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送孩子上各種培訓班,不如培養情緒管理能力,這才是應考法寶

2020-12-23 孕育島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高考對每個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都是人生一道非常重要的「坎」。發揮得好,考個好學校,大家所說的跨越階層有重要作用。

想要在高考中取勝,一方面靠的是十幾年知識的積累,另一方面情緒管理也很重要。

其實不止是高考,平時的小考試也是這樣,最後成績的好壞往往直接關乎到孩子的自信心。

01情緒管理,是考出好成績的「必備」

每年有不少因為情緒管理不好,在考試中失利的例子。

今年高考就出現了這種情況,數學考試進行了不到十分鐘,一位考生因為壓力太大,要求提前出考場,遭到拒絕後情緒開始失控。

年年有人吐槽數學卷難,看到不會的題有些壓力很正常。

但一定要穩定情緒,讓心平靜下來,複習了這麼長時間,有能力解答的題目自然能答出來。

如果一開始就情緒崩潰,不給自己機會靜下心思考,結果就是考試失利。可見,情緒管理對考試來說至關重要。

大部分家長教育孩子,只是單純想讓孩子學更多知識,卻忽略了情緒管理問題。

一旦遇到挑戰或是挫折,不能進行自我情緒控制,失敗的可能性很高。不僅如此,失敗過後重新振作的機會也很小。

情緒管理看似隱藏很深,卻會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超負荷學習的孩子,如果情緒管理能力不夠,考試照樣可能失敗。

與其送孩子上各種培訓班,不如培養他的情緒管理能力,這才是真正的應考法寶。

02情緒管理究竟是什麼?

拿破崙曾說過:對情緒有自控能力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一個不能進行情緒管理的人,不管表面上把自己鍛鍊得多強大,只要遇到不能處理的情緒問題,都有可能面臨失敗的命運。

情緒管理不像考試有特定的答案,因為每個人個性不同,自我情緒問題多種多樣。

不過,情緒管理有其固定的意義,它是指人對自己情緒的認識和處理能力。

人發現消極情緒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學習,需要通過不斷調整,收拾心情,才能放鬆下來,這是一個心態由起伏到趨於平靜的過程。

生活中時常會面臨多種情緒,比如英語學不好,就會產生沮喪情緒,從而打擊學習的自信。

解出了一道數學難題,會產生亢奮的情緒,進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通常而言,情緒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但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重要的是,情緒會影響人如何行為。

如果人碰到消極情緒,不尋求突破做正面對抗,因此一蹶不振,就會影響正常生活。

需要運用情緒管理時,就是人被消極情緒控制之時。如果察覺自己不能正常思考和決策,就要學會調整,用合理的方式舒解或表達出來。

就拿高考舉例,若因為數學題目難,而對整場考試失去信心,就是不能進行自我情緒管理的表現。

失控的結果是,不僅答不出數學試題,還可能失去前途。

03何為情緒管理能力差?

