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不是莫言?自稱世界公民!

2020-12-19 Q版閱讀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不是莫言?而他卻自稱世界公民,他就是高行健!

高行健祖籍江蘇泰州,1940年生於江西贛州。1962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在中國國際書店從事翻譯工作。1969年與相識12年的女友結婚。1970年,被下放到幹校勞動,期間曾到安徽寧國縣港口中學任教。1975年,返回北京。

1981年,高行健調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編劇。同年,發表評論集《現代小說技巧初探》。1982年,與鐵路文工團編劇劉會遠共同創作的劇作《絕對信號》,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1983年,《車站》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由於「清除精神汙染運動」,很快被禁演。

1984年,發表中篇小說集《有隻鴿子叫紅唇兒》。1985年,在北京與雕塑家尹光中舉辦泥塑繪畫展,開始受到海內外媒體的關注,這是高行健至今在中國大陸舉辦的唯一一次畫展。同年,應邀赴歐洲五國(德國、法國、英國、奧地利、丹麥)訪問八個月,在柏林世界文化之家舉辦了個人畫展,獲得了超乎意料的成功,賣畫獲「巨款」四萬馬克,從此高行健開始了以畫養文生涯,獲得了更多寫作上的自由。1986年,由於「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劇作《彼岸》被禁演。

1987年,高行健應邀赴德國從事繪畫創作。1988年,開始在巴黎郊區巴紐裡定居。1992年,榮獲法國政府頒發的「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勳章」。1997年,加入法國國籍。

2000年10月12日,高行健小說《靈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因此成為了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瑞典文學院的頒獎理由是「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2001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02年2月25日,法國總統席哈克親自為高行健頒發「榮譽軍團騎士勳章」。2003年,法國舉辦「高行健年」以表彰他的成就。

2010年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高行健開玩笑地說自己「三生有幸」:「第一生在中國,第二生在法國,諾貝爾獎獲獎以後,我生了一場大病,也可以說是大難不死,又有一生,我自己開玩笑說真是三生有幸。」高行健坦言,他沒有想回中國的打算,他沒有落葉歸根的想法。他認為自己現在是世界公民,在哪裡生存就在那裡生根,無處不可以生根。2013年11月,高行健在新加坡接受BBC電視臺訪問時說:「我已經離開中國26年,現在中國的確發生了一些改變,但我不了解,也不關心,我現在生活在歐洲,我更關心歐洲的文化。」

