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20條天規——人在做,天在看,這些方面千萬要注意

2021-02-08 易經扒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易經扒,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關於《易經》,我們聽過太多它的傳奇。譬如兩儀四象八卦、再譬如陰陽五行、河圖洛書、太極圖等等等等。它們神秘晦澀,卻又引人遐思。似乎好像只要得到了《易經》真傳,就能預測未來,避禍就福。

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闡述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所謂「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下面就是《易經中》中的20條天規,人在做,天在看,人生之路千萬要謹言慎行。

天規一: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將困於人生最大的陷阱

人人都有一個「自我」——我的身體,我的思想感情,我的財產、名譽、地位等等。但是如果你是一個聰明人,就應該多替他人著想,因為沒有他人,也就沒有自己。「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我」字強調的過分,就會變成詛咒。

天規二:過分在意別人的眼光,將喪失自我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可是許多人偏偏喜歡按照別人的眼光和說法生活。就像寓言中那個邯鄲學步的人一樣,這種人將喪失自我、個性及其所能帶來的一切。本色最美。

天規三:嗜欲深者天機淺

玩人喪德,玩物往往喪志,貪慾難免敗身。古今以嗜好和貪慾身辱家喪的事太多了,當今世界,日新月異,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如不以事業和修養為重,隨時都會陷入可怕的危機。

天規四:適度是藥,過度是毒

驕傲如滿月,日漸虧缺;驕傲的人,總以為自己有學識、有能力,然而驕傲的真正原因是無知。請記住列夫?託爾斯泰的巧喻:「如果把一個人的真實能力比作分數值,那麼他的自我評價就是分母;分母越大,分數值就越小。」

天規五: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戰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渴望過上幸福的生活。然而「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臨時抱佛腳,不如平時多燒香」,只有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基礎上參與競爭,這才是明智的做法。

天規六:缺乏自制力的人,百無一成

你敢戴起鐐銬跳舞嗎?聞一多先生把詩比做戴著鐐銬的舞蹈,是耐人尋味的。不能設想沒有規則的遊戲,也不能設想沒有控制的言行。只有在規則和規矩的控制下,一切才會美好。

天規七:不能超越自己,便無法超越別人

「人對了,世界就錯不了。」一個人能否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戰勝對手,贏得一席之地,決定於能否戰勝自己;而比之於戰勝他人,戰勝自己是一個更大的難題……

天規八:交友是人生重中之重,關乎一生成敗

友誼對於人生的意義,大概怎樣誇張也不過分。有太太多的人因為朋友而決定了一生的命運。一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令人們從兩千年前一直感慨至今。正是這一點,使擇友、交友的話題萬古常新。

天規九:送花的人周圍滿是鮮花,種刺的人身邊滿是荊棘

這是一個怎樣待人更有利於自己的問題,答案非常簡單,善待他人,最終有利於自己,而與人為惡,會陷自己於萬劫不復的境地。「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你的人生道路是鋪滿鮮花還是到處荊棘,決定於自己。

天規十:沒有足夠的器量,便沒有做大事的規模

勿求理解,只要寬容。與其斤斤計較,不如一笑置之,而尤其不要試圖改變他人。網開一面,也許會四方來歸;披荊斬棘,不如繞過去。何樂而不為?

天規十一:善於把握人性,才能贏得人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人心即天命所歸」。要想贏得人心,必須善於把握人性,尤其是人性的弱點。人性如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天規十二:語言的力量,足以傾倒世人

「前此歷史上的一切群眾運動,都是由於語言的力量。」這種說法雖然令人難以苟同,但是說出了一個事實,這就是語言那呼風喚雨般的作用。它啟示我們,語言就是力量,它足以徵服人心乃至一切。

天規十三:獨立獨行難用世

我們生活在一個由「多數」主宰的世界上,權力是「多數」賦予的,明星是「多數」捧紅的,富翁是「多數」養肥的。而「多數」的實質卻是平凡。在「多數」可以否決一切的情況下,還是和光與塵一樣,與大家打成一片吧!

天規十四:反覆無常的人,眾叛而親離

身處變幻無常的現代社會,改變追隨對象或合作夥伴的機會大大增加。然而中國人特重「忠義」,那些跳槽者往往會被看做「叛徒」,腳踩兩條船也會被看做反覆無常的人。忠義並不等於抱殘守缺,怎麼辦呢?

天規十五:積極萬事可為,消極一事無成

天下事無非三種情況,不可能成,不可能不成,可能成可能不成。絕大多數情況屬於第三種。因此積極或消極成為事業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如果說成事在天,那麼你的心態就是老天的旨意。

天規十六:躺在床上上不了路

計劃可以在實施中完善,條件可以靠創造去成熟,等待萬事俱備,只能使計劃胎死腹中。要遠航就不可能沒有風險。也許最大的風險是等待,最穩妥的辦法是幹起來。

天規十七:善於藉助外力,事業才有支點

還記得阿基米德的話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任何事業都需要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藉助外力。人的天性雖然有自私的一面,但也樂於相助,只要你有一幅美麗的藍圖,他是最好的搖錢樹。

天規十八:鋼琴不容三隻手

彈鋼琴雖然必須十個指頭都動起來,但是絕對不允許有第三隻手的插入。同樣,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做主。對掣肘敗事的第三隻手,一要小心預防,二要嚴正警告,如果還不縮回。就果斷地斬斷它!

