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高鐵將禁用「自熱食品」

2020-12-25 廣西日報

本報南寧訊 (記者/許丹婷)近年來,各類自帶加熱功能的食品逐漸升溫,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日常生活中。近日,將於10月1日正式實施的廣西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因明文禁止「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能夠誘發煙霧報警的自帶加熱食品」,引發網友熱議。8月8日,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組織有關專家就此作出回應。

所謂自熱食品,是指不依賴電、火等方式加熱,而用自帶發熱包加熱的預包裝食品。使用時,只需將特製的發熱包放在食盒底部,一杯涼水即可製作出熱氣騰騰食物。但發熱包在使用時,溫度高達120℃以上,同時釋放出大量蒸汽,如果使用不當或產品質量不過關,就容易引發燙傷,甚至有可能發生爆炸,傷及自身及他人。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自熱食品引發的安全事故也越來越多。2018年1月,廈門北開往昆明的G1684高鐵在運行期間,一名旅客在使用自熱盒飯時操作不當,導致煙霧滾滾觸發報警器,高鐵被迫減速行駛。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黃耀革表示,我區在制定鐵路安全管理條例過程中,高度重視從法律制度設計上對這方面問題作出規範,明確規定禁止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能夠誘發煙霧報警的自帶加熱食品等,並設立法律責任,對單位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黃耀革說:「我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僅禁止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能夠誘發煙霧報警的自帶加熱食品,並不禁止攜帶。如攜帶上車但不使用,並不違反條例規定。」

