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高考對每個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都是人生一道非常重要的「坎」。發揮得好,考個好學校,對大家所說的「跨越階層」有重要作用。
想要在高考中取勝,一方面靠的是十幾年知識的積累,另一方面情緒管理也很重要。
其實不止是高考,平時的小考試也是這樣,最後成績的好壞往往直接關乎到孩子的自信心。
01情緒管理,是考出好成績的「必備」
每年有不少因為情緒管理不好,在考試中失利的例子。
今年高考就出現了這種情況,數學考試進行了不到十分鐘,一位考生因為壓力太大,要求提前出考場,遭到拒絕後情緒開始失控。
年年有人吐槽數學卷難,看到不會的題有些壓力很正常。
但一定要穩定情緒,讓心平靜下來,複習了這麼長時間,有能力解答的題目自然能答出來。
如果一開始就情緒崩潰,不給自己機會靜下心思考,結果就是考試失利。可見,情緒管理對考試來說至關重要。
大部分家長教育孩子,只是單純想讓孩子學更多知識,卻忽略了情緒管理問題。
一旦遇到挑戰或是挫折,不能進行自我情緒控制,失敗的可能性很高。不僅如此,失敗過後重新振作的機會也很小。
情緒管理看似隱藏很深,卻會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超負荷學習的孩子,如果情緒管理能力不夠,考試照樣可能失敗。
與其送孩子上各種培訓班,不如培養他的情緒管理能力,這才是真正的應考法寶。
02情緒管理究竟是什麼?
拿破崙曾說過:對情緒有自控能力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一個不能進行情緒管理的人,不管表面上把自己鍛鍊得多強大,只要遇到不能處理的情緒問題,都有可能面臨失敗的命運。
情緒管理不像考試有特定的答案,因為每個人個性不同,自我情緒問題多種多樣。
不過,情緒管理有其固定的意義,它是指人對自己情緒的認識和處理能力。
人發現消極情緒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學習,需要通過不斷調整,收拾心情,才能放鬆下來,這是一個心態由起伏到趨於平靜的過程。
生活中時常會面臨多種情緒,比如英語學不好,就會產生沮喪情緒,從而打擊學習的自信。
解出了一道數學難題,會產生亢奮的情緒,進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通常而言,情緒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但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重要的是,情緒會影響人如何行為。
如果人碰到消極情緒,不尋求突破做正面對抗,因此一蹶不振,就會影響正常生活。
需要運用情緒管理時,就是人被消極情緒控制之時。如果察覺自己不能正常思考和決策,就要學會調整,用合理的方式舒解或表達出來。
就拿高考舉例,若因為數學題目難,而對整場考試失去信心,就是不能進行自我情緒管理的表現。
失控的結果是,不僅答不出數學試題,還可能失去前途。
03何為情緒管理能力差?
對於想要突破和成功的人來說,情緒管理是必修的課題。
考生需要十幾年日復一日的修煉,才能考上好學校,情緒管理也是一樣,必須長久培養。
父母想要孩子獲得情緒管理的能力,從小就要有意識地進行培養。
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分高低,這種能力差的孩子,通常分為兩種類型。
①互相傷害型:
自己受壞情緒影響不夠,還要拉上其他人一起不開心。
比如心裡燥,對別人發脾氣,情緒沒有緩和不說,還會傷害別人,最終招致厭惡,人際關係因此受到影響。
②壓抑克制型:
遇到消極情緒,既不懂得管控,又不想影響別人,只能強行壓制。
實際上,這種處理方式不僅不能讓消極情緒消解,反而因為過分壓制,讓情緒問題越發嚴重。
04情緒管理能力差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一.過分發洩
有些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不敢發作,會選擇在家裡集中爆發。
一會嫌棄飯不好吃,一會覺得作業難做。媽媽不允許看電視,就開始撒潑打滾,所有壞情緒表露無疑。
實際上孩子可能只是在學校被老師批評了一下,就「玻璃心」了,想要其他人都看到自己的委屈才滿意。
這種舉動就屬於過分發洩,不利於情緒的正常管理。
二.過分壓制
有些孩子被冠上「懂事」的標籤,一旦稍微表現出叛逆,就會讓大人失望。
孩子不敢辜負期望,於是遇到消極情緒,就算自己不能處理,也會壓抑在心理,不求助於父母。
不知情的父母總覺得孩子一帆風順,不需要操心,實際上孩子也是冷暖自知而已。
情緒被壓制,不代表不存在,如果長期潛藏在孩子心裡,總有一天就會肆意爆發。
武志紅老師曾在《家為什麼傷人》說到:中國父母常常標榜自己最重視孩子,實際上他們是最常忽略孩子的。
這裡的忽略不是指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而是精神層面的問題。
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對家長來說是項考驗,但也不是沒有方法。
05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一.教孩子體察自己的情緒
人的很多應對能力,往往都基於豐富的人生經驗之上。
孩子年紀小,生活經驗不足。遇到突發狀況,常見的狀態是手足無措,遇到情緒問題也一樣。
每個人都有難以消化的情緒,關鍵是要告訴孩子有情緒是正常現象。這樣在面對消極情緒時,才不會覺得孤立無援。
▼小島建議:首先穩定心態,冷靜下來,才能控制住情緒。父母不要看到孩子急躁,自己也受影響,再把急躁的情緒升級。這樣不僅不能幫孩子解決問題,反而影響自己。
父母要幫助孩子體察自己的情緒,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疏導。
二.教孩子合理表達自己的情緒
有情緒正常,難的是怎樣解決。孩子既然缺乏處理情緒的能力,不妨先鼓勵他把消極情緒表達出來。
父母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問題,要像關注健康問題一樣。
學會表達情緒,也許不會很快解決問題,但總比把壓抑在心裡強。就算只是寫寫日記也好,也能讓消極情緒有個好去處。
三.教孩子疏導情緒
孩子認識到消極情緒後,要想辦法疏導才會開心,孩子要努力,父母也要助力。
比如孩子作業遇到難題,想破腦袋也不會,時間久了就容易放棄。
其實題目不會沒關係,解題的鬥志千萬不能丟。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解題,幫他走出困局,最主要的是給孩子解題的信心,堅持才會獲得勝利。
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是人生重要的一課,父母要引起重視。
孩子即使不能在專業能力上有所突破,能掌握好情緒管理的能力,在社會上行走,也是非常重要的優勢。
在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之前,請先成為一個能夠掌控情緒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