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便秘、吐奶、打嗝、紅屁屁、腸絞痛等常見問題大全(寶媽收藏)

2021-01-15 母嬰視界會刊

導讀:寶寶大便顏色不一樣,睡覺不安慰、鼻塞、溼疹……怎麼辦?今天我們請來育嬰專家解讀這些新生兒常見疾病,寶媽們趕緊收藏!

溢奶/吐奶/噴吐

出現溢奶和吐奶的原因是新生兒腸胃發育不完整,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防止吐奶,首先不要讓孩子吃的太急,餵奶時,寶寶的頭、上身始終要與水平位保持45度角。

其次,可以在吃奶中間停一下哺乳,給孩子拍拍背,吃完奶之後給寶寶拍嗝,用中空的手掌給孩子拍背、輕輕的振動,孩子會很舒服。

寶寶吐奶的時候,媽媽一定要及時將寶寶的身體側過來,目的是讓寶寶口內的奶從嘴角儘快流出來。

如果寶寶把所有吞咽下去的東西有力的噴吐出來,則是噴吐,這時候要立即給寶寶推天柱骨,揉板門,同時要給寶寶斷食一段時間。

奶痂

寶寶頭頂上可能出現黃色或棕色的蠟質塊狀物體,這可能是奶痂,50%的嬰兒都有這種症狀。

當寶寶出現奶痂時,不要直接往下揭痂,可以用液體甘油或嬰兒護膚油、橄欖油塗在奶痂表面浸泡幾分鐘,等到奶痂鬆軟了,用嬰兒梳子輕輕梳理,把奶痂一點點梳理掉。

補鈣

現在的媽媽都太注重補鈣,所以缺鈣的其實很少,補鈣過量的很多。不管寶寶是喝母乳還是配方奶粉,只要有正常喝奶,都不會缺鈣。

如果是預防佝僂病,補充維生素D才是。醫生一般建議給寶寶服用伊可新來補充維生素D,除此之外,讓寶寶適當曬太陽也是補充維生素D,增加鈣吸收的方法。

打嗝

新生寶寶吃得太急或吃得哪裡不對時,就會持續打嗝。最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是:用中指彈寶寶的足底,讓寶寶哭,哭聲停止後,打嗝往往也就停止了。

除了彈足底,媽媽還可以按揉寶寶的內關穴。內關位於寶寶手腕的前部,把食指放在與手腕前部相對應的手腕背部,輕輕擠壓按揉。

餵奶或餵水:給寶寶餵點水或餵點奶,都能讓寶寶停止打嗝。

擠壓胸部:媽媽面對寶寶,兩手張開握住寶寶胸部兩側(拇指放在前胸部,四肢放在後背部),輕輕擠壓一下,再鬆開,反覆幾次。

捂肚子:用力摩擦手掌,感覺手掌很熱的時候,再用掌心捂住寶寶的肚子,輕輕按摩幾下。這個方法最好爸爸來做,手掌更大!

寶寶出氣呼哧呼哧的,喉嚨中有痰

當空氣中的髒東西進入氣管後,氣管壁上的絨毛狀物質會想方設法把它們趕出去。這些髒東西就是"痰"。所以,當寶寶有痰時,不要馬上用止咳化痰的藥物處理,而是要想辦法幫寶寶把痰排出來。

讓寶寶把痰吐出來的最好的方法是輕輕拍背。媽媽用胳膊託住寶寶的胸,讓寶寶向前稍微傾斜,另一隻手呈空拳狀,輕輕拍打寶寶的背部,等分泌物移到寶寶咽部並咳入口腔時,媽媽手指套上紗布,把分泌物清理出來。


鼻塞

新生寶寶鼻道相對狹窄,血管豐富,容易出現鼻黏膜水腫。新生兒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冷熱變化的刺激,鼻黏膜血管出現擴張、收縮、鼻涕增多。