相關焦點

  •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不單是靠《蛙》,也不是《紅高粱》,而是這些
    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是一件大事,特別是諾貝爾文學獎,它既不是我們近代以來起步晚的數理化,也不是當代快速發展的高科技。因為這些我們都與西方發達國家有一定的距離,但文學,我們不比他們差,唯一被誤解的當屬我們民族獨立的文化,因為與西方價值有著不同,加之翻譯變味,我國的文學很難打動文藝復興之後的西方文學。
  • 莫言:「憑」什麼書獲得的諾貝爾文學獎,說出來可能你還不知道
    馬洛亞牧師靜靜地躺在炕上,看到一道紅光照耀在聖母瑪利亞粉紅色的乳.房和她懷抱著的……有了這些外國範,莫言書的魅力也方便輻射到更遠的歐洲,特別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屬地-瑞典。當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不是靠這些「小伎倆」,而作家的真才實能發揮和多年的積累沉澱。
  • 莫言、庫切共話諾貝爾文學獎含義-光明日報-光明網
    莫言第一次知道這個獎項,源於1981年夏天讀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品選》。而與獎項產生聯繫,卻是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瑞典學院演講時,提到了莫言的名字。     從此,每當一年一度的「諾獎症候群」季節到來,莫言就不得不躲回老家高密。
  • 11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創造的經典名句,句句戳心
    最近幾天,2018年諾貝爾獎的各類獎項都將陸續公布,但唯獨只有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延遲到2019年頒發,也許這對於深陷醜聞泥潭的瑞典文學院來說,確實算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在這樣一個和平年代裡,在這個人們都在熱議諾貝爾各類獎項的年代裡,獨獨少了諾貝爾文學獎,似乎總容易讓人感覺缺少了點什麼。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國人對於諾貝爾文學獎的印象還是挺深刻的!
  • 瑞典漢學家馬悅然去世,很長時間裡他是唯一精通中文的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漢學家馬悅然去世,很長時間裡他是唯一精通中文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時間:2019-10-19 11: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瑞典漢學家馬悅然去世,很長時間裡他是唯一精通中文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委 瑞典學院官網發布消息,著名漢學家、瑞典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十八位終身評委之一馬悅然當地時間
  • 諾貝爾文學獎:曾追授瑞典作家 英語寫作更易獲獎?
    根據其遺囑,瑞典政府於同年建立「諾貝爾基金會」,負責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學獎就是其中之一,目前的頒獎單位是瑞典文學院。文學獎首位得主是法國詩人普律多姆(Sully Prudhomme)。歷史上,羅曼?羅蘭、蕭伯納、海明威等著名作家均獲得過此獎。在亞洲,曾經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有中國作家莫言、印度人泰戈爾、日本人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和以色列人阿格農。
  •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微博討論暴增 電商拼圖書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網際網路公司迅速藉機營銷(騰訊科技配圖)騰訊科技訊 朱旭冬 10月12日莫言和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了這幾天最熱門的網絡話題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表示,莫言將現實和幻想、歷史和社會角度結合在一起。他創作中的世界令人聯想起福克納和馬爾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時又在中國傳統文學和口頭文學中尋找到一個出發點。雖然不一定所有關心此事的網民都讀過莫言的作品,但莫言是首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人士,也必然成了人們關注焦點。
  • 王金波:翻譯漫談——從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說起
    ■ 莫言之所以成為文學大師,乃至最終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翻譯居功至偉。   ■ 翻譯跨越古今,溝通中外,傳播思想文化,影響歷史進程。   2012年,莫言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土生土長的中國作家,令中華兒女揚眉吐氣,萬分自豪。
  • 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是否體制內與寫作無關
    在莫言獲得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後,外界最想聽到的聲音,除了莫言本人,就是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瑞典著名漢學家馬悅然。作為諾貝爾文學獎18名評委中惟一精通中文的評委,馬悅然被公認為中國文學和這個著名獎項之間最直接、最重要的聯繫人。  昨天,88歲高齡的馬悅然與夫人陳文芬現身上海。
  • 文學盛宴|諾貝爾文學獎歷年獲獎名單1901-1922,回顧莫言
