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作為國際上最大的運動賽事,最早國際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希望本國城市能夠承辦奧運會,不僅能提高本國的形象,宣傳本國文化,更能刺激本國的旅遊業發展以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奧運會一時成為世界各國爭搶的香餑餑。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舉辦奧運會對本國國際影響力提升能力,越來越小,並且奧運會舉辦的成本還特別高昂,這就使得許多國家都開始不願意去舉辦奧運會,認為舉辦奧運會就是典型的勞民傷財,還得不到什麼好處。
當然了,有這種想法的國家,幾乎都是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例如,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以及我國等等),因為他們舉辦過這種國際盛典,因而他們發現舉辦奧運會的成本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
另外,這些有資格舉辦奧運會的國家,一般都是國家實力強大,國際影響力也特別大,所以,他們認為沒有必要為了提升國際影響力,而搞這種無意義的國際賽事。
但是,還是有那麼幾個國家到目前為止,還是執著於舉辦奧運會,其中就有一個國家多次向國際申辦奧運會舉辦權,但是基本上他們每次請求申辦,結果都是被駁回;這個國家就是南亞強國印度(這與印度申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如出一轍,先後被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和中國依次否決)。
印度在目前國際範圍內也算個地區大國,國家實力也非常強大,那麼,為什麼印度多次申辦奧運會,國際奧組委會駁回他們的請求呢?主要原因就是,印度目前國內存在著幾點弊端。
印度曾經舉辦過大英國協運動會,但是在這些運動會中,印度舉辦方爆出非常多黑歷史,這也使得國際奧組委擔心,交給印度舉辦奧運會,有可能會砸了奧運會的名聲。
印度多次申辦奧運會卻慘遭拒絕
大英國協奧運會(運動會),是當初大英國協所屬的國家之間舉辦的國際賽事,參加方幾乎都是大英國協國家(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紐西蘭、英國、印度等國)。大英國協運動會是每四年舉辦一次,而印度作為當時實力最強大的大英國協國家,他們也有幸舉辦了幾次運動會。
然而幾次賽事舉辦之後,大英國協運動組委會對印度舉辦方很不滿意,甚至組委會認為,運動會交給印度辦,就是最大的錯誤。那麼,印度究竟犯了哪些錯誤呢?
印度組織工作效率低下
首先,印度在舉辦大英國協運動會時,從上到下的組織工作一塌糊塗,效率也非常的低下,甚至印度政府交託給國家體育部管理大英國協運動會的相關事宜,這個體育部,在任命項目負責人時,玩起了分權貓膩行為,比如一般一個大型活動,一定需要一個主要負責人進行全局統籌把控。
但是,印度政府卻直接派了幾個高官下來聯合管理,高官們之間彼此等級相同,缺少一個位高權重的總負責人統一管轄,於是,這些高官就針對如何舉辦運動會的事宜上,就有了分歧。
印度高官對統籌經費來源出現不同意見
有的高官認為,運動會應該做到規模龐大、壯觀,同時還不能花國家的錢,要學會替國家省錢,如果缺錢就拉國內的一些品牌贊助商來籌錢。
而有的高官卻認為,運動會是關係到國家臉面的事情,所有的經費都由政府來劃撥,外來贊助商儘量不要弄,最好保持一個公平公正的純淨運動賽事。
就這樣,負責官員之間都鬧起了分歧,這就使得運動會的工作籌備前就陷入了組織混亂的局面,上層領導組織工作陷入混亂,於是底層的官員看到領導們劃分為幾個小圈子,就開始自動站隊,並彼此互掐起來。
印度腐敗現象影響工程的建設
在印度,官僚主義和貪汙腐敗現象早期是非常嚴重的,並且官員之間內耗的現象,也是非常普遍,這就是使得印度的官僚作風直接影響到大英國協運動會;這也是印度舉辦國際賽事存在的一個嚴重弊端所在。