有些媽媽一看見寶寶鼻塞就以為是感冒,以為是著涼所致,關門關窗,給寶寶穿衣蓋被,結果鼻塞越來越嚴重。新生兒不能捂,越捂鼻塞越嚴重,室內不通風,也會加重鼻塞。

腸絞痛

嬰兒腸絞痛是寶寶最常見的一種狀況。有時候寶寶突然性大聲哭叫,哭時面部漸紅,口周蒼白,腹部脹而緊張,雙腿向上蜷起,雙足發涼,雙手緊握,抱哄餵奶都不能緩解,這就是腸絞痛。腸絞痛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一種,常常發生在夜間,從出生後2周開始,持續到4個月。

引起腸絞痛的原因還沒找到足夠的證據,一般認為可能是控制腸壁蠕動的神經發育不成熟、腹部脹氣或不良情緒的傳染導致的。

如果寶寶腸絞痛,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餵奶:這是最容易讓孩子恢復平靜的辦法,吸吮讓他擁有安全感。

揉肚子: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揉寶寶的小肚子,有助於排除腸道內的氣體。

側睡:可以利用側睡枕將孩子保持在側臥位。這樣的姿勢對孩子的腹部有一定壓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腹部疼痛。

襁褓:用小被子將寶寶輕輕包裹起來,讓寶寶在襁褓裡尋找最熟悉的記憶。

聲音的模仿:用嘴在寶寶耳邊有節奏地發出"噓噓"的聲音。

輕晃孩子或保持其趴著玩:將寶寶面朝下放在你的腿上,輕輕搖晃,也能起到一定的鎮靜效果。

寶寶腹瀉

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之內排出胎便,胎便呈粘稠墨綠色,3-4天轉正常新生兒大便。如果新生寶寶出生24小時仍沒有排出胎便,要及時告訴醫生,檢查是否有腸梗阻。

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呈金黃色,一天可達4-6次。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大便顏色比較淡,呈淺黃色,大便裡有未被消化的奶瓣,一天1-2次。

如果大便中水分很多,或大便呈稀綠色,或大便次數達10次以上,或有特殊的臭味,要意識到寶寶可能患了腹瀉。如果寶寶精神好,除了大便不正常外,可只帶大便到醫院化驗。

大便稀綠

寶寶的大便夾雜著奶瓣或發綠、發稀,其實是正常的,即使寶寶大便次數從3-4次增加到6-7次,這也是正常的,只要寶寶吃得好,腹部不漲,大便中沒有過多的水分或便水分離的現象,就不是異常的。

如果孩子大便稀少而綠,每次吃奶間隔時間縮短,好像總吃不飽醫院,可能是母乳不足了。這時可以根據寶寶體重考慮增加配方奶。

有的寶寶是乳糖不耐受出現大便次數增加,或發稀發綠,伴有泡沫。這時候可以及時向醫生諮詢。

寶寶便秘

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容易發生便秘,大便呈條狀、球狀,不粘尿布。如果因為配方奶寶寶發生便秘,首先要考慮換不同品牌的配方奶,同時增加餵水量。

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不太會發生便秘,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發生便秘,媽媽的飲食結構是否合理,採取的餵養方式是否正確,寶寶攝入的乳量是否充足,然後針對可能的原因進行糾正。

紅屁屁

發現寶寶紅屁屁或有尿布疹,一定要及時處理。每天大便後及時用清水清洗臀部。洗完後,給寶寶塗一層護臀膏或其他有隔水作用的護膚霜,也可以嘗試塗食用油如橄欖油、豬油、香油等。塗護臀膏時,要像塗面霜一樣塗抹均勻,不要塗得太厚,太厚會影響皮膚吸收。尤其是女嬰,塗得過厚,霜劑會移行到陰部,刺激外陰。

紙尿褲也是引起紅屁屁的一個主要原因。寶寶出現紅屁屁時,除了清洗護臀外,也要及時換別的品牌的紙尿褲給寶寶用用看。

臍疝

寶寶肚臍特別膨大,凸出明顯,就說明寶寶有明顯的臍疝。新生兒哭鬧、排便時,腹壓增高,臍疝增大;睡眠安靜時,臍疝減小,甚至看不見。一般臍疝會在1-2歲時自愈,不需要治療。

如果臍疝過大,要及時去醫院。如果臍疝部位的皮膚顏色發生改變,發紅甚至發紫,局部壓力增高,膨出的臍疝不能被納回去,寶寶劇烈哭鬧,則可能是疝氣嵌頓,則需要緊急就醫,手術治療。

生理性黃疸

寶寶出生後2-5天,開始出現黃疸,黃疸是因為新生寶寶出生後,過多的紅細胞碎裂,釋放出大量的膽紅素。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一到兩周後會逐漸消退。

每天讓寶寶適當的曬曬太陽,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利於黃疸的消退。曬太陽時,要直接接觸陽光,不能隔著玻璃哦。讓寶寶的皮膚儘量多一點裸露出來。但要主要不要讓陽光直接照曬寶寶的眼睛哦!

