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IQ和EQ,而是這一點

2020-12-25 鯨魚奶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是很上心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所作為,能夠比其他孩子更加優秀,與其他孩子拉開距離,有著差距。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領先在起跑線上,能夠比別人先一步接觸到東西,能夠比別人接觸的東西多。

所以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會給孩子進行很多的能力培養,培養孩子的智商能力,希望孩子能夠先開智,比其他孩子更加聰明。同時他們也是對孩子的情商進行一個培養,他們覺得孩子應該要懂得這為人處世,這能夠為孩子以後的人際關係大號一個基礎,能夠成為一個比較優秀的人。

父母對孩子的情商和智商的培養

1. 在孩子小的時候開智

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開智了,從小就拿書念給孩子聽,還會教孩子認字之類的,甚至在孩子會說話會走的時候就給孩子報名那些補習班之類的,或者是培訓班。或者是帶孩子去做一些益智活動,就希望孩子的智商能夠儘早發育,讓孩子的智商別的孩子高一點。

2. 從小就教育孩子為人處世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對於孩子的情商方面的培養是很重視的,他們總是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去教育孩子的為人處世,告訴孩子在什麼情況下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樣去處理事情會比較正確以及會帶來好的結果。從下就給孩子將一些故事和道理,讓孩子的情商能夠得到培養。

父母認為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是很重要的,這是決定著孩子之間的差距的,要是孩子沒有這智商和情商,是很難在這社會立足的。父母覺得孩子應該就要往這兩個方面發展,這樣的話,孩子的發展能夠全面,是能夠將孩子的才能培養比其他孩子更好。在他們的認知中,孩子就一定能幫助孩子拉開距離。

智商、情商對孩子的影響

1. 能夠比較容易成功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成功的80%在於情商,智商只佔20%。這句話就指出這情商對孩子的重要性,是能夠幫助孩子的成功的,在孩子的一生中,不單單只是依靠智商就可以的,因為這人生中是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夠用智商來解決的,只能用情商來解決。這樣孩子能夠很好地運用情商,對自己人生的事情有個正確的處理,這樣孩子的人生就會錯過很多機會,也不會選錯方向,孩子的人生也是比較成功的。

2. 能夠讓孩子有高效的學習能力

孩子的智商比較高的話,那麼他們的理解能力就會變得很好,對於一些知識的掌握也是比較容易的,孩子的學習能力也是比較好的。這樣的孩子是學什麼都快的,是不需要格外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而且對於一些知識孩子也是能夠舉一反三,能夠獲得更好的知識。而且現在社會發展得很快,正是需要高效的學習能力,這樣才不會被時代淘汰,跟上時代的腳步。

父母都是認為這情商和智商是孩子之間差距的原因。

杜克大學的巴勃教授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在智和社會情感兩方面都很出色,那麼他想不成功都很困難。"他們就認為孩子的會出現差距往往是因為這情商和智商,但事實上並不是這兩個,雖然這兩個也是其中原因,但是真正讓孩子有差距的是孩子的習慣。

為什麼說習慣是孩子之間的差距

1. 智商大部分是天生,後天很難改變

孩子的智商是有基因造成的,要想在後天對孩子的智商進行提高是很困難的,而且效果也是很小的。孩子的一生是靠後天的培養的,不是靠著天生的,這天生的並不是能夠決定孩子的差距的。北京大學教育學教授指出: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智商只是佔其中的一部分,不能夠將差距歸咎於智商。

2. 習慣決定孩子最後的結果

有時候孩子智商和情商都有了,算是一個比較完美的孩子,但是就是因為孩子平時的一些習慣,導致孩子事情的最終結果是很不好。要是孩子本身是很優秀,但是因為習慣的問題,導致孩子的機會丟失,這樣孩子與那些人的差距就會慢慢被拉開。孩子要是是有一個壞習慣的話,即使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很高,但是最後孩子是很難成功的。孩子的情商和智商一般,但是他們有一個很好的習慣,那麼這個習慣就會彌補情商和智商的不足,讓孩子能夠有所作為。這情商和智商是不能夠彌補習慣的。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3. 習慣體現一個人的品質和人品

有時候往往就是從一個人的習慣中看出一個人的品質,這習慣是體現了一個人的品質的。要是一個情商和智商都很高的孩子,要是他們有一個壞習慣的話,他們有可能歐是會失去機會的,甚至是沒有人願意重用的,他們是比較偏向於選擇那些雖然智商和情商不好,但是他們有好的習慣,他們覺得這樣的人是比較有潛力。凱叔曾經說過:有能力的孩子飛得高,有好習慣的孩子飛得更遠。