    覺界文化(圖片來源網絡)同時,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中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莫言以及作品,截止2018年:長篇小說如中篇小說如:1、《透明的紅蘿蔔》:莫言的成名作。1985年在《中國作家》第二期發表的中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頂著大腦袋的黑孩 ,從小受繼母虐待, 因為沉默寡言,經常對著事物發呆 ,並對大自然有著超強的觸覺、聽覺等奇異功能的故事。
  • 作為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莫言有著哪些獨特的地方?
    在我國文學界當中,提起莫言這個人物,相信有很多的人都會比較熟悉,他真的是中國人的驕傲,成為了中國第一個,亞洲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通過他的文章以及作品,可以看到他在文筆和寫作角度當中,確實是有著自己獨特的地方,因此才能夠有如此高的榮譽。
  • 村上春樹: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入選作家,卻始終是諾獎「陪跑者」
    諾貝爾文學獎,這一影響巨大的世界級別的文學獎項,不知道是多少作家一生都在孜孜追求的文學獎項夢想,村上春樹作為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入選作家,多年的諾獎「陪跑者」,卻一直無緣獲獎。和我們國家的莫言相比,村上春樹實在是太不走運了!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克萊齊奧:沒讀過莫言的書(圖)
    昨日,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著名作家勒·克萊齊奧在時隔47年後,再次踏上廣州的土地。他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聘為榮譽教授,同時為師生們帶來一場關於「困境時代的作家」演講。  「我很早以前到過廣州。這座城市變化很大,看到廣州人尤其是廣外學生非常開心。」這位習慣了低調和嚴肅的作家,以套近乎式的「表白」開場。
  • 中國人幾乎沒讀過的作家殘雪,為何成了諾貝爾文學獎熱門?
    如果殘雪獲獎,將成為繼莫言2012年之後第二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 殘雪是誰? 她是目前唯一獲得美國最佳翻譯圖書獎的中國作家,她還獲得英國獨立報外國小說獎提名,入圍美國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短名單。殘雪的作品深具先鋒氣質和個性化創造風格。她是作品在國外被翻譯出版最多的中國女作家,被稱為「中國的卡夫卡」。被美、日文學界認為是除諾獎聲名之外,最具世界影響力的當代中國作家。
  • 9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經典名言,哪一位打動你的心?
    在世界範圍內來說,諾貝爾文學獎對任何一個作家都是莫大的殊榮,無數作家對它「心嚮往之」。一百多年來,一百多位傑出的作家獲此殊榮,今天我們不能品讀他們的全文,但通過他們的短小精悍的文摘,依然可以窺測他們的內心世界。
  • 看完諾貝爾文學獎「雙黃蛋」,我想起了這10個「奇葩」得主
    ,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 而從拉格洛夫開始,已有包括她在內共14位女作家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她們對世界獨特的注目和反饋,也已經在我們心中流蕩過了百年時光。
  • 諾貝爾文學獎前瞻|8日公布獲獎者,三位中國作家登上賠率榜
    有三位中國作家上榜,分別是閻連科、殘雪、餘華,其實對於文學愛好者來說,每年除了唯一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人之外,其他能夠成為熱門預測人物的,也都是值得深入了解、閱讀的實力高手作家。三位中國作家上榜,殘雪:再次登榜不覺得奇怪截止到10月4日,賠率榜上共有三位中國作家殘雪、閻連科、餘華上榜,閻連科和餘華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國作家,而殘雪似乎大家會稍微有些陌生,實際上,相比起已經獲得諾獎的莫言,殘雪在國際上的知名度遠超於他。
  • 莫言:作家最好的狀態是獨來獨往,別老邀請我
    得過兩次布克獎的有三人,而同時又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只有來自澳大利亞的作家庫切。當庫切遇到去年剛獲得諾獎的中國作家莫言,會擦出什麼火花?昨日,為期兩天的第二屆中澳文學論壇在北京舉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J.M.庫切領銜8位澳大利亞作家參加此次論壇,中方8人代表團則以莫言為首。這是莫言和庫切兩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首次聚首,進行文學對話。在庫切來華期間,他最新一部小說《耶穌的童年》中文版將出版,幾乎與3月的英文版全球同步出版。
  • 莫言:五年級輟學放牛,曾三次謊報學歷,45年後卻獲諾貝爾文學獎
    北京時間2012年10月11日19:00,莫言獲得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莫言,1955年2月17日生於山東高密,童年時在家鄉小學讀書,五年級因特殊原因輟學,開始了10年放牛娃的生活。在農活的間隙,他就翻著《新華字典》認裡面的生僻字。
  • 眾說紛紜,競爭激烈的諾貝爾文學獎,在2020年究竟會花落誰家?
    而且有時候這一年的諾獎得主,大多可能是曾經得過許多大獎的作家,而這些大獎的得主或者入圍者,也就是接下來諾獎的候選人。比如中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早在得諾獎之前,莫言便已已經諾尼諾國際文學獎得主,同時也曾經入過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接下來,我們可以一起分析一下這些年我們國人比較熟悉的諾貝爾文學獎「陪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