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號」衛星致敬英雄!快舟「一箭雙星」將行雲衛星送入太空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5月12日,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將「行雲二號」01/02星兩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行雲二號」01/02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該集團「五雲一車」系列商業航天工程取得又一進展,作為中國航天科工天基物聯網星座的首發星——「行雲二號」正式展開在軌技術驗證和應用測試。

「一箭雙星」成功發射

此次發射的「行雲二號」01/02星,是「行雲工程」α階段的兩顆技術驗證星,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所屬航天三江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設計研製,在星間雷射鏈路技術、星載數字多波束通信載荷、空地衛星通信協議等多個技術領域實現創新。

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後,將為智能貨櫃監管、極地環境監測、地質災害監測、氣象數據預報、海洋環境監測、海上運輸通信等多個行業提供應用測試,並為後續天基物聯網的組網奠定基礎。

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由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抓總研製,具有飛行可靠性高、入軌精度高、準備周期短、保障需求少、發射成本低等特點,主要為300公斤級低軌小衛星提供發射服務。作為一型成熟的固體運載火箭,快舟一號甲已成功完成8次發射任務。

此次發射,是快舟火箭和行雲衛星的首次「合體」。為確保發射任務順利推進,總部在武漢的航天三江集團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巨大挑戰,積極有序推動復工復產,用實際行動為武漢加油,將此次發射的「行雲二號」01星命名為「行雲·武漢號」,並通過在箭體上塗刷「英雄武漢·偉大中國」和「致敬醫護工作者群像」的方式,致敬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和廣大醫護工作者。

將建成天基物聯網星座

中國航天科工自「五雲一車」(飛雲、快雲、行雲、虹雲、騰雲工程以及高速飛行列車項目)商業航天工程發布的3年來,著力以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來發展商業航天產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行雲工程」便是其中之一。

「行雲工程」作為我國首個宣布自主投資建設的天基物聯網星座,計劃分α、β、γ三個階段,在2023年前後建成由80顆低軌通信衛星組成的天基物聯網星座,以期解決目前地面物聯網業務因蜂窩通信網絡覆蓋率嚴重不足而導致的「通信盲區」難題。

據了解,「行雲二號」01/02星在國內低軌星座中首次採用了星間雷射鏈路技術,即在軌衛星之間可通過雷射通信技術實現遠距離通信,可以不依賴地面站的傳輸,從而提高通信服務的實時性。

此外,兩顆衛星在國內首次採用星載數字多波束通信載荷,通過先進的通信協議,實現衛星海量短數據接入,從而成為國內最早實現運營、管理、服務一體化集成的星座系統。「行雲二號」01/02星成功發射,也意味著α階段的建設任務圓滿完成。

掘金太空經濟 未來前景廣闊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如果你也曾在線「監工」火神山、雷神山建設,如果你也曾使用過「宅經濟」下的食品、藥品冷鏈運輸服務,如果你也曾為復工後港口船舶的活躍度圖片而感到欣慰……那麼這說明你已經近距離感受到航天技術給生產生活帶來的變化。

目前,通信衛星、遙感衛星、導航衛星的應用早已無處不在,航天技術正在各行各業發揮作用造福人類生活。此次成功發射的「行雲二號」01/02星,將在軌為其自主研發的系列模組及產品終端提供通信技術支持,可以提供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及時性的數據通信傳輸服務。

據介紹,由行雲公司自主研製的雙模貨櫃監管終端,還可為海運或陸運貨櫃、物流汽車等藥品冷鏈物流監管提供及時性、數據化、智能化的位置信息、軌跡跟蹤、狀態監測(儲藏藥品的溫度、溼度)、藥品安全等監管服務,讓貨主、車主、監管人員等能夠實時掌握冷鏈物品的位置信息、安全信息狀態,未來市場應用的前景將十分廣闊。

相關新聞

北鬥三號系統今年完成全球組網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昨天宣布,第45顆北鬥導航衛星近日正式入網工作,將用於接替屬於北鬥二號系統的第3顆北鬥導航衛星,從而支撐北鬥二號系統向北鬥三號系統平穩過度。據了解,北鬥三號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計劃近期發射。發射成功後,北鬥全球系統將全面完成星座部署,為世界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此次入網工作的第45顆北鬥衛星5月17日發射。該衛星屬於北鬥二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日前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流程,正式入網工作。

