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憑」什麼書獲得的諾貝爾文學獎,說出來可能你還不知道

2020-12-27 文史撰家

莫言是一個很「洋」的作家,他博覽群書、思想天馬行空。因為小時候窮的緣故,莫言深深體會過挨餓、孤獨的感覺。所以很多想法新奇的素材在小時候就已經為他做下了鋪墊,這使得莫言很快走上了寫作之路。

由於愛看書,特別愛看很多世界名著,導致七八十年代的莫言早早就領略了西方文學的魅力,所以在莫言的書中,即便有很多與歐美文化不沾邊的故事或人物,都被莫言「乾坤大挪移」搬到他專注描摹的「山東省高密東北鄉」。比如在《豐乳肥臀》一開篇他就寫了瑞典牧師馬洛亞,黃燦燦的大鬍子,其實他只是豐富作品才被莫言「安」上去的。

馬洛亞牧師靜靜地躺在炕上,看到一道紅光照耀在聖母瑪利亞粉紅色的乳.房和她懷抱著的……

有了這些外國範,莫言書的魅力也方便輻射到更遠的歐洲,特別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屬地-瑞典。

當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不是靠這些「小伎倆」,而作家的真才實能發揮和多年的積累沉澱。在八十年代初期,莫言就表現出了強烈的創作欲,最主要的還是莫言的確有一定的文學天賦,比如中篇《透明的紅蘿蔔》,莫言沿用魯迅先生「以小見大」的表現形式,現象逼真地描繪出一個淳樸的集體勞動者,整體頗有法國農村油畫的色彩,一發表,文壇就為之震驚,感覺莫言是個奇才,幾年後以他家鄉為背景的《紅高粱》徹底紅遍了大江南北。

小說《紅高粱》徹底讓莫言成為文壇首屈一指的作家,在這部小說中,莫言一改傳統的寫作方式,將歷史正面展現出來,另外在文字勾勒方面,依然是多姿多彩,讓讀者看得不能自拔,可謂文採卓著。飛一般的想像充斥小說,意境深遠。

如果止於《紅高粱》,莫言未必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來產量飆升的莫言相繼寫下了《天堂蒜薹之歌》、《豐乳肥臀》、《酒國》、《四十一炮》、《生死疲勞》以及《蛙》、《檀香刑》等等,這些都是好書,對於缺乏讀書的時代來說,它們就是我們靈魂的真實寫照,莫言就是憑這些獲得了世界上文學榮譽最高的獎項。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國內外文學獎拿了不少外,就差最說明身份的茅盾文學獎。

名聲像噴發之勢壓都壓不住,2011年茅盾文學獎「認輸」,眾望所歸茅盾文學獎將桂冠頒給了莫言,僅僅一年之隔,諾貝爾文學獎也「淪陷」,被莫言踏上了領獎臺。(並在去斯德哥爾摩的路上著了十幾萬字的作品,這些對莫言來說是很重要的,同時我們讀者也相信,諾獎對於莫言早不在話下,去領獎時內心是多麼的淡定又像告慰艱辛的自己一樣,早晚都會拿到諾獎的,因而努力寫下了長篇感觸。)

餘華對莫言的這些小說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甚至說百分之九十的茅盾文學獎作品都不抵莫言最差的一部。儘管這是餘華的評價,不論可信否,但足見文壇舉足輕重的作家餘華對莫言的認可,同時西方學者早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前就說過,莫言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東方遺珠。

可見莫言獲獎是真才實學的驗證,也是文學修煉和天賦的雙重結果。

莫言的作品是很接近國際文壇的「口味」,走出國門也是在所難免的,畢竟好作品就要遠渡重洋和更優秀的同臺相競。莫言的獲獎同時也打響了我國當代文壇走向世界的號角,因為在莫言之前,一百多年來我國作家都沒能獲得,唯獨莫言破紀錄實現了我們大國的文學諾獎夢。

已故作家陳忠實說過,莫言是位非常優秀的作家,他的獨特思維、藝術個性,都已在中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摘取諾貝爾文學獎可謂實至名歸。

有人說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因為《紅高粱》或《蛙》,其實《紅高粱》與《蛙》只是莫言的兩個代表作,如果想走近莫言,靠讀《紅高粱》或《蛙》是不夠的。真正的長篇大著,莫言一共寫了十一部;除了上面說到的幾部外,還有一些相對冷門的比如;《食草家族》、《紅樹林》、《酒國》及《十三步》。另外比較出名的非長篇有莫言初入文壇時的《春夜雨霏霏》、《白狗鞦韆架》以及近兩年的新作《等待摩西》、《七星耀我》等等。

至於說哪一部精彩,還是那句話,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筆者覺得每一部都好,除了大家公認的難懂的幾部《十三步》、《食草家族》外,其他的都可謂經典,只要研讀,都會收穫滿滿。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純文學作品也沒有絕對的好壞,有名人說過,文字是作者最真誠的心的體現。讀史可以明智,讀詩可以使人靈秀。讀一本好書就像是與作者進行的一場深度交流,所以這些書你儘管去讀,他們都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心記。

一個人的心記就是無價之寶!

