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小行星去哪了呢?為什麼只剩下坑了?

2020-12-20 麥克斯韋妖妖靈

恐龍滅絕是距離人類最近的一次大規模生物滅絕事件,目前科學界基本上認同恐龍的滅絕是天外飛石所導致的。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大約為10公裡的隕石從天而降,降落到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這個隕石坑被稱為「奇科蘇盧布隕石坑」。

隕石坑

由於幾千年來地質活動的不斷變化,這個「奇科蘇盧布隕石坑」慢慢地就被埋起來了,它被深埋在數百米的沉積巖之下,也就是說剛開始人類走在上面,根本不知道這是一個隕石坑。人類至今發現的隕石坑其實都不到200個。但是在地球40億年的歷史當中,僅僅只有200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嗎?不可能。

月球作為地球的天然衛星,很多地球的隕石撞擊歷史可以從月球上來觀察。月球的地質活動非常穩定,月面上坑坑窪窪的洞很多,都是隕石撞擊的結果,不會像地球一樣被地質活動掩埋起來。在月球上光是直徑大於20公裡的隕石坑就有7000多個,大於1000米的可能有上百萬個。

為什麼地球上的隕石坑這麼難找?

為什麼地球上的隕石坑這麼難找?先不說其他的小的隕石坑,就6500萬年前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形成的隕石坑直徑就有180公裡,深900米,人類也大概在1970年左右才發現。

這主要是因為地球是一個地質活動非常活躍的星球,火山噴發、地震、流水侵蝕和風化侵蝕等作用都不斷地塑造著地球的表面,所以很多早年的隕石坑早在這些地質作用下被磨平了,非常難以找尋。

當然,地球和月球還有很不同的一點是,地球是有大氣層的,所以小的太空巖石或行星撞擊地球可能直接在大氣中就被燃燒掉了。此外,如果隕石砸向海洋的話,那就沒坑了,但是會引發巨大的海嘯,其實還更危險,而且這種機率可能還不小。

隕石坑是如何形成的?

想了解太空中的小行星去哪裡了,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隕石坑是如何形成的。

在地球上形成隕石坑的條件是一個天體以11.6km/s的速度從太空向地球衝來,然後物體的動能會轉化成熱能,在與地球大氣摩擦下,變成了一個高溫高速的物體,一塊隕石撞擊地球所釋放的能量不亞於核爆炸。

在地球高速降落的時候隕石上的部分巖石可能已經脫落,降落到地球的其它地方。

而核心部分仍然會向地球的某個地方進行衝擊,巨大熱能和動能產生的衝擊波足以讓地表形變,當隕石與地面相撞的時候,巨大的動能和熱能讓整片區域的溫度極高,當地的空氣、水和巖石都壓縮為了等離子體,快速擴張的同時又迅速冷卻。隕石開始在巨大的撞擊下四分五裂,向外拋射自己的殘石。撞擊的時候有的隕石也會直接和周圍的事物發生高能的化學反應,比如被等離子氣化的巖石會變成似曜巖。

我們基本上看不到什麼隕石保留在隕石坑的表面,它們基本上已經和地球的巖石融為一體了,或者被衝散到各地去了。但是科學家可以通過測量鐵-鎳珠球等殘留物來尋找隕石。與奇科蘇盧布隕石坑相比,小一點的隕石坑亞利桑那隕石坑,直徑為1.2公裡,隕石基本上在撞擊地表的時候就徹底爆散和蒸發了,殘留物基本找不到。

小結:

實際上地球上的隕石坑遠比人類至今發現的多,人類至今可能只發現了200個不到的隕石坑,對比月球的上百萬個。這主要是因為地球有大氣層的保護,而且地質活動很容易將這些隕石坑抹去。

當一個巨大的小行星高速向地球衝來的時候,部分巖石可能已經在大氣的高溫作用下融化的,其它的部分也會在巨大的撞擊波中四分五裂分散到世界各地。或者會在高溫的條件下氣化與周圍巖石融為一體。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