今年4月4日,第55顆北鬥衛星,也是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並開展測試、總裝、加注等工作,這標誌著北鬥全球星座組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按照計劃,該衛星近期發射。屆時,北鬥全球系統將全面完成星座部署,為世界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根據後續建設計劃,2035年,我國將建成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進一步提升時空信息服務能力。目前我國已經開展先導性論證。(記者張航)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一箭雙星!快舟一號發射成功 順利把衛星送入距地6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
    一箭雙星!快舟一號發射成功 順利把衛星送入距地6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  Emma Chou • 2019-08-31 09:36:43 來源:前瞻網
  • 長徵十一號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GECAM衛星
    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長十一火箭點火升空此次發射的GECAM衛星由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抓總研製,由2顆微小衛星組成,是「多波段、多信使」天文學時代重要的高能望遠鏡。長十一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研製,截至目前共計完成9次陸地發射任務和2次海上發射任務,創造了十一連勝的佳績。
  • 「一箭多星」發射,關鍵不在衛星數量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捷龍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將「千乘一號01星」「星時代-5」衛星和「天啟二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均進入預定軌道。 新華社發(汪江波攝)  近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4顆新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快訊| 「快舟•富強福」號火箭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
    重磅2020年1月16日11時02分,命名為「快舟•富強福」號的快舟一號甲遙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 一箭雙星+1!網友:字全認識系列…
    一箭雙星+1!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SpaceX計劃將NASA與私企衛星同時送入太空 2018年初發射
    【TechWeb報導】2月2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火箭計劃於2018年初將美航天局和銥星通訊公司的衛星同時送入太空。
  • 中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
    (原標題:中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
  • 長徵八號首飛,將這顆福建衛星送入太空
    新華網福州12月24日電(袁羽)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首飛,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等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作為福建省第一顆衛星,海絲一號的發射實現了福建衛星從0到1的新突破。
  • ​獵鷹9號一次將143顆衛星送入軌道,開啟太空拼車時代 | 環球科學要聞
    · 航天 ·獵鷹9號一次將143顆衛星送入軌道,開啟太空拼車時代圖片來源:SPACEX北京時間1月24日,SpaceX順利完成其「小衛星搭便車」計劃的第一次任務。獵鷹9號火箭一次將143顆衛星送入軌道,發射了包含政府和私人客戶的133顆衛星以及SpaceX的10顆星鏈衛星。「小衛星搭便車」計劃由SpaceX於2019年提出。據了解,獵鷹9號火箭單獨發射一顆衛星的價格為6200萬美元,而拼車發射小型衛星的價格可低至每200公斤100萬美元,這能極大降低了客戶的衛星發射成本。
  • 「懷柔一號」衛星成功發射,衛星「擺渡人」,東陽人!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縮寫為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一箭雙星」發射成功,湖南、江西等9省共建...
    【泰伯網急聘 策劃經理,記者(實習記者),客戶經理,產業服務(高級)顧問,分析師(實習分析師);點擊連結http://www.3snews.net/hire/ 或 添加HR微信(15724550012)了解詳情】【區域與行業】①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
  • 中國航天飛速發展,美感嘆:中國將抓住未來太空的話語權
    上周三,我國以一箭五星方式成功將寧夏一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僅隔三天,中國又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將兩顆全球多媒體衛星系統發射升空。 中國航天發射 作為中國航天發射最快紀錄保持者,快舟一號甲火箭從產品運抵發射場到完成發射任務,只需要7天時間。
  • 長四乙一箭雙星!我國首顆民用解析度達到亞米級的光學遙感衛星入軌
    7月3日11時10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執行一箭雙星任務,將
  • 今日凌晨4時14分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12月10日04:14,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兩星"的形式將引力波風暴高能電磁對應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由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空間科學(二期)部署,兩顆小衛星利用共軛軌道星座布局,全天監測重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風暴高能輻射、特殊伽馬暴和磁星爆發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研究中子星、黑洞等緻密天體及其合併過程。此外,衛星還將探測太陽耀斑、地球伽馬閃和地球電子束等空間高能輻射現象,為進一步研究其物理機制提供科學觀測數據。
  • 一箭雙星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任暉 攝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由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部署,其兩顆小衛星採用共軛軌道的星座布局,將對引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暴高能輻射,特殊伽馬暴和磁星爆發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進行全天監測,推動破解黑洞、中子星等緻密天體的形成和演化,以及雙緻密星併合之謎。
  • 一箭雙星發射成功!長十一,十一連勝!
    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航天行雲:築就「萬物互聯」最後一塊拼圖
    「漢產」星座「虹雲武漢號」、「行雲一號」、「快舟一號」系列火箭的升空,為浩瀚無垠的太空增添了幾道來自「武漢籍」的衛星身影,這些都是坐落於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內中國航天科工系企業的研發成果。作為引領中國商業航天的排頭兵,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目前除了火箭發射,衛星製造、衛星測運控、衛星應用等方面的航天產業鏈正在形成,此外,中國航天科工旗下的多個重大項目均在此落地,其中就包括「行雲工程」,這也成為行雲公司選址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的重要原因。
  •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 創造十一連勝佳績
    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