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這3個方法讓孩子從小和別人拉開差距

2020-10-13 菽麥

兒童需要自我管理嗎?

答案是肯定的!


比如時間管理。

孩子如果不會時間管理,那麼上學之後就會面臨玩到天黑了作業還沒做完,早上起床來不及吃飯就匆匆忙忙往學校趕。

比如金錢管理。

如果孩子不了解金錢,花錢就會大手大腳,不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甚至覺得父母給多少錢都是應該的,亦或者認為沒錢了只要去銀行取就行了。

再比如物品管理。

如果孩子不會物品管理,那麼家裡的書、玩具,便會散落在沙發上,桌子上,床頭邊,或者隨便哪個犄角旮旯。

以為孩子沒有的玩具,結果買回來發現已經有個一樣的。

看過的書明明就放在桌子上,結果就是找不到。

所以你看,這些自我管理能力,真的不是說只有成人才需要會,而是孩子從小就要去學,這樣就不會出現孩子上大學了還不會洗衣服這種新聞。

所以當我看到這套《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的時候,真的是好生歡喜。


因為自我管理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對父母而言尚且是一個難題,想要讓孩子做到自我管理,困難可想而知。那麼這套書裡面所講述的方法,會讓孩子覺得有趣,又能讓他自發的去做和配合,從而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自我管理。

這套自我管理書籍共分為三冊。

第一冊是合理安排時間,讓孩子理解時間觀念,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第二冊是整理好身邊的物品,讓孩子理解物品分類,並著手整理,從而養成整理的習慣。

第三冊是正確的金錢觀。讓孩子了解金錢,從而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並學會合理的運用金錢。

那麼,想要培養孩子獨立的時間、物品、金錢等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哪些方法呢?

一、忍住,別插手

想要父母不插手孩子的生活,是很難做到的,我們習慣了認為孩子還小,願意為他操持一切。

小的時候給孩子餵飯,上學之後給孩子整理書包玩具,再大一些給孩子買各種想要的東西,孩子不需要動手,不需要思考,很多孩子甚至不知道家裡經濟拮据,還在給父母要錢買奢侈品,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中養育出來的孩子,又能如何在社會中生存呢?

所以父母要學會放手,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做,遲到也好,作業沒寫完也好,那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都要學會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什麼事情家長都替孩子安排好了,那就等於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二、教會孩子自我管理的方法

當你決定不插手的時候,就要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的方法。

比如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那麼我們就要不避諱和孩子談錢,讓孩子了解和錢相關的詞語和功能,教會孩子有計劃的去支配金錢。


再比如整理物品的時候,我們要教會孩子如何去分類,不同種類物品如何去整理,這些就是方法。

當孩子掌握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時,他才會知道該如何去做。

三、行動起來

常言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無論我們教給孩子多少方法,如果不用起來,它就只能存在於我們的腦海中。而即便是你只教了一種方法,孩子通過不斷的去行動實踐,也能摸索出更多更適合自己的方法。

比如在時間管理中,我們教孩子根據自己要做的事情,列出計劃,並標明先後順序、重要程度,那麼行動就是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要做哪些事,要如何列出計劃,並成功的按照計劃去行動。


當然,孩子做的這些還需要父母的監督或者建議,從而讓孩子不斷的去完善。

所以你看,想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能力難嗎?

其實也不難!

想要培養孩子自我獨立的管理能力,方法在《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這套書已經告訴我們了,剩下的就看各位父母是否能做到了。


