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獎孩子只有一句"你真棒",有多少父母真正會誇獎孩子?

2020-10-05 媽咪有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生活中,你會不會誇獎一下自己的孩子呢?當孩子考試考得不錯的成績,你會不會對他們說一句你真棒呢?又或者說獎勵一下他們呢?相信很多父母都會表揚或獎勵自己的孩子,但是你是否知道,對孩子的獎勵和表揚,其中也有很多門道呢?

父母的表揚和肯定,是3-6歲幼兒行動和探究動力的主要來源。正確並善於運用表揚,對孩子行為、性格、思維模式的塑造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關於思維模式,美國史丹福大學發展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曾經率領團隊,耗時10年對紐約20所學校的400名學生開展了實驗,得出結論:人的思維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另一種就是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卡羅爾教授為了研究"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和"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兩種思維的差異,還找了一批10歲左右的孩子來做調研,將一些困難和挑戰擺到他們面前,看孩子做出的反應。


研究結果發現,擁有固定型思維的孩子,在面對困難時選擇了逃避,沒有投入,大腦幾乎一動不動,認為努力和困難讓他們感到自己很蠢;而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他們積極地應對挑戰,認為努力和困難能讓大腦越來越聰明。

幸運的是,成長型思維是可以培養的。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說:"鼓勵表揚,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比任何方面都重要。孩子幾乎所有不當行為的原因,都可以認為是缺乏適當的鼓勵表揚。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沒有受到鼓勵的孩子,受到鼓勵越多的孩子,行為和性格會越來越健康。"也就說,父母多誇獎孩子,多表揚孩子,也能啟發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得到來自父母的誇獎,無形之中會增自信心。當孩子有了自信心以後,他們面對困難才會有越挫越勇的底氣;


②影響孩子的行為。被父母表揚的孩子,行為上更積極,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挑戰,而不是逃避。而積極應對挑戰,正是成長型思維所具備的一個特徵。


③增進孩子的學習動力。經常被父母誇獎的孩子,更有自信,也敢於冒險和挑戰。在學習上,更有主動性;動力也更強,有突破自己的決心。

④促進親子感情。誇獎意味著肯定,父母對孩子的誇獎就是對他們的肯定。當父母肯定自己,孩子對父母說的話更容易認同,也更樂於接受父母的意見和建議。可以促進親子間的關係,加溫感情。


不過,誇獎孩子只有一句"你真棒"可不行。有多少父母真正會誇獎孩子?


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書中,關於誇獎孩子有一個恰到好處的比喻——"稱讚,就像是青黴素,絕不能隨意使用"。比如很多父母誇獎孩子的時候,都只是籠統地說一句:"寶寶你真棒,你真厲害"等。其實這種誇獎方式是錯誤的,因為對於很籠統的誇獎,孩子容易感到無所適從。

父母該學會真正地誇獎孩子:


一、具體不籠統


對於誇獎,父母要做到具體不籠統。為什麼呢?因為如果父母很籠統地誇獎孩子一句"你真棒",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也許不知道自己到底哪裡被誇獎了。


舉個例子,當孩子幫父母做家務的時候,父母與其高興地誇孩子"你真棒",還不如對孩子說一句:"謝謝你幫爸爸/媽媽做家務,爸爸/媽媽很開心"。那麼這個時候,孩子就能明白,自己做家務能讓爸爸媽媽高興,進而產生以後多幫父母做家務的想法。

二、孩子本來就能做的事情不過度誇獎


父母第一次看見自己的寶寶獨立吃飯,大多會高興地誇獎他們"寶寶真棒,能自己吃飯了"。一般情況下,這種誇獎只需要一次就行了,因為等寶寶慢慢熟練,獨立吃飯就成了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但有的父母卻喜歡一直誇獎,"哇,寶寶又自己吃飯了,真厲害";孩子雖然小,但是他們不傻。一件簡單的事情被父母誇來誇去,他們就對父母的誇獎有了"抗體",畢竟這件事情本來就是他們能做到的。

