聯想,此次科技部參與調查的聯席會議中,對裴鋼院士的調查,有無做到充分切斷利益關聯的避嫌?

在這封最新舉報信中,饒毅回顧了2020年12月4日,在上海某法庭上,與裴鋼對質的細節。

饒毅直指,全世界沒有任何人能夠重複裴鋼實驗室1999年的結果,是生物學界的「天方夜譚」。裴鋼以一篇從未發表過的文章為自己辯護,且該文章產自他的實驗室。

饒毅於是提出,要求文章公開,予以發表。

還有第二種方案,裴鋼如不公開文章,還可以按照國際金標準,非常簡單:重複實驗,讓大家看看到底有無「變魔術」。

饒毅闡述了自己之所以舉報的背後思慮:

澄清GPCR到底是七重跨膜(目前公認)還是(裴鋼所謂)五重跨膜、三重跨膜、一次性跨膜起功能作用,有重要科學意義,對教育生物學和醫學的學生有普遍意義。所有教科書,都認為GPCRs是七重跨膜起作用,如果裴鋼堅持錯誤,就導致中國所有老師在教這一部分內容時的難堪:究竟是按世界標準,還是裴鋼的一篇論文?

一言以蔽之,這是科學真偽的底線問題,更關乎對未來青年們的培養與塑造。

最後,饒毅以一句積聚了萬千激憤的感嘆收尾:

謬誤不會因為裴鋼一人在中國有權勢就能變成真理。

振聾發聵,擲地有聲。

原文未加嘆號,平靜敘述中,更見饒毅對真理大過一切的堅信。

2019年因實名舉報裴鋼等人,饒毅聲名大噪。

之所以他受到萬千關注,在於學術造假,已成中國科技創新的一大毒瘤。

2019年底,《南風窗》曝光了一條腐敗產業鏈,解釋了為何我國問題論文高發、圖片造假(或者說「誤用」)成風。

其鏈條是這樣的:國外SCI雜誌出售版面;中國某些學術工作者通過中介公司,購買版面,或以此作為國家級資助項目的成果,或以此作為申請國家級資助項目的憑藉;學術工作者購買槍手公司的論文服務;SCI雜誌發表文章——皆大歡喜。

中介公司負責「戰略」統籌,槍手負責「戰術」操作,其之所以蔚然成風,關鍵還是利益。對於學術工作者來說,國家級基金和項目經費,是幫助其「脫貧」的主要經濟來源——否則,就只有微薄的工資可拿。

比如,某篇國家自然科技基金資助論文,獲得資助為78萬元,那麼扣除服務費30萬元,還有48萬元,再加上中介公司「返點」,作者從國家手裡拿到「50萬」不難。

此路暢通的還有一個緣由,就是造假成本低。PS一個圖片,修改幾個數據就能完成,而某些SCI雜誌,就幾乎靠國人開飯,所以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取得豐碩成果,名利雙收,為國爭光,我也賺到了不菲收入,何樂不為?

這也是為何許多「學術造假」,竟來自科研同行揭發,而非雜誌「自查」清退的原因。

數據顯示,2018年9-11月,中國學者發論文排名前39位的雜誌,三個月中總共刊發約62508篇「中國論文」,其中注水情況,令人堪憂。

試想大量納稅人的貢獻,就被構築成某些人吹起來的外表光鮮,實則充斥腐敗與名利的泡沫,怎能不令人如鯁在喉?

饒毅的重炮,就是將這以知識壁壘塑造起的學術黑盒,打開一扇缺口,向更多人揭示,其中蠅營狗苟的暗幕。

這樣的學者,怎能不收穫萬千良知的共鳴?