天規十九:工作專注與事業之成功成正比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是一條鐵律,只有專心工作的人才能走向成功,越能專心,成功就越大。正如荀子所說:「蚓無爪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膳之穴而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天規二十:致命的失敗,決定於微弱的劣勢

光榮的成功者與可悲的失敗者之間,其實只差一點點。一個球的比分是以輸掉一場球賽,百分之一的次品足以毀掉一個名牌。所以決不能忽視微弱的劣勢,而要力爭那決定性的優勢。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1:人最大的教養,是原諒父母的不完美

2:易經中太極思維,一種無為的境界!

3:易經:心態好的人,一輩子都好

相關焦點

  • 人在做,天在看,《易經》中不可逆改的6條天規,越早知道越受益
    人在做,天在看,《易經》中不可逆改的6條天規,越早知道越受益反覆無常的人往往眾叛而親離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改變追隨對象或合作夥伴的機會大大增加。然而,中國人非常重視「忠誠」。那些跳槽者常常被視為「叛徒」,那些腳踏兩隻船的人也被視為反覆無常的人。忠誠並不意味著保守。我們該怎麼辦?
  • 易經洩露不可違背的6條天規,人在做天在看,越早知道越能受益
    《易經》對後人的影響非常大,其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哲理知識,不僅可以用來佔卜,而且也揭示了宇宙中的很多奧秘,讀來讓人頓覺奧妙無窮。易經洩露不可違背的6條天規,人在做天在看,越早知道越能受益交友是人生重中之重友誼對於人生的意義,大概怎樣誇張也不過分。有太多的人因為朋友而決定了一生的命運。一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令人們從兩千年前一直感慨至今。
  • 「人在做,天在看」《易經》中不可背離的6條天規,悟透了受益匪淺
    《易經》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產物,是一本古老的經典著作,從各個方面闡述了天地世間的萬象變化。這是一本博大精深的辯證法著作,將自然與社會兩種科學結合在一起。 《易經》包括《連山》,《歸藏》和《周易》三部。除了《周易》,其餘兩本已經丟失。你自己的人生必須自己去完成。不要聽不必要的或偶然之詞。您是否有能耐是主要問題。
  • 人生路上有3種人不可為友,看懂易經3條天規,做1個堂堂正正的人
    如果想生活順利,運氣好,那就選擇身邊正能量強的人為師為友。那麼人生中有3種人一定不能交,因為他們的為人違反了易經中的3條天規。天規1、不尊天地,不孝父母之人不可為友。易經做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其64卦中前兩卦就是講乾坤之道,乾為天,坤為地,人在中間為三才中之一。
  • 決定一個人財富的,並不是勤勞也不是努力,而是要謹記這4條天規
    決定一個人財富的,並不是勤勞也不是努力,而是要謹記這4條天規看了古今中外,心知肚明的人都會發現,在人生之路上能做決定的成功者都是熟讀一本書的,比如古代的孔子、鬼谷子、三國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再比如今天的李政道、楊振寧
  • 易經之道: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謹記5條天規,可逆風翻盤
    易經之道: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謹記5條天規,可逆風翻盤《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易經之道: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謹記5條「天規」人生逆風翻盤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出自《易經繫辭上》。把"自"放在"天"的前面,就在告訴我們:「自己先努力,上天就會依照自然規律保護我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天助自助者"。
  • 決定一個人財富的,除了勤勞和努力,還要遵守這4條「天規」
    古人曾這樣評價《易經》:包羅萬象,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虞世南更是說:「不懂易經的人,不可為帥才。」馬雲則在演講中表示,經商的人一定要多看看《易經》,對生意場上的事情都非常有幫助的。《易經》這本書裡就包含了許多這樣關於人生的大智慧大哲理,雖然全書只有二十多頁的內容,但卻有著六十四卦,每一卦都可以延伸出一個新的道理,說盡了關於人生和整個宇宙的規律,讓你學到許多你從前從來都未曾接觸過的知識。一個人是否發財,除了勤勞和汗水,還要遵守這4條天規。
  • 決定一個人財富的,並不是勤勞也不是努力,而是要謹記這3條天規
    不過仔細分析之後,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規律:但凡可以在逆境中找到突破的人,很多都是讀過《易經》這本書的,孔子、曾國藩、王陽明、楊振寧等等。迷茫的人生道路上,他們能做出正確的決策,或許都一不開《易經》一書。
  • 人到四十「一事無成」,要牢記這3條「天規」,日子才能越過越順
    快要到知天命之年,必要在心中、觀念中皆有所轉變,行事不能再無所顧忌,隨心所欲,須知「人在做,天在看」,要真正去了解自己的使命所在。生活在農村,對於50歲的農民來說,度過了「四十望財」無休無止的打拼生活,也邁上了新的徵程。
