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學會孩子「誇獎公式」,一句頂一萬句,寶寶性格好更懂事

2020-09-10 糖果育兒日記

都說孩子是在誇獎中長大的,家長每次見證孩子的成長,都會說一句「你真棒」,可是這句萬能語對孩子的成長真的有幫助嗎?

對於誇獎這件事也是需要點技術的,有的孩子因為誇獎變得更懂事,性格也更好。



可是有的孩子卻因為誇獎變得越來越」傻」。出現兩極分化是因為家長不知道「誇獎公式」。

同樣誇孩子,奶奶、媽媽大不同

彤彤家寶寶快4歲了,從出生開始一直都是彤彤自己在照顧。因為年輕人的觀念和時代貼合的比較好,所以彤彤的寶寶壯壯從小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聽話懂事還有禮貌,在小區裡很多孩子都喜歡和他一起玩。



今年把壯壯送去幼兒園後彤彤也上班了,到了暑假正好送去奶奶家避暑,彤彤也能安心上班。可是沒想到暑假結束後把壯壯接回來,壯壯就像變個人一樣。

做事特別任性,一旦有一點不符合他的心思就會哭鬧。聽不得別人說他做的不好,認為自己就是最厲害的,什麼都會。聽到別人的否定或者批評就會大鬧起來。

一開始彤彤以為壯壯是到了叛逆期,可是到了周末時候帶壯壯回奶奶家,彤彤發現了問題出現在哪了。

無論壯壯做什麼事情奶奶都會誇「你真棒」「你真聰明」,做的好與不好奶奶都會誇獎。

所以壯壯的性格也發生了變化,找到了問題的原因彤彤,也儘量避免單獨把壯壯送到奶奶家了。

常見的錯誤誇孩子方法,快來對照一下

1) 誇孩子「自帶光環」

有的寶寶天生顏值高一點,或者發育比別的孩子早身高高一些,家長就會一直誇獎「寶寶真漂亮」「寶寶是最高的太厲害了」,讓孩子以為自己天生就比別人優越。



慢慢的變得更加自大、驕傲,看不到別人的優點,對於學習的積極性也會變低。

2)「無差別」誇獎

就如同上文中壯壯奶奶一樣,無論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會誇。做的對的、做的錯的都誇。



比如出去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因為玩具兩個孩子發生了矛盾,自己家孩子為了搶玩具出手打了別人,家長不但不批評打人是不對的行為,相反卻表揚孩子勇敢。

那麼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孩子還是會出手傷人,如果有一天遇到了比自己力氣大,或者年齡大的孩子,自己家孩子一定會吃虧。

3)「敷衍式」誇獎

有的家長平時工作比較忙,很少有時間可以陪孩子。可是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關注,孩子也需要父母的肯定。

這時候家長就會出現「敷衍式的誇獎」,根本不會注意到孩子做了什麼,只會說一句「你真棒」。



比如孩子用積木做了個超人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揚,可是家長只有一句你真棒,孩子慢慢就會產生失落感。

以後也不願意再和家長分享自己的事情,慢慢的親子關係受到影響,孩子也會變得內向。

「一句頂一萬句」的誇獎公式,家長學會孩子性格好

誇獎公式=具體行為+積極作用+期待方向

具體行為

寶寶剛才你把玩具都收拾到玩具箱裡了,幫助玩具回家了還讓屋子變得更乾淨,你真是媽媽的小幫手;

寶寶今天自己吃的飯,而且還把小碗吃的乾乾淨淨,寶寶長大了可以自己吃飯媽媽真開心;



把孩子剛剛做的事情描述出來,讓孩子知道自己做的什麼事情得到的表揚,下次在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也會主動去做。

積極作用

主動收拾玩具表揚孩子「講衛生愛乾淨」,慢慢孩子的秩序感也會提升,除了收拾玩具還可以收拾自己的房間,對以後的性格形成有很好的作用。

孩子用了半天的時間學會了一個手指謠,「寶寶用了半天時間就學會了,你真努力」,讓孩子明白努力的重要性,對於日後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做好基礎。

從一件事情可以養成孩子的一個習慣、行為,為以後的性格養成做好基礎,從而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期待方向:

