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色貴州|為貧困地區兒童上一堂精彩的藝術課·春風送暖公教活動紀實

2020-12-23 天眼新聞

把美育課程帶到偏遠鄉村,讓貧困地區的少年兒童能感受藝術課堂的魅力。這對貴州美術館來說,是將脫貧攻堅納入藝術家創作主題的一次重要實踐活動,同時也是公共教育活動延伸至貧困地區,讓偏遠鄉村少年兒童平等獲得美學教育的一次積極嘗試。

豐富多彩的公教活動

2018年4月24日,貴州美術館第9期公教活動首次走出貴陽,走進深度貧困村德江縣長堡鎮硐溪小學,開展「春風送暖——走進扶貧攻堅第一線」主題活動。

貴州美術館館員16人攜帶美術用品、體育用品、少兒書籍等近萬元的捐贈物資,並邀請貴陽市優秀的小學美術、體育、音樂專業教師,央視寫意人生欄目組、香港衛視、法制日報社法制與新聞客戶端以及省內媒體來到地處大山深處,為自然條件極差的硐溪小學帶來了音樂課、體育課、美術課的精彩現場教學輔導。

活動當天,畫家和同學們一起創作了一幅百米繪畫長卷,並鼓勵學生們發揮想像,用自己的畫筆,以「家鄉美」為主題描繪出自己理想的畫面,盡情感受藝術帶來的愉悅和美好。

四年級張子恆在拿到捐贈的水彩筆時非常開心地說,「以後就能畫很多彩色的畫了」;六年級胡悅在美術館藝術家指導下,在百米長卷上畫了一個「大俠」,因為大俠都有高強的本領,他想當大俠,讓爸爸媽媽多回家……熱烈的氣氛同時也感染著學校附近的村民,年近80歲的老奶奶也加入到長卷繪製行列中,整個校園都洋溢著歡聲笑語。

同年6月,由貴州畫院(貴州美術館)聯合貴陽市雲巖區青少年宮舉辦的大型公共教育活動,再次走進德江縣長堡鎮硐溪小學,貴州美術館的藝術家及工作人員、雲巖區青少年宮科技教師、貴陽甲秀小學美術教師和硐溪小學130名師生全程參與活動。

貴州美術館根據該校實際教學困難再次深入學校實施「精準幫扶」,為該校捐贈了音響設備、教學用中、小型機器人及大量學習用品。

活動中,貴州畫院院長、貴州美術館館長陳爭,公教活動執行策劃人、畫家王錦霞,畫家馬暢、李雨桓、楊志強和甲秀小學的美術老師們頂著烈日精心繪製了一幅德育牆,極大提升了硐溪小學的文化氛圍,美化了教學環境。

在科幻美術課、天文科普講座、機器人互動表演環節過程中,科教老師通過耐心細緻、通俗易懂的指導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紙飛機放飛比賽中,小朋友們紛紛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各式各樣的獎品,孩子們快樂幸福的心情溢於言表……

活動深刻體現貴州畫院、貴州美術館以文化助推脫貧攻堅,關愛農村基層教育的主題思想和為民情懷,將科學與美育高度融合,讓學生暢遊在科學知識的海洋中又感受繪畫藝術的文化薰陶,所有活動均採用互動形式,增強了學生們學習體驗和學習興趣。

為讓鄉村孩子更好地接受美育教育,培養愛國愛黨精神,從精神層面上富起來。2019年6月,貴州美術館工作人員和貴陽繽紛鳥美術的老師們到銅仁市德江縣桶井鄉桶井完小舉辦了「七一建黨行動——《永遠跟黨走》」美育課程,通過指導,孩子們繪製了以愛國愛黨為主題的美術作品,表達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

讓貧困小學教師走出去學習,助推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2019年8月,貴州美術館邀請德江縣長堡鎮硐溪小學6名教師、桶井鄉中心完小15名教師,及桶井鄉村點學校4名教師,走進貴州美術館參加公教活動,希望通過交流學習幫助德江縣長堡鎮硐溪小學、桶井鄉中心完小提升教育理念。

