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12日報導俄媒稱,科學家的最新發現還原了恐龍在地球上最後的生活景象。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1日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了一些新的細節,還原了大約66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24小時內發生的情況。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終導致地球上75%的生命滅絕,包括恐龍在內。
報導稱,研究小組分析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巖石。此前人們認為,巨大的隕石正是在那裡墜落的,這為恐龍的歷史畫上了句號。
研究人員估計,小行星撞擊地球相當於扔下了100億顆原子彈。小行星墜落後形成了巨大的隕石坑,在廣大地區引發了森林火災和海嘯。
研究小組負責人之一肖恩·古利克描述了恐龍的死亡:「先是一些恐龍被烤死,然後又有一些恐龍被凍死。那天不是所有的恐龍都死了,但是死了很多。」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我們身邊的恐龍」特展上的恐龍模型(新華社)
科學家在火山口核中沒有發現硫黃。小行星撞擊使撞擊地的含硫礦物汽化並釋放到大氣中。硫的緻密層反射太陽光,這就是為什麼地球上的氣候開始迅速變化的原因。
報導稱,生物大規模滅絕結束了中生代,寒冷導致地球上75%的生物滅絕。
普渡大學教授兼火山口專家傑伊·梅洛什評論說:「這是生命史上重要的一天,這是表明這一切都是從頭開始的非常鮮明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