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可能在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就死絕了

2020-12-18 中關村在線

在6600萬年前,被一個城市大小的小行星炸毀地球表面,受到二戰時期100億枚原子彈的襲擊,一般認為這是恐龍滅絕的原因。但在此之前,有證據表明,墨西哥灣可能已經中毒了。

根據對海洋軟體動物化石的分析,本周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白堊紀動物的潛在汞中毒現象。

人類產生的汞來源包括燃煤電廠和金礦,而進入大氣層的最大自然汞來源是火山,這是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關注的重點。

印度發生的大規模火山噴發-持續了將近一百萬年的Deccan Traps噴發導致了恐龍時代海洋快速升溫和世界各地有毒汞含量上升。

當研究人員將化石中的汞含量與如今的謝南多厄河谷工業汞汙染現場收集的汞含量進行比較時,其含量大致相當。

今天位於印度的Deccan Traps,已經不再是火山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凱爾·邁耶(Kyle Meyer)在一份新聞稿中說:「我們第一次可以通過分析一種元素來洞察Deccan Traps火山爆發對氣候和環境的獨特影響。」 「令人驚訝的是,在海水溫度突然變暖的信號下,同樣的樣品也顯示出最高的汞濃度,而且這些濃度與現代工業汞汙染嚴重的地點相似。」

科學家說,汞異常以前曾在沉積物中得到記錄,但從未在地殼中記錄過。因此,這項新技術可能有助於進一步研究地質記錄中的物種大滅絕和氣候變化。

知識點:印度的Deccan火山曾經是地球上最大的火山,在6600萬年前,連續噴發了三萬年,熔巖噴發出來形成的獨特地形,據估計多大150萬平方公裡,在今天板塊運動之後,在印度依舊保留了51.4萬平方公裡,這一劇烈的火山噴發改變了地球的氣候,被認為是恐龍滅絕的原因之一。

(7357305)

