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80後的母親,對於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我心中最牽掛的事。
前段時間,女兒看了一篇作文書,內容是怎樣花錢和賺錢。心血來潮跟我談條件,她說:「媽媽,我以後作業寫得優秀,沒有錯號,字體工整,得了五顆星能否給我獎勵,我想存錢,屬於自己的錢,這樣我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我笑著說:「沒問題啊!靠自己雙手掙來的錢是你的本事,我肯定不會用你的錢。」於是,我們開始探討怎樣定製獎勵制度。
她憑藉自己所學的知識和生活經驗,開始有了自己的認知,感覺在成年人世界裡,錢有著神秘的力量,她試圖想通過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和理解這種力量。我童年時的也有這種渴望,想有自己的金錢去街邊買根冰棍,想嗑瓜子的時候就去買三兩杯,那會一毛錢一杯瓜子,吃得津津有味。女兒經常對橡皮泥,麵團有小小的虛榮心,過年的壓歲錢,壓在枕頭下,還時不時買禮物給安娜姐姐。誰說小孩不需要零花錢,不需要花錢呢?
現在都是高科技電子支付,不用出門也能在手機上下單買東西。現在的孩子想接觸金錢,比以前難了。對於孩子來說,孩子年齡小,閱歷少,,自制力也不強大,通常不能很好地管理零花錢,因此,我們有必要教會孩子正確管理零花錢,讓金錢發揮出足夠的價值。如何培養孩子管理金錢的能力,不如試試以下方法:
給孩子零花錢不要去沒收,而應該教會孩子自己管理,必要時可代管,在需要的時候給她,孩子遲早都要成人,都要過自己的生活。我們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東西是最需要的,零花錢畢竟有限。小孩子好奇心強,什麼都想買,教會孩子其權衡利弊,如小孩子想要買玩具又想買書,那就要讓他明白哪個更重要。
帶孩子去工作單位感受一下掙錢不易,生活中也要培養孩子勤勞做事的好習慣,讓其明白錢來得不易,也可以讓做家務或者作業優秀給予獎勵,可以激發孩子正確地對金錢的認知。在孩子要求買東西時,不要讓其獲得得太容易,這樣她無法體會到生活的艱辛。
讓孩子學會管理金錢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漸成長的一個過程,我們應該善於引導、循序漸進,要有耐心,同時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害怕她有了錢就亂花。
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記帳的習慣,我們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記帳,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數學知識。
那次帶女兒去新加坡、馬來西亞旅遊。在機場兌了很多新幣,回到酒店,我給了女兒50元新幣樓下買飲料,讓她去感受花錢的過程,她買完東西,如實算給我聽,找回多少零錢。回程時,那趟旅行大概多少錢費用,她也幫我統計出來了。
我又想起,昨天給了女兒一百元去買冰淇淋。臨走時,我對她說:「一分鐘內說出1-100裡面有多少個9,並將其中含9的數字從小到大排列出來,她當時有點愣住了,立馬用筆在本上排列給我看。」有時做數學題,不如這樣更直接,讓她對數學知識更加自信了。只要有機會,我們就儘可能地用現金支付,並且讓女兒一起參與。有了鋪墊,大額金錢交給女兒,我們也放心了。過年的時候,我從女兒的壓歲錢裡抽出1000元,告訴她:「這些錢你可以自己決定怎麼花。」怎樣自由支配這1000元,女兒開心得不得了,小心翼翼地數了好幾遍,才藏進了她的存錢罐。為了花好這筆錢,她對數字和價格變得更加敏感,謹慎。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可以幫助孩子規劃零花錢的使用,等孩子有了一定理財能力時,就可以只提供意見,讓孩子自主理財和管理金錢。
當然,我們給孩子錢是希望她學會「正確地花」,而不是「存著不花」。所以,我也會鼓勵她花錢。有一次,我們在網上搜到一個望遠鏡,女兒很喜歡,望遠鏡需要要398元錢,這算便宜的。女兒馬上問我:「老媽,你能送我這個望遠鏡嗎?」我說:「等你過生日或特別的日子,媽媽可以把它當禮物送給你,但現在不行,你得等。你自己也有錢,你可以用自己的錢購買,明後天可以收到貨。」她考慮一下,去存錢罐取錢給我。第三天收到望遠鏡的時候,她興奮地說:「這是我花自己的錢買的。」
其實,按我的想法,她的1000元只是為了添置額外需要的書和玩具,衣食住行這部分本應該是我來負責的。但孩子能因此學會區分什麼是生活所需,是我們教她認識金錢過程中最意外的驚喜。在所有的花錢過程中,最讓我感動的一件事是「母親節」那天,女兒拿出自己的零花錢給她爸買了一束玫瑰花給我。女兒能豁達地讓自己零花錢發揮價值,讓我無比感動,欣慰。
讓孩子有機會花錢,能讓她感受到:錢,是有限的;花錢,要先滿足基本生活所需,再考慮「想要」的那部分;錢對我們的生活,到底都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