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年前撞上地球,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去哪了?可能在這個地方

2020-12-22 琅琊講武堂

如今我們人類生活在全球食物鏈的最頂端,因為我們會使用工具。但是在6500晚年以前,世界上的霸主是一種多樣化的優勢脊椎動物——恐龍。也是地球上第一類可以直立行走的高級生物體,若是沒有那一場生物大滅絕,我們人類不會出現在地球上。

那一天,恐龍們還無憂無慮的在地球的樂園中玩耍捕食。但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情,一道白光在恐龍們的面前閃過。這是一顆直徑超過了10公裡的超大巨石,是一個小行星。其以每秒40公裡的速度奔向地球,投入了地球的懷中。

但是它的擁抱對於地球的生態環境來說是一場毀滅性的打擊,因為其的體積實在是過於巨大。當它投向地球的時候,前端剛剛碰到地球的地表,尾部且還在3.5萬英尺的高空之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深坑。

這是一場多麼可怕的災難?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整個地球上全部都是灰塵,高速的摩擦導致整個地球快速升溫。海水迅速氣化,蒸汽直接噴像了高空中幾萬米的具體。隨之發生的海嘯也席捲了整個地球。

就連極地的雪也都被融化,動植物更是不用說。一時間暗無天日,地球上到處都是火山爆發,火山灰也隨之布滿了地球上的每一寸空氣。而原本地球上唯一一塊大陸,也就是整齊的大陸「泛古陸」四分五裂,發生了影響頗大的分裂以及漂移現象,變成如今的七大洲五大洋。

而在行星徹底掉落之後,它的熱度也漸漸降去。但是這時候的整個天空之中都分布著灰塵,阻擋了太陽的光照。這時候,整個地球都迎來了寒冬期。殘存的植物們,因為長期得不到太陽光的照射而陸續死亡。

而植物雖是食物鏈的最低端,卻也是整個食物鏈的根基。一旦植物出現了大規模死亡,地球上其他的倖存動物們也因為失去了食物而開始大量的死亡。恐龍因為其體型龐大,因而導致其對於能量的需求也比別的動物更加大。

於是在這樣能量匱乏的日子裡,恐龍也就這樣滅絕了,其他的大型生物也陸續滅絕。而當時的哺乳動物們因為體量狹小,許多動物都生活在地底的洞穴之中。因而保留了火種,待到幾十年後。地球迎來了陽光,哺乳動物們也因此得到了機會發展。

也就是說正因為6500萬年以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地球上的生物鏈重新洗牌。才有了如今哺乳動物為王的生物鏈,也有了我們人類的異軍突起。而當年的那顆小行星,也因為高溫而迅宿被解體。

而今日的我們,只能夠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觀察到當年那顆小行星的風採。這是在1891年被美國的科學家們發現的,也是這個巨大的隕石坑,才堅定了恐龍滅絕是由於小行星撞擊地球而導致的說法。

而在發現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危險之後,人類科學家們就立刻開啟了對危險小行星的監測。現如今我們的地球外面漂浮著一個又一個的衛星,其中就有許多專門監測小行星的衛星。現在如果有小行星要撞擊地球,人類可以提前幾十年甚至是一個世紀的時間發現。而只要可以提前發現,那實際上就成功了一大半。

