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需要自我管理嗎?
答案是肯定的!
比如時間管理。
孩子如果不會時間管理,那麼上學之後就會面臨玩到天黑了作業還沒做完,早上起床來不及吃飯就匆匆忙忙往學校趕。
比如金錢管理。
如果孩子不了解金錢,花錢就會大手大腳,不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甚至覺得父母給多少錢都是應該的,亦或者認為沒錢了只要去銀行取就行了。
再比如物品管理。
如果孩子不會物品管理,那麼家裡的書、玩具,便會散落在沙發上,桌子上,床頭邊,或者隨便哪個犄角旮旯。
以為孩子沒有的玩具,結果買回來發現已經有個一樣的。
看過的書明明就放在桌子上,結果就是找不到。
所以你看,這些自我管理能力,真的不是說只有成人才需要會,而是孩子從小就要去學,這樣就不會出現孩子上大學了還不會洗衣服這種新聞。
所以當我看到這套《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的時候,真的是好生歡喜。
因為自我管理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對父母而言尚且是一個難題,想要讓孩子做到自我管理,困難可想而知。那麼這套書裡面所講述的方法,會讓孩子覺得有趣,又能讓他自發的去做和配合,從而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自我管理。
這套自我管理書籍共分為三冊。
第一冊是合理安排時間,讓孩子理解時間觀念,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第二冊是整理好身邊的物品,讓孩子理解物品分類,並著手整理,從而養成整理的習慣。
第三冊是正確的金錢觀。讓孩子了解金錢,從而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並學會合理的運用金錢。
那麼,想要培養孩子獨立的時間、物品、金錢等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哪些方法呢?
想要父母不插手孩子的生活,是很難做到的,我們習慣了認為孩子還小,願意為他操持一切。
小的時候給孩子餵飯,上學之後給孩子整理書包玩具,再大一些給孩子買各種想要的東西,孩子不需要動手,不需要思考,很多孩子甚至不知道家裡經濟拮据,還在給父母要錢買奢侈品,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中養育出來的孩子,又能如何在社會中生存呢?
所以父母要學會放手,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做,遲到也好,作業沒寫完也好,那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都要學會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什麼事情家長都替孩子安排好了,那就等於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當你決定不插手的時候,就要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的方法。
比如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那麼我們就要不避諱和孩子談錢,讓孩子了解和錢相關的詞語和功能,教會孩子有計劃的去支配金錢。
再比如整理物品的時候,我們要教會孩子如何去分類,不同種類物品如何去整理,這些就是方法。
當孩子掌握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時,他才會知道該如何去做。
常言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無論我們教給孩子多少方法,如果不用起來,它就只能存在於我們的腦海中。而即便是你只教了一種方法,孩子通過不斷的去行動實踐,也能摸索出更多更適合自己的方法。
比如在時間管理中,我們教孩子根據自己要做的事情,列出計劃,並標明先後順序、重要程度,那麼行動就是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要做哪些事,要如何列出計劃,並成功的按照計劃去行動。
當然,孩子做的這些還需要父母的監督或者建議,從而讓孩子不斷的去完善。
所以你看,想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能力難嗎?
其實也不難!
想要培養孩子自我獨立的管理能力,方法在《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這套書已經告訴我們了,剩下的就看各位父母是否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