對於想要突破和成功的人來說,情緒管理是必修的課題。

考生需要十幾年日復一日的修煉,才能考上好學校,情緒管理也是一樣,必須長久培養

父母想要孩子獲得情緒管理的能力,從小就要有意識地進行培養。

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分高低,這種能力差的孩子,通常分為兩種類型。

①互相傷害型

自己受壞情緒影響不夠,要拉上其他人一起不開心

比如心裡燥,對別人發脾氣,情緒沒有緩和不說,還會傷害別人,最終招致厭惡,人際關係因此受到影響。

壓抑克制型

遇到消極情緒,既不懂得管控,又不想影響別人,只能強行壓制

實際上,這種處理方式不僅不能讓消極情緒消解,反而因為過分壓制,讓情緒問題越發嚴重。

04情緒管理能力差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過分發洩

有些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不敢發作,會選擇在家裡集中爆發。

一會嫌棄飯不好吃,一會覺得作業難做。媽媽不允許看電視,就開始撒潑打滾,所有壞情緒表露無疑。

實際上孩子可能只是在學校被老師批評了一下,就「玻璃心」了,想要其他人都看到自己的委屈才滿意

這種舉動就屬於過分發洩,不利於情緒的正常管理。

.過分壓制

有些孩子被冠上「懂事」的標籤,一旦稍微表現出叛逆,就會讓大人失望。

孩子不敢辜負期望,於是遇到消極情緒,就算自己不能處理,也會壓抑在心理,不求助於父母。

不知情的父母總覺得孩子一帆風順,不需要操心,實際上孩子也是冷暖自知而已。

情緒被壓制,不代表不存在,如果長期潛藏在孩子心裡,總有一天就會肆意爆發。

武志紅老師曾在《家為什麼傷人》說到:中國父母常常標榜自己最重視孩子,實際上他們是最常忽略孩子的。

這裡的忽略不是指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而是精神層面的問題。

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對家長來說是項考驗,但也不是沒有方法。

05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孩子體察自己的情緒

人的很多應對能力,往往都基於豐富的人生經驗之上。

孩子年紀小,生活經驗不足遇到突發狀況,常見的狀態是手足無措遇到情緒問題也一樣

每個人都有難以消化的情緒,關鍵是要告訴孩子有情緒是正常現象這樣在面對消極情緒時,才不會覺得孤立無援。

小島建議:首先穩定心態,冷靜下來,才能控制住情緒。父母不要看到孩子急躁,自己也受影響,再把急躁的情緒升級。這樣不僅不能幫孩子解決問題,反而影響自己。

父母要幫助孩子體察自己的情緒,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疏導。

.教孩子合理表達自己的情緒

有情緒正常,難的是怎樣解決。孩子既然缺乏處理情緒的能力,不妨先鼓勵把消極情緒表達出來。

父母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問題,要像關注健康問題一樣。

學會表達情緒,也許不會很快解決問題,但總比把壓抑在心裡強。就算只是寫寫日記也好,也能讓消極情緒有個好去處

.孩子疏導情緒

孩子認識到消極情緒後,要想辦法疏導才會開心,孩子要努力,父母也要助力。

比如孩子作業遇到難題,想破腦袋也不會,時間久了就容易放棄。

其實題目不會沒關係,解題的鬥志千萬不能丟。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解題,幫他走出困局,最主要的是給孩子解題的信心,堅持才會獲得勝利。

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是人生重要的一課,父母要引起重視。

孩子即使不能在專業能力上有所突破,能掌握好情緒管理的能力,在社會上行走,也是非常重要的優勢。

在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之前,請先成為一個能夠掌控情緒的人吧!