此時此刻,對比海歸報國、成就傲人卻名落院士的饒毅,及冠蓋學界、名高望重的裴鋼院士,令人感慨萬分。

舉報者饒毅,勇毅超眾,窮追猛打,一個都不饒恕。

被舉報者裴鋼,雷打不動的鋼菩薩之身,但面對炮轟,卻一點不鋼,拿不出過硬的證據。

但兩人的現實境遇,卻是天差地別。

裴鋼不僅是中科院院士,還是同濟大學前校長,副部級和院士的兩個標籤,遠非饒毅這樣的動量能夠相比。

2019年底,在被饒毅舉報之後,裴鋼還在接受專訪時大談「加強學術規範管理和倫理道德建設,對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至關重要。」

他強調,科技人員要嚴以律己,將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為國為民作科研目的;另一方面,要嚴格監理規範學術不端行為的舉報和查處程序,以創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科技創新環境。

你看,無論是心境上的從容大氣,還是言語表達的政治視野,都更非只能在學術圈一畝三分地裡,說些老百姓聽不懂的業內名詞的饒毅所能企及。後者唯一為公眾所知的,也就是今天批評這個亂象,明天炮轟那位。這樣的饒毅,如何能得到圈內賞識?

就像美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曉東所說的:

「許多科學家為了能順利當選院士,對存在問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但饒毅剛好相反,他從不迴避問題,敢於質疑,敢講真話。作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的投票院士,對饒毅的學術水平、學術貢獻不可能不了解。在知情的情況下依然(對饒毅參選院士)投反對票,只能說摻雜了個人好惡和私心雜念。」

這樣的饒毅,其實13年前的初心,本是踏踏實實做一番事業啊。

他青年成名。早在1994年,就在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解剖和神經生物學系任教並領導獨立實驗室。2004年,又成為(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美國)西北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2007年,饒毅放棄在美國一路順風的事業,回國發展。

他創造了一個紀錄。

他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首個在美國取得終身講席教授職位後,回國全職工作的生命科學領域的科學家。

但是,這樣一位破紀錄的學者,卻活成了國內學術圈的「另類」。

他不喜歡複雜人際,也不喜歡行政職務,更願在科研和教學中投入更多精力。

而眼裡揉不得沙的他,對國內科研的不正之風深惡痛絕,他的聲音越來越刺耳:

「在中國,為了獲得重大項目,一個公開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與某些人拉關係重要。」

「在我回國前,我就親眼目睹幾個老院士,圍著一個處長賠笑臉。」

做了北大生命科學學院後,他開始力行招聘職稱改革。

「我們國家在很多學科上,長期以來都是賤賣職稱,比如說博士後回來以後,就直接做正教授、研究員,而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國家,都是從助理教授做起。……賤賣職稱看上去對招聘來的人很好,但實際上對好的人缺乏鼓勵,對混飯吃的人缺乏壓力……」

這樣的批評,其實是對他這樣的回國學者「開刀」。

為此,他推行了新制度,「回國博士後,必須從助理教授做起。」

這當然得罪了很多人,他們就明槍暗箭說他壞話,但饒毅也無所謂:

2013年他發聲說:比起創新我們更缺乏的是堅持,希望科體改革能讓教授不再熱衷當院士。

還有一次,兩位院士邀請饒毅參加大會,並讓他出任神經科學分會場中方主席,可謂給足饒毅面子,但饒毅竟然一口回絕:

「我一貫認為科學家之間的會議小型才有效,這種大型、科學上低效的會議,就是浪費時間、浪費經費、敗壞風氣。」

而在推動科研教育體制改革之外,饒毅也不遺餘力推動科學文化傳播。他一直堅持為科學網供稿,創辦移動新媒體《知識分子》。

「目的就是推廣科學文化傳播,讓更多的人過上智識生活。」

有意思的是: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原來被很多人看好的饒毅竟落選了,當中排在基礎生物組第一的正是舒紅兵,那位武漢病毒研究所美女所長的丈夫。

結果出來後,饒毅對相關方面表達感謝,並發文聲明:從此不再參加院士評選。

「宣布從此不再候選院士,就是為了證明給年輕學者看,不做院士照樣可以挺起腰杆。」

這一年,他寫了這樣一篇萬字長文:《今日中國誰最該做院士?》。

長文裡,饒毅高度推崇兩個人,一個是張昌紹,一個是屠呦呦。他倆就是青蒿素的奠基人。

「張昌紹和屠呦呦做出的貢獻,在我看來,值得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而他們在國際國內獲得的認可,都遠低於他們的實際貢獻。……兩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從未被推薦過。」

時間能夠證明一切。2015年10月5日,無緣院士的屠呦呦,獲諾貝爾醫學獎。

有句用濫了的話這樣說:

在烏鴉的世界裡,潔白的羽毛是有罪的。

何況,渾身是刺的饒毅,還想清洗掉那些烏鴉。

此次饒毅激憤發炮,我並不意外。他就像堂吉柯德一樣,孤身以戰。他的背水一戰,在於他背靠的是真理,是真金不怕火煉。

他的不退,是為我們這個民族堅守底線。

基辛格說,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中最勇敢的那一部分,保護的很好。

保護,不止是衝鋒。那種「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的衝鋒不是守護,守護更難得的是不退、是死戰不退的堅毅。

也許很多人說,這樣的人,只能是硬漢才做得吧?