所以現在父母要改變自己的觀念,不認為這智商和情商是孩子拉開孩子差距的關鍵,要知道這習慣才是拉開孩子差距的關鍵。父母在了解之後,不要總是注重孩子情商和智商方面的培養,要注意孩子好習慣的培養。父母想辦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與其他孩子能夠拉開差距。

培養拉開差距的好習慣

1. 培養孩子自律的習慣

父母要對孩子的自律進行一個培養,注重孩子的自律。孩子有自律能力的話,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一個約束,能夠抵抗住誘惑。有自律習慣的孩子,他們對於自己的生活是有規劃的,他們是知道自己的未來規劃,並且並為之努力,他們知道自己的目標,不會迷茫,慢慢就會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高爾基說:"哪怕對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

2. 培養孩子認真的習慣

現在孩子做事情都是不太認真的,有時候是自己會的東西,但是就是因為自己的不認真,敷衍了事,最終導致孩子事情沒有做好,被那些認真的孩子拉開了距離。孩子做事認真、對待事情都是認真態度,那麼孩子將會獲得相應的回報,有著收穫。要是總是敷衍了事的態度,那麼即使你有高的情商和智商,那都是沒用的,這樣只是一個擺設。

3. 養成堅持的習慣

孩子做事總是三分熱度,堅持不了多久,很難將一件事情堅持到底,總是很容易放棄,明明孩子是很聰明的,堅持下去,孩子將會有不錯的成績。但是就是因為自己堅持不下去,孩子就會錯過了這個機會,學的東西也不深,一下就會被其他孩子追上,甚至是被甩在後面,與其他孩子有很大差距。所以,孩子有一個堅持的習慣,是能夠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不至於孩子成為一個一事無成的人。

有智商和情商的孩子到最後不一定是能夠成功或者是最成功的,能夠取得很大成功的孩子是那些有好習慣,懂得自律堅持以及對待事情都是認真的孩子。孩子的差距不是在於孩子的智商與情商,而是在於孩子的習慣。