三、誇付出不誇聰明


有的父母很喜歡這樣誇獎孩子"你真聰明",當孩子自己做出一道數學題、自己找到了打開房間門的辦法等等,這些微小進步,都會被父母誇一句"你真聰明"。時間長了,孩子容易由"自信"變成"自負"。


父母不妨嘗試,將自己的誇獎用在孩子的付出上。比如孩子自己努力完成了一道數學題,可以說"寶寶自己努力做出了數學題,真棒"。那麼孩子就能明白,自己的付出(獨立做題)被父母重視了,以後才會繼續堅持。

四、誇獎不做對比


另外,父母誇獎孩子的時候,也要做到不對比。父母誇獎孩子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你比哥哥做得好,真棒";抑或是"你成績比鄰居的小紅好,真棒"。


這樣的誇獎很容易出問題,因為孩子的關注點會從事情本身,轉移到"和比人比較,贏過別人"這個點上,容易讓孩子養成攀比的心理。

小貼士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父母的誇獎對於孩子來說,有很重要的意義。但是誇獎也是一種學問,父母應該要善用誇獎,正確的誇獎方式可以激勵孩子,讓孩子往自己期待的方向發展。而錯誤的誇獎方式,會讓孩子變得盲目自大,養成不良的性格。


今日互動話題:你平時會誇獎孩子嗎?是怎麼誇獎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父母誇獎孩子有學問,除了會說「你真棒」,還會怎樣誇獎呢?
    有一種說法:好孩子是誇出來。父母誇得好,孩子會充滿自信,更加努力;誇得不當,則會讓孩子產生自滿和驕傲情緒。作為父母,對孩子除了會說「你真棒」,你還會怎樣誇獎自己的孩子呢?在我們身邊,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誇獎,「你真聰明」「你真帥」「真乖」。其實,這樣的誇獎偶爾一次還行,經常誇不起任何作用,甚至讓孩子產生錯覺:自己天生聰明、帥氣、乖巧。所以,家長誇獎孩子,不能泛泛而誇,而是要誇具體,誇孩子努力的程度等。
  • 誇獎孩子別只說「你真棒」,這樣誇孩子,孩子的進步會更大
    都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年輕的父母們絲毫不吝嗇自己對孩子的稱讚。都知道批評孩子會讓他缺乏信心,孩子需要誇獎更陽光,於是就開始無止境的誇獎,「真棒」「真聰明」這種話時刻掛在嘴上。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感到父母的敷衍,自己沒有做什麼值得誇獎的事情也被誇獎一番,鼓勵的價值會顯得越來越低。當家長真的太難了,既要呵護好孩子的心,又要講究誇獎程度不能讓孩子感到敷衍。
  • 育兒避坑指南之誇獎孩子誤區:父母隨口說「你真棒」
    在我們現實育兒中,「你真棒」可能是很多父母經常對孩子說的話。當孩子跟你炫耀他的手工作品時,我們會說「你真棒」;當孩子表演幼兒園教的節目時,我們會說「你真棒」;當孩子主動收拾玩具時,我們會說「你真棒」……「你真棒」這三個字成了很多家長的口頭禪。但是,「你真棒」這三個字是父母能夠隨口說的嗎?經常對孩子說「你真棒」會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呢?父母又應該如何正確誇獎孩子呢?
  • 「你真厲害!」「你真棒!」這種誇獎毀了多少孩子
    我不明白為什麼他會這麼做,按照遊戲的規則剛才我已經贏了。他極力不認同我贏了他的這個事實,乃至最後哭鬧一場。是什麼讓一個小孩子哪怕打破遊戲的規則也要讓自己贏呢?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基礎理論提到過:人們的行為是有目的的,包括孩子。但是他們對此並沒有清醒的意識,孩子覺察能力很強,但解釋能力卻很差。
  • 別只會誇孩子「你真棒」,學習這些「花式誇獎」,才能誇到點子上
    「你真棒」,「花式誇獎」孩子更優秀黎女士和許多年輕媽媽一樣,認為多誇獎孩子能夠讓孩子更有自信,生活或者學習上的事情也能完成得更好。這天,女兒將一幅剛剛畫好的畫拿給黎女士看,黎女士欣賞了之後誇了一句「你真棒」,但是女兒卻沒有感到太高興。