這次做的好不夠,還希望孩子能繼續努力加油做的更好,提出父母的期望。

「寶寶用了半天時間就能學會一個手指謠,如果每天都能這麼做,就可以學會更多手指謠,比媽媽會的都多了呢」。給孩子明確的方向,從而取得更好的成果。


誇獎的萬能公式你掌握了嗎?根據自家寶寶的行為多多套入吧。

相關焦點

  • 《一句頂一萬句》:假如潘金蓮武大郎有孩子
    《一句頂一萬句》和《我不是潘金蓮》營銷是「打包」的。兩個故事也有些相通之處。如果用營銷語言講,一個說的是綠帽子,一個講的是潘金蓮。
  • 《一句頂一萬句》楊百順生存艱難,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一句頂一萬句》楊百順生存艱難,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一句頂一萬句》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劉震雲老師的作品《一句頂一萬句》吧,這部小說的人物關係很複雜,其中每個人的性格都很不一樣。但是在作者的筆下卻都很清晰明了,每一個人的形象都很生動。
  • 《一句頂一萬句》引國際關注
    深圳特區報訊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一句頂一萬句》即將呈現大銀幕,該片日前已在河南黃河邊完成拍攝,而執導該片的劉雨霖就是原著作家劉震雲的女兒。 《一句頂一萬句》是劉震雲的長篇小說代表作,講述兩個普通人為尋找能說上話的人,歷經千難萬險演繹了一幕幕動人心魄的故事。該書曾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並被翻譯成英、法、德、意等20多種文字。
  • 《一句頂一萬句之出延津記》:中國的「出埃及記」
    為了一句說得著的話,為了一個說得著的人,尋遍中原大地,尋過七十載時光。2019年4月12日,《一句頂一萬句之出延津記》將登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這是繼2018年4月在國家大劇院首演之後,《一句頂一萬句之出延津記》第二次與觀眾見面。4月7日,新版話劇在京召開發布會,小說原著劉震雲、導演牟森出席。
  • 誇獎孩子只有一句"你真棒",有多少父母真正會誇獎孩子?
    經常被父母誇獎的孩子,更有自信,也敢於冒險和挑戰。在學習上,更有主動性;動力也更強,有突破自己的決心。誇獎意味著肯定,父母對孩子的誇獎就是對他們的肯定。當父母肯定自己,孩子對父母說的話更容易認同,也更樂於接受父母的意見和建議。可以促進親子間的關係,加溫感情。不過,誇獎孩子只有一句"你真棒"可不行。有多少父母真正會誇獎孩子?
  • 當孩子表現出彩時,請父母用"優質的誇獎"鼓勵孩子,更有效果
    現在我們都講究鼓勵式教育,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不過有的家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就是知道了要誇獎孩子,但卻沒用對方法,孩子從家長的誇獎中收益不夠。家長不僅要經常誇獎讚美孩子,還要懂得如何誇獎的藝術。,聽完解釋,寶媽才知道自己差在了哪裡別人家的孩子要開學的時候都是嚎啕大哭一百個不願意,但小安家的寶寶就不一樣了,簡直比家長還要期待。
  • 不想讓孩子像「賀子秋」一樣懂事!不要再誇獎孩子懂事了!
    我想大聲說,不要把懂事當做誇獎!你不知道被誇獎的人有多絕望!,它真的不是一個好東西。,我一顆也捨不得吃興奮的把五顆糖全部帶回家給爺爺奶奶,心理想著他們會如何誇獎我,會更喜歡我,我開心極了。不要把懂事作為誇獎,當看到小小的賀子秋一個人在衛生間洗衣服時,很心酸。
  • 日常誇孩子有技巧,掌握這套萬能公式,寶寶打心底裡變得更加開朗
    傷心難過時可以被逗樂,懷疑自己是重獲信心,成年人工作壓力大,但過程再辛苦,聽完一句簡單的稱讚就能立刻恢復元氣。稱讚對寶寶成長同樣奏效,如果寶寶做得優秀,父母給予誇獎會讓寶寶信心大增。但很多父母常常只會用一個「好」字代替走心的稱讚,孩子就會懷疑,父母這個「好」字,究竟是敷衍,還是發自內心?誇獎孩子並不難,誇讚的成果卻驚人,父母還等什麼?
  • 藝訊| 《認真的重要性》王爾德邂逅約翰·列儂 《一句頂一萬句》牟...
    今年,《認真的重要性》的演出預示著精英文創全面登陸上海計劃正式啟動,接下來的幾個月,精英文創出品的舞臺劇《一句頂一萬句》以及《馬不停蹄的憂傷》也將陸續登陸上海大劇院。《認真的重要性》接檔精英文創登陸計劃的第二部作品,便是剛剛在國家大劇院首演的《一句頂一萬句》。該劇改編自劉震雲所著同名小說,牟森導演,自劇目確定之時就備受期待,小說分為兩部,包括 《出延津記》與《回延津記》,描述了一種中國式的孤獨感和友情觀,書中的人物絕大部分是中國最底層的老百姓。
  • 舞臺劇《一句頂一萬句》將於4月19至4月20日首次亮相河南藝術中心...
    2019年4月19至20日,《一句頂一萬句》之出延津記將首次登陸河南藝術中心大劇場,為觀眾帶來更細膩的故事、更豐滿的演出。在大幕升起之前,請隨本文了解下《一句頂一萬句》之出延津記的由來與看點。正因為有這樣一部風格獨特的文學經典做支撐,《一句頂一萬句》才得以在戲劇舞臺上綻放光彩。河南人演河南戲,直抵中原精神內核全部用河南方言演出,也是舞臺劇《一句頂一萬句》特別引人關注之處。
  • 《一句頂一萬句》最「毒」的5句話,道盡中國式孤獨,句句扎心窩
    《一句頂一萬句》是作家劉震雲的著作,它被稱為中國版的「百年孤獨」,雖然這個稱呼受到了很多人的抨擊,但它確實講述了關於中國人百年的經歷,也是百年的孤獨。《一句頂一萬句》中塑造了很多中國底層的老百姓,但這正是這部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不要說精神的痛苦只有知識分子才有,中國最底層的「賤民」也有,同樣都會因為孤獨在「高級」流浪和漂泊。讀這本書本是打算放鬆一下的,可讀的過程中,心裡越來越抓撓,苦澀得很,為什麼?
