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高鐵10月1日起禁止「自熱食品」:引發網友熱議

2020-12-24 和訊科技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經自治區人大審議通過,條例中禁止在車上實施以下行為「在禁止吸菸的列車上、列車的禁菸區域內吸菸或者能夠產生煙霧的香菸替代品,以及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能夠誘發煙霧報警的自帶加熱食品等」。

一時間,廣西高鐵禁止「自熱食品」引發網友熱議,並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

自熱食品的原理是通過化學反應,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將預加工好的食材加熱。常見的是氧化鈣(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出熱量,進一步由鹽酸與氫氧化鈣反應放出熱量,其過程是持續且比較猛烈的,反應發生時,其加熱包溫度可能會高達120度,加熱後的水蒸氣溫度可能會高達200度。

至於危害分為兩方面,一方面高溫蒸汽與加熱的水滴容易對使用著造成傷害,化學反應也容易失控發生爆炸。此前就有報導稱上海一名男子因在加熱自熱火鍋時引發爆炸,湯汁濺入右眼導致視力受損。

另一方面,高溫蒸汽會產生大量氣體,容易幹擾高鐵的煙霧報警器,導致列車減速停車,影響高鐵的正常運行。

《廣西壯族自治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將於10月1日正式實施,屆時去廣西一定要千萬注意哦。

(責任編輯:王榮智 )