相關焦點

  • 與其盲信培訓班不如培養好習慣
    學習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交錢上補習班的一錘子買賣,更不是立竿見影的短效之功。即便個別案例做到了一補就靈,往往也不全是補課老師多麼神奇,而是孩子做好了臨門一腳前的準備。因此,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給予孩子學業上的有力幫助,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力,知道為誰而學、為何而學,即首先破除畏學、厭學的心理問題,其次才是如何去學的方法問題。
  • 娃易怒愛哭,與其管理孩子的情緒,不如教孩子做情緒的管理者
    孩子如果此時情緒易怒,孤單不合群、焦躁不安、悲觀失望,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後天個性的發展。所以兒童情緒管理很重要,與其讓家長管理孩子的情緒,不如讓孩子做自己情緒的管理者。當然這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幫助。當孩子的情緒管理從被動變為主動時,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了,家長還樂得輕鬆自在。
  • 與其追求「完美」教育,不如培養孩子「跌倒」後重新站起來的能力
    與其追求「完美」教育,不如培養孩子「跌倒」後重新站起來的能力原創/靜月荷一年一度的高考終於結束,十年寒窗也告一段落。學子們總算可以痛痛快快地踢一場球、看一場電影、逛一次街,可以好好享受一下難得的輕鬆時光。其實,人生又豈止「十年寒窗」?從幼兒園開始,孩子稚嫩的身體便開始背負起父母給予的厚望。
  • 為什麼孩子生氣後就打媽媽?培養孩子情緒管理,才是最佳應對法寶
    孩子控制能力比較差,所以情緒都很外露,當孩子不高興時,就會發脾氣、砸東西、甚至是打媽媽,因為孩子並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悲傷、難過或是憤怒的情緒。對於孩子來說,情緒表達和管理並不是天生就會的,而是需要後天學習的。所以這也就需要家長來對孩子的情緒進行引導和培養。
  • 養育孩子,與其在培訓上亂花錢,不如在陪伴上花心思
    但是更讓人震驚的是:這樣神奇的培訓班,收費要以萬元起步,甚至有五萬、十萬的套餐,而且行情十分火爆……一、越來越嚴重的教育焦慮,導致家長們一再被各種奇葩培訓班收割智商稅。每個家長都願意付出自己最大的代價,只願能幫孩子拼一個好前程。
  • 孩子情緒管理太差?培養孩子的「加法思維」,增強情緒控制能力
    這篇文章就教給各位家長一個培養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的妙招——加法思維,巧用&34;,家長能夠更加情緒地引導孩子正確梳理自身的情緒,讓孩子學會做情緒的主人。小小年紀,就總是&34;,這種情緒的起伏變化反應著孩子情緒管理能力。從心理學來看,孩子在小的時候,情緒反應由大腦中的杏仁核作主導,其中&34;的功能會使孩子認為世界就是&34;的。這時,孩子不具備同理心,不具備顧及他人情緒的能力。
  • 孩子脾氣一點就炸?想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這3招就夠了
    當時除了教育孩子這樣做不對之外,總覺得需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還有很多類似的事情,上一秒還興高採烈,下一秒說哭就哭。孩子多變的情緒常常讓做父母的摸不著頭腦,很多事情在大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卻足以在孩子的世界引起軒然大波,雖然說孩子陰晴不定是挺常見的事,但這也反映了孩子缺乏基的情緒管理能力。
  • 孩子發脾氣就摔東西?訓練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疏導負面情緒
    每次遇到孩子生氣的情況,鈴鐺只能好聲好氣地哄勸孩子,可孩子依舊不聽話,把玩具、家裡的東西往地上和牆上砸。孩子的表現讓鈴鐺頭疼不已,鄰居也多次上門投訴,她只好一一賠罪道歉。朋友告訴鈴鐺,孩子這是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的表現,需要儘快培養他的這方面能力。
  • 急著讓孩子認字,不如先教他識別情緒
    這兩者,都與情緒息息相關。所以,要想孩子健康成長,與其急著讓他認字,不如先教會他識別情緒,繼而學會表達和管理情緒。了解情商和逆商何謂情商?就是共情能力,能及時察覺別人的喜怒哀樂並給予恰當回應。是不是都與情緒密切相關?如何教孩子識別情緒?想培養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首先要學會識別情緒。想想看,你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心裡堵得慌,但除了「難受」,似乎也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表述。如果有個知道內情的人替你說:「是不是感覺有點氣憤?氣憤背後還有點害怕,害怕失去這段關係?」
  • 家長是否了解自己孩子的情緒?如何培養孩子情緒管理?
    我要去遊樂場,我不要去幼兒園……跟小朋友之間也會產生情緒:毛毛總是搶我的玩具!我跟球球打架了……有時候自己玩著玩著也會突然鬧情緒:媽媽這個架子怎麼安不上了,我的娃娃弄髒了。。。一、什麼是情緒管理情緒管理,是幼兒四大心理社會能力之一,包括情緒識別、情緒理解、情緒表達、情緒調節。
  •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家長與其把他送進外教班,不如教會他這些能力