真正的堅硬,不是來自體格的魁梧、性情的剽悍,而是內心的溫良,和人性的光亮。

且以饒毅自己的文字收尾吧。

這是他2015年在北京大學本科生畢業典禮上,作為教師代表的一段致辭。我們曾經刊發,今天想再度與各位分享。

這段話含標點535字,贏得9次滿場熱烈掌聲,是北大畢業典禮最經典致辭之一:

在祝福裹著告誡呼嘯而來的畢業季,請原諒我不敢祝願每一位畢業生都成功、都幸福;因為歷史不幸地記載著:有人的成功代價是喪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價是損害他人。

從物理學來說,無機的原子逆熱力學第二定律出現生物是奇蹟;從生物學來說,按進化規律產生遺傳信息指導組裝人類是奇蹟。

超越化學反應結果的每一位畢業生都是值得珍惜的奇蹟;超越動物慾望總和的每一位畢業生都應做自己尊重的人。

過去、現在、將來,能夠完全知道個人行為和思想的只有自己;世界上很多文化藉助宗教信仰來指導人們生活的信念和世俗行為;而對於無神論者——也就是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自我尊重是重要的正道。

在你們加入社會後看到各種離奇現象,知道自己更多弱點和缺陷,可能還遇到小難大災後,如何在誘惑和艱難中保持人性的尊嚴、贏得自己的尊重並非易事,卻很值得。

這不是:自戀、自大、自負、自誇、自欺、自閉、自憐,而是:自信、自豪、自量、自知、自省、自贖、自勉、自強。自尊支撐自由的精神、自主的工作、自在的生活。

我祝願:退休之日,你覺得職業中的自己值得尊重;遲暮之年,你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不要問我如何做到,50年後返校時告訴母校你如何做到:在你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熱力學第二定律回歸自然之前,它們既經歷過物性的神奇,也產生過人性的可愛。

多麼希望:饒毅所說的這些本該作為基礎教育內核的寄語,真正成為激蕩我們社會的通識與定理。

上前瞻經濟學人APP,免費獲取10000+深度行業報告,還可與500+資深經濟學家交流互動!