「藝術家們深入基層開展文化宣傳教育活動,讓廣大基層群眾更多地享用到書畫藝術這類精神文化大餐。」德江縣委副書記丁鳳鳴希望。

陳爭認為,貴州美術館更加廣泛地利用省會城市各種優勢文化教育資源,結合自身藝術專業定位一如既往地幫助德江縣開展豐富多彩的公教活動,全力助推脫貧攻堅。

智力扶貧啟迪心靈

2018年9月,貴州美術館舉行「開學起航·有福童享」圓夢美術館公教活動,邀請了40位來自清鎮市白泥村的小朋友參加。他們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體驗創想文化衫繪製和超輕粘土手工藝品製作,體驗了一堂溫暖、歡樂、色彩繽紛的開學課。

活動中,貴州美術館公共教育活動帶領白泥村的小朋友們走出村寨,共同體驗繪畫和手工帶來的樂趣,讓小朋友們在動手過程中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啟發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圓小朋友們一個藝術夢。孩子們先後走進貴州美術館和貴州省博物館,現場體驗繪畫和手工帶來的樂趣,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啟發他們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增長了孩子們的見聞和視野,吸取營養。

通過此次活動不僅可以讓白泥村的孩子們體驗到成長的快樂,親身感受新時代飛速發展的城市新面貌,同時下一步貴州美術館還將積極探索文化扶貧、智力扶貧,認真思考如何關愛貧困兒童、留守兒童,從單純的輸送物質幫助,到更加關注精神和心靈的溝通與啟迪。

2019年6月,貴州美術館長期智力幫扶白泥村活動,在白泥村舉行「種文化、促發芽,藝術教育進農家」啟動儀式,並開展了聚焦兒童節「童年與童趣」系列活動。活動中,小朋友們了解學習了「扎染」製作技法,並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媒介,筷子、竹夾、皮筋以及繩子等不同方式,創作扎染作品,度過了一個很有意義的「六一」兒童節。

為了豐富小學生的文化課餘生活,將美術課堂帶入校園、多方面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健康成長、經過定期的支教行動,一定程度上帶領小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體驗美的能力。從而培養一個全面而懂得欣賞美的人。2019年7月,貴州美術館第48期公教活動「繽紛童年」走進清鎮市紅楓湖鎮白泥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

活動現場,老師指導白泥村50名孩子進行繪畫創作,讓孩子們盡情發揮想像力,用不同的工具繪製一幅以「快樂童年」為主題的作品,一起實現美麗的童年夢。

2019年8月17日,貴州美術館第53期公教活動帶領白泥村的孩子們用不一樣的眼光走進了他們熱愛的音樂世界,用藝術的方法創作出自己喜愛的「音樂家」。

……

「美育扶貧是一個艱巨且刻不容緩的重大工程,根據貧困山區學校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扶貧方法和措施,力爭做到美育扶貧工作的精準化。」對貴州美術館公教部負責人王錦霞來說,在扶貧過程中讓她認識到,那些一直紮根、堅守在貧困地區第一線的極為敬業的老師們,因為他們的自我犧牲,自我奉獻,才使得孩子們在貧困山區的環境下依然能幸福的成長。

對王錦霞來說,正是因為看到他們的付出,也更堅定了一如既往地開展豐富多彩的公教活動,更加廣泛地利用省會城市各種優勢文化教育資源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儘自己最大努力做到錦上添花,使「春風送暖」實至名歸。