    看到這,不得不讓人懷疑這麼做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那麼孩子上幼兒園前或者上幼兒園後,要不要給孩子報外教班,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呢?與我而言,每一年齡段都有相對應的事可做,家長沒必要在孩子沒上學之前就報班,執意要報班,還不如幫孩子培養這幾個能力。
  • 參考英國早教大綱EYFS,分析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英國人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是從出生就開始的,因為針對0-5歲的孩子,全英實施統一的早期教育大綱EYFS(早年基礎階段),從個人社會情感,語言,身體,數學,英語,藝術及對於世界的認知七個方面綜合發展孩子的潛能。當今的中國,虎媽貓爸們除了培養孩子的智商,也越來越重視對孩子情商的培養。
  • 到了三年級就一定要上課外培訓班嗎?不一定,適合孩子才行
    這幾天路過樓下的培訓機構,注意到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地方,只要你的孩子到了三年級,培訓機構的招生人員就會告訴你,三年級再不上培訓班就會晚了,三年級上培訓班是最合適的。確實,很多家長一到三年級時就會給孩子加上各種各種學科外的培訓,這好像成了一個約定成俗的事情。三年級的學生一定要參加課外培訓嗎?
  • 如何培養孩子管理金錢能力,不如試試以下方法
    現在的孩子想接觸金錢,比以前難了。對於孩子來說,孩子年齡小,閱歷少,,自制力也不強大,通常不能很好地管理零花錢,因此,我們有必要教會孩子正確管理零花錢,讓金錢發揮出足夠的價值。如何培養孩子管理金錢的能力,不如試試以下方法:1、讓孩子管理金錢懂得權衡利弊給孩子零花錢不要去沒收,而應該教會孩子自己管理,必要時可代管,在需要的時候給她,孩子遲早都要成人,都要過自己的生活。我們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東西是最需要的,零花錢畢竟有限。
  • 如何幫助孩子管理好情緒,培養高情商?這招太實用了
    參考三百億影帝黃渤,娛樂圈出了名的高情商,能輕鬆化解各種場合的尷尬現象,人緣好到爆炸。李嘉誠也曾說,情商在他經商的道路上起了很大作用,使他能輕鬆面對生意場上各種錯綜複雜的問題。可以肯定的是,高情商讓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輕鬆。但他們的高情商也不是天生的,離不開後天的培養。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忍住,別插手!
    子女教育一直是困擾家長的一個大難題,如何才能讓孩子既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又不會感受到來自父母給予的壓力,這仿佛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如果孩子有相當強的獨立自主能力,能後自覺地完成學業以及各種功課,可能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 3歲的孩子發脾氣時總會打人,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孩子發脾氣打人,就是因為孩子缺乏情緒管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如果用打回去的方式,既不利於孩子情緒表達,也無法提供解決問題的正確導向。孩子3歲發脾氣時總會打人這裡打人的根源就是孩子的情緒,以及產生情緒的原因,因為無法正確的表達情緒和需求,無法將情緒調節好進而解決問題,所以會出現打人的情況。雖然打人不對,但這也是孩子無疑是表達和抒發情緒的一種方式,至少可以說明孩子沒有壓抑情緒。那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 不上輔導班的孩子在家這樣學數學,效果卻比培訓班強10倍
    都說孩子是可憐的,從出生到長大,最幸福的時間就只有短暫的三年,三歲以後圍繞孩子的只有各種興趣班和培訓班,家長的心意是好的,為了孩子不落後在起跑線上,為了孩子能有個更好的未來,甘心又出錢又出力,陪同孩子上輔導班。可是孩子的壓力太大了,從小就要背負這樣的學習壓力,有悖於讓他們快樂健康成長的初衷,報各種補習班是為了什麼?
  • 2-9歲情緒管理性格培養必入繪本推薦:輕鬆化解孩子負面情緒
    今天積木育兒就為大家推薦一些針對於孩子情緒管理,性格養成的繪本。《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韓國「暖心」情緒繪本,幫助孩子正當釋放「壞情緒」。「小燈泡系列繪本」的每個故事,都有明確的主題意義,它包含了孩子真實生活場景中常常會產生的情緒,這些情景你家孩子或許正在經歷。書中涵蓋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性格問題,包括膽小害怕、內向害羞、愛發脾氣、不自信、沒有安全感等等。每次陪孩子捧著書閱讀時,總能從畫面中感受到柔軟暖心的力量。
  • 與其「趕」著孩子優秀,不如主動接受孩子的普通
    更有網友曬出一家培訓學校的廣告語:你孩子來我們培養他,你孩子不來我們培養他對手。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簡單粗暴的廣告語無意加重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更是努力的「趕」著孩子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你的努力看不到孩子的進步,焦慮的情緒也表現得越來越明顯,這是一個惡性的循環。 學習,需要的是孩子自己去學習,路,需要的是孩子自己去走,而不是父母「趕鴨式」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