相關焦點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是如何導致恐龍滅絕的
    也許你曾在博物館看到過恐龍的化石,它們生活在2.3億年前的地球,那是中生代,它們是那時的地球之主。它們統治地球長達1.7億年之久,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但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它們卻突然的滅絕了,他們的統治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結束了。那麼,地球霸主恐龍是如何消失的呢?
  • 小行星正面撞擊地球,使恐龍滅絕,最後去了哪裡?
    ,想佔領地球,為了保護地球,青貓們在恐龍時代來尋找恐龍的基因但是恐龍已經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青貓們知道不能改變歷史雖然在太空梭上看到小行星進入大氣層,但是小行星墜落導致恐龍全部死亡這個場景不是導演們創造的,「隕石坑撞擊說」是目前恐龍已滅絕的最廣為人知的假說恐龍是從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到現在生存的龍形類動物,
  • 若未來發生小行星撞地球,人類會毀滅嗎?
    在地球上,如果說小行星撞地球的「前車之鑑」,相信很多朋友首先都會想到,在6500萬年之前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其實,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對於恐龍滅絕的原因觀點不一,一直到1991年,最終在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發現了一個至今約為180千米,地質年齡超過6500萬年的隕石坑,通過放射性同位素方法,科學家們認為這裡就是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所留下的痕跡。
  • 恐龍滅絕之謎:恐龍為何在6500萬年前絕跡?
    恐龍最早出現在2.4億年前的三疊紀,是地球上的第一代霸主,支配地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之久。物種從誕生到消失,是生物演化的自然規律,不足為奇。但如此一個龐大的,佔據統治地位的家族,竟然跟其他很多物種一起,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滅絕,不得不令人感到懷疑。根據真實的佐證,科學家們提出了恐龍滅絕的假說小行星撞擊地球說中國古生物學和物理學家黎陽帶領團隊,在6534.83萬年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K-T線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稀有元素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232倍。
  • 6500萬年前恐龍是如何滅絕的?這種情況你不會想到
    大約在6500萬年前,有一顆小行星脫離了小行星帶的引力,然後向地球襲來,而當時在地球上生活的恐龍自然不知道一場滅絕大災難要降臨了。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已經1億多年前,它龐大的身軀讓恐龍成為了當時地球上的霸主,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和我們人類一樣。
  • 恐龍之所以滅絕,可能不是因為小行星,而是一個讓人類害怕的答案
    人類已經完全地跳出了生物圈的食物鏈,成為了地球獨一無二的霸主,更是創建了如今的科技文明,這個霸主的位置,似乎越來越牢靠,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人類成為地球的統治者,其實只有不到20萬年的時間。其中包括了食草的、食肉的、天上飛的等等,隨處都是這樣的生物,可想而知,當時的恐龍時代,是何等的輝煌,但是就是在6500萬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使得恐龍徹底的滅絕了,而我們人類也是通過恐龍的化石,才知道這個曾經統治了地球1.6億年的霸主的存在。
  • 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小行星去哪了呢?為什麼只剩下坑了?
    恐龍滅絕是距離人類最近的一次大規模生物滅絕事件,目前科學界基本上認同恐龍的滅絕是天外飛石所導致的。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大約為10公裡的隕石從天而降,降落到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這個隕石坑被稱為「奇科蘇盧布隕石坑」。
  • 6500萬年前物種沒有大滅絕,恐龍會進化成什麼?專家有個大膽猜測
    6500萬年前,宇宙中發生了一件足以令整個地球都為之震顫的大事件,那就是一顆小行星直接撞擊了地球。這次大撞擊引起了地球上火山的急劇反應,大面積持續噴發巖漿,地球的溫度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這樣惡劣的氣候變化,讓當時地球上的霸主——恐龍,相當的痛苦,直接走向了滅絕的道路。
  • 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那顆小行星在哪裡?或許在這個大坑中!
    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那顆小行星在哪裡?或許在這個大坑中!文/全程科技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較多支持者的假說有:小行星撞擊說、氣候變遷說、被子植物中毒說、酸雨說、物種鬥爭說、大陸漂移說、地磁變化說等等。其中最為權威的,支持人數最多的當屬小行星撞擊說。
  • 藏文科普|小行星撞地球,來者不善?