如果寶寶黃疸進展特別快,特別嚴重,或者寶寶一周後,黃疸沒有呈減輕反而加重,就要馬上去醫院。

生理性脫髮&枕禿

有些寶寶在出生後幾周內會出現脫髮,原本濃密黑亮的頭髮,逐漸變得綿細、色淡、稀疏,有的寶寶還仿佛一夜之間,頭髮就掉光了。當寶寶出現這種狀況時,媽媽不用著急,這是正常的。

有些寶寶還會出現枕禿,主要是因為寶寶容易出汗,被汗浸溼的那一部分頭皮不斷與枕頭磨蹭,那一塊頭髮就會掉發明顯。這是正常的,等寶寶大一點頭髮就會越來越好。

睡眠不安穩

寶寶的睡眠和成人不一樣,他們有兩種不同的睡眠模式:深度睡眠和淺度睡眠。

深度睡眠狀態中,寶寶是靜態的。偶爾他會打哈欠或眼皮跳動,他的呼吸很平穩。在深度睡眠中,寶寶會產生生長荷爾蒙,他會"在睡夢中長大"。

淺度睡眠狀態中,寶寶時常移動身體,發出響聲,他的呼吸也不平穩,眼睛一會兒張開一會閉合,這叫快速眼動。表現為一會兒扭動一下小身體,揮舞一下小拳頭,或是嗯嗯的發出聲響……

寶寶每經歷15-20分鐘的深度睡眠後會經歷65-70分鐘的淺度睡眠,在寶寶真正清醒過來之前還可能經歷數次略為清醒之後又進入淺度睡眠的過程。因此,如果發現寶寶睡眠時間短,睡得不安穩,睡覺時動來動去、偶爾哭鬧一兩聲,都是正常的。

