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畢業於非985的饒毅高福,為何高福成了院士,饒毅卻落選了呢

2021-02-19 學霸吖

說到院士是一類一般人難以接觸到人才,院士在國內又有兩種分類,兩者之間的區別此前已經做過相關的介紹,而且中科院往往的話院士更好管理一些,而工程院往往是分散在我國各大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優秀人才,管理上更為分散一些。

如今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高考考上名校特別是985或211類高校的人未來發展的前景才會更加廣闊,畢竟本科已經普及化的當下,高考上一所二本變得簡單很多,所以從目前很多知名企業和大學的招聘來看,往往需要雙一流或者985或211高校畢業的學生,一位二本畢業就算是碩博就讀985的學生,如果沒有達到足夠優秀想進入一所211高校中任教實在是太難了。並不是因為人家用人單位或者高校對於雙非本科畢業的學生歧視,而是人才太多,只能優中選優做出的艱難選擇罷了。

在近些年來當選的院士中可以看到,很多都是經歷過恢復高考的那批人,從本科院校來看很多人畢業於當下的985或者211,比如被很多人所熟知的施一公院士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施一公如今在學術界大名鼎鼎,而在求學階段,施一公也算是一位超級學霸甚至堪稱天才的人物了,施一公在80年代初以保送生的身份進入到了清華學習,後來表現優秀還在大學中提前一個學年拿到了學士學位和畢業證書,此後去了美國深造的施一公還率先在華人中成為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

施一公是院士中學歷和經歷十分普遍的一位,而說到高福,這位CDC的負責人當年與施一公一起選為了院士,從兩人的成長發展軌跡來看有不少的相似之處,但是高福高考考上的大學卻不是211高校更是非985了。高福在70年代末考上了省內的一所本科高校,當時山西農業大學已經被定格為了99所重點院校之一,後來畢業後去了北京農業大學(今中國農大)讀研,其後的人生如同開掛一樣,去了多所世界名校深造甚至還在哈佛等地做過博士後和教授。

回國後的高福先是以引進人才方式進入到了中科院,此後憑著自己高產的論文量最終走上了領導崗位,經過多次的院士評選最終成功。

而同樣本科畢業於非985的饒毅,當年就讀而來江西的一所醫學院(如今的南昌大學江西醫學院),饒毅的學術能力也很強,曾經攜手施一公同一年回到祖國,但讓人感到遺憾的是他至今還不是院士。

雖然饒毅在論文發表量上不及高福的五分之一,但自己的口碑一直不錯,其實饒毅也曾與舒紅兵同臺競技過院士,只是敗北而已,後來選擇了不再參選院士,甚至被人評價為「當代學術界的魯迅」

其實院士評選中除了實力外還包含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就比如此前參加院士競選的清華顏寧不論從學術發表的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十分不錯的,但是可以看到她卻最終在候選中敗北,雖然自己的師父施一公曾經也通過了2次的院士評選最終當選,但顏寧選擇了離開,後來成為了美國院士,所以除了要實力外,人脈、資歷等等都是院士評選的重要因素。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這兩位皆畢業於非985的學術大咖有著不同的經歷,但兩人的外界評價卻完全不同,對於饒毅很多人認為還是十分認可的,對於高院士呢?

