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全球徵集2010年亞運歌曲,亞組委官員表示亞運會歌無緣粵語只用英文
新快報訊 (記者 吳璇通訊員亞組宣)「第一屆廣州2010亞運歌曲徵集評選活動」昨日正式啟動,廣州亞組委開始向海內外公開徵集亞運歌曲。
據了解,亞運歌曲的徵集活動共分三屆,本屆徵集活動將於2008年6月30日結束,評選結果2008年9月公布。
亞運歌曲不限語言
根據徵集方案,應徵的作品需體現頑強拼搏、勇於競爭的體育運動精神,同時要展現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嶺南獨特的人文精神,體現中國特色、廣東風格、廣州風採。同時應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並易於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人群接受,但作品的風格、形式不限。根據亞組委的要求,此次應徵作品的文字語言只能使用中文或者英文,也允許同時使用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如發生歧義,以中文為準。
對於之前有專家提出在會歌中融入粵語的問題,亞組委副秘書長古石陽表示,為了方便會歌在世界範圍內的傳唱和推廣,亞奧理事會規定亞運會的會歌必須使用英文,因此廣州亞運會的會歌也須使用英文。他同時表示,除了會歌外,還有志願者歌曲、頒獎歌曲、文化展示歌曲等各種亞運會歌曲,這些歌曲並未限制語言,因而也可使用中文。對於歌曲中糅進粵語的問題,古石陽表示將視具體情況而定。
入圍作品專家選定
根據徵集方案,亞組委對應徵作品的評選將在充分吸收社會公眾意見的基礎上組織有關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評選結果將由亞組委最後審定通過並公布,評選過程將邀請公證部門進行公證。而亞組委也有權對專家推薦的終選應徵作品做出是否採用的決定,並保留對應徵作品另行創作的權利。
此前就亞運會歌曲徵集舉行的專家座談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由於亞運歌曲是需要被傳唱和推廣的歌曲,因而群眾的喜愛比專家的評審更重要,不少專家提出此次的歌曲徵集以群眾的意見為主。對此亞組委宣傳部部長羅京軍表示,專家與群眾的意見各佔多少決定權目前尚未確定,但挑先入圍作品時將由專家來評審,以保證作品質量,入圍之後的作品再評選時則以群眾意見為主。
作品入圍獎1萬元
根據徵集方案,亞組委將對本次徵集活動入圍作品每首獎勵人民幣壹萬元整及證書1份。除此之外將不再向應徵者支付任何報酬和費用。同時,應徵者向亞組委提交應徵作品,其著作權歸亞組委獨家所有,應徵者不得在任何時候以任何方式向亞組委主張分享其應徵作品的利用所帶來的利潤或者其他利益。
根據徵集方案,應徵作品須在2008年6月30日之前送達或郵寄至第16屆亞運會組委會(以郵戳為準),並在函件上註明「第一屆廣州2010亞運歌曲作品徵集評選活動」字樣。具體報名方式可上亞組委官方網站(www.gz2010ag.org)查詢。
郵寄地址: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臨江大道3號發展中心大廈24樓第16屆亞運會組委會宣傳部
郵編:510623諮詢電話:+86-20-38003926傳真:+86-20-3800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