相關焦點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是如何導致恐龍滅絕的
    也許你曾在博物館看到過恐龍的化石,它們生活在2.3億年前的地球,那是中生代,它們是那時的地球之主。它們統治地球長達1.7億年之久,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但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它們卻突然的滅絕了,他們的統治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結束了。那麼,地球霸主恐龍是如何消失的呢?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還有哪些謎團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 上官雲)體型龐大、動作矯健迅猛……這可能是許多人腦海中對恐龍的第一印象。它們曾是「地球霸主」,但在6600萬年前,卻突然消失了。日前,「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登上熱搜,引發關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方琳浩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也就白堊紀末期的「非鳥類恐龍」滅絕事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 小行星正面撞擊地球,使恐龍滅絕,最後去了哪裡?
    ,想佔領地球,為了保護地球,青貓們在恐龍時代來尋找恐龍的基因但是恐龍已經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青貓們知道不能改變歷史雖然在太空梭上看到小行星進入大氣層,但是小行星墜落導致恐龍全部死亡這個場景不是導演們創造的,「隕石坑撞擊說」是目前恐龍已滅絕的最廣為人知的假說恐龍是從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到現在生存的龍形類動物,
  • 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那顆小行星在哪裡?或許在這個大坑中!
    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那顆小行星在哪裡?或許在這個大坑中!文/全程科技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較多支持者的假說有:小行星撞擊說、氣候變遷說、被子植物中毒說、酸雨說、物種鬥爭說、大陸漂移說、地磁變化說等等。其中最為權威的,支持人數最多的當屬小行星撞擊說。
  • 小行星撞擊時恐龍可能並沒有減少
    小行星撞擊時恐龍可能並沒有減少。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小行星滅絕非鳥類恐龍之前,蜥腳類動物就已經日落了。然而,許多其他恐龍家族仍然蓬勃發展,如果不是因為那次災難性的事件,它們很可能仍然統治著地球。古生物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在奇克蘇魯布隕石坑的小行星到來之前,恐龍的數量和多樣性都在下降。其原因一直備受爭議,甚至被用來質疑小行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鳥類除外)的理論。然而,整個想法可能只是一種錯覺。在墨西哥發現一個巨大的隕石坑之前,人們普遍認為恐龍會長期減少,這導致許多人支持對恐龍大規模滅絕的緩慢解釋,比如來自哺乳動物的競爭。
  • 恐龍之所以滅絕,可能不是因為小行星,而是一個讓人類害怕的答案
    恐龍之所以滅絕,可能不是因為小行星,而是一個讓人類害怕的答案大家都知道,地球已經誕生整整40多億年了,而擁有生命的歷史也達到了36億年,而經過了36億年的演化,才衍生了現在的生物圈,才有了如今的智慧生命人類。
  • 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瞬間滅亡,這個瞬間是多長?
    至於恐龍的滅絕,疑地球在後期的地殼活動中產生了無法估計的有害氣體造成地球的不全覆蓋性的原因。 再後來地球穩定了,擁有了全新的家園。所以說,這個隕石撞擊有可能是被幹涉的?恐龍都幾億年了都沒進化出智慧來,屬於失敗品!來次滅絕,重新實驗其他的物種。
  • 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會滅絕嗎?
    據估計,地球上的物種因為種種原因滅絕了99%以上,其中以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為致命!小行星撞擊地球,會滅亡全人類嗎? 2013年2月15日,一顆直徑17米重達10000噸的隕石飛入俄羅斯上空。當它撞擊地球大氣層時,飛行速度達到每小時40000英裡。在地表上空15英裡處爆炸,其威力相當於40枚廣島原子彈,產生的強光比太陽亮30倍以上。造成1500人皮膚和視網膜灼傷現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隕石爆炸是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這顆小行星直徑在60至190米左右,在西伯利亞上空3至6英裡處爆炸。爆炸摧毀了830平方公裡上8000萬棵樹木,其強度是廣島原子彈的1000倍。
  • 6500萬年前撞上地球,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去哪了?可能在這個地方
    如今我們人類生活在全球食物鏈的最頂端,因為我們會使用工具。但是在6500晚年以前,世界上的霸主是一種多樣化的優勢脊椎動物——恐龍。也是地球上第一類可以直立行走的高級生物體,若是沒有那一場生物大滅絕,我們人類不會出現在地球上。
  • 小行星到底是怎麼「砸死」恐龍的?科學家:它是以60°角轟擊地球
    沒有什麼事情,比小行星滅絕恐龍更加可怕的事情了。直到6600萬年前,地球還被恐龍統治著。這些恐怖的怪物在地球上橫行了1.6億年,卻被一顆小行星給「砸死」了。當然,這麼說是有點誇張,但小行星的確是有這個威力的。
  • 科學家還原小行星撞擊地球日:那一天不是所有恐龍都死了
