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學習就能看出,真正拉開孩子差距不是智商,而是這3個細節

2020-09-09 遊美英語


這世上就是有一些孩子既能成績名列前茅,又能樣樣做到最好。每當這時候,大家都會嘆一句,這孩子聰明啊,有天賦。


前幾年有一位清華畢業的學生說出了石破天驚的一句話:

「憑現在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根本不用拼天賦。」


宅在家的這些天,父母和孩子相處了足夠的時間,對孩子們的日常習慣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實真正讓孩子們拉開差距的不是天賦,而是這3個細節。


這3個細節不只是影響孩子一時,而是能影響他的一生,甚至直接改變他的命運軌跡。


1


喜歡讀書的孩子,人生不會太差。


從貴州小山村走出來的哈佛博士詹青雲,她不是傳統意義上聰明有天賦的孩子,小時候老師覺得她很笨,直接罵她是笨蛋、笨豬。小學初中一直是班上的差生,但是她最終還是逆襲成為了哈佛才女。


她從小就喜歡看書,在哈佛念書期間即使生活拮据,仍然在地鐵上讀著《莊子》。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不管孩子是在小山村還是在大城市,在書面前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每個孩子都有與偉人思想交流的機會,不管被局限在多小的地方,書會給孩子展開一個瑰麗廣闊的世界。


著名作家三毛曾說: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裡,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


我能想到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僅是物質上的豐富還有精神上的富足。



2


如果要歸納99%的成功人士的共同點,那一定是自律


有的孩子每天早上要父母揪著才肯起床;


有的孩子已經早起複習完了昨天的功課。


自律的孩子不需要父母操心,他把自己的生活規劃的井井有條。


周總理五歲的時候學寫毛筆字,他給自己立了一條規矩:每天放學後,練一百個毛筆字。有一次,他和媽媽串親戚,回來天色已經很晚了,媽媽催他趕快睡覺。他走到床前,突然想起來自己的毛筆字還沒有寫,就又回到桌前。媽媽見了上前勸道:「這麼晚了,早點睡,明天補上不就行了?」 「不行!」他攤開本子端正坐在桌前:「今日事今日畢,明天還有明天的事。」


毛主席小時候經常在集市上讀書,噪雜的環境裡仍能保持本心。


有多少孩子今天豪情壯志,過兩天就放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結果就是浪費時間,什麼都沒得到。


積少成多、滴水穿石,自律是成功的門檻。



3


你的孩子內心足夠強大嗎?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難,他會選擇逃避,還是會選擇失敗後再來一次?


美國總統裡根講過一個自己兒時的故事,小時候他是樂天派,他的哥哥有點憂鬱。父親為了讓大兒子高興一點,就買了很多玩具給大兒子,同時他也想看看裡根是不是一直都這麼開心積極,就把他關在了堆滿馬糞的屋子裡。


過了一會兒,父親去看大兒子,卻驚訝的發現大兒子坐在玩具堆裡哭,原來他不小心折斷了木飛機的翅膀,正擔心父親斥責。這個父親又去看裡根,結果看到裡根正鏟馬糞鏟的起勁,他正百思不得其解,裡根高興的說,爸爸,這裡有這麼多馬糞,馬肯定也在附近,我要把這清理乾淨,讓它住進來。


從報童到好萊塢明星、再到州長、直至到美國總統,裡根一直對生活保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


因為樂觀,所以對一切都抱有期待。


因為有期待,所以能一直行動,最後才能收穫成功。


樂觀顯示著一個人強大的精神力量;

樂觀是一個人生命的韌勁;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父母也不能做孩子一輩子的保護傘,最終還是要他們自己去社會上經歷大風大浪。


趁著我們還能把他們收攏在羽翼之下, 培養他們樂觀心態吧,給他們試錯的機會,陪伴他們在不斷試錯中堅強自己的內心,走向人生的高峰。



4

讀書使人明智。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的孩子能明辨是非,不人云亦云;


自律讓人清醒。自律的孩子能堅持自己的規劃,在持續執行中收穫碩果;


樂觀讓人心存希望。樂觀的孩子無論經歷多少狂風暴雨都能平安走過,到達夢想的彼岸。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擁有智慧、懂得自律、心向樂觀,迎向明亮光輝的未來。

