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0個字

2020-10-10 龍廣凱淇工作室

有一種說法是,在孩子的學習道路上,智商只起到20%左右的影響作用。智商這東西,很大一部分是由基因決定的,後天「升值潛力」一般。

而下面這10個字,基本上全靠後天培養建立起來,並影響甚至是決定孩子的一生。

自律

自律,就是抵抗外界誘惑、自我約束的能力。

我曾經聽說過一個小男孩因為不自律,每天晚上熬夜打遊戲導致休克,過早地躺在了病床上,失去了和同學一起學習玩耍的自由;我也曾親眼見過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因為不自律,每天沉迷於電視手機,過早地帶上了厚厚的眼鏡;還有那些小小年紀就談情說愛的孩子,因為不自律,與自己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遺憾一生……

這些孩子們的經歷各有不同,卻都有著同樣的結果:因為不自律,他們失去了選擇人生的權利。

而那些自律的孩子呢?每天強迫自己早睡覺,睡眠質量有了改善,上課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每天閱讀半小時,腹有詩書氣自華;每天堅持預習和複習的習慣,學習效率事半功倍;每天堅持運動,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自律的孩子對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有一個很清楚的概念,明白在該好好讀書的年紀,就不應該在消遣娛樂的事情上浪費大量時間。他們未來的道路也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清晰,進入理想的軌道,讓自己慢慢變得有能力去獲得想要的一切。

高爾基說:「哪怕對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請告訴孩子,哪怕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改變,也會因為日積月累給他們帶來質的變化。

高效

每個班裡都會有這麼一群學生,他們看起來很努力,每天學習很長時間,課間也在埋頭苦讀,熬夜在小檯燈下兢兢業業地複習做題,可是成績偏偏就是和付出不成正比。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孩子都陷入了一個學習誤區,以為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越多,成績就越好。他們看起來很努力,其實大部分時間並沒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無目的、心浮氣躁地「磨洋工」。

決定成績的並不是孩子在學習上花了多長時間,而是這些時間是否高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比起一口氣學幾個小時,分散式學習效果最好。把一次集中學習打散,拉開每次的學習間隔,散散步聽聽音樂,讓腦子休息放鬆一下,然後再回過頭來埋頭苦思。這樣不但總的學習時間更短,而且記憶留存時間更長。所以,重要的不是努力的時間,而是努力的方式!

同樣的時間,通過掌握最佳複習間隔,學習效率可能會提升兩倍,而且遺忘得更慢。

閱讀

很多同學都對作文發愁,有的說不會審題,有的說不會描寫方法,有的說應試教育的作文沒意思……但實際上,作文寫不出來的原因就一個:讀書太少!

舉個例子,同樣是感慨祖國的大好河山,很多同學只能說出「哇塞,好美啊」「太震撼」這種大口感嘆的簡單詞彙,而那些讀過唐詩的孩子卻能脫口而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很多孩子說,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忘記了,這樣的閱讀究竟有什麼意義?」

可以這樣說,讀書就像吃東西。也許已經記不起來曾經吃過什麼,但可是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成長為身體的骨頭和肉。讀過的那些書,其實早已融進了骨血,只要一個觸動點,就會噴薄而出,信手拈來。

閱讀的重要性,就近點從應試的角度看,閱讀能夠幫助孩子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一種文字邏輯性,積累素材,寫出好的文章,甚至還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數學題。從長遠看,閱讀可以說決定孩子這一生的精神世界是貧瘠還是豐厚,甚至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孩子讀的那些書,汲取的那些智慧,都會藏在他們的臉上,氣質裡,談吐上。即使以後沒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和別人做著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有著相似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培育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認真

以上6個字,必須有「認真」加持,不然一切都免談。相信很多家長和孩子們都在暑假看過了電影《戰狼2》。《戰狼2》之所以如此火爆,離不開導演吳京認真和精益求精的態度。

為了做好軍旅題材的作品,吳京特意到部隊中訓練兩年,和士兵一起摸爬滾打、實戰學習,把自己完全打造成一名合格的戰士。

他學習各種軍事技能,潛水、跳傘、射擊、格鬥……甚至後來為了拍《戰狼2》還學習坦克駕駛,炮彈裝填校準。

電影開頭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嘆為觀止的跳海鏡頭,為了這個鏡頭,吳京連續跳了26次才滿意,甚至幾度體力不支,被救生員救回來。

影片中還有一段2分鐘的一鏡到底的水下打戲,為了連貫地進行武打動作,吳京特意做了一個月的長期潛水運動,水下閉氣長達3分鐘。拍攝過程中,吳京每天在水裡平均泡十多個小時。