相關焦點

  • 攪屎棍饒毅 大丈夫饒毅
    至今未見饒毅再就此發聲。    我對饒毅的最初印象,來自「知識分子」這個公眾號,這是我一直關注的一個號——    「以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促進科學文化為使命,致力於關注科學、人文、思想。」    這也是我對一個知識分子的價值和使命的理解,並以此自勉。    以前我曾轉發過這個公號的文章。
  • 饒毅是一種知識分子精神
    " 1月21日夜,饒毅在公眾號 「饒議科學」實名舉報裴鋼院士學術造假,題目叫《正式舉報林-裴 (1999) 論文涉嫌學術不端》。 這不是饒毅先生第一次實名舉報,在2019年的饒毅先生的實名舉報中,赫赫在列的有耿美玉研究員和李紅良教授。昨天,兩名教授均收到了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聯合工作機制的正式通告。其中耿美玉研究員和李紅良教授均涉嫌學術造假和圖片誤用,給予了相應處分。
  • 施一公教授眼中的饒毅:赤子情懷、童心未泯...
    在別人面前我常常主動提起饒毅,評論他和他做過的事情,因為我總覺得他留給大家的印象過於片面或偏激,他的另外一面很少為人所知,所以也一直想寫篇關於饒毅的文章。但真正開寫,才發覺要把饒毅豐富多彩的性格、行事方式和做過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寫出來,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篇博客從起意動筆到完成歷時一年多,也不過是擇其一二,講講我眼中的饒毅。說實在的,1998年,剛剛聽說和認識饒毅的時候對他印象欠佳。
  • 給饒毅先生的科學方法點讚
    饒毅先生正式發文舉報裴鋼論文後,學術界,科學界,社會各界都在關注,都在熱議,一場浩浩蕩蕩的學術爭鳴開始了,這是中國又一次對於科學方法論與國際接軌的全民教育
  • 饒毅就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饒毅6月25日上午,首都醫科大學舉行幹部宣布會議,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強宣讀了市委市政府的任職決定,尚永豐同志不再擔任首都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職務,調回北京大學工作,饒毅同志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首都醫科大學官網截圖會上,饒毅表態發言,感謝市委市政府的信任。
  • 回應饒毅質疑:完全不贊同饒毅說法,一種藥物靶向多條通路很常見
    7月6日,饒毅曾在《細胞研究》發文,質疑上海藥物所研究員耿美玉2019年發表的有關GV-971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機制的文章存在問題。相關質疑和解讀回顧:解讀 | 饒毅再發文質疑耿美玉論文,直言「一個藥物如此多靶點,從未見過」昨日,耿美玉團隊在《細胞研究》發文回應饒毅,全文翻譯如下:饒毅博士對我們團隊於2019年發表的文章提出了質疑,稱該項研究沒有引用之前12篇已發表的文章
  • 科學網博客總排行:龜兔賽跑,終超饒毅
    據本月11日的科學網「博客總排行」,我的排位已超過饒毅:目前我以11,861,469的總點擊量排在第14位,而饒毅則屈居第  饒毅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大牛,他不僅本專業的學問十分了得,而且在推動我國整個科學事業的進步方面影響巨大,其名聲在科技界如雷貫耳。他在2007年6月在科學網開通博客,此博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還曾相當活躍,為科學網提供了不少廣受關注的熱門話題。但可能因其他方面的工作繁忙,他從2017年1月起停止了在科學網的博客更新。
  • 同樣畢業於非985的饒毅高福,為何高福成了院士,饒毅卻落選了呢
    而同樣本科畢業於非985的饒毅,當年就讀而來江西的一所醫學院(如今的南昌大學江西醫學院),饒毅的學術能力也很強,曾經攜手施一公同一年回到祖國,但讓人感到遺憾的是他至今還不是院士。雖然饒毅在論文發表量上不及高福的五分之一,但自己的口碑一直不錯,其實饒毅也曾與舒紅兵同臺競技過院士,只是敗北而已,後來選擇了不再參選院士,甚至被人評價為「當代學術界的魯迅」其實院士評選中除了實力外還包含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 饒毅教授出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饒毅現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理學部主任、生物學講席教授。北大麥戈文研究所創始所長、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創始主任、北京腦科學中心創始主任。饒毅於1978年至1985年在江西和上海接受醫學和研究生教育,1985年赴美在舊金山加州大學(UCSF)念研究生,1991年獲博士學位,論文為「果蠅神經發育中細胞間交流的分子和遺傳分析」。他在哈佛大學博士期間研究兩棲類神經發育的分子機理。
  • 饒毅教授、方舟子、諾獎得主和上海交大……
    今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著名生物學家饒毅教授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撰文指出:以蒙塔尼耶是諾獎得主的身份,聲稱新冠病毒的來源和新冠病毒含愛滋病毒的核酸序列,有很強的欺騙性。新冠病毒不含愛滋病毒的序列,已經有很多科學家公開說明了。
  • 饒毅:教育中的問題不在教育而在文化—新聞—科學網