    其中,小行星是繞太陽運行、主要由巖石物質組成的小天體。歷史上曾光臨地球的小行星數不勝數,它們都給地球帶來過什麼樣的影響呢?一起來看看吧。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擔心宇宙間星體的碰撞會威脅到地球,但直到20世紀80年代,當恐龍滅絕被歸咎於彗星或小行星的撞擊時,這個領域才獲得了科學界的關注。
  • 侏羅紀恐龍滅絕真實原因:小行星撞地球導致
    相信許多人都清楚一個知識,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到時當時地球中的霸主恐龍走向了滅絕的道路。不過還有更有趣的事情發生,有科學家提出理論早在2億年前,正式因為一個小型的撞擊,幫助恐龍得到發展,使他們逐漸走向地球霸主的地位。
  • 雞真的是恐龍後代嗎?6500萬年前的部分恐龍其實存活至今
    根據生物演化理論,現代的「雞」的確是恐龍的後代,但並非6500萬年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滅絕的恐龍。 鳥類的祖先也是恐龍 常識告訴我們,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終導致了恐龍的滅絕,然而這個說法其實是有偏差的,小行星撞擊導致了大型恐龍的滅絕,比如霸王龍、梁龍等等,然而也一些小體型的恐龍最終卻活了下來,並演化成其他物種。
  • 地球五大生物滅絕事件:白堊紀恐龍滅絕(圖)
    這裡歷數的五次大滅絕事件,每次都毀滅了至少一半的物種,而在地球歷史上,小規模的滅絕事件更是經常發生。事實上,有許多動物和植物種類就是滅絕在史前人類的手上,而人類的古代和現代時期,可能也會在化石記錄中留下生物大滅絕的跡象。1.奧陶紀-志留紀生物大滅絕:4.43億年前
  • 小行星到底是怎麼「砸死」恐龍的?科學家:它是以60°角轟擊地球
    一場6600萬年前的災難,讓今天的人類依然心有餘悸。沒有什麼事情,比小行星滅絕恐龍更加可怕的事情了。直到6600萬年前,地球還被恐龍統治著。這些恐怖的怪物在地球上橫行了1.6億年,卻被一顆小行星給「砸死」了。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還有哪些謎團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 上官雲)體型龐大、動作矯健迅猛……這可能是許多人腦海中對恐龍的第一印象。它們曾是「地球霸主」,但在6600萬年前,卻突然消失了。日前,「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登上熱搜,引發關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方琳浩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也就白堊紀末期的「非鳥類恐龍」滅絕事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 小行星「貝努」可能在百餘年後撞上地球,我們該怎樣拯救人類?
    那些小行星可能由於個頭很小,只有當足夠接近地球的時候我們才能觀察到他們。太陽系示意圖類似的事件時有發生,比如在2018年3月27日,有一顆小行星就與地球擦肩而過,距離地球大約0.014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大約為1.5億千米),也就是大約9.18個地月距離的地方飛過。
  • 恐龍滅絕:可能在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就死絕了
    在6600萬年前,被一個城市大小的小行星炸毀地球表面,受到二戰時期100億枚原子彈的襲擊,一般認為這是恐龍滅絕的原因。但在此之前,有證據表明,墨西哥灣可能已經中毒了。根據對海洋軟體動物化石的分析,本周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白堊紀動物的潛在汞中毒現象。人類產生的汞來源包括燃煤電廠和金礦,而進入大氣層的最大自然汞來源是火山,這是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關注的重點。
  • 如果6500萬年前恐龍沒有滅絕,它們會進化成什麼樣?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假設,因為恐龍確確實實已經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悉數滅絕,而它們滅絕的原因到現在為止還停留在各種假說的層面上,其中以「小行星撞擊說」可信度最高。那麼,如果在6500萬年前沒有這次的撞擊,恐龍會進化成什麼樣呢?我們大膽地來推測一下。
  • 如果小行星撞向地球,我們如何絕地求生?
    目前,這顆小行星正在接近地球,預計於北京時間11月20日8時8分與地球交會。「此次飛掠過程中,2020 VA1與地球的交會距離約為448萬公裡,相當於地月距離的11.7倍,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趙海斌說。小行星撞上地球的概率?
  • 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會滅絕嗎?
    據估計,地球上的物種因為種種原因滅絕了99%以上,其中以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為致命!小行星撞擊地球,會滅亡全人類嗎? 2013年2月15日,一顆直徑17米重達10000噸的隕石飛入俄羅斯上空。當它撞擊地球大氣層時,飛行速度達到每小時40000英裡。在地表上空15英裡處爆炸,其威力相當於40枚廣島原子彈,產生的強光比太陽亮30倍以上。造成1500人皮膚和視網膜灼傷現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隕石爆炸是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這顆小行星直徑在60至190米左右,在西伯利亞上空3至6英裡處爆炸。爆炸摧毀了830平方公裡上8000萬棵樹木,其強度是廣島原子彈的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