文章來源七七聊教育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饒毅教授有多牛?不參與院士評選,多次實名舉報,勸王延軼辭職
    饒毅是誰?為何都說饒毅很牛?他到底牛在何處?他說過哪些牛人的言論?為何他被稱為「現代魯迅」?這是百度百科中對饒毅的介紹,通過介紹我們知道饒毅是一名教授,還是一名校長,但是他不是院士,那麼他到底為何會被稱為牛人呢?
  • 北大院長饒毅:放棄美籍回國卻落選院士,他說:早就預料到結果
    棄美回國,報效祖國在饒毅的眼裡,院士這個頭銜遠不如自己的科研成果值錢,他覺得自身的實力比這些寫虛無縹緲的東西重要千倍萬倍。饒毅是中國著名的分子神經生物學家,現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他現在的成績都是他一點一點打拼出來的,不是隨便混混就能有這麼高的成就的,他本身也很有實力,也足夠刻苦。
  • 饒毅的真面目
    這也是為何許多「學術造假」,竟來自科研同行揭發,而非雜誌「自查」清退的原因。數據顯示,2018年9-11月,中國學者發論文排名前39位的雜誌,三個月中總共刊發約62508篇「中國論文」,其中注水情況,令人堪憂。試想大量納稅人的貢獻,就被構築成某些人吹起來的外表光鮮,實則充斥腐敗與名利的泡沫,怎能不令人如鯁在喉?
  • 北大院長饒毅,棄美籍歸國,怒斥:幾個老院士圍著一個處長賠笑
    1983年饒毅大學畢業後,饒毅考入當時的上海第一醫學院讀碩士,在這裡饒毅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過既然已經打算走學術這條路饒毅回國後曾看到過幾個老院士給一個處長賠笑, 這種行為讓他非常氣憤,並聯合魯白、鄒承魯在著名雜誌《自然》上發表文章,怒斥:院士的尊嚴都去哪了?並批評中國科研體制的問題。
  • 饒毅:今後永遠不再參與院士評選;施一公:請大家繼續叫我教授
    施一公,西湖大學校長;饒毅,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兩位同為科學教育領域的著名人物,按理說不論是成就還是身份都能相當。但是施一公有一個"中科院院士"的榮譽稱號,而饒毅卻沒有。憑藉兩人的學術地位與成果,完全都應該具備被授予院士稱號的資格,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情況呢?
  • 北大院長饒毅,棄美籍歸國,曾怒斥:幾位老院士圍著一個處長陪笑
    曾經有一位北大教授就怒批中國的學術界,他是誰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饒毅,他的學術成果與他的社會批評一樣引人注目。成為了美國人的饒毅,又為什麼能夠引起中國人巨大的關注呢?主要原因並就在於饒毅之後做出來的一系列行為,饒毅放棄了美國國籍,放棄了美國優厚的待遇,毅然的回國,促進中國學術事業的發展。並且他敢想敢說,對中國的學術界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 清華施一公當選美國雙院院士 曾落選中科院院士
    Parke-Davis教授2008-至今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導主要科研領域與方向:主要運用結構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的手段研究腫瘤發生和細胞調亡的分子機制,集中於腫瘤抑制因子和細胞凋亡調節蛋白的結構和功能研究與重大疾病相關膜蛋白的結構與功能的研究細胞內生物大分子機器的結構與功能研究延伸閱讀:饒毅施一公為何落選中科院院士
  • 北大教授饒毅:棄美籍歸國,曾怒斥:幾個老院士圍著一個處長陪笑
    我國很多各行各業的頂尖人士,都是從這所大學畢業的。比如像今年在抗擊新冠肺炎工作中有著突出貢獻的鐘南山院士,還有我們經常會看到的央視主持人撒貝寧,都是從這所學府畢業的。也有很多人,學術方面建樹很高,卻並沒有得到社會上的廣泛認可。很多人達到一定學術境界,想要大展拳腳的時候,卻因為不懂得搞人際關係,不懂得融入社會,而變得舉步維艱。
  • 攪屎棍饒毅 大丈夫饒毅
    我在「知識分子」公號上讀到,2019年4月,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朱邦芬教授指出,中國學術誠信問題涉及面之廣,程度之嚴重,史無前例。    2011年中科院院士評選,國內生物科學雙子星饒毅、施一公雙雙落選,而時任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舒紅兵卻意外勝出。    學術界對此一片迷茫。    當時,國際知名生物化學家王曉東看不下去:「作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的投票院士,對饒毅的學術水平、學術貢獻不可能不了解。在知情的情況下依然投反對票,只能說摻雜了個人好惡和私心雜念。」
  • "放棄候選院士"的饒毅:棄美籍歸國,呼籲人才回國效力,追求中國夢
    2011年,我國的學術大牛們被推選參加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增選。那些大佬都是有自己出名的科研成就或者是學術成就的,回到祖國的饒毅教授就在其中。饒教授本來不想去參選這些對他來說只是虛名的東西,但是又不想推卻了舉薦他的人的一番好心。著名的&34;的教授兼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就和饒毅是同一期的被推薦人選。但是讓人完全意料不到的是,饒毅教授和施一公先生雙雙落選,饒教授更是在第一輪就被刷了下來。
  • 饒毅妻子本科就讀211,博士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如今成就不輸丈夫