  • 誇獎孩子得有針對性 少用「你真棒」等籠統詞彙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父母們經常會用「你真棒」「寶寶真聰明」「好寶寶」等這些話誇獎孩子,殊不知,已經走入誇獎孩子的誤區。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市德育特級教師麼青提醒廣大父母,表揚孩子要誇獎具體的行為,讓孩子明白如何做才是好的,讓家長的話有指導意義,而不是單純的表揚。&nbsp&nbsp&nbsp&nbsp隨口誇獎也會帶來消極影響。首先家長應該明白為什麼要誇獎孩子,原因是什麼。比如孩子作業寫得快、寫得好,如果家長用「你真棒」這類籠統詞彙,表揚不具有指導性。
  • 誇獎孩子,別說「你真棒」,聰明的家長常說4句話,孩子更自信
    每當看到孩子學習了新的技能,媽媽們總是喜在眉梢,忍不住由衷的誇讚道:「寶寶,你真棒!」但這樣的誇讚真的對孩子有利嗎?誠然,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誇讚與鼓勵!正確的誇讚,會讓孩子更加聰明與自信;但不正確的誇讚,可能會起到「反效果」,讓孩子養成怕輸怕困難、膽怯、不自信的性格。
  • 還在誇獎「你真棒」?多數父母都誇錯了,試試這樣誇,效果更好
    誇讚是一種育兒手段,相信多數父母都用「你真棒」來誇過孩子,但是真實情況是,當孩子聽到泛濫的「你真棒」時,孩子其實是困惑的,他們根本不明白自己怎麼就棒了?自己到底棒在哪裡呢?小丫頭有些失望的看著我說:媽媽,你看我畫的畫,顏色是不是很好看?我用紅色加紫色畫的,你知道紅色加紫色會變成什麼顏色嗎?然後開始滔滔不絕的給我講畫畫的過程。講完之後,我給她豎起大拇指說:「寶貝真棒!給你比個心!」
  • 「你真棒」已成過去,這8句話才是誇獎孩子的精髓
    大家都知道誇獎孩子有多重要,所以總是不吝將「你真棒」、「你真聰明」這樣的讚美之詞掛在嘴邊。然而時間長了,有些家長就會發現孩子似乎對這些讚美已經沒有什麼反應了,家長誇得多了,反而還會引起他們的反感。曾有研究表明,家長總是說「你真棒」、「你真聰明」,並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
  • ​誇獎孩子,別說「你真棒」,聰明的家長常說4句話,孩子更自信
    每當看到孩子學習了新的技能,媽媽們總是喜在眉梢,忍不住由衷的誇讚道:「寶寶,你真棒!」但這樣的誇讚真的對孩子有利嗎?誠然,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誇讚與鼓勵!正確的誇讚,會讓孩子更加聰明與自信;但不正確的誇讚,可能會起到「反效果」,讓孩子養成怕輸怕困難、膽怯、不自信的性格。
  • 「你真棒」有智慧的媽媽,從不這樣誇獎孩子
    導讀:「你真棒」有智慧的媽媽,從不這樣誇獎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真棒」有智慧的媽媽,從不這樣誇獎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誇獎也會讓孩子經不起挫折?爸媽誇獎孩子要注意這3點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恐怕很多人有類似經歷。在取成績的時候爸媽總會來一句「別太驕傲了,說不定就是你運氣好」潑潑冷水。失敗時又會來一句「你看看吧,早說你你不聽......」再給你補刀。為什麼自己怎麼做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呢?要一句誇獎怎麼就這麼難?01 皮格馬利翁效應因為有了這些親身經歷,在自己成為父母后,也就會更加注意這方面。