  • 孩子有這2個「懂事」的行為,暗示長大跟成功無緣?家長不要大意
    在孩子把自己的喜歡的東西分享出去之後才誇讚孩子說「寶寶真懂事」,而孩子不然就用「媽媽不喜歡你了」來威脅孩子,過分的強調「謙讓」,孩子想得到的總是得不到滿足,那麼長時間下來之後就會形成一系類的負面情緒,爸爸媽媽是不是沒那麼喜歡我,是不是我不優秀。
  • 回看電影《一句頂一萬句》感悟:懂你的人何須浪費口舌去解釋種種
    回看電影《一句頂一萬句》感悟:懂你的人何須浪費口舌去解釋種種「一句頂一萬句」,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是在一個叫做「無獨有偶」的雙人展上,這個雙人展限定看展必須是雙人同行,但不局限於是情侶或是朋友,只要是兩個人就可以。
  • 《一句頂一萬句》的5個「毒句」,初讀只覺是大實話,細品後扎心
    其實《我不是潘金蓮》和《一句頂一萬句》一樣,故事都是寫一個戴了綠帽子的人想殺人,其實不過是想在人群中找到能說上話的人。不同的是,《我不是潘金蓮》中是一個戴綠帽子的女人,從殺人到折騰人,不過是想在人群中糾正一句話而已。
  • 懂事的孩子沒糖吃?孩子不需要太懂事,他需要的是快樂
    自從看了《都挺好》的電視劇後,小編就對蘇明成這個人物印象十分深刻。相信小時候的蘇明成一定就是爸爸媽媽口中會撒嬌,傳說中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典型代表者吧,看到這個傳說中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孩子長大後竟然變成一個啃老族,小編是一點都不感到意外,相反,小編對一些被大人誇獎為懂事的孩子,有著深深的同情。
  • 別老是「你真棒」,這套誇孩子的「萬能公式」,教你誇出好孩子
    你會怎樣誇孩子?是不是當孩子會喊爸爸媽媽了,一句「寶寶你真棒」;當孩子會走路了,一句「寶寶你真棒」;當寶寶學會自己拿東西吃了,一句「寶寶你真棒」……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帶給家長很多成長的驚喜。為了讓這種驚喜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也為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我們都會選擇用誇讚的方式來激勵引導孩子。可在誇孩子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敷衍地用「你真棒」來誇讚孩子。
  • 別老是「你真棒」,一套誇孩子的「萬能公式」,教你誇出好孩子
    你會怎樣誇孩子?是不是當孩子會喊爸爸媽媽了,一句「寶寶你真棒」;當孩子會走路了,一句「寶寶你真棒」;當寶寶學會自己拿東西吃了,一句「寶寶你真棒」……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帶給家長很多成長的驚喜。為了讓這種驚喜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也為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我們都會選擇用誇讚的方式來激勵引導孩子。
  • 誇獎孩子,別說「你真棒」,聰明的家長常說4句話,孩子更自信
    每當看到孩子學習了新的技能,媽媽們總是喜在眉梢,忍不住由衷的誇讚道:「寶寶,你真棒!」但這樣的誇讚真的對孩子有利嗎?誠然,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誇讚與鼓勵!正確的誇讚,會讓孩子更加聰明與自信;但不正確的誇讚,可能會起到「反效果」,讓孩子養成怕輸怕困難、膽怯、不自信的性格。
  •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學會用正確的方式誇獎孩子,才不會害了他!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有人說孩子不能誇,一誇就驕傲自滿。「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很多父母都秉承著這樣的想法,所以更加傾向於對孩子的打擊教育,很少去鼓勵、誇獎孩子。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但是無論他有多好的底子,在長期的批評指責之下還會有自信嗎,還能成才嗎?家長長期的批評指責會給孩子形成一種思維定向,讓孩子下意識地認為自己就是那樣的不堪!
  • 一句頂一萬句主題曲 李健《你一言 我一語》試聽完整歌詞
    當「音樂詩人」李健遇上「內心戰爭大片」《一句頂一萬句》,一劑良藥,就此得來。李健  由原著劉震雲擔任編劇、江志強監製、劉雨霖執導的電影《一句頂一萬句  據悉,電影《一句頂一萬句》由西老莊影業有限公司、風山漸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微影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途古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這部備受期待的內心戰爭大片將於今年11月4日全球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