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誇獎孩子,給孩子積極的鼓勵,孩子會表現地越來越出色。

2020-09-04 霧裡看花11



與孩子相處:

誇獎比打擊重要


語言是帶情緒的,能給人以溫暖,也能給人帶來傷害。

言語上的傷害比外在傷害嚴重,外在傷痕是看得見的,言語上的傷害卻是無形的。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曾在書中說:「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有不少父母「擅長」打擊教育,但這種打擊教育並不能起到「為了孩子好」的目的,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消極影響。


經常被打擊的孩子,往往十分自卑,常常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的情緒中去。

來自父母的打擊,所造成的傷害不僅體現在當下,它更像一根針,透過綿長的歲月之中,時時刺在子女的心頭。


清代教育家顏元也曾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經常誇獎孩子,給孩子積極的暗示與鼓勵,孩子會表現地越來越出色。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詞語叫「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說的是: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

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讚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

同時,在教育心理學中,也有一個概念叫「翁格瑪麗效應」,在被表揚的情況下,受表揚者會不斷進步。


父母與孩子好好說話,家庭才能幸福美滿。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卻需要學習。

一一節選自《一抹拾書》文/儒風大家

題為編者加

相關焦點

  • 經常誇獎孩子,會不會讓孩子容易驕傲自滿?
    有的家長說,想誇獎孩子,讓孩子感覺到被認可。但是又怕經常誇獎孩子,會讓孩子驕傲自滿。不知道該怎麼辦。首先,我想表明我的觀點,我覺得孩子是「誇不壞」的。個人意見,越是那些吝嗇於肯定或誇獎孩子的父母,越是擔心孩子被「誇壞」,越是擔心表揚孩子兩句,孩子就驕傲起來。
  • 當孩子表現出彩時,請父母用"優質的誇獎"鼓勵孩子,更有效果
    現在我們都講究鼓勵式教育,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不過有的家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就是知道了要誇獎孩子,但卻沒用對方法,孩子從家長的誇獎中收益不夠。家長不僅要經常誇獎讚美孩子,還要懂得如何誇獎的藝術。"小安不解地問道。"有啊,我最想見笑笑老師了!"寶寶一臉天真地回答道。"那媽媽和笑笑老師,你更喜歡誰呀?"小安故意使壞地追問,本以為孩子會為難,沒想到孩子想都不想的就說了笑笑老師。"為什麼呀?媽媽對你不好嗎?
  • 誇獎孩子只有一句"你真棒",有多少父母真正會誇獎孩子?
    研究結果發現,擁有固定型思維的孩子,在面對困難時選擇了逃避,沒有投入,大腦幾乎一動不動,認為努力和困難讓他們感到自己很蠢;而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他們積極地應對挑戰,認為努力和困難能讓大腦越來越聰明。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說:"鼓勵表揚,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比任何方面都重要。孩子幾乎所有不當行為的原因,都可以認為是缺乏適當的鼓勵表揚。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沒有受到鼓勵的孩子,受到鼓勵越多的孩子,行為和性格會越來越健康。
  • 斯坦福心理學家:誇獎可能會害了孩子,鼓勵帶來的掌控感才是關鍵
    今天年輕的父母,已經越來越認同賞識教育的理念,認為「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可是,誇獎的功效真如我們想的這樣嗎?在老一輩的教育理念裡,可能還會信奉 「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材「,覺得懲罰才能樹立孩子的良好行為,他們也不太輕易表揚和誇獎孩子,怕誇多了孩子會驕傲。
  • 斯坦福心理學家:誇獎可能會害了孩子,鼓勵帶來的「掌控感」才是關鍵
    在老一輩的教育理念裡他們不太輕易表揚和誇獎孩子,怕誇多了孩子會驕傲。今天年輕的父母,已經越來越認同賞識教育的理念,認為「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也就是心理學裡經常使用的行為強化法。我們誇獎孩子的目的,是為了激勵孩子,當出現了好的行為時,可以保持和進步;當遇見了失敗和挫折,可以不灰心,不氣餒。可是,誇獎的功效真的如我們想的這樣嗎?
  • 讓誇獎變得更有效果的訣竅:給孩子一個「意外」的鼓勵
    當誇獎失去了效果:家長如何做才能讓鼓勵更有效?在教育的過程中,父母都知道要讓孩子變得上進,誇獎會比批評更有效果,但實踐過之後也會有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說孩子很棒的時候他們基本沒有什麼反應,誇獎失去了應該有的效果,久而久之甚至孩子認為家長的誇獎是一種表面附和,根本不認為大人覺得自己真的很棒。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如何讓誇獎變得更有效,其實也是需要技巧的。
  • 開學半個月,孩子學習不積極要人催?父母學會誇獎,娃自覺性更高
    &34;用在育兒方面也有一樣的效果,父母的鼓勵和誇獎,會讓孩子朝著良好的方向進步。多循環幾次,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自覺,不用父母催促就主動去寫作業。受到父母肯定的孩子,行為上會變得積極樂觀,奮發向上。比如父母說孩子聰明,希望他們下一次考試能有好成績。來自父母的期望,會讓孩子努力往這個期望靠攏,為了能考好,他們會努力學習、認真聽講、積極完成作業等。
  •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不要陷入讚美誤區,正確地誇獎孩子很重要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隨著教育理念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長也開始轉變自己的觀念,從過去支持「棍棒教育」開始向溫和派轉變,通過讚美教育,確實能讓孩子積極發展。當然普遍存在的一種情況也讓人感到擔憂,「你真棒」這種日常激勵的實際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有時候甚至會起到反效果。
