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常見問題!遇到溼疹、吐奶、腸絞痛怎麼辦?

2020-11-15 育兒寶媽談

當一個家庭中有了寶寶的存在,歡樂是呈雙倍增長的。看著寶寶從剛出生時的皺巴巴到白白嫩嫩,內心湧起的柔軟足以撫慰寶爸寶媽在外一天辛苦工作的疲憊。但剛出生的寶寶無疑是脆弱的,需要寶爸寶媽的精心呵護,但有不少寶爸寶媽在第一次生寶寶時完全是新手狀態,那麼如何照顧好寶寶就成了一個問題。

那麼怎樣照顧好寶寶以及如何處理照顧寶寶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常見問題,這就是是今天這篇文章的核心內容了,請大家跟著我一起耐心看看。


首先我們可以將這些在照顧寶寶過程中容易遇到的問題分成三個大類來進行講解,第一大類即寶寶的生理性問題,第二類即寶寶的病理性問題,第三類即寶寶的營養類問題。


講訴的內容有點多,希望寶爸寶媽們能耐心觀看,那麼我們現在就來看看第一類大問吧。

生理性問題又包括了許多小問,在照顧寶寶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寶寶會"吐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那麼"吐奶"究竟是為什麼呢?在我沒了解多少內容時,我以為"吐奶"也許是因為寶寶吃得太多了導致的。

但其實"吐奶"的原因可以分為餵養不當、吸入空氣、在餵奶時壓迫到寶寶肚子裡以及餵奶的姿勢不對。那麼如何進行餵奶呢?寶媽在進行餵奶時,需要做到"三貼",就是要讓孩子的口和下頜,緊貼在母親的乳房上,孩子的胸部要貼在母親的胸部上,以及孩子的腹部要緊貼在母親的腹部上,這樣的餵養姿勢,能夠保證孩子正常的哺乳,和正常的吸吮。


也就能避免因姿勢不對或是壓迫寶寶小腹導致"吐奶"了,畢竟吐奶嚴重的話是會引起"嗆奶"的,嗆奶有可能會讓奶汁進入氣道或是肺部,引起呼吸困難和缺氧。所以說餵奶姿勢的正確真的蠻重要的。


那麼除了"吐奶"之外還有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打嗝"了,這可能是由於在給寶寶餵奶時吸入了空氣導致導致的,那麼在處理打嗝這個問題時,我們要注意給寶寶保暖,也可以在寶寶的胸腹部輕輕揉揉按摩一下,這樣就會得到緩解。


若是寶寶有"腸絞痛"的現象,這種現象多發生於前三個月的寶寶,它的處理方法和打嗝處理方法類似,也是在寶寶肚子上順時針揉揉,這樣有助於幫寶寶排便排氣,有必要時還可以採取豎抱或者是飛機抱的姿勢來抱著寶寶,不過要注意豎抱的方式最好在寶寶3個月時可以嘗試,並且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寶寶的頭部頸部和肩部。

那麼第二類病理性問題就是常見的溼疹了,溼疹的定義大家可以在百度上仔細閱讀,這裡就簡單描述一下吧,新生兒的溼疹多半是內外因素兼有的,這屬於皮膚炎症的範圍,並且較之其它病情來說是反覆發病。


那麼寶寶出現了溼疹後,需要就醫治療,我們這裡就說說如何預防溼疹吧,比如在給寶寶洗澡的沐浴露時最好要選用嬰兒專用的沐浴露以及使用的毛巾和衣物最好要是材質摸上去要是柔軟的,衣物可以選擇棉質的。


那麼在寶寶的營養方面,其實寶寶出生之後的食物當中應當是不缺鈣的,不過我們可以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而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所需維生素D的含量為400IU,因為維生素D可以促進寶寶機體對鈣的吸收,這樣也有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寶寶輔食的添加,其實輔食添加並不著急,現在的新觀點是認為在純母乳餵養六個月之後就可以進行添加輔食了。首先可以先開始添加含高鐵的米粥,然後還可以添加一些魚泥、豆腐、蛋黃、水果泥、蔬菜泥等等;在七~九個月時,主要是一些末狀食物的添加,比如拉麵、餅乾、魚、蛋等;到10-12個月時,主要是碎食物為主,如粥、掛麵、饅頭、麵包、碎菜、碎肉等。 那麼我們今天的分享就到啦,希望寶爸寶媽的寶寶們都活潑可愛呀。