正是因為這份認真,《戰狼2》榮登華語電影票房冠軍;也正是因為這份認真,吳京才能實現自己多年的夢想。

所以,請告訴孩子,如果對待學習對待生活,是一種敷衍了事的態度,那生活回報給他的便是苟且和卑微;如果始終抱著一顆認真赤誠之心,生活也將回報以歌。

堅持

自律、高效、閱讀和認真,這8個字,如果不能堅持下來,就會功虧一簣。只要堅持到底,就會收到超乎想像的效果。

但是,做事三分鐘熱度,難以堅持,是很多孩子的毛病。雖然說病在孩子身上,病根子卻很可能是父母養成的。回想整天嚷嚷著要健身減肥,卻堅持不下來的自己,你是否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另外,面對孩子的要求,很多家長容易妥協,這給了孩子另一個難以堅持的原因。

所以,想讓孩子堅持下去,家長應該先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如果你要求孩子學會堅持,你自己就必須做到堅持。因為,一旦你做不到,你的教育都會變成笑話,毫無說服力。

同時,當孩子想打退堂鼓,或是提出一些條件讓你妥協時,請務必要堅持自己的立場,不要輕易動搖。動搖一次,孩子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戰你的底線,很有可能讓他一事無成,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的孩子。

責編:雨珊

審核:英姿終審:凱淇

相關焦點

  • 清華教授: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這10個字!
    說到底,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還得從孩子的學習方法上進行改善,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很多家長家長以為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主要在於智力,其實不然,清華大學教授指出,智商在孩子學習上和成長過程中只佔20%的影響,家長不能將智商作為影響孩子的成績的重要因素,更不能將智商作為衡量孩子的能力的唯一標準。
  • 宅在家的時間,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4個字!
    有的孩子卻輸給了懶惰和消沉,玩手機、看電視,漸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宅在家的這段時間,這七件事可能會拉開孩子之間的差距,甚至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都會受到影響。拖延的孩子,抱著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態,內心永遠想著:「明天再說!」
  • 宅在家的時間,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4個字!|特別關注
    宅在家的這段時間,這七件事可能會拉開孩子之間的差距,甚至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都會受到影響。孩子學習的攔路虎,除了拖延、不專心,沒有耐心和三分鐘熱度也是很大的問題。不管是閱讀、運動、早睡早起這樣的好習慣,還是學習,想要有個好結果,必須要忍受得枯燥,沉下心,專注於眼前的事情。拿練字來說,最近這段時間,很多老師和家長要求孩子在家練練字,而練字這件事並非幾天就能看到效果的。
  • 北大教授:真正拉開學生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三種能力
    北大教授:真正拉開學生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三種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成績好,有的學生成績不好的,有的高考考上了重點大學,有的卻只能上一個普通專科,很多家長都覺得這和學生的智商有很大關係,其實,這種理解是很片面的也是很極端的,北大教授在一次演講中就提到過,學生學習的好壞,智商佔一定的比例,但最重要的是這三方面能力。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8個習慣!
    這些細節往往就決定了同一個班級中尖子生與後進生的差距,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IQ和EQ,而是這一點
    父母都是認為這情商和智商是孩子之間差距的原因。杜克大學的巴勃教授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在智和社會情感兩方面都很出色,那麼他想不成功都很困難。"他們就認為孩子的會出現差距往往是因為這情商和智商,但事實上並不是這兩個,雖然這兩個也是其中原因,但是真正讓孩子有差距的是孩子的習慣。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5個關鍵詞
    對初中生來說,決定同學們之間成績差距的,決定你能否考上一你想去的重點高中,最主要的因素不是智商,而是下文中的這10個字。自律回想每次的假期,你是不是越起越晚?決定成績的並不是在學習上花了多長時間,而是這些時間是否高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那什麼是有效的努力呢?1.合理分配精力這一點非常重要。何謂「合理分配精力」?就是選擇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做最重要的事,實現時間和精力的最佳匹配。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高智商,而是孩子的這3個習慣
    孩子的成長關鍵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長得足夠讓孩子養成一些受益終身的好習慣,也可以讓孩子養成一些影響未來生活的壞習慣。短得也足夠讓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拉開各種差距。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從小養成的各種習慣。
  • 在高中學習中,拉開差距的並不是智商,而是這十個字,言簡意賅!
    在高中學習中,拉開差距的並不是智商,而是這十個字,言簡意賅!在上學的時候最重要的應該就是高中階段了,這個階段的努力和付出直接決定你能否上一個好的大學,可能你在上初中的時候名列前茅,上了高中生怕和別人拉開距離,其實在上高中的時候,學習上拉開差距的並不是智商,而是這十個字,咱們一起來看看吧!十字學習方法,字字珠璣,言辭鑿鑿!