    參考消息網9月12日報導俄媒稱,科學家的最新發現還原了恐龍在地球上最後的生活景象。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1日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了一些新的細節,還原了大約66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24小時內發生的情況。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終導致地球上75%的生命滅絕,包括恐龍在內。報導稱,研究小組分析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巖石。
  • 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唯一存活恐龍進化成鳥類
    6月29日發表的一篇英國新研究發現,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非火山噴發。該研究證實,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末期,一顆小行星在現今墨西哥海岸的位置撞擊了地球。撞擊時釋放的粒子和氣體阻擋太陽光線長達幾十年,造成持續冬季。撞擊後唯一存活下來的恐龍後來進化成鳥類。
  • 小行星不是恐龍滅絕的主因,它們曾經歷2次滅絕,氣候變化最可怕
    提到人類之前地球上的主人,很多人都會想到恐龍,恐龍從三疊紀時期出現後,一直到66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的地球遭遇了小行星的撞擊,恐龍一共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時間,至於它們滅絕的原因,都認為和小行星撞擊有關,不過,近日的一項研究卻表明,恐龍可能經歷了2次大滅絕。
  • 恐龍真的是由小行星滅絕的嗎?答案可能並非如此,真相讓人害怕
    地球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本來過去的地球是做到百萬以上的豐富生命的星球。大家最為了解的就是恐龍大滅絕。我們人類現在是地球的霸主。但在人類沒有誕生之前,恐龍才是這個地球的霸主。就是因為恐龍滅絕後,地球的生命得到了重新的洗牌,人類才慢慢的變成了這個地球的霸主。
  • 最新研究表明:小行星殺死了恐龍,但是火山噴發卻改善了情況?
    我們知道,在白堊紀末期,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導致(除鳥類之外)的恐龍滅絕。在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十公裡的巨型隕石在現在的尤卡坦半島的海岸附近撞上地表,形成直徑150公裡的隕石坑,並且導致了一系列災難性的氣候變化,使星球上75%的生物滅絕。
  • 恐龍滅絕:可能在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就死絕了
    在6600萬年前,被一個城市大小的小行星炸毀地球表面,受到二戰時期100億枚原子彈的襲擊,一般認為這是恐龍滅絕的原因。但在此之前,有證據表明,墨西哥灣可能已經中毒了。印度發生的大規模火山噴發-持續了將近一百萬年的Deccan Traps噴發導致了恐龍時代海洋快速升溫和世界各地有毒汞含量上升。當研究人員將化石中的汞含量與如今的謝南多厄河谷工業汞汙染現場收集的汞含量進行比較時,其含量大致相當。
  • 小行星不是完全隨機的?地球陸地動物的大規模滅絕遵循一個周期
    該研究還指出,這些大規模的物種滅絕與小行星撞擊地球和火山噴發的毀滅性熔巖同時發生。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紐約大學的麥可·蘭姆皮諾在一份聲明中說:「全球大滅絕顯然是由最大的災難性撞擊和大規模火山活動造成的,有時可能是相互作用的結果。」
  • 1994年的小行星碰撞,如果沒有木星,人類會跟恐龍一樣滅絕嗎
    1994年的小行星碰撞,如果沒有木星,人類會跟恐龍一樣滅絕嗎從宇宙的角度來看,我們人類渺小得連沙塵都算不上。但就是隨著千百萬年的進化和發展我們有了自己創造的物質世界。現在很多科學的考察都證實了一種說法那就是地球上恐龍的滅絕可能就和一場以地球為主角的宇宙撞擊有關係。這次撞擊給地球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和幾乎種族絕滅的慘劇,而撞上地球的傢伙僅僅是一個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其實早在1994年人們就利用天文技術觀測到了位於咱們太陽系之內的一場華麗的彗星撞擊星球的事情。
  • 恐龍大滅絕有可能再次重演?潛在的危險小行星離我們並不遠!
    恐龍大滅絕有可能再次重演?潛在的危險小行星離我們並不遠!他警告稱,66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災難性小行星撞擊並不只會在過去出現。5月2日,Nye在馬裡蘭大學帕克分校的2019年國際宇航學院行星防禦大會上說:「地球將會受到另一顆大型小行星的撞擊。」他補充說:「問題是我們不知道具體會是什麼時候,這在任何人的一生中發生的機率都非常低,但一旦發生的話就會有非常嚴重的後果,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所有東西都會不復存在。」
  • 若未來發生小行星撞地球,人類會毀滅嗎?
    在地球上,如果說小行星撞地球的「前車之鑑」,相信很多朋友首先都會想到,在6500萬年之前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其實,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對於恐龍滅絕的原因觀點不一,一直到1991年,最終在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發現了一個至今約為180千米,地質年齡超過6500萬年的隕石坑,通過放射性同位素方法,科學家們認為這裡就是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所留下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