  • 易經: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2條「天規」不能犯,可能逆風翻盤
    易經還是我們人生的指明燈,基本上它把人生的命數都掌握清楚了,有些事情不能犯,有些事情必須做!易經: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2條「天規」不能犯,人生逆風翻盤1、嗜欲深者天機淺玩物往往喪志,貪慾難免敗身。古今以嗜好和貪慾身辱家喪的事太多了,當今世界,日新月異,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如不以事業和修養為重,隨時都會陷入可怕的危機。
  • 佛教:人有千算,但卻不如天之一算,這三條天規一定要知道
    但這些人最終的結果無一不是慘澹收場,他們自以為無懈可擊勝券在握的棋局,當那個看不見的對手眼睛睜開以後,就會發現形勢驟然逆轉,他們之前苦苦經營的只不過是棋盤的一角罷了,真正的大局早就已經註定,就從他們入局的那一刻起。
  • 「行百裡者半九十」若想實現你堅信不疑的東西,要記住這3條天規
    一開始讀《易經》,但見卦和文字,不見規律性。唯有細讀《易經》之後,通過現象找出規律性,由繁化簡,才會用。今天和大家分享我讀易的心得:你堅信不疑的東西,總有一天會實現。下邊這3條天規,會用的人可逆轉自身的現狀,夢想成真。
  • 人的壽命是多久?2000年前易經早算好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
    在20世紀的時候,有一位奧地利的科學家發現人體中的許多秘密,他認為人體細胞都是有周期性,比如說一個人的情緒是28天,而細胞的再生一個周期也是25天左右,體力周期也有一個固定的天數。人想要長壽,就要注意這兩個年齡段《易經》中提到的兌卦和艮卦,它們所代表的的數字分別是7和8,在八卦中,7表示少女,8則是少男,仔細研究的人會發現,人的生命周期很多都與7和8這兩個數字有關。
  • 易經:人要出人頭地時,這四個人會發出四個「暗號」,要及時接收
    有的人,靠著自己的努力,會獲得不錯的運氣,而有的人,努力了很久,卻因為沒能及時抓住機遇,依然過得低迷艱難。其實,一個人運氣要來的時候,或者一個人要出人頭地的時候,有四個人,往往會發出這四個「暗號」給我們,我們一定要懂得及時接收,千萬不要錯過機會而後悔莫及哦。
  • 易經: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僅僅靠能力,還有看看這3條天道
    這些東西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命運,但不足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因為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天規和天道!何為天規?何為天道?《易經》早就說透了。《易·謙》:「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牢記《易經》3條天道,你的命運越來越順暢自強不息《周易》上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剛健的第一條就是獨立,不假外物。命運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的,只有悟透了易經中這一點才能改變命運。
  • 而是謹記這3條天規,《易經》早就透露給世人了
    所以縱觀古今,我們會發現,這些能夠在逆境中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作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士,無一不受《易經》的影響。易經,是傳統文化的重要學說之一。它是通過八卦的運算,而得出你想要知道的結論。是自然哲學與人文的重要結合。
  • 這2種人最「薄命」,《易經》中隱藏的人生天規,讀懂終身受益
    《易經》不僅僅是佔卜之術,更是中國哲學思想的發端。《易經》中隱藏的人生天規:2種人最「薄命」1、固執的人在《易經》中,「易」就是變化的意思,它主要就是敲掉陰陽兩個部分,任何事物都有著正反兩面,都有對錯,有奇偶,有福禍。
  • 《易經》提醒你:你經常說的話,就是你的人生預言,要慎重
    我們從出生開始,到上學、工作,再到結婚生子,人生階段遇到的問題我們都會在《易經》找到提示。《易經》足足64卦,每一卦都是相對應一種人生劇本,你所做的每個選擇會對應什麼結果,《易經》早就幫你推演完了。許多事情看起來像運氣,但實際上完全有跡可循。《易經》揭秘:人的福報自有定數。你經常說的話是你的人生預言,要慎重。
  • 《易經》透露:決定家族富裕的,絕不只勤勞,一定謹記這3條天規
    從古至今,一些在挫折中尋找突破之道,做對人生道路決定從此以後青雲直上的成功者,皆把《易經》列入必讀書籍。  在我國後世的諸多知名人士也都備受其危害,像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她們每一個人儘管所處不一樣的時期,經歷不一樣的成就,但卻有個相同之處,那便是她們都是在26歲以前通讀《易經》。
  • 《易經》:善於藉助別人的力量,才是更好的智慧
    所以要善於運用他人的力量,善於運用他人的智慧,廣泛接受每個人的意見,與不同的人談論自己的夢想和想法。只有多與人接觸,多聊天,你才能意識到你的思維是有限的。多用腦子觀察別人的做法,多冷靜思考,別人的行為,能讓自己真正受益匪淺。一個人決不應該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所做的是正確的,更不應該孤軍奮戰。一個人的力量永遠不能對抗一個小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