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譙積極探索「社會+」社區矯正模式

2020-12-22 瀟湘晨報

南譙區充分發揮社會資源優勢,多舉措匯聚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積極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社區矯正模式,取得良好效果。截至目前,累計接收社區矯正對象1486名,解教1274人,在矯212人,幫教率達100%,社區矯正對象再就業30餘人,無脫管漏管現象,重新犯罪率始終保持在0.1%以下。

「社會+平臺」。變「單打獨鬥」為「團隊作戰」,主動引入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參與社區矯正。與清流監獄、民盟、百川匯龍等單位建立合作關係,建立區級社區矯正教育基地3個,安置幫教及就業基地2個,鎮(街道)建立社區服務基地22個。各基地開展了集中教育、公益服務、困難社區矯正對象幫扶等活動320餘場。

「社會+教育」。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實行社區矯正向社會購買服務,大成社工作為該區首個社區矯正心理健康輔導項目,自購買以來,開展未成年心理團輔、心理沙盤4場次,個案心理諮詢20人次,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中已有7名以健康的心態成功解矯,目前在矯的4名均心態積極向上,生活狀態良好。同時,針對「暴力性」犯罪、經濟類犯罪開設有針對性的心理講座22場次。個案心理諮詢成功化解了社區矯正對象的家庭情感糾紛、輕度抑鬱、企圖自殺等事件10餘起。

「社會+幫扶」。變「輸血」為「造血」,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推薦等措施幫助困難社區矯正對象就業。2020年該區共組織22名社區矯正對象參加培訓,第一批駕駛員(B)照3人目前正在培訓中,第二批電子商務師19人的技能培訓已全部結業。進一步拓寬了社區矯正對象的就業安置渠道,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維護了社會穩定。