相關焦點

  • 黃疸、溼疹、吐奶、眼屎、紅臀、腸絞痛……新生兒十大問題一次講
    新生的寶寶總會出現各種各樣新手爸媽們沒應對過的問題,比如黃疸、溼疹、吐奶、眼屎、紅臀、腸絞痛等,都該怎麼處理?你要的解答全在這!01黃疸黃疸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性黃疸,另一種是病理性黃疸。02奶癬奶癬即嬰兒溼疹,是嬰兒期的常見問題,多在生後1~2月開始,1~2年內消失。表現為皮膚的小米粒大小紅色丘疹、表面可有小白點,嬰兒可無自覺不適。嚴重者可出現滲出、結痂,甚至繼發感染,嬰兒可能有煩躁不安症狀,甚至影響睡眠和進食。
  • 寶寶吐奶、起溼疹怎麼辦?兒科專家為你解答
    在餵奶時遇到寶寶吐奶的問題怎麼解決?寶寶起溼疹了怎麼辦?中國醫大一院新生兒科專家為大家解惑。新生兒的第一口奶應餵什麼?新生兒第一口奶究竟該餵什麼是許多初為人父人母的家長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問題。吐奶是新生兒時期比較常見的現象,引起新生兒吐奶的原因有很多,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生理性原因新生兒和大孩子、成人的胃是不太一樣的,大孩子和成人的胃是垂直向下的,而新生兒的胃是水平位的,因此新生兒的胃容量相對較小。
  • 寶寶腹瀉、便秘、吐奶、打嗝、紅屁屁、腸絞痛等常見問題大全(寶媽收藏)
    導讀:寶寶大便顏色不一樣,睡覺不安慰、鼻塞、溼疹……怎麼辦?今天我們請來育嬰專家解讀這些新生兒常見疾病,寶媽們趕緊收藏!溢奶/吐奶/噴吐出現溢奶和吐奶的原因是新生兒腸胃發育不完整,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防止吐奶,首先不要讓孩子吃的太急,餵奶時,寶寶的頭、上身始終要與水平位保持45度角。
  • 科學作戰溼疹和尿布疹以及腸絞痛
    我是第一次當媽,寶寶從出生開始,只要有點風吹草動,比如吐奶了,睡覺時哼哼唧唧,哭鬧不安……我都會擔心,害怕寶寶生病了。在育兒道路上,我一開始一竅不通,每次遇到問題都是找度娘,然後有幸結識了寶寶知道,這可讓我受益良多。
  • 黃疸、溼疹、吐奶、紅臀、腸絞痛—新生兒十大問題一次講清
    ,是嬰兒期的常見問題,多在生後1~2月開始,1~2年內消失。3、勤給寶寶修剪指甲,避免寶寶抓搔患處。4、室內溫度不宜過高,否則會使奶癬癢感加重。5、嚴重溼疹要及時就醫。吐奶是新生兒的常見現象,吐奶可因餵養不當所致,也可能由各種疾病引起。
  • 寶寶常見問題解答:溼疹、打嗝、吐奶、腹脹、眼屎、紅臀等
    寶寶出生後,她脫離了媽媽的子宮,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在適應過程中往往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可能會急壞新手爸媽,也可能缺乏經驗,對一些異常現象掉以輕心,那麼此文為為大家介紹一些新生寶寶常見的問題護理和預防,讓帶娃更輕鬆。
  • 寶寶老吐奶怎麼辦?
    羨慕的背後,是新手媽媽們不知道怎麼處理新生寶寶的這些小麻煩。小南也是過來人,寶寶已經5歲了,現在回頭看看這些問題,真心不是什麼大問題。既然每一茬新手媽媽都會來問,那就梳理一下,一次性和新手媽媽們說說吧。寶寶老吐奶怎麼辦?新生寶寶吐奶太常見了,他們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上寬下緊,還很容易吃著吃著吸入空氣。這些意味著奶液很容易倒流回口腔引起吐奶。
  • 溼疹、紅屁屁、腸絞痛……新生兒容易遇到的各項難題
    寶寶出生之後會遇到各種新生兒的問題,比如像奶粉過敏、紅屁股、溼疹、發燒、鼻塞等等,像這些問題會讓新生兒的寶媽喘不過氣,那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要怎麼去做呢?03 寶寶溼疹寶寶溼疹的話也是很多新生兒媽媽困擾的一個難題,對於寶寶的溼疹護理,輕微的要多擦潤膚霜,
  • 遇到寶寶腸絞痛,怎麼辦?
    新生兒腸絞痛主要是表現為劇烈的哭鬧,而且哭鬧不止,哭聲很尖銳。雖然說腸絞痛算不上什麼病,但是對於新生兒來說哭鬧不止,而且每天都會哭兩三個小時,一周有三天甚至以上的時間都會是這樣的表現。同時可能會伴有腹脹,並且哭鬧至少要超過三周,如果是這個樣子就可以判斷是腸絞痛。
  • 吐奶、厭奶、肚子痛,1~3個月寶寶最「棘手」的問題,值得收藏!
