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正是大學畢業生踏入社會的時期。
雖然2020年很難,但「畢業」還是如期而至。
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北上廣深這類大城市對於他們依然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在考慮就業城市上,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依然是畢業生的首選/圖源:58同城&安居客
收拾好行囊,踏出校園的大門,轉頭就扎進了北上廣深一線青年的行列,成為千萬分之一。
「生活便利,工作機會多,工資高。」是不少年輕人選擇大城市的原因。
但是伴隨著這些優勢而來的,還有別的城市難以比擬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
比如讓不少一線城市青年都頭大過的「租房」。
01
房租就一個字——「貴」!
室友劇情根本不像《歡樂頌》
在北上廣深租房,價格並不便宜。
拿小編初到上海時的切身體會來說就是,同樣的價錢,在長沙可以租到一整套地段不錯,六七十平的電梯學區房,而在上海只夠租一間郊區10平不到的臥室。
一線城市待租合租房面積平均數。在上海,平均合租面積不過15.7㎡/圖源:DT財經
因為房租貴,不少人都會選擇合租,和室友分攤費用,每人擁有一間臥室。
圖源:豆瓣租房小組
和他人合租,90%的室友關係並不會處成《歡樂頌》那樣溫馨,電視劇情節終究不是現實。
圖源:《歡樂頌》劇照
「和別人合租雖然省了錢,但是活動區域往往也就限制在了臥室那一小片地方,客廳什麼的公區往往都成了擺設。」去年畢業,選擇了合租的小梅說。
「畢竟大家都不熟,只是因為湊巧而成為了室友,隨時都可能搬走,所以並沒有太深的友誼,大家都是一個人住,平時關起門來各玩各的,互不打擾就挺好。」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像小梅這樣幸運,因為與奇葩室友不和鬧矛盾的也不在少數。
小編的同事阿軒就因為隔壁那對情侶室友每天不分白天黑夜的吵架,嚴重影響他休息而鬧過多次矛盾,最後的結果是堅定了阿軒從此以後只找單間的決心。
02
租房,感覺就像是在給房東打工
比起合租、合租室友,更令人窒息的往往來自於房東或者中介平臺的「騷操作」。
兩房變三房,三房變四房,盡最大可能謀取利益,但住在裡邊,狹小而擁擠,卻不會見得有多舒服。
一位外來務工者住在3平方米的出租屋裡/圖源:B站UP主東亞悍匪阿-張
前不久,有新聞爆出,一名小夥半夜從10樓墜樓,而導致其墜樓的原因就是他住的「房間」其實是由陽臺改成的。
為了滿足房東和經紀公司利益,一百平的房子被隔成了五間房。
墜樓房間裡的床緊貼窗戶,床面與窗臺只有二三十釐米的高差,與窗外玻璃圍欄也只有半米左右高差。如果窗戶打開著,人在床上活動非常危險。
圖源:看看新聞
看到這裡,有人也許會說,只要肯花錢,不愁找不到好的房子。
話雖然如此,但是做到真的太南了。
據上海人社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度上海市月平均工資為7832元/月,想要租一個舒服的、在市區內的房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畢竟不是誰都能像顧裡一樣有錢,一畢業就能租下思南公館/圖源:《小時代3》
哪怕月薪早已過萬,對於租房上的開銷同樣會覺得肉痛。
程式設計師阿鑫租在上海閔行的外環線上,每個月要交給房東3500+的房租。
「感覺自己通宵加班,就像在給房東打工。」經常需要加班的阿鑫苦笑說。
03
比起租房,我選攢錢買房
曾經有這麼一句話:「北上廣容不下肉身,三四線放不下靈魂。」
儘管一線城市令人嚮往,但在年齡和成家兩座大山面前,不少人還是選擇了回到老家或者去相比起來壓力不那麼大的新一線城市買房落戶。
在去年,小編的朋友康康決定離開工作了兩年多的北京,和男朋友一起回了長沙老家生活。
促使她做出這個決定的是她的年齡,93年的她覺得自己已經不算小了。
「北京的房價真的太高了,而且生活壓力大,雖然長沙天氣不怎麼樣,但那裡畢竟是我家,回去也會很習慣。」
而95年的「滬漂」波波也打算離開上海,和男朋友去武漢開啟新生活。
「我們的婚房都已經買好了,買的二手新房,打算今年或者明年就結婚。雖然上海這座城市很棒,也度過了很難忘的四年,但是人嘛,最終還是要找到一個地方安定下來的。」
據統計,租房的白領青年有7成都是30歲以下,30歲以上還在租房的白領僅佔3成;在今年的畢業生中,93.7%都有自己的購房計劃,期望自己能夠在35歲前買房。
圖源:58同城&安居客
對於看中成家立業的國人來說,租房雖然自由,想換就換,想走就走,但是給不了自己安全感。
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不僅僅是冰冷的鋼筋水泥混合物,更是組成一個家的必要基礎。
不論是否在大城市,比起租房來,買房才是更多大城市年輕人的最終選擇。
關於「租房」和「買房」,你怎麼看?
來評論區裡一起說說吧~
— END —
編輯 / 南音
圖片/ bilibili、豆瓣、58同城&安居客、
看看新聞、DT財經&網絡
文章/上海全攻略
字體來源/已獲字魂網商用授權
上海全攻略團隊 出品
更多:哭惹!中國單身人口近3億!100個上海人就有29個找不到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