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聽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理論,就是關於孩子的「生理臍帶」和「心理臍帶」。了解了這個理論,或許可以使我們在面對孩子十三四歲的青春叛逆期時對他們有所了解,有所幫助。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在媽媽肚子裡時是通過生理臍帶與母體相連的,母體通過生理臍帶向孩子輸送所需的養分,使孩子能夠在媽媽的肚子裡一天天地長大。而當孩子出生以後,生理臍帶自然就會被剪斷,我們稱之為生理臍帶脫落,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但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是與之相對應的是人還有一個「心理臍帶」,而心理臍帶脫落的時間大概就是十三四歲,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孩子的叛逆期。
生理臍帶有四大特徵,心理臍帶也對應有四大特徵,這四大特徵分別是什麼呢?
1、單向輸送性。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必須由媽媽輸送養分給他,不可能由他輸出給媽媽,孩子在13周歲之前的心理臍帶也一樣,必須要由媽媽輸送愛和溫暖給孩子。了解了這個,我們就不要總是期待13周歲之前的孩子能給你多少愛和多少溫暖了。以前我們不是總埋怨,我們對孩子是多麼多麼好,為他們付出了多少多少,他們怎麼就不知道感恩不知道回報我們呢?現在你明白了吧。
2.完全開放性。在孕期,無論媽媽吃什麼,不管是有營養的還是沒營養的孩子都會全盤接受,無論媽媽是心情好還是心情壞也都會影響肚子裡的寶寶。你給孩子什麼,他就全盤吸收什麼,而不會有選擇性地過濾接受。
生理臍帶也是一樣,在孩子13周歲前,無論我們對孩子灌輸什麼樣的信念或是價值觀,人生觀,孩子也都會完全開放性地接受,如果你是一個比較悲歡的媽媽,凡事都往壞處想,或家庭氛圍很不好,兩口子經常打仗,那麼你能指望養育出一個開朗可觀的孩子嗎?
3、第三個特點就是隱蔽性。嬰兒在母體中發育時,有一些隱性的問題我們是看不到的,有的父母會生出殘疾的孩子。而對於心理臍帶的特點就是孩子在十三周歲前,有一些問題你也是看不到的,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孩子小的時候很乖,很聽話,但是一上了初中就出現了嚴重的叛逆期。
這就是他小時候你的一些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的孩子的心理臍帶中隱藏的一些或是自卑、恐懼、或是憤怒、焦慮並沒有表現出來,這時你看到的是一個沒有問題的孩子,而當他進入青春期以後,心理臍帶脫落,這些特質就通通爆發了出來,還弄得你措手不及。
4、第四個特點是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就是不能替換。每個嬰兒都只能在自己媽媽的子宮裡生長,不可能長一段時間覺得不舒服了就去換另一個媽媽的肚子裡。
孩子的心理臍帶也一樣,如果在13周歲之前,你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或者是保姆去撫養,而你經常缺席於孩子的養育過程,那麼這樣的孩子很難說不會成為一個有問題的孩子。
了解了這個理論,我們是不是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會多了一份理解和同理了呢。如果你的孩子還小,那麼也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慢慢地踐行家庭教育的理念,多給孩子關懷和無條件的愛,多給孩子傳達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和諧美滿的家庭關係,給孩子一個溫暖可靠的成長環境,別讓原生家庭的痛影響孩子。對正值叛逆期的孩子,我們也多一份理解和包容,相信我們的孩子都一定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