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是麵食天堂,種類多達數百種,如果到了西安,問哪種面最出名,他們肯定會告訴你是「biangbiang面」。如果你聽不清,再問是啥哪2個字,接下來就尷尬了,陝西人說,我只會說不會寫。
在中國有音沒文字的,除了地方方言,恐怕上得了書面的,沒幾個這樣的情況。「biangbiang面」到底是個啥面?為何酷愛吃它的陝西人都寫不出這個字?其實是這個字實在太複雜了,有56畫,別說寫,一看就能把人看暈。
聰明的陝西人為了手寫出這個字,給它編出各種口訣來。但對於急性子人來說,別說背下來,全念下來都需要耐心。
有人編出口訣,是這樣的: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個車車逛鹹陽。
看完上面的解析,你覺得你能寫出這個字來嗎?
在西安著名美食街永興坊看到,biangbiang面被列入陝西八大怪首,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見一碗biangbiang面在陝西人心裡的地位。
biangbiang面是個啥面?看到陝西人滿大街都是這個特複雜的字,有神秘還有種文藝感,第一次來西安在回民街看到這個麵店,於是迫不及待地走進去,趕緊來嘗嘗。走進的,是一家寫著老字號的biangbiang麵店,做面的是一位小夥子。
面是早就和好的面,有客人來說揪出一塊面,然後各種抻拉和摔打,很快拉出一塊腰帶寬的面。終於明白為何這面又稱褲帶面了。
端上桌後的這碗陝西名吃biangbiang面是這個樣子的,售價18元一碗。由於不吃辣,特別聲明不要放辣。發現西安人也太吃辣了,辣得讓人受不了。
面很勁道,別問我好不好吃,因為再好吃的一方美食都是因人而異,沒有絕對的好吃與不好吃,只是習慣而已。於小編來說,因為平時就不太喜歡吃牛羊肉,所以這碗面是專門為嘗嘗而坐下來吃的,也了卻對這碗著名陝面的牽掛。
挖掘陝西人舌尖上最愛的這碗面的前世今生,biangbiang面,是陝西關中地區傳統特色麵食,常和油潑辣子組合,由上等麵粉精製而成,然後再用醬油、醋、味精、花椒等佐料調入麵湯,撈入麵條,淋上燒熱的油即成。
它還有個特點,就是麵條特寬,號稱中國最寬的麵條。別說寬如男人褲帶,其實看這寬度,比男人腰帶寬多了。不知道在寬度上有沒有要求,寬多少才算正宗。
據說biangbiang面名稱的由來,是根據製作面時發出的聲音而叫開的。關中人在製作褲帶面時,把面摔打在案板上,會發出biangbiang的響聲,所以這個名字就叫開了,並沿用至今。
據說如此複雜的一個字由來,是古時一位秀才到鹹陽一家賣biangbiang的店中吃麵,感覺很好吃。不過他發現這種面只有音沒有文字時,為了顯示自己有文化,於是生生造出這樣一個最為複雜的字出來,讓人過目難忘。
陝西人吃麵不但麵條特別,用什麼碗也講究。吃這種biangbiang面一般配一個特別大的青花瓷的碗,才顯得吃的正宗。
不過直到現在,「biang」在如此發達的高科技電腦軟體中,依然打不出這個字來,許多場合依然用拼音代替。許多外地遊客來,導遊看到這個字,一定給你講講這個字念什麼,是什麼。
正因為這個字如此複雜,能寫出來的顯得特別有文化,所以,這個最為複雜的字常常出現在陝西各大門店前,已成為陝西人美食文化的招牌。
讓外地遊客納悶的是,至今無論哪種輸入法也打不出「biang」這個字來,為何在西安或陝西其它地方卻滿大街都能看到這個字?而且寫的特別工整清秀,不像人手寫。問題來了,這個字,又是哪來的?有知道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