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升並快速準確測定青少年閱讀與寫作能力,一直困擾著廣大家長、學生和語文教育工作者。8月24日,國際認證協會、中國語言智能研究中心、北京市寫作學會聯合在京發布國際註冊青少年閱讀與寫作能力測評體系。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這套測評體系一方面嚴格遵照國際認證協會的認證標準,另一方面運用最新語言智能研究成果,體現了國際化和智能化特點。
在測評體系設計上,該體系依據青少年身心成長規律和我國現行教育體制,自小學一年級至大學和研究生階段,共分12個等級,每個等級對應一定學習年級,以方便學生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等級進行測評。
比如,1級主要適合小學1至2年級學生,2級適合3至4年級學生,3級適合5至6年級學生,依此類推,最高層級12級適合大學研究生階段的學生。每個等級均相應設計了測評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大綱、教材以及教輔資料。
另據悉,國際註冊青少年閱讀與寫作能力測評工作,已在全國180多個測評中心展開初步試點。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柴如瑾)
《小學初級寫作能力測評大綱》摘錄
第一章會說話就會寫
本章節旨在讓初學寫作的學生懂得:寫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寫作是一種人性的真實、自然的「表達」,而「表達」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人人都要、人人都會。寫作就像人要吃飯睡覺一樣簡單和需要。就像人餓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一樣的。
「表達」有三種,口頭表達——說話;書面表達——寫作;形體表達——舞蹈。作為人,開心——笑;痛苦——哭;煩惱——愁。人的喜怒哀樂如果用書面語言「表達」起來就是寫作,寫作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本章節主要要解決學生懼怕寫作的思想問題。
第二章我手寫我口
毛詩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古人的經驗就告訴我們,要寫作好,要保持「心」(思維)——「口」(口頭表達)——「手」(書面寫作)的一致性,也就是說心裡怎麼想,就怎麼寫,寫作一定要有真情實感,切不可無病呻吟。
初學寫作建議多寫真實的人、真實的事、真實的情感,當然,不排除恰當的想像和虛構。
第三章寫作源於興趣
凡事與興趣有關,興趣有助於提升做事的內在動力。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如何激發寫作的興趣,如何讓興趣保持長久,如何讓寫作變得有「趣味」,成為「樂學」,讓「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解決上述問題,對於初學寫作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
第四章寫作始於觀察與閱讀
人的知識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即實踐和書本,觀察和閱讀,是解決初學寫作者兩個基本途徑。
要告訴初學寫作者,如何觀察人、事、物,從觀察中得到寫作的素材和靈感。如何觀察?有什麼觀察的方法和技巧?如何通過觀察來獲得更多的感性認識,對於初學者來說,非常重要。
閱讀滋潤心靈,人之自身不可能「自發」地生發出寫作的「技能」的,要從閱讀中去感悟別人寫作的經驗和技巧,更加能從小培養「語感」,讓寫作變得非常「輕鬆」。在這裡要告訴小學生,如何閱讀,閱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讀書要與人的年齡、知識閱歷等相一致。這樣就更能達到「有效」閱讀。
第五章寫作素材哪裡找?
上一章節雖然談的是觀察與閱讀,其實也是一個素材積累的過程。俗語說,家中有糧,心裡不慌。學生寫作,只要有了寫作的「素材」,寫起來也就不慌。寫作需要什麼樣的素材?如何獲得素材?關於這些要用淺顯的話給學生講清楚。
第六章如何寫好句子和段落
初學寫作者要寫好文章,首先從寫好句子和段落開始的。如何寫好句子,如何寫好段落,有其規律和技巧。可以設計各種方法,讓學生訓練寫好句子和段落。比如,擴寫句子,給句子排序等等。
第七章模仿是初學寫作的「捷徑」
俗語說:照葫蘆畫瓢。「山寨版」有時可以以假亂真。初學寫作者可以從模仿開始,這裡可以是模仿好的句子、段落、開頭、結尾、整個篇章等等。初學寫作的學生,本身的模仿能力很強。
不過,「模仿」畢竟是模仿,要教育學生,最終要從模仿的「蹣跚學步」中走出來,扔掉「拐杖」,獨立行走。也就是說,模仿不是目的,「創新」才是目的。
第八章編寫故事與繪畫
初學寫作者學會編寫故事和繪畫,是一個非常好的寫作訓練。小學生的低年級本身有講故事、聽故事的天性,把故事編寫出來,可以訓練學生的想像力和表達力,編寫故事時,可採用一些擬人、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這對於初學寫作者非常重要。
無論是看圖寫話,還是依據文本繪製圖畫,都是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所以,從繪畫的視角設計相關訓練,對於提升小學生初學寫作的能力,非常有幫助。
第九章概括文意和編寫提綱
初學寫作者要學會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這是小學初級階段寫作能力的基本要求。如何概括大意,有哪些方法?可一一列舉,通過訓練,一是了解文章作者如何結構、立意、構思的。同時,也可從中體悟、領會自己如何編寫文章的提綱,然後照著提綱進行寫作。
為什麼強調指導學生列提綱寫作呢?一、不管做任何工作,都應該先制定計劃,後著手進行。寫一篇文章也是這樣。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學生寫作前先擬好提綱的能力,培養他們先計劃後工作,依據計劃進行工作的良好習慣。二、列提綱是寫作本身的需要,學生從小掌握這項本領,具有終身的實用意義。會照提綱寫作,一般不會得寫顛三倒四,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一項重要手段。三、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對文章的內在結構了解得很少。教師從看圖寫話起,就讓學生按開頭、中間和結尾三部分寫,逐漸地再輔導他們使用小標題和照提綱作文。每次都堅持這樣做,學生不但不會感到列提綱是多餘的一件事,反而會喜歡列提綱,並逐漸養成先列提綱後下筆寫的好習慣。這樣堅持下去,學生的基本功到中、高年級就厚實了。
第十章如何寫日記和書信
寫作不訓練是難以學會的,對於初學寫作者來說,如何在通過常規性訓練達到掌握寫作能力?學會寫日記和書信是很好的方式,日記和書信是長於「自我表達」的,而且都是真實的自我表達,寫日記也是給自己書寫「歷史」,從開始學寫作開始,通過日記的寫作,當長大的一天,回眸來時路,一串串的足跡,定是清晰可見的。學會寫書信,也是對「真」和「情」的表達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