相關焦點

  • 廣西高鐵將禁用「自熱食品」
    本報南寧訊 (記者/許丹婷)近年來,各類自帶加熱功能的食品逐漸升溫,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日常生活中。近日,將於10月1日正式實施的廣西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因明文禁止「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能夠誘發煙霧報警的自帶加熱食品」,引發網友熱議。
  • 高鐵「拉黑」自熱食品引熱議,記者求證:北京未禁止自熱食品上車
    這是網店某款自熱煲仔飯最近一個月的月銷量,不過備受旅客青睞的自熱食品「攤上了事兒」:最新《廣西壯族自治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規定,自10月1日起,明確禁止「在動車組列使用能夠誘發煙霧報警的自動加熱食品」,那麼北京的情況如何呢?記者走訪了北京各火車站發現,目前自熱食品仍能在北京各站順利通過安檢,北京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仍允許旅客攜帶該類食品上動車組列。
  • 高鐵禁止攜帶「自熱食品」:看鐵路如何重視旅客安全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經自治區人大審議通過,在條例中表明禁止在車上實施以下的行為:在禁止吸菸的列車上、列車的禁菸區域內吸菸或者能夠產生煙霧的香菸替代品,以及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能夠誘發煙霧報警的自帶加熱食品等,該規定將在2019年10
  • 高鐵「叫停」自熱食品,誘發煙霧報警存隱患
    各地高鐵相繼出臺禁止使用自熱食品的規定,與自熱食品曾多次引發乘客燙傷、觸發煙霧警報等事情有關。一旦誘發煙霧報警,動車需要減速甚至停運檢查,最終將影響行車秩序,導致列車延誤,甚至造成重大損失。
  • 高鐵禁帶自熱食品 為安全出行增益
    唐京輝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經自治區人大審議通過,在條例中表明禁止在車上實施以下的行為:在禁止吸菸的列車上、列車的禁菸區域內吸菸或者能夠產生煙霧的香菸替代品,以及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能夠誘發煙霧報警的自帶加熱食品等,該規定將在
  • 廣西動車禁用自熱食品 官方回應:加熱易觸發煙霧報警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布條例稱禁止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自熱食品,違者個人將面臨最高2000元罰款。「為何在動車上禁用自熱食品」「有償盒飯是否算自熱食品」,禁用消息一時引發網友熱議。對此,廣西多部門日前聯合回應稱,有償盒飯為微波加熱,不屬於自熱食品;禁用自熱食品是為了消除鐵路安全隱患,確保公共安全。釋疑1:自熱食品為何在動車上禁用?針對網友關注的自熱食品為何不能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的問題,廣西人大相關負責人給出了解釋。
  • 廣西將禁止自加熱食品上動車,其他地方呢?
    本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將於10月1日起施行。《條例》對當前鐵路運行安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針對性規定,高鐵霸座、在鐵路沿線500米內飛無人機和放風箏、氣球,使用自帶加熱食品等行為均被禁止。
  • 自熱食品操作不當會爆炸,應避免密閉空間內食用
    為規避風險,不少地方開始在動車、高鐵、飛機等交通工具中禁止或不建議攜帶自熱食品。山西省市場監管局近期也在其官方微信上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在食用自熱食品時要謹慎注意,避免在密閉空間內食用。今年12月4日,湖南湘潭一位大叔在動車上吃自熱火鍋,因不會操作,便把自熱包撕開扔進火鍋中,導致鍋內煮沸炸開,場面狼藉。和這位湘潭大叔犯同一錯誤的還有山東聊城的一位市民,今年10月28日,這位市民在吃自熱小火鍋時,也將發熱包拆開倒入盒中加水,3分鐘後發生爆炸。
  • 保障高鐵安全,可以禁止旅客吃自熱食品,但不能供應垃圾高鐵盒飯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官方網站公布《廣西壯族自治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其中規定,明確禁止「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能夠誘發煙霧報警的自帶加熱食品」等行為,一旦違反將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對單位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
  • 安全隱患致傷人事件多發 「自熱食品」亟須國標「緊箍咒」
    金羊網訊 記者吳珊、實習生謝思思攝影報導:自熱食品因其方便、快捷成為很多家庭暑期出遊的必備品。近日,記者調查發現,這樣一款有望替代方便麵的食品「新寵」卻暗藏安全隱患——近年來,多地曾發生自熱食品傷人事件。有專家直言,自熱食品行業並無統一的國家標準。
  • 自熱食品發熱包含危險化學品 標準亟待制定
    自熱食品發熱包中的鋁粉屬危險化學品,使用時會觸發煙霧報警器記者調查發現,在電商平臺搜索自熱食品,除自熱火鍋外,自熱米飯、自熱餛飩、自熱盒飯等產品也被擺上了貨架。不過,自熱食品也被多次曝出在食品加熱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據《每周質量報告》欄目報導,消費者蔡先生就曾遇到一場虛驚,自熱火鍋引發了燃氣報警器報警。
  • 螺螄粉提前40天預售,10分鐘賣萬盒方便火鍋……自熱食品春天來了?
    一周被搜索320萬次、外賣訂單環比飆升了58%,被全國網友催發貨並喜提三次熱搜榜……疫情期間,有網友感嘆,難道「網紅」螺螄粉已經取代方便火鍋、方便麵的江湖地位了?現實可能沒那麼簡單。就在上個月,小龍坎在淘寶的一場直播,10分鐘賣出了上萬盒自熱小火鍋,暗戳戳地秀出了自己的實力。
  • 春運火車上自熱食品不能帶
    旅途中,飲食是必須考慮的問題,除了泡麵和一些小零食,最近流行的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也被不少旅客裝進了行囊。昨日,記者從鐵路部門獲悉,因為存在安全隱患,自熱食品並不能帶上火車,請您提醒要歸家的親友注意。旅途中,飲食是必須考慮的問題,除了泡麵和一些小零食,最近流行的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也被不少旅客裝進了行囊。昨日,記者從鐵路部門獲悉,因為存在安全隱患,自熱食品並不能帶上火車,請您提醒要歸家的親友注意。  1 注意:自熱食品,不能通過安檢  最近,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自熱食品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
  • 臘肉香腸到底能不能帶上飛機、高鐵?答案來了~
    注意~有些東西是不能帶上高鐵飛機的你知道嗎?此外,酒精體積百分含量在24%~70%(含70%)之間的,每個容器容積不得超過5L,如果酒精體積百分含量大於70%的,則可能被禁止辦理行李託運。三- 問答時間 -自熱方便食品可以帶上火車嗎?由於方便攜帶、操作簡單,不少旅客搭乘火車時喜歡攜帶自熱食品。
  • 高鐵動車上禁用自熱食品,泡麵還能帶嗎?最全清單來了
    本月廣西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一則條例最新《廣西壯族自治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規定自10月1日起動車上嚴禁使用自帶加熱食品△ 圖片來自廣西人大網截圖很多人疑惑:注意!自帶加熱的食品指的是自嗨鍋、自熱米飯等通過發熱包發熱加溫的方便食品,泡麵和速溶咖啡不包括在內。正值暑期出行高峰坐高鐵的人越來越多還有那些東西不讓帶上車呢?
  • 生石灰乾燥劑、自熱食品加熱包 小心這些藏在身邊的「小炸彈」
    食品乾燥劑除了不能誤食,也不能放在水裡,自熱食品加熱包使用時,覆蓋過緊也有可能引發爆炸。  乾燥劑和自熱食品加熱包的工作原理  目前食品企業使用的乾燥劑大體為兩種,矽膠乾燥劑和生石灰乾燥劑。除這兩種外,還有蒙脫石乾燥劑、氯化鈣乾燥劑、纖維乾燥劑。
  • 自熱食品發熱包首項團體標準發布
    由於自熱食品行業產品利潤高,自熱技術成熟,因此準入門檻低,短時間內行業湧入大量企業,呈現井噴式發展。但由於缺乏統一完善的行業標準,各家企業執行自己制定的企業標準,引發了行業亂象。而自熱食品中的發熱包的安全問題,更是自熱食品被詬病最多的。一些廠家生產的發熱包,加水後馬上開始發熱,也有的廠家生產的發熱包,加水後5分鐘都沒有發熱。這給消費者帶來不好的體驗。
  • 自熱食品存隱患 食用時千萬注意安全
    但最近一則「留學生在宿舍吃自熱火鍋引發火警鈴」的新聞引發熱議,像自熱火鍋這樣的自熱食品靠譜嗎?近日,鎮海消防大隊就此進行了實驗,他們提醒廣大市民千萬注意安全。  據了解,自熱火鍋類方便食品如今已走入不少市民家中,甚至一些國內的「大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特色產品。在某網購平臺上,自熱火鍋、自熱方便麵等食品日均銷量有數萬份之多。那麼,這些自熱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它們的發熱源是什麼材料?
  • 廣西大學官網的一份《女生安全攻略》引發熱議
    資料照:女大學新生參加軍訓 新學年伊始,廣西大學官網的一份《女生安全攻略》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不少網友認為,既然是安全攻略,向女生提示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危險,給出防範指南,也在情理之中,問題是校方保護女生的責任在哪裡。這份安全攻略讓人感覺女性應該為性騷擾甚至性侵負責,校方對保護女生則可以免責。 媒體周三(9月2日)證實,廣西大學圖書館已禁止女生穿吊帶背心入內。
  • 廣西手機報12月12日下午版
    今年4月起實施的《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中,就明確規定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目前,全國多地已明文規定,禁止在乘坐地鐵時使用電子設備外放聲音。廣西也計劃在明年發布相關規範,禁止在地鐵內將手機聲音外放。針對公共場所的手機外放聲音現象,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在問卷調查中,超五成網友表示「非常反感」這一類行為,八成網友支持公共場合禁止手機外放聲音。詳閱本期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