相關焦點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高智商,而是孩子的這3個習慣
    孩子的成長關鍵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長得足夠讓孩子養成一些受益終身的好習慣,也可以讓孩子養成一些影響未來生活的壞習慣。短得也足夠讓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拉開各種差距。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從小養成的各種習慣。
  • 很多父母都想錯了: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是這兩個字
    我們經常聽到有些家長抱怨:「我們家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真是處處不如,學習學習不行,才藝才藝沒有,真不知道是智商出了問題,還是他就是沒有學好的心!」很多家長都會把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越比越心累,越比越焦慮。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到底是什麼?
  •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情緒控制與管理?
    本文是根據我的專業學習和研究闡述: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情緒控制與管理?孩子發脾氣,怎麼辦?打!單打,雙打,男女混打。要引導孩子學會正確宣洩或疏導不良情緒:這裡我要劃重點:宣洩、疏導孩子有情緒, 爸爸媽媽們可以嘗試用以下幾種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正確宣洩或疏導不良情緒:一、轉移法爸爸媽媽們在看到孩子不開心的時候,一定要馬上讓他換個環境,或帶他到樓下小區走走,或讓他出去踢踢球,轉移了他的注意力,也就轉移了他的情緒點。慢慢地就形成孩子的一種情緒控制方法了。
  • 「玩手機」與「不玩手機」,孩子6歲後,拉開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於是孩子從小就知道了:無論在多麼無聊的地方,有手機,就有美好的世界。這是我們在無意識中帶給孩子們的觀念,但是作為家長,你必須知道一點,「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不用等長大,6歲前就已經拉開了差距。
  • 這3個方法幫孩子輕鬆掌握自我管理的能力
    現在有很多的人不能做到自我管理和自律,其實通常都是要求大人要做到自律,往往都會忽略孩子。但是,大家可以仔細的想一想,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自律的習慣,那麼,長大以後當然也是不自律的啦。所以,想要讓孩子自律,那麼就一定要從小培養。無規矩不成方圓,培養孩子自律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那麼該如何培養呢?這些方法一定要掌握!1.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IQ和EQ,而是這一點
    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是很上心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所作為,能夠比其他孩子更加優秀,與其他孩子拉開距離,有著差距。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領先在起跑線上,能夠比別人先一步接觸到東西,能夠比別人接觸的東西多。
  • 學霸和普通孩子是如何拉開差距的?答案是「拼爹」,太出乎意料了
    一直以來陪孩子寫作業的段子,都層出不窮,什麼被孩子氣得心肌梗塞,被孩子氣得二胎流產,被孩子氣得拍桌子把手骨拍斷,被孩子氣得需要把腦袋塞進冰箱才能冷靜一些等等。確實是這樣,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學霸,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 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差,父母學會這4個方法,有助於孩子提升自制力
    原本孟小姐以為自己藏的位置很隱蔽,不會讓孩子輕易地找到。可是誰知道,孩子總是可以以快速的找到手機。孟小姐也經常因為孩子玩手機的這件事情,跟孩子大發脾氣。可是孩子對於孟小姐發脾氣這件事情並沒有在意,仍舊是自顧自地玩著手機,從來都不懂得管理自己。這可讓孟小姐愁壞了。
  • 育兒專家: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是這5個好習慣,家長應注意
    ,肯定就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好處了,這就是爸爸媽媽口中說的「別人家的孩子」。還是孩子本身就有問題?其實大部分都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的從小教育方式,孩子都是一樣的孩子,但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可就不一樣了,時候造成孩子之間差距的根本。
  • 如何引導孩子和別人相處,學會謙讓的良好品質?4個方法送給家長
    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和學齡前的這段期間,他們最需要學會的除了要照顧自己之外,還要學會如何與他人和平相處。對於很多獨生子女的家庭來說,孩子在家裡和到了集體環境中過的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生活。孩子之所以不願意上幼兒園很大程度上是不能夠適應與別人在一起的生活。雖然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是除了家庭之外,更多的是要學會如何在社會中生活。