  • 父母誇獎孩子有學問,除了會說「你真棒」,還會怎樣誇獎呢?
    在我們身邊,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誇獎,「你真聰明」「你真帥」「真乖」。其實,這樣的誇獎偶爾一次還行,經常誇不起任何作用,甚至讓孩子產生錯覺:自己天生聰明、帥氣、乖巧。所以,家長誇獎孩子,不能泛泛而誇,而是要誇具體,誇孩子努力的程度等。
  • 心理學家告訴你:對於孩子,家長的鼓勵比誇獎來得更有力量
    一般情況下,家長會認為對孩子鼓勵就是要多進行表揚。很多家長只會用表揚的方式激勵孩子,但是對孩子真正起到積極作用的並不是家長的表揚,而是家長的鼓勵。如果自己沒有成功,那麼只能說明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和特長,通常會很容易放棄,而且經常對孩子表揚還會讓孩子過於看重事情的結果,使他們因為擔心失敗而不願去接受挑戰。二、為什麼我們應該多鼓勵孩子,少用些誇獎?鼓勵是指家長對孩子言行的支持,對事情過程中孩子努力的肯定。而誇獎則是對於事情結果的評價和表揚。
  • 「誇獎」對孩子並非好事,鼓勵卻是孩子成長的必需品,家長要了解
    誇獎確實對孩子有好處,但不正確地誇獎反而也會給孩子帶來影響。那麼不正確的誇獎,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弊端呢?不正確的誇獎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弊端1、孩子盲目自信家長如果用了不正確的方式去誇獎孩子的話,這只會讓孩子變得盲目自信。
  • 適度的誇獎和鼓勵是給孩子最溫暖的力量
    意思是說,經常數落孩子的一些缺點,還不如找到他的優點加以鼓勵,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滋味。經常指責孩子的缺點,他並不會改變,說得多了還傷感情。但是如果經常鼓勵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父母也會開心快樂,彼此之間就會越來越親密。父母是孩子的後盾,你的每句話,每個態度孩子都能感受到。
  • 怎樣正確地誇獎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帶給家長很多驚喜,讓家長忍不住誇讚。不過誇獎孩子也有大學問,研究表明,如果誇獎不得當,不僅對孩子的發展起不到積極的作用,反而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那麼,家長應該怎樣誇獎孩子呢?我們可以讚美孩子的努力,做事的過程,或是思路等等,但是不能整天說「孩子真棒!」「孩子太厲害了!」這麼一味地誇,真的好嗎?萬一哪天沒人誇了,孩子心裡難道不會有落差?
  • 一味誇獎並非「賞識教育」,正確鼓勵,才能教育好孩子
    賞識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讓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態中覺醒。越來越多的父母嘗試著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然而,有些父母並沒有理解賞識的真正內涵。賞識教育就是一味的表揚+鼓勵嗎?盲目賞識不僅不能讓孩子從中獲益,反而會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這樣那樣的問題。不走心的誇獎,並非真正的"誇獎教育"。
  • 「女孩連續50天被誇獎」改頭換面!正確表揚孩子,才是正面管教
    從這個計劃中我們可以看到,積極的鼓勵和真誠的讚美對一個人來說作用多大,這也給我們的育兒一些啟發。如果你懂得如何去鼓勵和表揚孩子,那麼孩子真的會"如你所願",變得越來越出色。1、表揚能讓孩子專注於自己的可取之處家長指出孩子的某個特點或表現時,說出的話語有"強調"的作用。
  • 誇獎孩子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亂誇誇錯孩子等於在害孩子
    一個正確的誇獎,一個正確的態度會增加孩子的積極情緒。但是如果您的誇獎詞用的過於太泛濫,會讓孩子產生負面影響,或者是讓孩子覺得誇獎是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感覺。那麼孩子每天就會在等待您的誇獎,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也顯得不那麼努力。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家長的誇獎是輕而易舉的。但是如果有一天您不小心忽略了孩子的存在。
  • 誇獎也會讓孩子經不起挫折?爸媽誇獎孩子要注意這3點
    這個權威性謊言對教師產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師對名單上學生能力評價;而教師這一心理活動又通過情緒、語言和行為傳染給學生,讓學生強烈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積極暗示,變得更加自信和自強,從而在各方面也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在孩子面前,父母是孩子的權威。經常誇孩子可以讓孩子更自信,但孩子到底要怎麼誇,你真的知道嗎?
  • 每天和孩子說3句話,孩子未來會越來越出色,早看早受益
    大人們日常說的話,對孩子們會有很大的影響,不要錯過鼓勵你孩子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你充滿正能量的愛,讓他們可以有能力追求自己的夢想。每天和孩子說3句話,孩子未來會越來越出色,早看早受益!1、我愛你父母對孩子的愛,常常是你知我知大家知,偏偏「孩子不知」。所以,直白地表達愛的形式,孩子會更直觀。勇敢的開口向孩子說愛,對年幼的孩子更合適。
  • 聰明的父母應懂得向孩子「示弱」,做到這3點,孩子會越來越出色
    導讀:聰明的父母應懂得向孩子「示弱」,做到這3點,孩子會越來越出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聰明的父母應懂得向孩子「示弱」,做到這3點,孩子會越來越出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別再用舊套路了,鼓勵孩子別再敷衍,這樣的有效誇獎才有作用
    聽了媽媽的話,小外甥果然又來了興趣,乖乖地坐到書桌前去畫畫了。其實大姑和表姐都誇獎了孩子,但引起的效果卻大相逕庭,這是為什麼呢?很簡單,因為大姑用的是傳統的老套路,這種敷衍式的誇獎,是可以用於任何場景的,孩子當然就不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