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家庭中有了寶寶的存在,歡樂是呈雙倍增長的。看著寶寶從剛出生時的皺巴巴到白白嫩嫩,內心湧起的柔軟足以撫慰寶爸寶媽在外一天辛苦工作的疲憊。但剛出生的寶寶無疑是脆弱的,需要寶爸寶媽的精心呵護,但有不少寶爸寶媽在第一次生寶寶時完全是新手狀態,那麼如何照顧好寶寶就成了一個問題。
那麼怎樣照顧好寶寶以及如何處理照顧寶寶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常見問題,這就是是今天這篇文章的核心內容了,請大家跟著我一起耐心看看。
首先我們可以將這些在照顧寶寶過程中容易遇到的問題分成三個大類來進行講解,第一大類即寶寶的生理性問題,第二類即寶寶的病理性問題,第三類即寶寶的營養類問題。
講訴的內容有點多,希望寶爸寶媽們能耐心觀看,那麼我們現在就來看看第一類大問吧。
生理性問題又包括了許多小問,在照顧寶寶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寶寶會"吐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那麼"吐奶"究竟是為什麼呢?在我沒了解多少內容時,我以為"吐奶"也許是因為寶寶吃得太多了導致的。
但其實"吐奶"的原因可以分為餵養不當、吸入空氣、在餵奶時壓迫到寶寶肚子裡以及餵奶的姿勢不對。那麼如何進行餵奶呢?寶媽在進行餵奶時,需要做到"三貼",就是要讓孩子的口和下頜,緊貼在母親的乳房上,孩子的胸部要貼在母親的胸部上,以及孩子的腹部要緊貼在母親的腹部上,這樣的餵養姿勢,能夠保證孩子正常的哺乳,和正常的吸吮。
也就能避免因姿勢不對或是壓迫寶寶小腹導致"吐奶"了,畢竟吐奶嚴重的話是會引起"嗆奶"的,嗆奶有可能會讓奶汁進入氣道或是肺部,引起呼吸困難和缺氧。所以說餵奶姿勢的正確真的蠻重要的。
那麼除了"吐奶"之外還有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打嗝"了,這可能是由於在給寶寶餵奶時吸入了空氣導致導致的,那麼在處理打嗝這個問題時,我們要注意給寶寶保暖,也可以在寶寶的胸腹部輕輕揉揉按摩一下,這樣就會得到緩解。
若是寶寶有"腸絞痛"的現象,這種現象多發生於前三個月的寶寶,它的處理方法和打嗝處理方法類似,也是在寶寶肚子上順時針揉揉,這樣有助於幫寶寶排便排氣,有必要時還可以採取豎抱或者是飛機抱的姿勢來抱著寶寶,不過要注意豎抱的方式最好在寶寶3個月時可以嘗試,並且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寶寶的頭部頸部和肩部。
那麼第二類病理性問題就是常見的溼疹了,溼疹的定義大家可以在百度上仔細閱讀,這裡就簡單描述一下吧,新生兒的溼疹多半是內外因素兼有的,這屬於皮膚炎症的範圍,並且較之其它病情來說是反覆發病。
那麼寶寶出現了溼疹後,需要就醫治療,我們這裡就說說如何預防溼疹吧,比如在給寶寶洗澡的沐浴露時最好要選用嬰兒專用的沐浴露以及使用的毛巾和衣物最好要是材質摸上去要是柔軟的,衣物可以選擇棉質的。
那麼在寶寶的營養方面,其實寶寶出生之後的食物當中應當是不缺鈣的,不過我們可以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而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所需維生素D的含量為400IU,因為維生素D可以促進寶寶機體對鈣的吸收,這樣也有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寶寶輔食的添加,其實輔食添加並不著急,現在的新觀點是認為在純母乳餵養六個月之後就可以進行添加輔食了。首先可以先開始添加含高鐵的米粥,然後還可以添加一些魚泥、豆腐、蛋黃、水果泥、蔬菜泥等等;在七~九個月時,主要是一些末狀食物的添加,比如拉麵、餅乾、魚、蛋等;到10-12個月時,主要是碎食物為主,如粥、掛麵、饅頭、麵包、碎菜、碎肉等。 那麼我們今天的分享就到啦,希望寶爸寶媽的寶寶們都活潑可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