【來源:滁州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龍泉市司法局聚焦「三化」推進社區矯正建設
    龍泉市司法局聚焦社區矯正標準化、信息化、社會化建設,不斷提升工作實效,開創社區矯正工作新局面。一、聚焦標準化建設,打造專業化矯正隊伍。一是規範執法流程。健全社區矯正執法工作制度,嚴格執行各項審批規定。嚴格對照《浙江省社區矯正執法質量考核評議項目及標準細則》規定的考核評議內容進行縣市間互查互評,要求各司法所緊扣問題點,限期整改,加強學習,提高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三是提升隊伍能力。定期組織召開社區矯正業務培訓等會議,邀請派駐民警、心理矯治專家對工作重難點進行講解指導。二、聚焦信息化建設,提升高效化智能矯正。一是開展分類管理。
  • 【社區矯正】因人施教促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
    【社區矯正】因人施教促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 2020-11-25 1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敬深圳特區40周年:鹽田社區矯正工作構築多元參與新格局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瑋瑋 通訊員 熊蝶 文/圖 「社區矯正」作為舶來品在中國的發展不足20年,但在司法部門和社會力量的共同推動下,社區矯正被寫入刑法,成為被全社會認可的刑罰方式。2020年7月1日,《社區矯正法》正式實施,為全國社區矯正工作指明前進方向。
  • 迎國慶、慶中秋,開發區分局以「集中+」模式確保假期社區矯正安全...
    迎國慶、慶中秋,開發區分局以「集中+」模式確保假期社區矯正安全穩定 2020-09-30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區矯正】煙臺市發出首份社區矯正訓誡決定書
    7月2日上午福山區向社區矯正對象杜某某發出了煙臺市首份《社區矯正訓誡決定書》並進行了教育談話《社區矯正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的社區矯正對象,應當自判決、裁定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到執行地社區矯正機構報到。
  • 社區矯正
    白春禮委員指出,社區矯正的基本屬性屬於刑法執行,本質上屬於刑法的執行活動,根本目的是懲罰和改造罪犯,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維護社會安定。同時,社區矯正還具有司法行政的性質,與監獄獄政管理的性質相似。因此,應當明確社區矯正法是與監獄法處於同一層面的法律,並確認和調整行刑主體和受刑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
  • 市政協「發揮社區矯正作用、提高社區矯正效果」雙月協商座談會...
    對保持社會的和諧穩定、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入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均具有重要意義。以「發揮社區矯正作用、提高社區矯正效果」為主題開展協商活動,既是市政協助推平安駐馬店建設的具體行動,也是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大局的需要。
  • 關於社區矯正工作的調查報告
    社區矯正是非監禁刑罰執行方式,是指將符合法定條件的罪犯置於社區內,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在相關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和社會志願者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是我國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 安仁:職業技能培訓助力社區矯正對象和安置幫教人員回歸社會
    為進一步強化社區矯正對象和安置幫教人員的管理,提高社區矯正對象和安置幫教人員就業本領和就業能力,幫助其順利回歸社會,8月28日,縣司法局聯合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社區矯正對象和安置幫教人員在仁博職業培訓學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 《社區矯正法》實施暨江西社區矯正十周年專刊二
    隨著「隊建制」模式的全面鋪開,我市已初步搭建起一個上下貫通、職責明晰的社區矯正專職執法體系,社區矯正工作專業化水平得到明顯提升。三是探索刑罰執行一體化運行機制。全面推進監獄戒毒人民警察參與社區矯正工作,建立「協調聯動、共建共享和執法保障」長效用警模式,充分發揮派駐民警身份優勢和專業特長,促進社區矯正執法隊伍正規化、執法流程規範化、執法效果權威化。
  • 我市社區矯正委員會正式設立 標誌著全市社區矯正工作進入一個嶄新...
    12月2日,我市召開社區矯正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根據《社區矯正法》規定,經市委、市政府批准,我市社區矯正委員會正式設立,這標誌著全市社區矯正工作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我市社區矯正工作2010年開始全面試行,近十年來,我市始終堅持以教育矯正為核心,以安全監管為目標,以促進社區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為根本目的,已解除矯正12218人次,近幾年年均列管矯正對象1300人次,目前在冊1513 人,社區矯正對象重新犯罪率一直控制在0.1%的較低水平,低於全國0.2%的平均水平,為平安蘭州建設、法治蘭州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 明確社區矯正基本法律制度 構建社會參與機制
    2019年12月28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對於我國及國際社會的社區矯正具有重要意義,是我國社區矯正發展歷史上一個新的裡程碑。這部法律規定了中國特色的社區矯正基本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同時,這部法律的諸多規定有不少值得關注的特點,比如採取了合理的立法結構,確立了幫扶罪犯的制度,考慮了罪犯的生活便利,構建了社會參與的機制,肯定了專職社工的價值,規定了購買服務的制度。來源:檢察日報
  • 健全五大體系 推進社區矯正工作高質量發展
    12月11日,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省社區矯正委員會主任尹建業主持召開省社區矯正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他強調,要對標中央部署,堅持問題導向,以更高標準、更強舉措、更實作風,加快補齊短板、強化弱項,全面推進社區矯正法的貫徹落實,不斷提高社區矯正工作水平。秦義、田雲鵬參加會議。
  • 國家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調研組到鹿寨縣社區矯正中心調研
    2020年12月9日,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唐登華帶領國家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專家調研組一行6人,來到鹿寨縣社區矯正中心,就社區矯正人員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進行了調研。,精準化表示高度讚賞,並指出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社區矯正人員的心理幹預要從家庭開始,只有會愛自己的家人,才會愛他人、愛社會,要更加注重對矯正對象的家庭關係的修復,社區矯正的效果才能夠真正事半功倍。
  • 浙江建德司法局探索精準化社區矯正模式
    今年以來,浙江省建德市司法局積極行動、周密部署,全面貫徹落實社區矯正法,推動社區矯正工作高質量發展。建德市司法局結合「執法司法規範化水平提升年活動」,為社區矯正對象量身定製個別化矯正方案,創新開展精準矯正教育,收效明顯。
  • 海曙區司法局「四啟」計劃建立社區矯正社會化新格局
    >begin--> 近年來,海曙區司法局與海曙區社會工作協會共同培育「啟新之家」社會組織參與社區矯正工作項目,在司法行政管理框架下,項目依託社區矯正中心、司法所,協同社區及志願者力量,根據社區矯正監督管理的規定和矯正對象個性化的問題和需要,開展「啟新」系列計劃,幫助矯正對象改善社會功能
  • 中德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制度之比較
    經過筆者的考察與分析,社區矯正的提法來自美國,德國法律制度中並無直接對應的名稱,但德國刑法中的緩刑幫扶制度,卻可以視作廣義的社區矯正制度,具備極高的比較借鑑價值。同時,基於德國緩刑幫扶的立法模式,具體的執行規範是由各州法律授權州司法部具體指定,除了對刑法中概括性規定的比較之外,主要應當對聯邦州層面的緩刑幫扶法律規範進行比較研究。
  • 【社區矯正】殷殷教誨 喚失足少年歸 ——莒縣未成年人社區矯正...
    殷殷教誨 喚失足少年歸——莒縣未成年人社區矯正教育基地開展首次幫教工作5月8日下午,莒縣司法局社區矯正科與縣檢察院未檢科4名幹警對一名未成年社區服刑人員開展幫教工作,這是莒縣未成年人社區矯正教育基地成立後開展的首次幫教活動。
  • 社區矯正與安置幫教能不能分開?
    在實踐工作中,解除社區矯正人員和刑滿釋放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已經成為社區矯正機構中,佔用精力很多,安全隱患很大,責任風險很高的一項工作。因為相比較於社區矯正對象,安置幫教人員的數量更多,自由度更高,幫扶難度更大。目前,很多地方將安置幫教工作與社區矯正工作合在一起,在原本《社區矯正法》沒有出來的時候,還可以勉強支撐。
  • 青州:打造社區矯正「四抓四新」新風貌
    ,突出法治教育、刑罰執行、疫情防控三個重點,創新探索打造「五+N」社區矯正新模式,取得顯著成效,形成了「四抓四新」的社區矯正新風貌。抓監管,探索「五+N」社矯新模式結合全市社區矯正工作實際,建立健全監管機制,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將嚴管期社區矯正對象統一納入社區矯正中心和社區矯正科共管範疇。研究制定《青州市社區矯正 「五+N」工作實施方案》,創新性開展社區矯正「五+N」監管模式,即嚴管期社區矯正對象統一著裝、統一進行警示教育學習、統一集中宣告、統一訓誡談話、統一入矯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