相關焦點

  • 寶寶便秘、拉肚子、脹氣哭鬧、腸絞痛 ,常見的腸道護理問題在這裡!
    01、寶寶便秘 大便是孩子健康的晴雨表,有些寶媽看著寶寶幾天不大便,心裡就很著急:寶寶是不是便秘了?該怎麼辦? 其實,很多時候,寶寶幾天不排便,不一定是便秘的表現。
  • 寶寶便秘、拉肚子、脹氣哭鬧、腸絞痛,常見的腸道護理問題看這
    01、寶寶便秘大便是孩子健康的晴雨表,有些寶媽看著寶寶幾天不大便,心裡就很著急:寶寶是不是便秘了?該怎麼辦?其實,很多時候,寶寶幾天不排便,不一定是便秘的表現。手法:讓寶寶俯臥,用手頂住寶寶尾骨最下端,往上方向按揉,力度適中,一次約按揉1秒,共揉2分鐘,100-300次。02、寶寶腹瀉另外一個常見的腸道問題就是腹瀉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拉肚子。
  • 寶寶便秘、拉肚子、脹氣哭鬧、腸絞痛​,常見的腸道護理問題看這
    01、寶寶便秘大便是孩子健康的晴雨表,有些寶媽看著寶寶幾天不大便,心裡就很著急:寶寶是不是便秘了?該怎麼辦?其實,很多時候,寶寶幾天不排便,不一定是便秘的表現。02、寶寶腹瀉另外一個常見的腸道問題就是腹瀉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拉肚子。不過,有些寶媽對腹瀉的認識也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有寶寶大便偏稀或者拉的次數多,就是腹瀉,這其實是不正確的。
  • 寶寶常見問題!遇到溼疹、吐奶、腸絞痛怎麼辦?
    當一個家庭中有了寶寶的存在,歡樂是呈雙倍增長的。看著寶寶從剛出生時的皺巴巴到白白嫩嫩,內心湧起的柔軟足以撫慰寶爸寶媽在外一天辛苦工作的疲憊。但剛出生的寶寶無疑是脆弱的,需要寶爸寶媽的精心呵護,但有不少寶爸寶媽在第一次生寶寶時完全是新手狀態,那麼如何照顧好寶寶就成了一個問題。
  • 寶寶腹瀉、大便稀綠、便秘、吐奶、打嗝等常見問題大全
    導讀:寶寶大便顏色不一樣,次數增加或是減少了、(不)定時哭鬧、睡眠時間少、睡覺不安慰、頻繁打嗝、鼻塞、溼疹、紅屁屁、枕禿、缺鈣……等任何一點症狀都會讓新手媽媽緊張不已,擔心自己的一點點疏忽傷害孩子的健康。
  • 寶寶紅屁股很嚴重怎麼辦?寶媽們看過來
    當可愛的寶寶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寶媽們別提有多麼激動了。然而這個是世界是充滿挑戰的世界,與寶寶相處的模式,才剛剛拉開序幕剛出生的寶寶要面臨著無數的挑戰:黃疸,吐奶,腹瀉,腸絞痛......寶寶紅屁股很嚴重情況下該怎麼辦?寶媽們看過來!第一,及時清洗,保持皮膚乾爽。當寶寶出現輕微的紅屁屁,寶媽們就要開始注意了,寶寶拉便便之後每一次都要把屁屁清洗乾淨,防止殘留。清洗乾淨後可以用紙巾擦乾水分或者在空氣中晾一下 ,幹了之後再穿尿褲。
  • 照顧新生兒狀況百出,7個常見的問題,寶媽處理好寶寶才能少受罪
    文|啞鈴媽媽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從寶寶哇哇墜地的那一刻起,寶爸寶媽的身上就被賦予了全新的責任——撫養寶寶長大成人!可新生兒太過脆弱了,很多新手爸媽看著懷裡的「小肉球」,都不知該從何下手。我剛生孩子那會兒,激動的心情還沒平復,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困擾。
  • 寶寶腹瀉、便秘的症狀,以及解決辦法,寶媽一看就能學會!
    那麼到底寶寶哪些症狀需要引起寶媽們的注意呢?症狀一:頻繁腹瀉對於寶寶來說腹瀉可是最常見的一種症狀了,而且腹瀉往往都會來的突然,在2天之內寶寶可能就會變瘦,甚至出現其他很多的併發症,對寶寶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
  • 吐奶、厭奶、肚子痛,1~3個月寶寶最「棘手」的問題,值得收藏!
    其實寶寶吐奶的現象是很常見的,一般來說,輕微的吐奶和溢奶是沒有太大的區別的,不用特殊處理,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這種情況將會有明顯的改善。>3) 餵完奶後,媽媽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後背,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喝奶時一起咽入胃裡的空氣,再把寶寶放到床上。
  • 做好這幾點,寶寶遠離吐奶打嗝腸絞痛
    小寶寶脫離母體來到這個世界的前三個月,身體要面對的第一個考驗就是腸胃問題,三個月內的嬰兒會常出現吐奶、打嗝甚至腹脹氣腸絞痛的情況,該怎麼辦?我們提倡儘量母乳,因為母乳是小寶寶最好的糧食,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易於吸收。母乳中的蛋白質和脂肪比牛乳中的蛋白質和脂肪能更簡單地被嬰兒吸收,實踐證明:母乳餵養的嬰兒比較少會隔氣或吐奶。那麼,寶寶總歸是要斷奶的,斷奶後的飲食怎麼辦?