相關焦點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是如何導致恐龍滅絕的
    經過科學探索,如今最能接受的觀點是恐龍毀滅於6500萬年前的一顆撞擊地球的小行星。這顆小行星直徑長達10公裡,以40公裡每秒的速度撞擊了如今位於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撞擊威力相當於100萬億噸當量的TNT,留下了直徑超過180公裡的超巨型撞擊坑。
  • 小行星正面撞擊地球,使恐龍滅絕,最後去了哪裡?
    ,想佔領地球,為了保護地球,青貓們在恐龍時代來尋找恐龍的基因但是恐龍已經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青貓們知道不能改變歷史雖然在太空梭上看到小行星進入大氣層,但是小行星墜落導致恐龍全部死亡這個場景不是導演們創造的,「隕石坑撞擊說」是目前恐龍已滅絕的最廣為人知的假說恐龍是從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到現在生存的龍形類動物,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還有哪些謎團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 上官雲)體型龐大、動作矯健迅猛……這可能是許多人腦海中對恐龍的第一印象。它們曾是「地球霸主」,但在6600萬年前,卻突然消失了。日前,「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登上熱搜,引發關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方琳浩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也就白堊紀末期的「非鳥類恐龍」滅絕事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 科學家還原小行星撞擊地球日:那一天不是所有恐龍都死了
    參考消息網9月12日報導俄媒稱,科學家的最新發現還原了恐龍在地球上最後的生活景象。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1日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了一些新的細節,還原了大約66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24小時內發生的情況。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終導致地球上75%的生命滅絕,包括恐龍在內。報導稱,研究小組分析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巖石。
  • 小行星撞擊時恐龍可能並沒有減少
    小行星撞擊時恐龍可能並沒有減少。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小行星滅絕非鳥類恐龍之前,蜥腳類動物就已經日落了。然而,許多其他恐龍家族仍然蓬勃發展,如果不是因為那次災難性的事件,它們很可能仍然統治著地球。古生物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在奇克蘇魯布隕石坑的小行星到來之前,恐龍的數量和多樣性都在下降。其原因一直備受爭議,甚至被用來質疑小行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鳥類除外)的理論。然而,整個想法可能只是一種錯覺。在墨西哥發現一個巨大的隕石坑之前,人們普遍認為恐龍會長期減少,這導致許多人支持對恐龍大規模滅絕的緩慢解釋,比如來自哺乳動物的競爭。
  • 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會滅絕嗎?
    據估計,地球上的物種因為種種原因滅絕了99%以上,其中以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為致命!小行星撞擊地球,會滅亡全人類嗎? 2013年2月15日,一顆直徑17米重達10000噸的隕石飛入俄羅斯上空。當它撞擊地球大氣層時,飛行速度達到每小時40000英裡。在地表上空15英裡處爆炸,其威力相當於40枚廣島原子彈,產生的強光比太陽亮30倍以上。造成1500人皮膚和視網膜灼傷現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隕石爆炸是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這顆小行星直徑在60至190米左右,在西伯利亞上空3至6英裡處爆炸。爆炸摧毀了830平方公裡上8000萬棵樹木,其強度是廣島原子彈的1000倍。
  • 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那顆小行星在哪裡?或許在這個大坑中!
    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那顆小行星在哪裡?或許在這個大坑中!文/全程科技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較多支持者的假說有:小行星撞擊說、氣候變遷說、被子植物中毒說、酸雨說、物種鬥爭說、大陸漂移說、地磁變化說等等。其中最為權威的,支持人數最多的當屬小行星撞擊說。
  • 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唯一存活恐龍進化成鳥類
    6月29日發表的一篇英國新研究發現,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非火山噴發。該研究證實,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末期,一顆小行星在現今墨西哥海岸的位置撞擊了地球。撞擊時釋放的粒子和氣體阻擋太陽光線長達幾十年,造成持續冬季。撞擊後唯一存活下來的恐龍後來進化成鳥類。
  • 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瞬間滅亡,這個瞬間是多長?
    這似乎並不能充分解釋整個恐龍物種完全滅絕,畢竟小型的恐龍品種也是不少的。當時的氧氣含量是現在的很多倍,撞擊造成塵埃布滿全球造成植物大批死亡,氧氣含量急劇下降恐龍那麼大的物種很可能都是活活憋死的。地球在太陽系緩慢旋轉中產生了南北極有了引力,大氣層,各種因素的原因,後來有了生命地球自主地激活了生態自然不一樣的生命活動體。 至於恐龍的滅絕,疑地球在後期的地殼活動中產生了無法估計的有害氣體造成地球的不全覆蓋性的原因。 再後來地球穩定了,擁有了全新的家園。所以說,這個隕石撞擊有可能是被幹涉的?恐龍都幾億年了都沒進化出智慧來,屬於失敗品!來次滅絕,重新實驗其他的物種。
