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幹山山腳下的文化夢 一座不可錯過的藏書票館
時間:2015-08-27 14:10 來源:湖州晚報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記者 湯建馳 傍晚,梅雨在屋外滴滴答答地下著,在莫幹山鎮上的黃郛西路48號的黃郛西式古宅陸放版畫藏書票館內,費美珍正在忙碌著。明天有人要收藏一枚藏書票,我晚上要裝裱好。 費美珍的語氣裡透出幾分欣慰。 這黃郛古宅說是在鎮上,其實就在莫幹山山麓的庾村。據說這
記者 湯建馳
傍晚,梅雨在屋外滴滴答答地下著,在莫幹山鎮上的黃郛西路48號的黃郛西式古宅——「陸放版畫藏書票館」內,費美珍正在忙碌著。「明天有人要收藏一枚藏書票,我晚上要裝裱好。 」費美珍的語氣裡透出幾分欣慰。
這黃郛古宅說是在鎮上,其實就在莫幹山山麓的庾村。據說這老房子原是民國時期名人黃郛和夫人、湖州人沈亦云1932年造莫幹山小學校時留下的圖書館——文治藏書樓。黃郛是紹興人,他積極參與辛亥革命,陳英士任滬軍都督時,他任參謀長,後任上海市市長、外交部部長、北平政務整理委員會委員長等職。他曾一度棄政從教,和沈亦云在莫幹山辦學,造福一方,所以在莫幹山留下了許多黃沈古蹟。
這藏書樓佔地3畝,建築面積有700多平方米,迄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 2010年10月,費美珍租下此房時,房子內已破敗不堪,地板爛了,窗門也掉了……
而眼前被費美珍整修過藏書樓——「陸放版畫藏書票館」,房內房外散發出一個藝術館所應有的氣質:結實的原木地板、彩繪的玻璃窗、歐式的吊燈,樓上樓下展陳的陸放創作的版畫藏書票……昔日的藏書樓成為如今的藏書票館,這是巧合?緣分?房外的草坪上、古樹下,費美珍精心安放了休閒喝茶用的藤桌椅,還擺放了一些奇石,從石縫裡緩緩滲出的清泉和綻出的小草,給藏書票館增添了質樸之感。「我修理這房子花了200多萬元。租了20年,每年的租費是2萬元,加在一起投入了近300萬元。 」費美珍說。
館長費美珍心中一直懷揣著一個夢,一個和文化有關的夢。她為影視劇配過音,開過畫廊,而辦這「陸放版畫藏書票館」完全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所致。
2008年的一天,她在一次活動回程的路上搭了中國美院教授、版畫家陸放的車子。就這麼一次近距離的接觸,她就成為陸放先生版畫藏書票的推介人。在藝術品收藏市場,版畫收藏還未趨熱,要開拓這個市場風險很大。「風險大,不等於沒有投資價值,正因為版畫還沒有熱起來,更有意義來開發這一市場。 」費美珍這樣認為。她把杭州的1套房子賣掉,在武康買了三套房子,開起了專營陸放版畫的畫廊。畫廊開出來容易,要維持就難了,幾乎沒有生意,為了維持生計,費美珍賣掉了一套房子。正當她束手無策時,她想,版畫家應天齊曾創作了安徽《西遞村系列》,不僅擴大了西遞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而且該畫作在全國獲獎、被大英博物館收藏,版畫一直有它的宣傳功能,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效仿呢?於是他請陸放先生為德清的莫幹山、下渚湖、新市古鎮創作了《名山溼地古鎮系列》版畫6幅,她的舉動得到了德清縣有關部門的注目,德清縣到上海、杭州作旅遊推介,特地將《名山溼地古鎮系列》版畫製作宣傳品分發。
2011年11月26日,版畫泰鬥、湖州人趙延年先生為「陸放版畫藏書票館」撰寫了前言,28日隆重開館,引起了媒體的關注,藏書票藝術館轟轟烈烈的開館背後,費美珍的壓力還是很大。一方面,不僅很少有人光顧「陸放版畫藏書票館」,就是來了,參觀後最多留下兩個字「不錯」就走了。而要養這個「館」需要大把大把的錢往裡扔。費美珍用了6個人,1年的開銷起碼20萬元。起步時的入不敷出,讓開始反對她的親朋更有理由說她:「今天所處的困境是因為你一意孤行所造成的! 」
面對壓力,費美珍繼續「一意孤行」,她圍繞陸放創作的文化遺產題材版畫,策劃了系列活動:《名山溼地古鎮系列》版畫捐贈浙江美術館、陸放版畫展在杭州開展、延續前兩年成功發行西湖申遺成功紀念個性化郵票《韻西湖》的基礎上,今年6月24日,陸放創作授權的第三套《韻西湖》個性化郵票首發式(西湖申遺成功周年日)在杭州西湖博物館隆重舉行,迄今西湖有10個景點在銷售陸放的《韻西湖》郵冊宣傳品……
隨著這些策劃系列活動的成功舉行,「陸放版畫藏書票館」的知名度越來越大,不僅有喜歡藏書票的藏家上門收藏藏書票,還有單位主動上門請費美珍用陸放的版畫來製作宣傳品,而費美珍又不斷地借用其它的載體,來開發和延伸陸放版畫藝術品,其中有書籤、扇子、絲巾等等,而這些印製著陸放版畫的工藝品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又起到了宣傳地域文化的作用!
陸放版畫藏書票館地址:德清莫幹山鎮黃郛西路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