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是所有水果中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4月28日,在2020年貴州刺梨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為貴州刺梨點讚:「刺梨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
鍾南山院士出席4月28日的貴州刺梨產業發展論壇,現場為貴州刺梨「打call」。
得益於獨特的生態環境,貴州刺梨的營養成分遠高於其他地方生產的刺梨,貴州省委省政府因地制宜,緊抓特色,把刺梨產業作為全省十二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之一來發展。 2019年,貴州省刺梨種植戶達6.5萬,共有21萬農戶參與刺梨的種植加工,刺梨項目的進入,有力推動了貴州脫貧攻堅工作。其中,貴州黔南與廣藥集團合作推出的刺檸吉系列產品,就間接帶動相關農戶及務工人員超過2.8萬人增收致富。 「思路打開了,銷路也將打開,我希望通過這樣的幫扶形式,使貴州地區廣大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實現真正脫貧。」鍾南山院士不僅對這樣的產業扶貧模式大加讚賞,還將領銜成立「刺梨防治呼吸疾病產學研聯合攻關組」,更加深入研究和挖掘刺梨的功效。
黔南刺梨喜獲豐收 資料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省貧困人口從923萬人減少到2019年的30.83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6.8%降至0.85%,書寫了中國減貧奇蹟的貴州篇章。 在這當中,不僅是通過發展產業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寫法」,深得各界「大咖」的肯定,貴州以脫貧攻堅為統攬,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各項「寫法」,也贏得名家名人的廣泛讚譽—— 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說,激情的貴州、綠色的貴州、人文的貴州、健康的貴州是他愛的理由。 「貴州省委、省政府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築巢引鳳,激發市場活力,讓我們企業家下定決心、充滿信心、幹得安心。」李楚源說,在脫貧攻堅戰場上,貴州幹部群眾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激情與幹勁、果敢與堅定,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氣概。 在名家名人們眼中,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為貧困地區發展帶來了希望。 時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2018年數博會上稱「貴州和貴陽未來是中國最有意義、最富有的地方之一」,他認為,大數據、網際網路解決土地上種出來的東西賣給誰的問題,只有讓土地增值,讓農民覺得土地有利可圖,農民才會回到土地。 「貴州貴陽大力發展數據產業,這實際上保護了綠水青山,也讓大家看到:誰說貧困地區不能發展高科技、數據產業?讓全國乃至全世界貧困地區看到了無限的希望。」馬雲說。
整鄉搬遷集中安置點——晴隆縣三寶彝族鄉阿妹戚託小鎮。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林民 攝
在名家名人們眼中,易地扶貧搬遷的貴州實踐,為人民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貴州農民收入增長是實實在在的。」在紅旗出版社原副總編輯、《求是》雜誌研究員黃葦町來看,貴州脫貧攻堅取得的成績讓人振奮。 他說,貴州易地扶貧搬遷人數達到188萬,在搬遷群眾穩得住以及解決好搬遷群眾就業問題上,貴州下了很大功夫,群眾搬遷後,貴州又將老舊房屋整理復墾,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生態理念。
金墉(右二)在貴陽貨車幫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公路物流信息化平臺。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賈智 攝
「中國是如何脫貧的?做了些什麼?何為人們創造就業機會?貴州的案例有著巨大的啟發性,我從未在其他地方見過。」2018年11月5日,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時任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在貴州考察了農村電商、養老產業及大數據的發展情況後,曾對貴州農村電商脫貧模式給予高度評價。 金墉表示,貴州曾經是中國最為貧困的地區之一,但貧困發生率如今已大幅下降,而幫助貴州人民快速脫貧的方式之一,便是電子商務等新產業的發展。 「這是值得推廣和借鑑的例子。」金墉認為,通過電商手段幫助足不出村的低收入村民銷售農產品是特別有意義的事,既照顧了孩子上學,穩定了家庭,又幫助村民增加了收入。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羅亮亮
編輯 黃軍
編審 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