動車組列車提供的有償盒飯是否屬於自熱食品呢?鐵路專業人士表示,有償盒飯通過列車上的專用微波爐進行加熱,不會產生外溢煙霧或蒸汽,不屬於自熱食品。

相關焦點

  • 廣西動車禁用自熱食品 官方回應:加熱易觸發煙霧報警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布條例稱禁止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自熱食品,違者個人將面臨最高2000元罰款。「為何在動車上禁用自熱食品」「有償盒飯是否算自熱食品」,禁用消息一時引發網友熱議。對此,廣西多部門日前聯合回應稱,有償盒飯為微波加熱,不屬於自熱食品;禁用自熱食品是為了消除鐵路安全隱患,確保公共安全。釋疑1:自熱食品為何在動車上禁用?針對網友關注的自熱食品為何不能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的問題,廣西人大相關負責人給出了解釋。
  • 高鐵「叫停」自熱食品,誘發煙霧報警存隱患
    各地高鐵相繼出臺禁止使用自熱食品的規定,與自熱食品曾多次引發乘客燙傷、觸發煙霧警報等事情有關。一旦誘發煙霧報警,動車需要減速甚至停運檢查,最終將影響行車秩序,導致列車延誤,甚至造成重大損失。
  • 廣西高鐵10月1日起禁止「自熱食品」:引發網友熱議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經自治區人大審議通過,條例中禁止在車上實施以下行為「在禁止吸菸的列車上、列車的禁菸區域內吸菸或者能夠產生煙霧的香菸替代品,以及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能夠誘發煙霧報警的自帶加熱食品等」。一時間,廣西高鐵禁止「自熱食品」引發網友熱議,並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
  • 高鐵禁帶自熱食品 為安全出行增益
    唐京輝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經自治區人大審議通過,在條例中表明禁止在車上實施以下的行為:在禁止吸菸的列車上、列車的禁菸區域內吸菸或者能夠產生煙霧的香菸替代品,以及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能夠誘發煙霧報警的自帶加熱食品等,該規定將在
  • 高鐵「拉黑」自熱食品引熱議,記者求證:北京未禁止自熱食品上車
    這是網店某款自熱煲仔飯最近一個月的月銷量,不過備受旅客青睞的自熱食品「攤上了事兒」:最新《廣西壯族自治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規定,自10月1日起,明確禁止「在動車組列使用能夠誘發煙霧報警的自動加熱食品」,那麼北京的情況如何呢?記者走訪了北京各火車站發現,目前自熱食品仍能在北京各站順利通過安檢,北京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仍允許旅客攜帶該類食品上動車組列。
  • 保障高鐵安全,可以禁止旅客吃自熱食品,但不能供應垃圾高鐵盒飯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官方網站公布《廣西壯族自治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其中規定,明確禁止「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能夠誘發煙霧報警的自帶加熱食品」等行為,一旦違反將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對單位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
  • 高鐵禁止攜帶「自熱食品」:看鐵路如何重視旅客安全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經自治區人大審議通過,在條例中表明禁止在車上實施以下的行為:在禁止吸菸的列車上、列車的禁菸區域內吸菸或者能夠產生煙霧的香菸替代品,以及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能夠誘發煙霧報警的自帶加熱食品等,該規定將在2019年10
  • 高鐵動車上禁用自熱食品,泡麵還能帶嗎?最全清單來了
    本月廣西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一則條例最新《廣西壯族自治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規定自10月1日起動車上嚴禁使用自帶加熱食品△ 圖片來自廣西人大網截圖很多人疑惑:注意!自帶加熱的食品指的是自嗨鍋、自熱米飯等通過發熱包發熱加溫的方便食品,泡麵和速溶咖啡不包括在內。正值暑期出行高峰坐高鐵的人越來越多還有那些東西不讓帶上車呢?
  • 自熱食品操作不當會爆炸,應避免密閉空間內食用
    為規避風險,不少地方開始在動車、高鐵、飛機等交通工具中禁止或不建議攜帶自熱食品。山西省市場監管局近期也在其官方微信上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在食用自熱食品時要謹慎注意,避免在密閉空間內食用。多地鐵路航空「禁止」自熱食品因為安全事故頻發,不少地區開始在動車、高鐵等交通工具中禁止或「不建議」攜帶自熱食品,並陸續出臺了相關規定。
  • 廣西將禁止自加熱食品上動車,其他地方呢?
    本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將於10月1日起施行。《條例》對當前鐵路運行安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針對性規定,高鐵霸座、在鐵路沿線500米內飛無人機和放風箏、氣球,使用自帶加熱食品等行為均被禁止。
  • 動車上禁用自熱食品!泡麵還能帶嗎?最全清單來了!
    來源:湖北經視綜合高鐵管家、人民日報、長沙晚報搭乘火車、動車旅行中來一碗熱氣騰騰的泡麵才感覺這場旅行得到了圓滿一切還要源於最近這份在朋友圈廣泛轉發的文件鐵路安全管理規定當中指出自10月1日起動車上嚴禁使用自帶加熱食品
  • 春運火車上自熱食品不能帶
    今明兩天,鐵路客運將迎來春節前最後一波客運高峰。旅途中,飲食是必須考慮的問題,除了泡麵和一些小零食,最近流行的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也被不少旅客裝進了行囊。昨日,記者從鐵路部門獲悉,因為存在安全隱患,自熱食品並不能帶上火車,請您提醒要歸家的親友注意。
  • 自熱食品發熱包含危險化學品 標準亟待制定
    自熱食品發熱包中的鋁粉屬危險化學品,使用時會觸發煙霧報警器記者調查發現,在電商平臺搜索自熱食品,除自熱火鍋外,自熱米飯、自熱餛飩、自熱盒飯等產品也被擺上了貨架。不過,自熱食品也被多次曝出在食品加熱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據《每周質量報告》欄目報導,消費者蔡先生就曾遇到一場虛驚,自熱火鍋引發了燃氣報警器報警。
  • 安全隱患致傷人事件多發 「自熱食品」亟須國標「緊箍咒」
    金羊網訊 記者吳珊、實習生謝思思攝影報導:自熱食品因其方便、快捷成為很多家庭暑期出遊的必備品。近日,記者調查發現,這樣一款有望替代方便麵的食品「新寵」卻暗藏安全隱患——近年來,多地曾發生自熱食品傷人事件。有專家直言,自熱食品行業並無統一的國家標準。
  • 自熱食品經濟增長速度很快,如何選擇靠譜代加工生產自熱食品?
    方便食品通常是指提前做好,把食品做成半成品和成品,通過工藝保存,購買後經過簡單加工就能食用。方便食品種類繁多,風味各異,產品領域廣泛,擁有各個領域的消費人群。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方便食品逐漸改變著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追求的是方便快捷,這使得方便食品的市場越來越大,呈增長趨勢。
  • 自熱食品發熱包首項團體標準發布
    2020年上半年,國內經濟面臨了巨大挑戰,但是以自熱食品為代表的「一人食」經濟逆勢飄紅,成為市場經濟重啟的亮點組成部分。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自熱食品行業市場投資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預測,2020年中國自熱食品市場規模將達到40億元。
  • 生石灰乾燥劑、自熱食品加熱包 小心這些藏在身邊的「小炸彈」
    食品乾燥劑除了不能誤食,也不能放在水裡,自熱食品加熱包使用時,覆蓋過緊也有可能引發爆炸。矽膠乾燥劑無毒無味,無腐蝕和汙染,可直接與食品、藥品接觸,但成本偏高。生石灰乾燥劑具有成本低、吸潮能力強和加工簡單等優勢,仍然是乾燥劑市場上的主流。  自熱食品加熱包是將生石灰作為原料,利用生石灰遇水發熱的特性加熱食物。目前,我國的民航系統已經全面禁止攜帶自熱食品上飛機。
  • 冬天吃「自熱食品」很方便,但這些要注意!
    冬天吃「自熱食品」很方便,但這些要注意!因而自熱火鍋、自熱米飯自熱冒菜、自熱粉絲等因其加熱方便、快捷又美味,逐漸流行起來那麼問題來了「自熱食品」蒸煮雖說很方便但是真的安全嗎?
  • 偷襲"懶人經濟"的自熱食品,是一門賺錢的好生意嗎?
    2、傳統方便食品企業面對外賣侵襲節節敗退之際,競相搭乘"自熱食品"快車。3、自熱食品正走俏市場,深受"懶人群體"喜愛,再加上電商平臺的推波助瀾,自熱食品賽道呈現出多元特點,未來或將成為"長青"產品。自熱食品迅速"自熱"受疫情所困,"宅經濟"的盛行,方便食品類市場迎來噴井式發。
  • 自熱食品存隱患 食用時千萬注意安全
    但最近一則「留學生在宿舍吃自熱火鍋引發火警鈴」的新聞引發熱議,像自熱火鍋這樣的自熱食品靠譜嗎?近日,鎮海消防大隊就此進行了實驗,他們提醒廣大市民千萬注意安全。  據了解,自熱火鍋類方便食品如今已走入不少市民家中,甚至一些國內的「大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特色產品。在某網購平臺上,自熱火鍋、自熱方便麵等食品日均銷量有數萬份之多。那麼,這些自熱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它們的發熱源是什麼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