  • 清華教授:學生之間拉開差距的真正原因不是智商,而是這3種能力
    清華教授:學生之間拉開差距的真正原因不是智商,而是這3種能力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上學期間學生難免會形成較大差距,很多人把這個原因歸結到了智商的問題上,這是一個十分片面且偏激的想法,智商在學習中只起到很小的作用,清華教授在一次的演講中就明確指出
  • 這段時間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4個字
    有的孩子即使在家,也能合理地規劃學習時間。有的孩子卻輸給了懶惰和消沉,玩手機、看電視,漸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宅在家的這段時間,這七件事可能會拉開孩子之間的差距,甚至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都會受到影響。孩子學習的攔路虎,除了拖延、不專心,沒有耐心和三分鐘熱度也是很大的問題。不管是閱讀、運動、早睡早起這樣的好習慣,還是學習,想要有個好結果,必須要忍受得枯燥,沉下心,專注於眼前的事情。拿練字來說,最近這段時間,很多老師和家長要求孩子在家練練字,而練字這件事並非幾天就能看到效果的。
  • 北大教授: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這2個「力」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是所有家長們的期盼,但是當代家長們總是過於在乎孩子的智商、成績等等,其實這些並不是孩子成才的關鍵。北京大學教育學教授曾經說過:「在孩子的學習中,智商只影響20%,而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這20%的智商,而是這2個'力'!」
  • 真正決定孩子成績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0個字
    甚至,有很多家長因此覺得,自己的孩子,智商有點讓人捉急了。誠然,智商對於孩子短期的學習成績,確實有影響;那些智商高的孩子,起步早、學習新知識更快,學習成績可能會好點。然而,真正決定孩子成績差距的,不在於智商,而在於良好的素養。
  • 真正決定孩子成績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0個字!
    很多家長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同處一個班級,都是一個老師教的,孩子的表現怎麼就千差萬別呢?為什麼自家的孩子,報了那麼多的補習班,卻依然學習成績不理想?為什麼,自家的孩子,無論怎麼學習,就是趕不上成績好的孩子?甚至,有很多家長因此覺得,自己的孩子,智商有點讓人捉急了。
  • 開學第一周: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
    但是,為什麼幾年以後,同樣的老師、同樣的學校教育,孩子和孩子之間拉開的差距為什麼在不知不覺之中就越來越大呢?在新的學期開始,真正悄然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並不是分數,而是這5種能力!一個班裡10%左右的尖子生,都是這個狀態。所以,決定成績的並不是孩子在學習上花了多長時間,而是這些時間是否「有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孩童時期的幼兒園
    多數兒童其實在智商上並沒有差太多,大多是受幼兒學習成長環境影響,形成的各種習慣拉開了孩子的差距。美好的幼兒園環境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認知,還可以增強幼兒與各事物之間的互動性,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具有潛在的深刻影響。
  • 真正拉開高中生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0個字!高中班主任提醒
    在高中學習道路上,能否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智商只起到一小部分影響作用,剩下的大部分則是由下文中的10個字決定的。人在高中,學習壓力越大,就越想「找點時間,找點空閒」來嘗嘗闊別已久的「誘惑滋味」。決定成績的並不是在學習上花了多長時間,而是這些時間是否高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那麼什麼是有效的努力呢?1.合理分配精力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何謂「合理分配精力」?就是選擇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做最重要的事,實現時間和精力的最佳匹配。很多時候我們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大多數人都是在早上剛起床時狀態最好。
  • 宅家學習,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3點
    因為,拉開人們差距的並不是智商。 學習力,決定學習的高度 小麗是一名高三的學生,馬上就要高考了,她因為成績不好非常焦慮。在老師眼裡,她是很用功的學生,課上認真記筆記,課下努力複習,每天都要熬夜做題,甚至沒有娛樂和休息的時間,可成績就是不見起色。
  • 真慧學: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7個習慣
    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從小養成的各種習慣。兒童階段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 一個好習慣能成就孩子,一個壞習慣則能傷害孩子。希望家長們能在寒假陪伴中,讓孩子們養成這七個受益終生的好習慣。現在父母常常會過度保護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覺得他們太小了,長大一些了,又心疼孩子忙著學習沒時間,生活上這些小事都處處代勞,這樣孩子就一再失去自己動手的機會,自然難以培養起自立的品格。
  • 拉開學習差距的並不是智商,而是這三點……
    在學習道路上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並不是智商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