  • 恐龍之所以滅絕,可能不是因為小行星,而是一個讓人類害怕的答案
    恐龍之所以滅絕,可能不是因為小行星,而是一個讓人類害怕的答案大家都知道,地球已經誕生整整40多億年了,而擁有生命的歷史也達到了36億年,而經過了36億年的演化,才衍生了現在的生物圈,才有了如今的智慧生命人類。
  • 6500萬年前撞上地球,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去哪了?可能在這個地方
    但是在6500晚年以前,世界上的霸主是一種多樣化的優勢脊椎動物——恐龍。也是地球上第一類可以直立行走的高級生物體,若是沒有那一場生物大滅絕,我們人類不會出現在地球上。那一天,恐龍們還無憂無慮的在地球的樂園中玩耍捕食。但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情,一道白光在恐龍們的面前閃過。這是一顆直徑超過了10公裡的超大巨石,是一個小行星。
  • 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小行星去哪了呢?為什麼只剩下坑了?
    恐龍滅絕是距離人類最近的一次大規模生物滅絕事件,目前科學界基本上認同恐龍的滅絕是天外飛石所導致的。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大約為10公裡的隕石從天而降,降落到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這個隕石坑被稱為「奇科蘇盧布隕石坑」。
  • 恐龍滅絕的N種可能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導,最近科學家還原出了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6英裡(約合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後,恐龍滅絕的情景。   恐龍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之久,然而在很短的時間內這些霸主卻突然從地球上消失了,成為生物史上的難解之謎。除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主流說法外,科學家對此還提出了各種假說。   滅絕假說一:小行星撞擊說   上世紀80年代,科學家們就提出了恐龍可能是在小行星撞擊事件中滅絕的設想。
  • 小行星到底是怎麼「砸死」恐龍的?科學家:它是以60°角轟擊地球
    沒有什麼事情,比小行星滅絕恐龍更加可怕的事情了。直到6600萬年前,地球還被恐龍統治著。這些恐怖的怪物在地球上橫行了1.6億年,卻被一顆小行星給「砸死」了。當然,這麼說是有點誇張,但小行星的確是有這個威力的。
  • 小行星不是恐龍滅絕的主因,它們曾經歷2次滅絕,氣候變化最可怕
    提到人類之前地球上的主人,很多人都會想到恐龍,恐龍從三疊紀時期出現後,一直到66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的地球遭遇了小行星的撞擊,恐龍一共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時間,至於它們滅絕的原因,都認為和小行星撞擊有關,不過,近日的一項研究卻表明,恐龍可能經歷了2次大滅絕。
  • 恐龍大滅絕「行星撞擊說」勝出?「火山爆發說」時間線對不上
    恐龍大滅絕「行星撞擊說」勝出?「行星撞擊說」認為,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撞入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並在希克蘇魯伯鎮附近形成一個寬約160公裡、深約20公裡隕石坑。撞擊產生的威力相當於100億顆二戰時期使用的原子彈,曾導致地球上75%的動植物滅絕。行星撞擊引發了森林大火和海嘯,並將硫噴射到大氣中,遮蔽了太陽,從而導致了全球變冷,最終使恐龍滅絕。
  • 6500萬年前恐龍是如何滅絕的?這種情況你不會想到
    大約在6500萬年前,有一顆小行星脫離了小行星帶的引力,然後向地球襲來,而當時在地球上生活的恐龍自然不知道一場滅絕大災難要降臨了。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已經1億多年前,它龐大的身軀讓恐龍成為了當時地球上的霸主,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和我們人類一樣。
  • 地球五大生物滅絕事件:白堊紀恐龍滅絕(圖)
    北京時間12月24日消息,儘管白堊紀-第三紀生物大滅絕(又稱K-T滅絕事件)最廣為人知——因為恐龍就是當時滅絕的——但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的一系列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中,有的比K-T滅絕事件更具有毀滅性。所謂生物大滅絕,指的是一大批生物物種同時,或者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然死亡、消失。最嚴重的一次大滅絕發生在二疊紀晚期,當時96%的生物消失了。
  • 《自然》雜誌:恐龍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產物?
    不少科學家認為,大約6500萬年前,一個巨大的天體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附近和地球猛烈相撞後,極大改變了地球的氣候環境,造成當時橫行天下的恐龍因無法生存而逐漸滅絕。從此,哺乳動物逐漸發展壯大起來。那恐龍是怎樣成為地球霸主的呢?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大約2億多年前外來天體撞擊地球對氣候產生的影響竟然也是恐龍「興起」的主要原因。
  • 恐龍真的是由小行星滅絕的嗎?答案可能並非如此,真相讓人害怕
    地球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本來過去的地球是做到百萬以上的豐富生命的星球。大家最為了解的就是恐龍大滅絕。我們人類現在是地球的霸主。但在人類沒有誕生之前,恐龍才是這個地球的霸主。就是因為恐龍滅絕後,地球的生命得到了重新的洗牌,人類才慢慢的變成了這個地球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