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就是有一些孩子既能成績名列前茅,又能樣樣做到最好。每當這時候,大家都會嘆一句,這孩子聰明啊,有天賦。
前幾年有一位清華畢業的學生說出了石破天驚的一句話:
「憑現在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根本不用拼天賦。」
宅在家的這些天,父母和孩子相處了足夠的時間,對孩子們的日常習慣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實真正讓孩子們拉開差距的不是天賦,而是這3個細節。
這3個細節不只是影響孩子一時,而是能影響他的一生,甚至直接改變他的命運軌跡。
1
喜歡讀書的孩子,人生不會太差。
從貴州小山村走出來的哈佛博士詹青雲,她不是傳統意義上聰明有天賦的孩子,小時候老師覺得她很笨,直接罵她是笨蛋、笨豬。小學初中一直是班上的差生,但是她最終還是逆襲成為了哈佛才女。
她從小就喜歡看書,在哈佛念書期間即使生活拮据,仍然在地鐵上讀著《莊子》。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不管孩子是在小山村還是在大城市,在書面前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每個孩子都有與偉人思想交流的機會,不管被局限在多小的地方,書會給孩子展開一個瑰麗廣闊的世界。
著名作家三毛曾說: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裡,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
我能想到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僅是物質上的豐富還有精神上的富足。
2
如果要歸納99%的成功人士的共同點,那一定是自律。
有的孩子每天早上要父母揪著才肯起床;
有的孩子已經早起複習完了昨天的功課。
自律的孩子不需要父母操心,他把自己的生活規劃的井井有條。
周總理五歲的時候學寫毛筆字,他給自己立了一條規矩:每天放學後,練一百個毛筆字。有一次,他和媽媽串親戚,回來天色已經很晚了,媽媽催他趕快睡覺。他走到床前,突然想起來自己的毛筆字還沒有寫,就又回到桌前。媽媽見了上前勸道:「這麼晚了,早點睡,明天補上不就行了?」 「不行!」他攤開本子端正坐在桌前:「今日事今日畢,明天還有明天的事。」
毛主席小時候經常在集市上讀書,噪雜的環境裡仍能保持本心。
有多少孩子今天豪情壯志,過兩天就放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結果就是浪費時間,什麼都沒得到。
積少成多、滴水穿石,自律是成功的門檻。
3
你的孩子內心足夠強大嗎?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難,他會選擇逃避,還是會選擇失敗後再來一次?
美國總統裡根講過一個自己兒時的故事,小時候他是樂天派,他的哥哥有點憂鬱。父親為了讓大兒子高興一點,就買了很多玩具給大兒子,同時他也想看看裡根是不是一直都這麼開心積極,就把他關在了堆滿馬糞的屋子裡。
過了一會兒,父親去看大兒子,卻驚訝的發現大兒子坐在玩具堆裡哭,原來他不小心折斷了木飛機的翅膀,正擔心父親斥責。這個父親又去看裡根,結果看到裡根正鏟馬糞鏟的起勁,他正百思不得其解,裡根高興的說,爸爸,這裡有這麼多馬糞,馬肯定也在附近,我要把這清理乾淨,讓它住進來。
從報童到好萊塢明星、再到州長、直至到美國總統,裡根一直對生活保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
因為樂觀,所以對一切都抱有期待。
因為有期待,所以能一直行動,最後才能收穫成功。
樂觀顯示著一個人強大的精神力量;
樂觀是一個人生命的韌勁;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父母也不能做孩子一輩子的保護傘,最終還是要他們自己去社會上經歷大風大浪。
趁著我們還能把他們收攏在羽翼之下, 培養他們樂觀心態吧,給他們試錯的機會,陪伴他們在不斷試錯中堅強自己的內心,走向人生的高峰。
4
讀書使人明智。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的孩子能明辨是非,不人云亦云;
自律讓人清醒。自律的孩子能堅持自己的規劃,在持續執行中收穫碩果;
樂觀讓人心存希望。樂觀的孩子無論經歷多少狂風暴雨都能平安走過,到達夢想的彼岸。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擁有智慧、懂得自律、心向樂觀,迎向明亮光輝的未來。
讓3-15歲的孩子輕鬆學會英語,優質內容持續更新中,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