讓3-15歲的孩子輕鬆學會英語,優質內容持續更新中,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IQ和EQ,而是這一點
    父母都是認為這情商和智商是孩子之間差距的原因。杜克大學的巴勃教授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在智和社會情感兩方面都很出色,那麼他想不成功都很困難。"他們就認為孩子的會出現差距往往是因為這情商和智商,但事實上並不是這兩個,雖然這兩個也是其中原因,但是真正讓孩子有差距的是孩子的習慣。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高智商,而是孩子的這3個習慣
    孩子的成長關鍵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長得足夠讓孩子養成一些受益終身的好習慣,也可以讓孩子養成一些影響未來生活的壞習慣。短得也足夠讓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拉開各種差距。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從小養成的各種習慣。
  • 清華教授:學生之間拉開差距的真正原因不是智商,而是這3種能力
    清華教授:學生之間拉開差距的真正原因不是智商,而是這3種能力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上學期間學生難免會形成較大差距,很多人把這個原因歸結到了智商的問題上,這是一個十分片面且偏激的想法,智商在學習中只起到很小的作用,清華教授在一次的演講中就明確指出
  • 斯坦福教授研究: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是閉環思維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一個誤區:孩子們之間產生差距是因為智商高低不同。然而諸多實驗證明現在的孩子智商相差無幾,即使產生差距也微乎其微。真正拉開孩子們間差距的是他們的思維方式。生活和學習上的很多小事都體現了孩子思維能力的缺乏。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8個習慣!
    這些細節往往就決定了同一個班級中尖子生與後進生的差距,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
  • 宅家學習,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3點
    從這個故事我們能看出曾國藩並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天才,甚至可以說是個資質愚鈍的人,可他卻最終成為了清代政壇的重量級人物,讓人欽佩不已。因為,拉開人們差距的並不是智商。 學習力,決定學習的高度 小麗是一名高三的學生,馬上就要高考了,她因為成績不好非常焦慮。在老師眼裡,她是很用功的學生,課上認真記筆記,課下努力複習,每天都要熬夜做題,甚至沒有娛樂和休息的時間,可成績就是不見起色。
  • 北大教授: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這2個「力」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是所有家長們的期盼,但是當代家長們總是過於在乎孩子的智商、成績等等,其實這些並不是孩子成才的關鍵。北京大學教育學教授曾經說過:「在孩子的學習中,智商只影響20%,而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這20%的智商,而是這2個'力'!」
  • 宅在家的時間,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4個字!
    有的孩子卻輸給了懶惰和消沉,玩手機、看電視,漸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宅在家的這段時間,這七件事可能會拉開孩子之間的差距,甚至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都會受到影響。拖延的孩子,抱著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態,內心永遠想著:「明天再說!」
  • 清華教授: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這10個字!
    那麼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到底是什麼呢?清華教授指出:拉開孩子之間的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這10個字!1、自律自律就是抵制外界誘惑、自我約束的能力。在學習上自律,能夠取得非常好的學習效率。很多孩子的學習成績差,並不是因為智商低,而是因為懶。懶於做作業、懶於思考、懶於動手,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想玩,本來自己打算做作業的,但是看到室友在玩手機,自己也不由自主的拿出了手機開始玩耍,到頭來,時間過了一大半,作業還沒開始動。而有自律的孩子,他們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在學習的時候刻不容緩,在放鬆休息的時候盡情玩耍。
  • 開學第一周: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
    但是,為什麼幾年以後,同樣的老師、同樣的學校教育,孩子和孩子之間拉開的差距為什麼在不知不覺之中就越來越大呢?在新的學期開始,真正悄然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並不是分數,而是這5種能力!,該玩的時間也在瘋玩,但他們在學習的時候,能提前做個計劃,知道總共有哪些任務,安排好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 北大教授:真正拉開學生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三種能力
