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安寧論壇舉行期間,國家原總督學、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劉利民,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山東省教育廳原副廳長張志勇等與會嘉賓圍繞主題「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進行了演講。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一流高校的教授專家、招生組代表以及全國各地知名高中校長代表,圍繞「高考改革」「高校招生」「學生培養」等話題展開了深入對話研討,探索「高質量、有特色、走前列」的中國特色教育。
04
新時代教育發展必須適應人的全面發展需要
華東師範大學澄邁實驗中學校長 張喜忠
新時代教育發展呈現出一個主要特徵就是教育質量從片面追求升學向學生全面發展轉變。新時代教育發展必須適應人的全面發展需要,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多層次多樣化需求,打破應試教育思維定式,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錯誤做法,堅持立德樹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未來高中教育改革的方向——堅持知識、能力和素養的有機統一。學校要培養創新人才,就是培養具有時代性的高中生,就是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法治意識、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高中生。構建多樣、豐富、可選擇的課程體系是普通高中的重要使命,從教走向學、讓核心素養落地是普通高中的時代命題,改造學校組織結構成為普通高中教學改革的重要內涵,創造獨特的學校文化是學校發展不竭的生命源泉。
提升本科教育水平建世界一流大學
05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清華大學江西招生組負責人 餘京智
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學的底色,這個底色要打好。雙一流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關鍵在於培養一流的人才,本科教育是培養一流人才最重要的基礎,也是最能體現學校傳統和特色的地方。沒有本科教育水平的提升,就很難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
近年來,清華大學加快教育教學改革步伐,在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的同時,通過優化本科培養方案、建設優質本科課程、持續提升本科教育質量,努力培養學生成為「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造性」人才,使學生具備健全人格、寬厚基礎、創新思維、全球視野和社會責任感,實現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注重提升本科教育水平,不代表清華偏重招收城市學生,相反,目前清華的招生是越來越向農村和偏遠地區傾斜了。
06
推進特色學校建設走內涵發展之路
安寧中學校長
何明
縣域學校擔負著傳承文化、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引領地方風尚的責任,面臨「城鄉二元結構」的獨特性。辦學必須回答好「把學校辦成什麼樣子,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這一基本問題。我們辦學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師生共同進步與成長。
安寧中學能取得如今的成績與學校的特色發展密不可分。教育是樸素的,特色也應該是樸素的。特色並非只是拼「奢華硬體」和「高升學率」。學校特色發展的核心內涵就是尊重差異、注重個性、允許選擇、追求優質。我們要以文化支撐學校的內涵發展,推動學校從制度發展向文化發展轉型,走特色學校建設之路,建綠色學校、人文學校、和諧學校、書香學校,彰顯學校別樣的辦學個性。
文:王莉莎(整理) 編輯:王標 監製:王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