  • 同齡孩子之間的差距,都是從這四個方面拉開的
    上同一個學校、同一個老師教......看似同樣的起點,孩子的發展卻有所不同,那麼孩子之間的差距是從哪些方面拉開的呢?1、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就是與人交流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在教科書上學不來的,但在生活學習中又是十分重要的。社交能力強的孩子往往會成為一個圈子裡的核心,也比社交能力差的孩子有更多機會和別人交流、學習。
  • 輕鬆做爸媽的秘密武器: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如果我們在孩子1歲之前,就通過放棄訓練為他們播下了自控力的種子,那麼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們就需要讓孩子慢慢學會忍耐和等待,逐步訓練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逐漸讓自控力這棵種子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在訓練孩子學會放棄、忍耐和等待的過程中,父母一定少不了要對孩子說「不」。1歲之前,我們對孩子說「不」需要更多的溫柔;1歲之後,我們對孩子說「不」就需要更多的堅定。
  • 拉開孩子成績差距的關鍵,是這3點
    在孩子學習的路上,家長是站在前面提燈的人,指引著孩子的路,老師是家長身旁保護火種的人,添燈加火,傳授知識。這幾天,關於2020年秋季開學的消息、「神獸」入學的感慨,想必已經刷屏家長們的朋友圈了吧。 然而,想要學習成績好,除了考驗孩子的學習方法,自我學習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考驗孩子背後的家長。
  • 在家上學,最關鍵的是教會孩子「時間管理」,這3個方法要學會
    家長們也嘗試過很多方法,比如個給孩子定計劃表、物質獎勵、強制逼迫、好言相勸……但似乎都不是很有效果。其實孩子缺少的是"時間管理",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觀念比一切外在推力更重要。學習也有"馬太效應",家長要警惕!
  • 如何促進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4個成長方法,幫助孩子成為佼佼者
    想像和現實的差距,能幫助孩子分清想像與現實,從而促進自我意識發展。3-6歲是想像力敏感期。當孩子說出「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的話;畫出「波光粼粼的屋頂;想像自己是黑馬警長在房間跑來跑去等,家長不要慌忙指正,不妨借用孩子想像力教育他。
  • 學霸和普通孩子是如何拉開差距的?學霸媽媽說出答案,小學很關鍵
    一直以來陪孩子寫作業的段子,都層出不窮,什麼被孩子氣得心肌梗塞,被孩子氣得二胎流產,被孩子氣得拍桌子把手骨拍斷,被孩子氣得需要把腦袋塞進冰箱才能冷靜一些等等。確實是這樣,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學霸,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律,懂得自我管理
    學會自律、懂得自我管理,擁有一定秩序感的人,他的生活、他的成長過程一般都不會太差,就如俞敏洪說的一樣:「沒有自我管理,人生難以變得更好。」對於孩子來說,自律與專注力同樣重要。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沒有任何自制力,看電視不分白天黑夜、睡覺不看時間早晚、吃飯東張西望、做作業磨磨蹭蹭、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事實上,不止孩子,連大人都沒辦法管住自己:想減肥,管不住嘴;想健身,邁不開腿;想培養一項興趣,堅持幾天就不了了之;想早睡,每晚依舊熬夜刷手機……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很難完成定下的目標
  • 真慧學: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7個習慣
    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從小養成的各種習慣。兒童階段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 一個好習慣能成就孩子,一個壞習慣則能傷害孩子。希望家長們能在寒假陪伴中,讓孩子們養成這七個受益終生的好習慣。家長可以從細節做起: 教孩子正確拿筷子的方法、等大人動筷子後才能吃、吃飯時手扶著飯碗、咽下嘴裡飯菜再說話、吃飯時不要吧唧嘴、喝湯時不要發出響聲、禁止用筷子敲打飯碗、不能隨便更換座位、不能將筷子插在盛著米飯的碗裡,以及吃完飯後碗裡要一乾二淨、添飯時不能說「要飯」或者「再要一碗」。
  • 優嘉升學 | 父母孩子必看!寒假裡學生最容易拉開這五個差距,趕緊來看!
    ☞建議:①記下書名、作者;②學會教孩子掌握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學會瀏覽、略讀、精讀等讀書方法。③利用多種渠道擴展自己的閱讀量。④採摘生字、新詞及佳句。對於每本書,要懂得摘記重要的信息,以備以後寫作文。這段時間,把上學前的內容重點再複習一遍。拉開的,不單單是那幾分幾十分的距離,更是紮實的根基。☞建議:1.複習要及時。複習時,重點要幫助孩子發現問題,並學會新的解題思路。2.複習時,學會建立知識架構。複習一節時就建立一節的知識架構,複習完一章,這章的架構、重點自然也就清晰了。
  • 疫情期間如何學習 I 自律,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受益一生
    前段時間疫情嚴重的時候,孩子們只能在家學習,而父母大多都要上班,家中要麼留孩子一人自主學習,要麼是溺愛的長輩陪伴,這個時候,就全靠孩子的自覺性去學習了,而自律的孩子,就有了明顯的優勢,無須父母長輩督促,自己知道做什麼,有明確的目標和動力,父母在與不在都一個樣,這樣的孩子,讓父母放心又省心,那麼,自律都有哪些好處,如何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