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把這隻小貓咪帶回家」。
「不可以。我們現在是租的房子,以後肯定要搬家的,小貓咪多礙事啊!」
那時,我正在一個花店裡挑選著盆栽,忽然看到一個小女孩在垃圾桶旁邊久久不肯離去。
我在想:一隻流浪貓和小孩子的快樂相比,哪個更重要?畢業之後,我就要租房子生活了。
大學畢業之後,我的一個學姐在北京工作,便開始了租房的生活。
她說房子是公司提供的,每個月400塊錢,一間小屋子住了六個人。宿舍裡沒有空調,沒有櫥櫃,沒有衛生間,她和室友的衣服都放在行李箱,然後樹在高高的角落。
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洗澡都要走很遠的路,並且還是自費。
宿舍裡面還禁止使用電飯鍋、不可以炒菜做飯。
公司的宿舍和大學的宿舍相比,真的是弱爆了,學姐說從她踏進公司宿舍的那一刻,才發現大學的宿舍生活是多麼幸福。
學姐和公司的其他五個女孩搬進了宿舍,在如此簡陋的宿舍、如此單調的生活,持續了一年。
那一年裡,學姐說:我一直盼望著搬出去,每天下班後回到那個簡陋的小屋子,我就覺得特別悽涼。
那時候我覺得生活不是自己的。
我有另一個朋友,畢業後也是過著租房的生活。
不同的是,他租的是公寓房,室友只有兩個,公寓房裡面有廚房、獨立衛生間,
他的兩個室友,一個是銀行的主管、一個是獵頭顧問,每天都打扮的特別精緻。後來,混熟了之後,他們經常一起煮火鍋,一起下廚。
公寓房旁邊有個湖,風景特別美,每天晚飯之後,他都會去湖邊散步,迎著夕陽吹著風。
周末的時候,出入各種高級購物廣場,約上好友喝喝下午茶。
租房子的生活,還是挺有趣的。
去年暑假的時候,我在銀行實習,每次下班回家的時候,都會被小區裡的一個場景吸引。
那間屋子住著一對四十歲左右的夫妻,還有十歲左右的姐弟倆。每次經過那裡的時候,我都能看到大人在家裡忙著做菜,兩個小孩在外面追逐打鬧的情景。
聽鄰居們說,他們一家人一直在這裡租房子,可能是因為這裡房租比較便宜。
夫妻倆在附近打工,孩子們成績都很好。
廚房裡飄出來的菜香、小孩子們的嬉鬧,我想,這就是幸福吧。
在大學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要租房。
現在面臨畢業,我時不時地找尋關於租房子的信息。
我想我和大多數的普通人一樣,應該都要租房子生活幾年。
像我這樣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畢業走進一個未知的城市,公司不提供世俗,沒有父母家人的陪伴,除了租房子生活,我的肉體無處安放。
我有在上海漂泊了很多年的老爸,他有多年的租房子生活經驗,他說:不要以為租房是暫時的,這樣的日子可能比自己想像中要久,可能是三年、五年,甚至更久。
老爸說:不要以為租房子就沒有生活,漂泊的生活,你依舊可以過得精緻。
真正有生活能力的人,不管在哪裡都可以把生活過得很精緻。
租房子的生活我現在還不懂,不過對於未知的明天,我還是有點小期許。
願得到許些小確幸,讓生活更加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