    1-3個月的寶寶生長發育得很迅速,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旺盛的階段,因此餵養變得尤其的重要。要知道營養跟得上,寶寶才能健康成長!養育寶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中間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例如剛出生的寶寶要吃多少母乳?為什麼他老吐奶?
  • 常見的新生兒病症盤點,遇到這些情況可別馬虎,尤其是腸絞痛
    他們也到醫院諮詢過醫生,醫生檢查過後說孩子沒有生病,很可能是遇到了新生兒腸絞痛。這種症狀嚴格上來說並不算是一種疾病,但是孩子會很不舒服,所以才會不停地哭鬧,目前也沒有特別好的緩解方法,不過等孩子長大一些就會自行恢復。
  • 吐奶、鼻塞、腸絞痛……30個嬰兒日常護理小妙招,媽媽收藏
    01、吐奶嬰兒吐奶,不要馬上抱起,這樣容易出現嗆奶。予以右側臥位扣背,讓寶寶將奶液咳出。對於頻繁吐奶的嬰兒,吃奶後的最佳體位應是躺於15-30度斜坡的床墊上(不是僅抬高頭)使身體於右側臥位,可減少吐奶的發生。
  • 吃奶粉期間吐奶、溼疹、便秘、綠便、齲齒、口臭……怎麼辦?
    要是可以,希望每個媽媽都能夠將母乳餵養進行到底,但是總有那麼多的媽媽母乳分泌量不足,或要忙於工作,或因身體原因,不得不選擇奶粉餵養,在餵養中難免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疑惑,來這瞧瞧,或許就豁然開朗了。奶粉餵養中寶媽們可能會遇到一些疑惑,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關於寶寶健康護理與奶粉相關的疑問。1、吃奶粉吐奶怎麼辦?奶粉餵養的寶寶更易吐奶,尤其是從新生兒期就開始餵奶粉的寶寶,新手爸媽沒有餵養經驗,常常因餵奶的姿勢不正確,奶嘴選擇不合適等導致寶寶吐奶。
  • 寶寶腸絞痛怎麼辦?7個方法幫寶寶有效緩解!
    相信很多寶媽在育兒的過程中會遇到孩子各種疾病,且每個年齡階段都不一樣。一般兩個月左右的孩子會發生一種常見的疾病——腸絞痛。嬰兒腸絞痛是什麼呢?
  • 寶寶吐奶怎麼辦,新手寶媽要知曉
    如果寶媽在給寶寶餵奶後不久,一般在半小時左右,寶寶出現吐奶,這時就要注意了,如果是寶寶偶爾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那就不用管它了。假如寶寶吐奶的量比較多,連續吐,並且寶寶會有張口伸脖、痛苦難受的表情,這時提示寶寶吐奶,寶媽就要注意留心觀察了。
  • 寶寶吐奶怎麼辦?3種正確的拍嗝方式都會了嗎
    對小寶寶來說,吐奶是很常見的,約有40%的嬰兒會經常發生程度不同的吐奶。
  • 新生兒常見問題二:吐奶
    新晉爸媽初為父母的喜悅,經常會被很多新生兒問題打斷,不少寶爸寶媽吐槽:怎麼寶寶這麼難帶呀?確實,新生兒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黃疸、吐奶、紅屁屁、溼疹等等,接下來幾天我們就一起聊聊吧!昨天我們已經說過黃疸,今天聊一下寶寶吐奶問題。
  • 孩子出生的前幾個月我遇到了4個棘手的問題,新手媽媽提前準備
    半歲前的寶寶會遇到這幾個棘手問題黃疸帶來的腹瀉大部分的嬰兒在出生後會遇到生理性黃疸,這屬於正常情況,很多寶寶會在半個月左右黃疸消失。生理性黃疸怎麼辦?生理性黃疸屬於嬰兒常見的生理現象,媽媽們只要堅持母乳餵養,讓孩子多去排便,黃疸自然會消失。
  • 做好這幾點,寶寶遠離吐奶打嗝腸絞痛
    小寶寶脫離母體來到這個世界的前三個月,身體要面對的第一個考驗就是腸胃問題,三個月內的嬰兒會常出現吐奶、打嗝甚至腹脹氣腸絞痛的情況,該怎麼辦?我們提倡儘量母乳,因為母乳是小寶寶最好的糧食,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易於吸收。母乳中的蛋白質和脂肪比牛乳中的蛋白質和脂肪能更簡單地被嬰兒吸收,實踐證明:母乳餵養的嬰兒比較少會隔氣或吐奶。那麼,寶寶總歸是要斷奶的,斷奶後的飲食怎麼辦?
  • 吐奶、便秘、腹瀉、齲齒、口臭……,吃奶粉期間遇到這些怎麼辦?
    奶粉餵養中寶媽們可能會遇到一些疑惑,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關於寶寶健康護理與奶粉相關的疑問。1、吃奶粉吐奶怎麼辦?奶粉餵養的寶寶更易吐奶,尤其是從新生兒期就開始餵奶粉的寶寶,新手爸媽沒有餵養經驗,常常因餵奶的姿勢不正確,奶嘴選擇不合適等導致寶寶吐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