    北大教授:真正拉開學生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三種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成績好,有的學生成績不好的,有的高考考上了重點大學,有的卻只能上一個普通專科,很多家長都覺得這和學生的智商有很大關係,其實,這種理解是很片面的也是很極端的,北大教授在一次演講中就提到過,學生學習的好壞,智商佔一定的比例,但最重要的是這三方面能力。
  • 宅在家的時間,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4個字!|特別關注
    宅在家的這段時間,這七件事可能會拉開孩子之間的差距,甚至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都會受到影響。孩子學習的攔路虎,除了拖延、不專心,沒有耐心和三分鐘熱度也是很大的問題。不管是閱讀、運動、早睡早起這樣的好習慣,還是學習,想要有個好結果,必須要忍受得枯燥,沉下心,專注於眼前的事情。拿練字來說,最近這段時間,很多老師和家長要求孩子在家練練字,而練字這件事並非幾天就能看到效果的。
  • 拉開學習差距的並不是智商,而是這三點……
    在學習道路上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並不是智商01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0個字
    有一種說法是,在孩子的學習道路上,智商只起到20%左右的影響作用。智商這東西,很大一部分是由基因決定的,後天「升值潛力」一般。 而下面這10個字,基本上全靠後天培養建立起來,並影響甚至是決定孩子的一生。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5個關鍵詞
    對初中生來說,決定同學們之間成績差距的,決定你能否考上一你想去的重點高中,最主要的因素不是智商,而是下文中的這10個字。自律回想每次的假期,你是不是越起越晚?決定成績的並不是在學習上花了多長時間,而是這些時間是否高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那什麼是有效的努力呢?1.合理分配精力這一點非常重要。何謂「合理分配精力」?就是選擇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做最重要的事,實現時間和精力的最佳匹配。
  • 很多父母都想錯了: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是這兩個字
    我們經常聽到有些家長抱怨:「我們家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真是處處不如,學習學習不行,才藝才藝沒有,真不知道是智商出了問題,還是他就是沒有學好的心!」很多家長都會把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越比越心累,越比越焦慮。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到底是什麼?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孩童時期的幼兒園
    多數兒童其實在智商上並沒有差太多,大多是受幼兒學習成長環境影響,形成的各種習慣拉開了孩子的差距。美好的幼兒園環境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認知,還可以增強幼兒與各事物之間的互動性,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具有潛在的深刻影響。
  • 這段時間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4個字
    有的孩子即使在家,也能合理地規劃學習時間。有的孩子卻輸給了懶惰和消沉,玩手機、看電視,漸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宅在家的這段時間,這七件事可能會拉開孩子之間的差距,甚至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都會受到影響。閱讀能夠幫助孩子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一種文字邏輯性,積累素材,寫出好的文章,甚至還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數學題。從長遠看,閱讀可以說決定孩子這一生的精神世界是貧瘠還是豐厚,甚至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一個孩子如果閱讀量上去了,學習對他來說不是難題,退一步說,即使現在孩子成績平平,但有閱讀的習慣,未來也是潛力巨大。
  • 真慧學: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7個習慣
    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從小養成的各種習慣。兒童階段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 一個好習慣能成就孩子,一個壞習慣則能傷害孩子。希望家長們能在寒假陪伴中,讓孩子們養成這七個受益終生的好習慣。 我們都希望孩子將來是一個懂禮貌、有教養、舉止文雅的人。 從孩子呱呱落地之日起,他就開始「瘋狂」地向生活的環境學習語言,大人們和他說什麼,大人們之間在說著什麼,他都不分好壞地全盤吸收。接著在牙牙學語之時,開始不斷練習之前學到、現在正不斷學習的各種詞語和句式。 一個孩子正是從「謝謝,請,對不起……」這些不起眼的日常詞語開始他的語言成長之路。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5個關鍵詞(轉給家長)
    在孩子的學習道路上,智商只起到一小部分作用,剩下的大部分則是由下文中的5個關鍵詞決定的。今天這篇文章,推薦老師轉給家長,家長一定要好好讀讀。因為這些孩子都陷入了一個學習誤區,以為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越多,成績就越好。他們看起來很努力,其實大部分時間並沒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無目的、心浮氣躁地「磨洋工」。 決定成績的並不是孩子在學習上花了多長時間,而是這些時間是否高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比起一口氣學幾個小時,分散式學習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