  • 別再用「你真棒」誇獎孩子,誇獎有6個要點,聰明家長學起來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誇獎,因為這意味著之前的努力得到大家的認可,尤其對於孩子來說,在成長路上他們需要家長誇獎,不知家長有沒有掌握好誇人的「火候」?不少孩子因為長期聽到家長說「你真厲害」之類的話之後,對這類話並不會有多少觸動。家長想要鼓勵孩子,想對孩子努力的成果進行讚揚,開始或許會讓孩子有高興,但時間長了之後,並不利於孩子成長,甚至會影響到孩子正常的心理。
  • 簡單直白的"你真棒"誇毀了一代人,間接誇獎才真正幫孩子樹立自信
    而在這種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兒時的壓抑歷歷在目。當新的教育理念興起後,這一代父母普遍選擇誇獎式教育,希望通過誇獎來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孩子穿個衣服也誇"你真棒",孩子哪怕說句話,也被誇獎"你真棒"。
  • 「別人家孩子為什麼比你好?」,「因為別人有個會誇獎的爸媽」
    我當時就在想,很多時候,家長也是這樣誇孩子的呀。「寶寶乖,媽媽給你買吃的去」、「哇,你真棒!」這樣的誇獎,是不是和萊德誇狗狗類似?孩子需要被肯定和鼓勵,家長怎麼說才是最有效的呢?我總結了以下三點:第一,描述細節,誇具體;「你畫得真好」「你跳得真棒」這樣的誇獎,我們是不是很熟悉?其實這樣誇了,孩子也不知道他哪裡好。因為太籠統了。
  • 別隨便誇孩子你真棒,你的誇獎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錯誤的表揚讓孩子失去自我鄰居家小孩因為從小長的可愛,加上父母平時有意識的教他背一些古詩、識字、算術,所以在同齡孩子中顯得格外突出一點。平時,小區內玩耍,這個小孩總是會被家長要求給大家表演,表演結束後家長總會狠狠的誇一番孩子,比如:真聰明、真可愛、很棒、好厲害。
  • 別再說「你真棒」了,誇獎孩子需要走點心
    Carol Dweck教授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她指出,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做事不易放棄,更能從過程中享受到樂趣,更容易尋求幫助,復原力也更強。也許上面的理論知識太抽象,家長會覺得,又要讓我們多鼓勵孩子,又要防止孩子有錯誤的認知,那到底要怎么正確誇獎孩子呢?其實也不需矯枉過正,變得不敢讚美孩子,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確實是需要善加鼓勵的,想要正確的鼓勵孩子,就從以下這些秘訣著手吧!
  • 家長學會孩子「誇獎公式」,一句頂一萬句,寶寶性格好更懂事
    都說孩子是在誇獎中長大的,家長每次見證孩子的成長,都會說一句「你真棒」,可是這句萬能語對孩子的成長真的有幫助嗎?對於誇獎這件事也是需要點技術的,有的孩子因為誇獎變得更懂事,性格也更好。做事特別任性,一旦有一點不符合他的心思就會哭鬧。聽不得別人說他做的不好,認為自己就是最厲害的,什麼都會。聽到別人的否定或者批評就會大鬧起來。一開始彤彤以為壯壯是到了叛逆期,可是到了周末時候帶壯壯回奶奶家,彤彤發現了問題出現在哪了。無論壯壯做什麼事情奶奶都會誇「你真棒」「你真聰明」,做的好與不好奶奶都會誇獎。
  • 「你真棒」,還用這三個字誇孩子,看完這3種方式變花樣誇獎他
    媽媽看了我的試卷,不溫不火地說:「作文滿分有什麼用,這張試卷才得了80分。」接著被念叨一晚上,因為在媽媽眼裡,要100分才值得表揚。想得到一句誇獎真的很難。以前的父母不誇獎自己的孩子,聽到別人誇獎自己的孩子,還不好意思地說沒有,或者還要「貶低」下孩子。
  • 誇獎孩子的經典語句大全,家長值得收藏
    誇獎,即讚美、稱讚。正確的誇獎孩子,一是需要以具體的事件和場景為基礎,只有回歸具體事件和具體場景,孩子才會真正意義上明確自己哪些行為是正確的。二是需要真誠,要出於真心,所誇獎的內容是對方確實具有或即將具有的優良品質和特點。三是誇獎的內容應被對方所在意。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