孩子的好習慣是能夠決定孩子的人生的,這是需要在後天形成的,父母不要單單指培養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方面的能力。最重要培養的是孩子的習慣,不然的話,即使有高智商和高情商也是沒有什麼用的,是不能拉開孩子之間的差距。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所作為,以後更加成功的話,就對孩子進行好習慣的培養吧。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真正拉開孩子間差距的,不是成績,而是心性
    真正拉開孩子間差距的,不是成績,而是心性很多人都會發現,走出校門後在社會上過的好的,不一定是當初在學校裡成績名列前茅的孩子;而那些成績不好的孩子,進入社會以後也未必一事無成。 其實,成績並不是決定孩子能不能成功的唯一因素,真正拉開孩子間差距的,不是成績,而是心性。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高智商,而是孩子的這3個習慣
    孩子的成長關鍵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長得足夠讓孩子養成一些受益終身的好習慣,也可以讓孩子養成一些影響未來生活的壞習慣。短得也足夠讓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拉開各種差距。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從小養成的各種習慣。
  • 北大教授:真正拉開學生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三種能力
    北大教授:真正拉開學生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三種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成績好,有的學生成績不好的,有的高考考上了重點大學,有的卻只能上一個普通專科,很多家長都覺得這和學生的智商有很大關係,其實,這種理解是很片面的也是很極端的,北大教授在一次演講中就提到過,學生學習的好壞,智商佔一定的比例,但最重要的是這三方面能力。
  • 宅在家的時間,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4個字!
    有的孩子卻輸給了懶惰和消沉,玩手機、看電視,漸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宅在家的這段時間,這七件事可能會拉開孩子之間的差距,甚至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都會受到影響。拖延的孩子,抱著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態,內心永遠想著:「明天再說!」
  • 開學第一周: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
    但是,為什麼幾年以後,同樣的老師、同樣的學校教育,孩子和孩子之間拉開的差距為什麼在不知不覺之中就越來越大呢?在新的學期開始,真正悄然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並不是分數,而是這5種能力!所以,決定成績的並不是孩子在學習上花了多長時間,而是這些時間是否「有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孩童時期的幼兒園
    多數兒童其實在智商上並沒有差太多,大多是受幼兒學習成長環境影響,形成的各種習慣拉開了孩子的差距。美好的幼兒園環境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認知,還可以增強幼兒與各事物之間的互動性,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具有潛在的深刻影響。
  • 清華教授:學生之間拉開差距的真正原因不是智商,而是這3種能力
    清華教授:學生之間拉開差距的真正原因不是智商,而是這3種能力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上學期間學生難免會形成較大差距,很多人把這個原因歸結到了智商的問題上,這是一個十分片面且偏激的想法,智商在學習中只起到很小的作用,清華教授在一次的演講中就明確指出
  • 宅在家的時間,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4個字!|特別關注
    宅在家的這段時間,這七件事可能會拉開孩子之間的差距,甚至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都會受到影響。堅持後臺有家長給小編留言說:「孩子英語不好,我就和她一起在app上打卡背單詞,前兩天還好,還能耐心背幾個,這幾天又不想學了.......這孩子學什麼都沒有耐心。」孩子學習的攔路虎,除了拖延、不專心,沒有耐心和三分鐘熱度也是很大的問題。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5個關鍵詞
    對初中生來說,決定同學們之間成績差距的,決定你能否考上一你想去的重點高中,最主要的因素不是智商,而是下文中的這10個字。自律回想每次的假期,你是不是越起越晚?決定成績的並不是在學習上花了多長時間,而是這些時間是否高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那什麼是有效的努力呢?1.合理分配精力這一點非常重要。何謂「合理分配精力」?就是選擇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做最重要的事,實現時間和精力的最佳匹配。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8個習慣!
    這些細節往往就決定了同一個班級中尖子生與後進生的差距,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
  • 這段時間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4個字
    有的孩子即使在家,也能合理地規劃學習時間。有的孩子卻輸給了懶惰和消沉,玩手機、看電視,漸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宅在家的這段時間,這七件事可能會拉開孩子之間的差距,甚至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都會受到影響。,我就和她一起在app上打卡背單詞,前兩天還好,還能耐心背幾個,這幾天又不想學了.......這孩子學什麼都沒有耐心。
  • 陪孩子學習就能看出,真正拉開孩子差距不是智商,而是這3個細節
    宅在家的這些天,父母和孩子相處了足夠的時間,對孩子們的日常習慣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實真正讓孩子們拉開差距的不是天賦,而是這3個細節。這3個細節不只是影響孩子一時,而是能影響他的一生,甚至直接改變他的命運軌跡。
  • 北大教授: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這2個「力」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是所有家長們的期盼,但是當代家長們總是過於在乎孩子的智商、成績等等,其實這些並不是孩子成才的關鍵。北京大學教育學教授曾經說過:「在孩子的學習中,智商只影響20%,而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這20%的智商,而是這2個'力'!」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0個字
    有一種說法是,在孩子的學習道路上,智商只起到20%左右的影響作用。智商這東西,很大一部分是由基因決定的,後天「升值潛力」一般。 而下面這10個字,基本上全靠後天培養建立起來,並影響甚至是決定孩子的一生。
  • 很多父母都想錯了: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是這兩個字
    我們經常聽到有些家長抱怨:「我們家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真是處處不如,學習學習不行,才藝才藝沒有,真不知道是智商出了問題,還是他就是沒有學好的心!」很多家長都會把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越比越心累,越比越焦慮。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到底是什麼?
  • 真正拉開孩子間差距的,不是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多,而是因為這件事
    孩子一上課就犯困,一下課就精神,怎麼說也不聽。給孩子買了很多書,可他根本不看,逼著他看,就在書上畫小人!孩子非要學琴,老師也請了,琴也買了,結果他又說不喜歡學了!這些情況經常出現在孩子的身上,對學習沒興趣,上課也聽不進去,是什麼原因,讓同一個班級的孩子,學習成績卻產生了巨大的差距呢?
  • 真正拉開人生差距的,並不是高考成績單,而是你的選擇……
    校企合作單位行政總廚進校園可以說,真正拉開人生差距,決定人生命運的並不是高考成績,而是高考之後你的選擇與努力所謂人各有命,但這卻不是固定的;換句話說,人的命運,可以不斷地由於自己的努力,而有所變化。
  • 想孩子變學霸?真正讓孩子拉開距離的不是課後班,而是這4個品質
    父母總是羨慕那個「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有那麼多的高光時刻,讓父母高興,讓同學羨慕,但是眼前這個和「別人家孩子差距甚多的孩子」,才是我們要關注的,同個年齡段的孩子,是什麼讓他們拉開了距離呢?同樣的教室和老師,上著同樣的課程,但是拉開的距離卻很大,是什麼原因呢?
  • 真慧學: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7個習慣
    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從小養成的各種習慣。兒童階段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 一個好習慣能成就孩子,一個壞習慣則能傷害孩子。希望家長們能在寒假陪伴中,讓孩子們養成這七個受益終生的好習慣。01從語言開始文明習慣的培養高爾基說:語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 我們都希望孩子將來是一個懂禮貌、有教養、舉止文雅的人。
  • 真正拉開人與人差距的,不是金錢,不是努力,而是……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有句話說: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有時候比人和狗都大。到底是什麼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呢?一是思維方式,二是行動和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