文/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趙相康 實習生 王西

文字編輯/舒暢

視覺實習編輯/王西

編審/李纓

相關焦點

  • 「崇法尚公」關愛貧困地區兒童北京夏令營今日啟程(圖)
    儀式現場  中國甘肅網7月16日訊(本網記者 彭曉姣 任磊)7月16日,由甘肅省法官協會、甘肅省女法官協會與北京市尚公律師事務所共同組織策劃的「崇法尚公之旅」關愛深度貧困地區兒童北京夏令營活動正式開營
  • 海口美蘭區為貧困家庭兒童送「六一福袋」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31日消息(記者 鍾瑜 通訊員 王聘釗 吳建千)5月30日上午,海口市美蘭區在三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舉行「關愛貧困兒童 助學奉獻愛心」美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六一」兒童節活動,為全區167名來自貧困家庭孩子送去「私人訂製」教育成長禮物,送去社會各界的「愛心」。
  • 「廣東福彩育苗計劃」啟動 為粵北貧困地區學生送教
    20名送教教師在外來務工子女及留守兒童比較集中的清遠英德英紅鎮中心小學,為350名學生送去了首場豐富精彩的素質類課程。當天上午,在粵北山區的英紅鎮中心小學,2020年度「廣東福彩育苗計劃」在孩子們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聲中展開。
  • 泉州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精準送教點亮鄉村未來
    在偏遠的農村地區,農村學校體育、音樂、美術老師以及相關配套設施資源匱乏的現象不少。日前,泉州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暑期教育扶貧志願團隊的老師們帶著精品課程來到了永春縣東平鎮東山村,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校外培訓課程。
  • 衡陽市逸夫中學支教隊開展送教下鄉活動
    ——「百千萬藝術童伴——留守兒童關愛工程」送教幫扶暖人心,高效引領促成長。12月14日清晨6點半,天還未亮,冒著嚴寒的天氣,頂著霏霏細雨,衡陽市逸夫中學蔣受佐校長、彭湘副校長帶領支教隊一行10人來到結對幫扶的祁東縣啟航中學開展為期一天的送教下鄉活動。
  • 濟南:大學生義賣風暴瓶,為貧困兒童送溫暖
    齊魯晚報訊(記者 林媛媛)17日上午,山東師範大學「一米陽光」社團和「未來化學人」協會的大學生志願者們走上街頭,把自己親手製作的「風暴瓶」進行義賣,義賣所得全部捐贈給「寒冬送暖 新年新衣」活動。而義賣所得的636元愛心款,大學生志願者們全部捐獻給本報「寒冬送暖 新年新衣」活動,為貧困兒童送去寒冬溫暖。
  • 志願服務走進貴州貧困山區 為孩子的童年畫上翅膀
    7月30日,城北童鞋志願服務隊4名志願者來到良常小學,開展10天左右的支教活動。「良常村位置非常偏僻,開車前往最近的鎮也要2~3小時。」志願服務隊隊長毛營傑說,良常村因地理位置偏僻、物資條件不足等原因,這裡的人們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賺錢,家中只剩下老人陪伴。因長期缺乏細緻的照料,孩子們從小就學會了獨立生活。」
  • Leader做公益不僅暖心,更「暖人」!
    Leader空調登高送溫暖,寒冷環境性能不減11月27日,Leader空調和Leader青年發起公益活動,登上了海拔2525米,為地處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斜溝鄉中心幼兒園的孩子們如此寒冷的環境,為空調運行帶來了挑戰。對此,Leader特別帶來了最新的閃耀空調,安裝完畢後不僅外機正常運轉,在高原環境下仍然性能依舊。讓60㎡的活動室只用20分鐘就從12℃升到了22℃,溫暖如春。
  • 莆田鄉間形色各異的「土地公」[組圖]
    福建莆田鄉間形色各異的「土地公」 。 林凡凡攝影2月14日訊(記者林凡凡)莆田位於福建省中部,這片4119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生活著三百多萬人,自古以來,地少人多一直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
  • 小遊戲+公益 來為3-5歲貧困兒童送營養餐吧!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實習記者 田小航) 8月29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騰訊微信在北京共同舉辦「為3-5歲貧困兒童送營養餐——99公益推廣活動啟動儀式」,呼籲全社會共同關注中國貧困地區學齡前兒童的營養狀況,改善鄉(村)幼兒園學齡前兒童就餐條件及營養膳食。
  • 「名家名人看貴州」貴州減貧奇蹟讓世界貧困地區看到希望
    在這當中,不僅是通過發展產業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寫法」,深得各界「大咖」的肯定,貴州以脫貧攻堅為統攬,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各項「寫法」,也贏得名家名人的廣泛讚譽——  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說,激情的貴州、綠色的貴州、人文的貴州、健康的貴州是他愛的理由。
  • 給女學生發衛生巾:讓貧困地區生理知識不"貧困"
