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寫文章,沒邏輯,就是扯一扯現象。因為這麼多年過來了,這種現象還是只增不減!
我平時有時間都會逛逛一些貼吧,論壇什麼的,發現很多人都會貼自己買的茶葉圖片問平臺的大神們說:這茶葉好不好,值不值多少錢,什麼什麼的。
得到的答案要麼就是"你被騙了「,要麼就是」垃圾茶「,要麼就是"這根本不是正宗的,你要找我買就對了,天地良心,XX直銷,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等等等。。。
看完這些回復的你,我想說的是,就算這茶葉本身沒問題,都讓這些大神給說成是垃圾堆裡的破爛了。你還有心情喝得下去嗎?
雖然現在網際網路發達,產品信息透明化,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適合拿出來問,有些東西需要自己學,自己摸索,網際網路信息發達是讓你去學習了解基礎知識,對於判斷好壞,每個人都有一個標準,沒有正確答案。我覺得F冰冰很漂亮,你也會覺得她很漂亮嗎?茶葉本屬非標品,千人千口,沒有一款茶葉拿出來是能得到百分百的贊同。
信不信你拿十萬一斤的茶葉出來給我喝,我也能給你整出個五條八條的缺點???所以對於買的茶葉好不好,值不值你花的錢,完全就是依你個人的判斷為主。
兩百塊一斤的茶你喝得順口,還挺香,還能回甘,今天喝完睡覺的時候做夢都想著明天還要再喝這個茶,這茶就值這個錢。五百塊一斤的茶你喝了沒啥茶味,也不怎麼香,感覺不出哪裡值500,那他就不值500塊(可能真的值五百,只是你的水平還很差,喝不懂!)
上面說了那麼多廢話,就是想告訴你,買茶不要人云亦云,自我感覺良好就行。
有那時間這問問那問問,不如自己多喝兩泡,細細品之,提升品茶水準來得實在。實在喝不出東南西北,可以有緣認識一些茶商,自己出點快遞費,讓人寄點樣品給你品嘗,現在不都很流行這麼交易麼?樣品喝得好再買,大部分商家現在都能接受這種方式,因為生意確實很難做。為了賣你半斤一斤茶,前期吃點虧都不在話下。不好就換,好就留下。大道至簡,不要整天想著花100塊,商家只能賠本賣!那茶農賺什麼錢,廠家賺什麼錢,物流賺什麼錢,包裝商賺什麼錢,房東店租賺什麼錢,商家賺什麼錢?這些七七八八的錢你們要是都去算清楚了,這茶葉你也不用買了。
當然也有一些商家樣品給你寄好的,等你花錢買的時候給你換差的,這種渣渣萬裡挑一,每個行業都會存在,只能自認倒黴。唯一安全的就是一次少買點,分多次買,大不了每次都自己出運費(反正包郵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道理誰都懂,但就是喜歡聽「包郵」兩個字,真不知道怎麼想的,連我自己買東西也是喜歡包郵的,不包郵的總覺得被商家多坑了幾塊肉似的)。
人最可怕的就是明知道自己犯錯誤,還不知悔改!活在自己的世界,覺得每次的錯誤都可以被原諒。下面要說的是大部分存在的現象。你們自己對號入座。
商家網店做活動,一斤茶只要兩個肉包錢,還包郵。圖片拍的真漂亮,各種龍飛鳳舞,香氣滿屋飄,葉兒片片飛的。一頓操作猛如虎,下單一付X.X元,還包郵。真特麼撿便宜了。坐等到貨品嘗。結果收到的就是你心中的垃圾貨,真不值,連一塊錢都不值,送給你喝都不要的那種。
上線一頓差評+CNM,等心中平靜以後,看到某家又在做活動,一斤茶只要四個肉包錢,包郵還送杯子,真划算!下單操作,無限死遁環,智商曝表!你說人家商家錯了嗎?沒有錯,錯的是你自己!
茶葉界常說的一句老話叫:茶無什麼什麼,適口為珍。意思就是茶無貴賤,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十塊錢有十塊錢的受眾群體,五百有五百的受眾群體,一千塊有一千塊的群體。你明明是五百的群體,為什麼非要去買十塊的產品?還不是因為你想佔便宜,最後交了智商稅。
我們買茶葉,一開始要清楚自己能承受的價格範圍。比如你最多能接受500元一斤茶,因為現在買茶渠道很多,可能500是正常的零售價,但是如果能混熟一些茶商,你確實可以花300買到500的品質(千萬不要相信你花100就能買到500的品質,不可能!無利不起早,經商做生意,大家都要混口飯吃,有些錢要讓人賺,只是賺多賺少)。
那麼你就試著少量買點,覺得可以,跟商家也聊得來,你就可以在他這邊常買,邊買的同時,多跟商家聊聊茶葉知識,人家多少都會告訴你一些,起碼能讓你少交智商稅。
等你對茶葉掌握一定認知以後,這時你就可以再多接觸一些渠道,用最合理的價格買到你喜歡的茶葉。平時要是有時間,可以到自己當地的一些實體店裡,坐下來,讓小妹泡泡茶,喝一喝。跟人家買個半斤一斤的,藉機會多聊聊茶葉知識,人家也是很願意分享的是吧。
更多資訊請百度搜索
「網茶網」
或點擊公眾號菜單欄
「網茶網」
這位客官來自啖茶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