相關焦點

  • 莫言、庫切共話諾貝爾文學獎含義-光明日報-光明網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莫言和庫切一場關於諾貝爾文學獎的探討。     莫言:「諾貝爾文學獎有如一面鏡子,照出了世態人情」     莫言顯然已經有點排斥談諾獎的話題了,「如果我自己選,我肯定不選這個話題。」一上來,莫言就直言,這是一個讓他無奈卻無法逃避的話題。
  •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不單是靠《蛙》,也不是《紅高粱》,而是這些
    對於莫言更是一樣,他先中國其他文豪獲獎,正是大手筆,高文採的集中呈現。而在我們眼中,莫言獲獎是因為他那些令人耳熟能詳的《蛙》,其實不然,長篇小說《蛙》確實為莫言帶來了巨大榮耀,也使他成功在中國文壇佔有一席之地。2011年莫言憑藉《蛙》獲得了中國文學最高榮譽-茅盾文學獎。那麼莫言是不是靠《紅高粱》獲得的諾貝爾文學獎?
  •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微博討論暴增 電商拼圖書
    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表示,莫言將現實和幻想、歷史和社會角度結合在一起。他創作中的世界令人聯想起福克納和馬爾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時又在中國傳統文學和口頭文學中尋找到一個出發點。雖然不一定所有關心此事的網民都讀過莫言的作品,但莫言是首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人士,也必然成了人們關注焦點。
  • 莫言,首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為何課本從不選錄他的文章
    莫言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有消息說:教育部門準備把他的作品收入中小學課堂。但是雷聲大,雨點小。這些年來,我們並沒有在正式課本中見到莫言作品。只是在去年或者前年,出過一本經莫言本人修改過的兒童課外讀物。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克萊齊奧:沒讀過莫言的書(圖)
    昨日,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著名作家勒·克萊齊奧在時隔47年後,再次踏上廣州的土地。他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聘為榮譽教授,同時為師生們帶來一場關於「困境時代的作家」演講。  「我很早以前到過廣州。這座城市變化很大,看到廣州人尤其是廣外學生非常開心。」這位習慣了低調和嚴肅的作家,以套近乎式的「表白」開場。
  • 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是否體制內與寫作無關
    因為要分房子,我一點兒也不知道分房子是什麼意思,後來聽說沒有分到。第二次見面是在臺北,他跟幾個大陸作家訪問臺灣,有一天晚上,其他人出去看熱鬧,莫言不想去,跟我在飯店裡喝威士忌、聊天。第三次見他是2005年,他到斯特林堡參加戲劇節。我們沒有多少機會見面,但是常通信。  記者:您這次訪華的主要任務是介紹瑞典詩人託馬斯·特朗斯特羅姆,他在去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莫言今年得了獎。
  • 莫言:五年級輟學放牛,曾三次謊報學歷,45年後卻獲諾貝爾文學獎
    北京時間2012年10月11日19:00,莫言獲得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莫言,1955年2月17日生於山東高密,童年時在家鄉小學讀書,五年級因特殊原因輟學,開始了10年放牛娃的生活。在農活的間隙,他就翻著《新華字典》認裡面的生僻字。
  • 11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創造的經典名句,句句戳心
    最近幾天,2018年諾貝爾獎的各類獎項都將陸續公布,但唯獨只有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延遲到2019年頒發,也許這對於深陷醜聞泥潭的瑞典文學院來說,確實算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在這樣一個和平年代裡,在這個人們都在熱議諾貝爾各類獎項的年代裡,獨獨少了諾貝爾文學獎,似乎總容易讓人感覺缺少了點什麼。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國人對於諾貝爾文學獎的印象還是挺深刻的!
  • 莫言是中國首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為何語文教材不選錄他的作品
    莫言,本名管謨業,中國當代作家。2011年,憑藉《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憑藉《豐乳肥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是中國中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非常重視文學的本體意義,體驗性是他鄉村寫作最重要的特點,它用鋒銳的筆觸展示小人物的歷史和人性的豐富,贏得了大眾與國際的認可。
  • 王金波:翻譯漫談——從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說起
    ■ 莫言之所以成為文學大師,乃至最終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翻譯居功至偉。   ■ 翻譯跨越古今,溝通中外,傳播思想文化,影響歷史進程。   2012年,莫言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土生土長的中國作家,令中華兒女揚眉吐氣,萬分自豪。