  • 腹瀉、腹脹、腹痛、便秘、嘔吐,寶寶腸胃5大症狀,如何緩解?
    寶寶為什麼會腹脹、腹痛、腹瀉、便秘、嘔吐?分別可以如何緩解?如何做好腸胃保健?寶寶腸胃狀況多,爸媽別擔心,聽聽醫生怎麼說。便秘自己與自己平時相比,解便次數變少,且性狀太硬(像羊大便般,既小顆又質地硬),寶寶解便時很用力,可能生氣、哭鬧或不安,甚至肛裂,通常就是便秘。最常見的原因為功能性問題(腸胃蠕動慢或消化分解吸收不佳),但務必要先排除巨結腸症或先天代謝性疾病等,不過結構上的疾病大多在新生兒時期會發現。
  • 溼疹、紅屁屁、腸絞痛……新生兒容易遇到的各項難題
    寶寶出生之後會遇到各種新生兒的問題,比如像奶粉過敏、紅屁股、溼疹、發燒、鼻塞等等,像這些問題會讓新生兒的寶媽喘不過氣,那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要怎麼去做呢?02 寶寶紅屁股寶寶紅屁股也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大部分是因為護理不當,所以說在寶寶紅屁股方面要保持乾燥
  • 新生兒紅屁屁差點要植皮,寶媽心太大,害苦了寶寶
    圖文原創|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偏方太誤人,寶寶紅屁屁嚴重到住院,遠離紅屁屁,科學護理很重要對於新生兒寶寶來說,紅屁屁是比較常見的,相信寶媽們在自己寶寶身上,都曾遇到過,可能都不會太過在意,並不會認為是多大的事兒。
  • 寶寶吐奶並非無緣無故,以下四件事寶媽沒做好,寶寶就很容易吐奶
    文|小豆芽育兒記 很多新手寶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就比如寶寶突然吐奶,雖然寶媽們可能會處理得很好,但你知道寶寶為什麼會吐奶嗎?
  • 新手寶媽養娃沒經驗,80%的寶寶都會出現這些問題,不要過分焦慮
    此篇文章送給剛剛生完寶寶的寶媽們,寶媽由於生完寶寶激素直線下降,容易焦慮,遇到一點點問題就著急不知如何是好,今天帥帥媽就整理部分孩子幾乎都會有的問題,寶媽們心裡有個準備,出現問題不焦慮不慌張,問題不大10-12個月有枕禿再考慮缺鈣寶寶老打嗝:我家寶寶小時候是打嗝專業戶,每次大笑後必打嗝
  • 吐奶、便秘、腹瀉、齲齒、口臭……,吃奶粉期間遇到這些怎麼辦?
    越來越多的媽媽認識到母乳餵養對寶寶健康成長的重要性,我一直鼓勵寶媽堅持母乳餵養,堅持宣傳母乳餵養到2-3歲的觀念,這是我的理想,相信也是很多媽媽的理想。但是理想總歸理想,總有那麼一部分,也可以說是很大一部分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沒有辦法一直給寶寶餵母乳。
  • 寶寶吐奶和溢奶一樣嗎?寶媽分不清,寶寶會很「受傷」
    可是有一件事情就非常的讓新手寶媽很頭疼,就是寶寶溢奶和吐奶,一把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大多都是會束手無策,那麼溢奶和吐奶究竟有那些不同呢?其實寶寶發生溢奶的情況都是非常容易常見的,而且也屬於正常的現象,寶寶這個時候是不會有哭鬧的現象,一般溢奶都是因為這些原因1.
  • 寶寶常見問題解答:溼疹、打嗝、吐奶、腹脹、眼屎、紅臀等
    寶寶出生後,她脫離了媽媽的子宮,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在適應過程中往往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可能會急壞新手爸媽,也可能缺乏經驗,對一些異常現象掉以輕心,那麼此文為為大家介紹一些新生寶寶常見的問題護理和預防,讓帶娃更輕鬆。
  • 寶寶吐奶、溢奶、打嗝、嘔吐怎麼辦?
    粉哥導讀:很多年輕媽媽會碰到孩子吐奶、溢奶、打嗝,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正常嗎?當寶寶出現吐奶,溢奶,打嗝,家長又該如何做呢?一、吐奶吐奶是嬰兒常見的現象,有兩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二是嬰兒胃腸的解剖生理特點容易發生吐奶。總的來說,由於第二種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較常見。
  • 新生兒常見問題二:吐奶
    新晉爸媽初為父母的喜悅,經常會被很多新生兒問題打斷,不少寶爸寶媽吐槽:怎麼寶寶這麼難帶呀?確實,新生兒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黃疸、吐奶、紅屁屁、溼疹等等,接下來幾天我們就一起聊聊吧!昨天我們已經說過黃疸,今天聊一下寶寶吐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