    看到自己給學生分發衛生巾的視頻上了熱搜,楊飛凡有些意外,但也感到開心,「我覺得大眾對貧困地區孩子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關注都在增加。」作為一名男老師,光明正大地給女學生分發衛生巾並讓她們不要害羞,讓他獲得了許多網友的點讚,「我覺得我直接給女生發衛生巾是個很正常的事情,我平時也會給她們上生理衛生課,她們雖然貧困,但生理知識不『貧困』。」談起這位支教老師,長洞小學的孔老師說,楊飛凡平易近人,教學生學會生活和做人,「他主要教孩子們一些生活技能,這些我們都沒法教的。」
  • 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冬日為殘障兒童送溫暖活動
    原標題:精準扶貧送溫情 恰如冬日暖陽來——記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冬日為殘障兒童送溫暖活渭南青年網(編輯 姚和平)自2017年以來,送教上門工作已納入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的日常工作。面對無法正常進入學校接受教育的適齡重度、極重度殘障兒童,學校派專業教師對其進行了細緻的評估,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一人一案,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個別化教育。四年以來,學校不但給孩子們送去了知識與技能,更是送去了關心與愛,送去了幫助與溫暖。在這天氣漸寒,初冬來臨之時,渭南特校給送教學生家庭送去慰問與關懷。
  • 薄弱學校改造:貴州,不讓貧困地區孩子輸在「起點」
    薄弱學校改造:貴州,不讓貧困地區孩子輸在「起點」 原標題: 看著孩子們的學習環境變得如此美好,李德芳感慨道:「這一切都要得益於政府『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好政策!」
  • ...送暖】甘肅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攜手愛心企業為我市捐贈健康皂露
    【料峭寒冬 愛心送暖】甘肅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攜手愛心企業為我市捐贈健康皂露 2020-12-18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貧困地區兒童發展大規模調研正式啟動
    2020年8月-9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中國兒童中心組成聯合課題組,奔赴全國28個貧困縣開展「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狀況調研」。經過科學抽樣,課題組深入村落,通過縣、村、家長問卷以及兒童發展篩查量表,全面考察兒童的家庭、教育、營養和發展情況。2020年8月24日,聯合課題組的首支調研組出發前往雲南雲縣,「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狀況調研」拉開帷幕。次日,第二支調研組到達西藏昌都邦達機場。
  • 福滿京城 春賀神州 | 順義區婦聯繽紛活動迎新春~
    順義區婦聯依託各村(居)婦女之家、兒童之家等陣地,開展「福滿京城 春賀神州」系列新春慶祝活動,營造祥和喜慶節日氛圍,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助力創城。南彩鎮為使轄區兒童度過一個安全、文明、祥和、溫暖的假期,營造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良好氛圍。南彩鎮婦聯聯合順義區牛欄山一中共青團員志願者們在後俸伯村委會、彩豐社區開展了兩場「把愛帶回家」結對寒假特別活動。
  • 丹鳳縣建立健全送教上門長效機制
    ——建立送教上門學生準確認定長效機制。動態做好殘疾兒童就學方式的認定工作,準確定位送教上門的對象。送教上門的學生為不能到學校就讀、年齡在6-15周歲的義務教育階段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嚴禁將能在特教學校就讀,甚至可以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確定為送教上門對象。
  • 給女學生發衛生巾的男老師:讓貧困地區生理知識不「貧困」
    視頻來源:受訪者提供(00:26) 看到自己給學生分發衛生巾的視頻上了熱搜,楊飛凡有些意外,但也感到開心,「我覺得大眾對貧困地區孩子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關注都在增加。」
  • 心繫貧困 情暖人心!杞城小學貧困生資助活動
    為了全面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杞城小學明確責任,強化措施,幫助貧困生找到自我,走出困境,讓人人都脫貧,人人奔小康。學校始終堅持一個原則,讓脫貧攻堅工作目標明晰:堅持「精準幫扶、資助到生、促進公平」的原則,遵循教育規律,縮短差距,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上好學作為學校教育扶貧工作的核心任務,杞城小學開展「心繫貧困 情暖人心」活動,為貧困生送上一份關懷。為進一步推進國家對家庭貧困學生的資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