  •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不是莫言?自稱世界公民!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不是莫言?而他卻自稱世界公民,他就是高行健!高行健祖籍江蘇泰州,1940年生於江西贛州。1962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在中國國際書店從事翻譯工作。1969年與相識12年的女友結婚。
  • 諾貝爾文學獎經典書單,拯救你的書荒
    《不可信的說話者》不要聽我說;我的心已碎。我看什麼都不客觀。我了解自己;我已經學會像精神病醫生那樣傾聽。當我說得激情四溢,那是我最不可信的時候。2019年10月10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201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作曲家。
  • 漢學家預測諾貝爾文學獎歸屬 曾痛批莫言
    因為人越來越少知道生活是什麼,人也越來越少明白「好的死亡」是什麼。相比之下,古人更了解人的基本需要,現代人缺少他們的智慧。  不希望別人因我的觀點而傷心  北京晨報:中文的門戶網站中有專門批評您的網頁,有些語言甚至帶有謾罵的色彩,您怎麼看?  顧彬:我不怎麼上網,我也不看網上的人怎麼去說我,我不相信網絡。
  • 央視主持人追問"你幸福嗎" 莫言回答:我不知道
    圖為2003年11月15日,著名作家莫言到西安,為其作品《四十一炮》《豐乳肥臀》《良心作證》等作品舉行籤名售書活動。中新社發 李建剛 攝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莫言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自己「不知道」是否幸福。現在的「莫言熱」很快就會過去,文學的相對邊緣、落寞,也沒什麼不好。  著名作家莫言日前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之後,迅速佔據各大媒體的頭版。
  • 文學盛宴|諾貝爾文學獎歷年獲獎名單1901-1922,回顧莫言
    西班牙《不吉利的姑娘》由於他以適當方式,延續了戲劇之燦爛傳統覺界文化(圖片來源網絡)同時,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中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莫言以及作品,截止2018年:長篇小說如2、《豐乳肥臀》: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熱情謳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創造者——母親的偉大、樸素與無私,生命的沿襲的無與倫比的重要意義。1997年《豐乳肥臀》奪得中國「大家文學獎」。3、《蛙》:這部小說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真實地反映了計劃生育國策當年在高密東北鄉的艱難推行過程。
  • 莫言寫了首詩助力抗疫,網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會用詞不當
    在文學領域的獎項中,恐怕最具權威的便是諾貝爾文學獎了,許多作家都以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為終極目標,但是許多著作等身的文人學者,都沒能獲得這份榮譽。我國目前只有作家莫言獲得過這份殊榮。莫言很明顯是一個筆名,他全名叫管謨業,1955年出生,是一位資歷比較老的作家,在沒有獲獎前,就有不小的名氣。他於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 瑞典學院院士馬悅然:當諾貝爾文學獎評委22年
    那時我在北京一個在使館工作的學生家裡,他還請了好些中國詩人到他家,有北島、顧城、楊煉等等——都是我翻譯的中國詩人。突然大使打電話來,說瑞典學院的常務秘書找我。我莫名其妙。過了半個小時,常務秘書打電話來,說「你被選入了瑞典學院」。我說:「那不可能。是不是選錯了人?我根本沒資格。」他讓我先別告訴別人,因為還要等國王批准。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走進黃河口,他說——「黃河入海處,必有大...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來東營了。8月10日—11日,莫言從家鄉濰坊高密專程驅車而來,走進東營歷史博物館、孫子文化園、黃河口生態旅遊區、勝利油田科技館等標誌性景點,細細了解東營的溼地文化、孫子文化、石油文化。這是莫言時隔30多年後第二次來到東營,也是他首次走進黃河入海口。
  • ...年諾貝爾獎】「諾貝爾文學獎是一個好的閱讀建議」——專訪龍應臺
    做局長的龍應臺先後邀請了高行健和莫言出任臺北市的「駐市作家」,其時他們都尚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對於莫言獲獎,龍應臺表示「特別歡喜」。南方周末:當時你起意為一個城市邀請駐市作家,有什麼期望嗎?龍應臺:邀請高行健來駐市是在1999年,他得獎之前,莫言第一次來臺灣是我在2001年邀請的,當時一同來的還有李銳、王安憶。
  • 看完諾貝爾文學獎「雙黃蛋」,我想起了這10個「奇葩」得主
    早在頒獎之前,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團主席奧爾森就透露,今年從200個提名中選出8人短名單,最終的獲獎名單會是「開拓視野,更考慮全球總體性,也更重視性別平衡」的。 而說到「開拓視野」這件事,如果認真回顧一下歷屆文學獎得主,你會發現,諾貝爾文學獎早就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