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到大班的計算學習內容,是理解加減法和進位的含義。用10個一捆的小木棒就能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有很多小朋友算7+8,是把從7開始一個一個往上數8次,相當於7+1+1+1+1+1+1+1+1=15,果爸是非常不推薦的。比如6+7本質上就是6+4+3,因為7裡面要拆出一個4和6湊成10(一捆),這樣得數就是13了。而13-4本質上就是13-3-1,因為把一捆之外的三根減完了,仍然不夠減,所以要把10破開。這就是進位加法需要用到的湊十法和進位減法需要用到的破十法的含義。
到了大班,孩子基本有能力學習加法和減法互為逆運算,也就是算3+()=5的時候,實際上就用5-3可以得出,括號內應該填2。
而20以上的加減法,本質上就是熟練度的問題。並沒有任何新的方法。
中班到大班,在孩子理解了加減法的含義,進位以及湊十法、破十法之後,果爸推薦三種計算練習方法:
1、列印出20道20以內加減法計算題,讓孩子依次口算得數,不需要寫,家長判斷是否正確並計時,目標是40秒以內完成。
2、每天筆算一頁計算題(50-100道題均可),根據孩子的情況逐漸增加難度,可以包含逆運算和連加減。根據題目難度和數量完成時間要求在5分鐘內到10分鐘內。
3、 用撲克牌練習計算,比如先用一套牌中的1-10一共40張,打亂練習連加,如果孩子記住了幾個固定的乘法,比如3×8=24和4×6=24後和家長一起算24點。家長們可以參考果爸之前的這篇文章:海澱區數學小牛娃都用24點練計算,你也可以做牛娃!
家長可以選取這三種方法中孩子最願意進行的來鞏固孩子的計算,貴在每天堅持,即使只有10分鐘也可以。當然三種方法輪流練習效果更好。果爸不建議一天花太長時間在計算上(比如半小時甚至更長)。
對於學齡前孩子邏輯思維的啟蒙,《摩比愛數學》的書和「你拍一」的課程是我最為推薦的。如果兩個能同時使用,效果會更好。當然,《摩比愛數學》和「你拍一」也涉及計算、空間思維的鍛鍊。但是果爸認為,計算更重要的還是堅持練習。但是學齡前的邏輯思維這一部分,《摩比愛數學》的書和「你拍一」的課程以及練習如果能同時學好,就完全夠用,完全不需要額外的學習和練習了。學齡前兒童的邏輯思維啟蒙過程中,家長尤其要注意兩點:一要符合孩子所在年齡階段的認知發展。如果家長非常希望給孩子講比較超前的內容,可以嘗試著去講。但是如果真的講了,孩子沒有明白,家長一定不要短時間內反覆地講,試圖讓孩子明白,這樣只會雞飛狗跳,影響親子關係。有些內容,也許放上三個月或者半年,再給孩子講,孩子很快就能明白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在推薦《摩比愛數學》的時候告訴大家,不會的章節可以先放一放的原因。二是一定要讓孩子講題。畢竟學齡前,數學題不是選擇題就是填空題,容易記憶。而學齡前孩子記憶力非常好,對於剛做過的題目,一般都記得住,當時再做類似的題目,正確率會很高。但是有的家長發現,同樣的題目孩子今天會做,過兩三天,或者過兩三個禮拜就不會做了。果爸覺得更大可能是孩子並沒有真的理解這類題目的思考和解題邏輯,也就是思維方式。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也很簡單,孩子做對答案不一定是真的會,能講明白才是真的會。家長一定要讓孩子作為小老師,自己當學生,讓孩子把今天學過題目的解題方法講一遍,要做到邏輯清晰,有條理。爸爸媽媽還可以隨時提問,為什麼要這麼想呢?如果那麼想為什麼不對呢?當然,如果爸爸媽媽「演戲」水平更高,孩子講對之後能表現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並且對孩子進行真誠的鼓勵和表揚就更好啦!講題不僅對孩子的邏輯思維的鍛鍊幫助很大,對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有所裨益的,學齡前數學和語文的學習,可以相互促進。
如果孩子正處於小學一、二年級剛剛接觸奧數。在計算方面,前面果爸推薦三種計算練習方法仍然有用。其實,20以內整數的加減法是小學全部計算的核心。所以20以內整數的加減法速算、適合孩子現在計算水平的計算篇子、算24點仍然是這一階段孩子計算的重心。當然,九九乘法口訣表也可以開始背啦。
邏輯思維方面,可以選擇學而思秘籍,或者通過「你拍一」的課程來系統學習。同樣,無論用哪種方法學習奧數知識,課後的做題鞏固,以及選取部分典型的、孩子第一次沒有做對的題目,讓孩子講給爸爸媽媽,同樣非常重要。
果爸總結一下,在學習的方法側重上,計算重在堅持每日練習,邏輯思維能力重在讓孩子給家長講題。而幾何,尤其是空間思維的鍛鍊,重在動手-觀察-思考的過程。果爸之前的文章中講計算和邏輯思維的文章比較多,講空間思維的文章比較少。最近也有很多家長在果爸的育娃群裡問我關於空間思維啟蒙的問題。所以下周,果爸會重點講一下空間思維如何鍛鍊,敬請期待哦。
如果喜歡我的公眾號,一定要「點讚」、「在看」、「轉發」一鍵三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