    在生物學界其實還有一位雖然非院士卻被施一公稱為「學界魯迅」並被視為無院士之名卻有院士之實的饒毅,說到饒毅這位曾在11年視為中科院院士評選大熱門的人物在首輪評選時就慘遭了淘汰,
  • 中國人際關係令海歸教授饒毅痛苦,他堅守陣地不離開原因有兩點
    文|歐歐前段時間,網傳北大教授,也是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公開寫信給中科院院士、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叫舒紅兵勸導自己夫人也就是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王延軼所長辭職,信中說王所長任職資質還不夠,怕耽誤中科院。饒毅,1962年在江西省南城縣出生,1978年至1983年就讀於江西醫學院,獲得學士學位,1983年至1985年在上海第一醫學院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碩士畢業後,他出國繼續深造,於1985年到1991年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學習並獲博士學位,後來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後,贏得美國國籍。在美國,饒毅在生物領域貢獻突出,因此他被美國西北大學聘為終身講席教授。
  • 雙非、分數趕超985,校長落選院士敢嗆聲
    甚至還有大學生一直到自己畢業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最高領導不是院長,而是校長!大學校長確實和我們以前見到的校長不同,他們一般都有自己的學術科研項目,還經常要飛往各地參加高校之間的研討會,所以要比小學、中學的校長忙得多,所以和學生們見面的機會也很少。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個感覺,很多大學的校長都很「硬核」。
  • 北大教授饒毅,放棄美籍回國,曾痛批:幾個院士圍著處長陪笑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說到北京大學我們都非常熟悉了,是一所優秀的學府,也是我國頂級的985大學,更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目標,我國有很多行業頂尖人士都是從這所大學畢業,鍾南山、撒貝寧等人,北大培養出無數的學子,今天要說的這位主人公也和北大有很深的淵源。
  • 北大教授捨棄美國國籍回國,實力不俗卻院士落選,直言:不再參加
    饒毅曾經創造過一個與眾不同的紀錄。在北大的一次畢業典禮上,他用535字、不到四分鐘的演講,就收穫了9次鼓掌喝彩。堪稱「北大最短致辭中最受歡迎的致辭」​!饒毅在這次演講中將自己耿直的性格繼續執行到底。​在祝福裹著告誡呼嘯而來的畢業季,請原諒我不敢祝願每一位畢業生都成功、都幸福。
  • 饒毅是一種知識分子精神
    " 1月21日夜,饒毅在公眾號 「饒議科學」實名舉報裴鋼院士學術造假,題目叫《正式舉報林-裴 (1999) 論文涉嫌學術不端》。在2019年,饒毅先生的舉報名單裡,昨日評定之後,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聯合工作機制給予裴鋼院士的評定為「經調查未發現學術造假」。 饒毅先生堅持自己判斷,立即又再次實名舉報裴剛院士。在相關機構給予「蓋棺定論」之後,饒毅先生再次以個人名義提出質疑。
  • 著名學者饒毅出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曾任北大生科院教授
    饒毅代表上一屆學院行政班子說,他們的基本原則是孟子所謂「盡其心 以事天」。2015年在北大畢業典禮上,饒毅作為教師代表致辭,不到4分鐘的演講9次被掌聲打斷。可能美國好的要稍微多點,但也不是特別多,中國有些大學有些學科明顯比美國大學的同樣學科的教育更好。但中小學教育方面,兩國差別很大,不過也不是簡單的誰好誰差。2016年4月,饒毅任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饒毅還被稱為「段子手教授」。在參加中央電視臺《開講啦》節目時,也金句頻出。
  • 棄美歸國的兩精英:如今一人發誓永不參選院士!一人任職民辦機構
    然而說起近年以來的海歸精英,只能想到饒毅和施一公。他們不僅回國建設,還放棄了美國的一切,包括國籍和高待遇。然而精英回國就能獲得善待嗎?我看未必。作為所在領域的世界頂級科學家,施一公和饒毅兩人自然都參選了中科院院士。
  • 美國院士施一公落選中科院士續:再次進入候選
    經院士推薦和歸口初選部門推薦,並經中科院學部主席團審議,確認有效候選人391人,最終將增選院士不超過60名。在有效候選人中,當選美國雙院院士的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在列。此外,水利部副部長李國英也是候選人之一。 2008年,施一公成為「千人計劃」首批國家特聘的專家回國,並在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擔任副院長,但是卻在2011年中科院的院士評選中落選,一度成為當時學術界議論的話題。
  • 施一公教授眼中的饒毅:赤子情懷、童心未泯...
    士等人相關論文涉嫌造假問題的調查處理結果,其中,裴鋼院士經調查未發現有造假。同樣,饒毅也寫信給擁有三萬多名會員的美國神經科學會(Society for Neuroscience,SfN),指出該學會的上百個各種各樣的領導位置上,沒有一個來自中國大陸的學者教授。結果該會在當年的理事會上緊急增補了NIH的魯白進入幹部遴選委員會(負責各級委員會的提名工作),史丹福大學的駱利群進入年會程序委員會(負責下一年年會演講人的挑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