    饒毅正好有兩個孩子:女兒在美國完成了學業,兒子在國內上高中,雖然都說兒子的課業負擔重,但是在饒毅看來,曾經在美國上高中的女兒並不比兒子輕鬆,他覺得當年的女兒更辛苦。 美國的高中生的書包也很沉 饒毅介紹,在美國讀書,學生的負擔不僅僅來自課本、教材,「學生們的閱讀和寫作的量是非常大的,英文的主要著作都是學生的閱讀範圍。」
  • 一個生物學家的科普關鍵詞 饒毅揭秘為什麼要辦科普新媒體
    在北京大學饒毅的辦公室,他接受了《北京晚報》記者的採訪在北京大學饒毅的辦公室,他接受了《北京晚報》記者的採訪。說起收視率特別好的美劇《生活大爆炸》,饒毅認為這就是非常有趣的普及科學的方式,也希望中國有這樣的電視連續劇。「屠呦呦的故事多有意思,可以改編成電視劇。怎麼沒人寫呢?」饒毅說我知道自己能做科學研究,也能做科學文化文化,他開玩笑:「這個世界上科普做的好的人科學不如我,科學比我好的科普不如我。」
  • 生物學家饒毅蒞臨動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綜合素質教育大講堂
    首頁 » 生物學家饒毅蒞臨動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綜合素質教育大講堂 生物學家饒毅蒞臨動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綜合素質教育大講堂 來源:動物研究所 2007-11-20
  • 饒毅接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系北大終身講席教授
    【觀察者網訊】6月25日上午,首都醫科大學舉行幹部宣布會議,宣布饒毅同志任該校校長。據觀察者網查詢,首都醫科大學官網「學校概況」一欄,現任校長已顯示為饒毅。公開資料顯示,饒毅於1962年出生於江西省南城縣,是中國生命科學界著名學者、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還是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創始主任、北京腦科學中心創始主任及《知識分子》的主編。1991年,饒毅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獲得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後又於1994年成為哈佛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的博士後。
  • 饒毅硬剛科技部:謬誤不會因一人有權勢就變成真理
    2019年11月29日,網上熱傳首都醫科大學教授饒毅向國家自然基金會實名舉報李紅良、裴鋼、耿美玉學術造假。不過,同時還有另外一張圖片在網絡上流傳,就是饒毅教授也被人舉報學術不端。圖片中透露的消息是,饒毅很可能是被人惡意舉報學術不端,讓新單位進行對他進行調查。
  • 馬雲的湖畔大學,考高分也進不了,饒毅:就是個有錢人的朋友圈
    有一所大學並不是專門為了培養各類人才,而是像饒毅教授說的,大學不是大學,只是一個有錢人的朋友圈,只是一個賺錢的培訓班,只是一個企業家扎堆抱團的圈子。這個最令人矚目的就是以馬云為首建立的湖畔大學。北大教授饒毅公然炮轟的就是這個湖畔大學。
  • 著名生物學家饒毅出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圖/簡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6日訊 據首都醫科大學官網消息,6月25日上午,首都醫科大學舉行幹部宣布會議,會上宣布饒毅同志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簡歷饒毅,男,1962年出生於江西省南城縣。2013年4月16日饒毅應邀到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在明道樓一樓報告廳做了題為「從美國夢到中國夢」的講座。2014年6月18日受邀在天津醫科大學舉行講座,並接受校長尚永豐院士為其頒發天津醫科大學「榮譽教授」證書。
  • 著名學者饒毅出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曾任北大生科院教授
    饒毅(資料圖)公開信息顯示,饒毅1962年出生於江西省南城縣,1983年獲得江西醫學院(現南昌大學醫學院)學士,1985年獲得上海第一醫學院碩士學位研究生2007年,饒毅從美國西北大學歸國,擔任北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當時被認為是中國科技界吸引力增強的標誌之一。在北大生科院院長任上,饒毅大刀闊斧提出改革。2013年9月,他卸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卸任北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後,饒毅發表了卸任辭「盡其心 以事天」。
  • 首醫校長饒毅實名舉報3位科學家學術...
    據了解,《中國新聞周刊》將上述舉報信截圖發給饒毅本人求證,饒毅回復稱:「沒有發出,有過草稿。」針對饒毅的舉報對象,《每日經濟新聞》數次致電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教授,並在其掛斷電話後將問題發送至其手機。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對方回復。同時,記者也聯繫了上述阿爾茲海默症新藥GV-971的研發團隊成員,截至發稿,兩人同樣未發聲。
  • 饒毅教授有多牛?不參與院士評選,多次實名舉報,勸王延軼辭職
    饒毅是誰?為何都說饒毅很牛?他到底牛在何處?他說過哪些牛人的言論?為何他被稱為「現代魯迅」?這是百度百科中對饒毅的介紹,通過介紹我們知道饒毅是一名教授,還是一名校長,但是他不是院士,那麼他到底為何會被稱為牛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