另外上層領導的組織工作混亂,對工作開展也是造成極大的影響,其中最大的影響就是工作效率,舉一個例子:運動會的開展需要建設一個滿足國際規格的體育運動場,按照國際標準的綜合運動場規模,這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項目。
那麼,如此龐大的土建項目到底該交給誰呢?項目負責領導,當然不會隨便交給某個不認識的富商,他們肯定要通過競標的模式,來選定項目交託方。
於是,這就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間,一些高官們利用手中的權力,給自己的親屬或者親戚謀私,這就是變相的把運動會搞成了貪汙腐敗的一種受賄形式。
然而,我們前面說到印度舉辦大英國協運動會,一般都會安插幾個領導共同管理項目,其他負責領導當然不會坐視某個領導獨佔土建工程所產生的紅利,他們肯定要插入一腳,於是,原本只需要一兩個大型建築團隊就可以完成的土建項目,這些高官們硬生生安插進幾個甚至十幾個建築公司聯合搞。
印度建築公司為了節省成本,大量僱用童工
而這些建築公司因為實施的是聯合建設,這就是少了很多利潤,然而,建築公司自身還得撘進不少的錢去賄賂高官,所以,他們在拿到項目後,都會想著最大化的謀取利益,於是就想盡辦法降低成本和佔便宜。
因此,這就有了,印度當年舉辦大英國協運動會期間,爆料出的聘用童工現象。在印度法律上規定,未成年的工人是不允許參加施工,同時也拿不到任何薪酬待遇,一些建築公司就鑽這個法律空子,他們用很少的薪酬去聘請一些童工,然後讓這些童工去幹一些雜活,通過這種方式來最大化的降低成本。
然而,這樣做也許有的人會說,如果他們誰把建築公司使用童工的事情通報給政府,這不就解決了。其實事情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一些建築公司能夠接取大英國協這種大型國際賽事的建設工作,就證明他們不僅自身實力雄厚,背後還有很硬的關係,因而這些公司完全不擔心自己聘用童工現象會被通道上面。
那麼,印度用童工現象是怎麼被捅出去的呢?
其實很簡單,當初印度在籌辦大英國協運動會時,就出現過安全事故,當時在修建尼赫魯運動場時的人行天橋時發生了崩塌現象,直接使得二十多個工人受傷,其中還有不少童工,這件事一經曝光後,立馬就被捅到了國際新聞上。所以印度舉辦國際賽事出現的種種事故,也導致了國際奧組委會有些擔憂印度的黑歷史。
印度的城市建設太過傳統落後,無法營造出一個規範化國際賽事的舉辦環境
印度如今別看他們經濟起來了,個別城市也繁榮了,但是,他們骨子裡的東西是很難被改變的,比如公共廁所問題,印度不管大小城市,都很少看到廁所;偶然看到廁所都是那種露天廁所,這樣的入廁環境如何能夠符合奧運會和諧、健康、協調的理念呢?
假如說,印度的最大城市孟買舉辦奧運會,那麼,光憑藉孟買為數不多的廁所數量,就足夠讓奧組委會駁回孟買舉辦奧運會的申請,印度國民方便問題一直是國際社會十分詬病的地方,他們甚至認為印度很髒,這裡從環境到空氣都感覺十分不健康,所以,這樣的城市舉辦奧運會,怎麼想都覺得彆扭。
另外,印度的城市環境無法達到舉辦國際賽事的標準,因為印度的城市建設有些太過傳統落後,他們講究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發展模式,意思就是說,他們不排斥國際現代發展,同時也遵循傳統習慣。
於是印度的交通馬路、城市格局設置以及公園人文景點的設立,都是讓其他國家人不太好接受,另外很多國際運動員認為,印度的夥食不乾淨,隨便在印度街上某個地攤吃東西都會吃壞肚子,更別說,印度的飯菜真的能夠滿足運動員夥食標準嗎?因此,奧組委會考慮到這一點,也認為印度這個國家不太適合辦奧運會。
結尾
雖然說,如今的印度政府,開始有意識地對國家社會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弊端進行整改,但是,持續千年的傳統習慣,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夠改得過來;印度雖然迫切地想通過舉辦奧運會來證明自己國家實力,但是國家實力足夠了,國民素質和社會模式還需要進行整改,只有在社會層次對國家存在的弊端進行修正,印度才真的有可能獲得奧組委會的肯定。
其實,不僅是申報奧運會,印度為了提高國際影響力,一直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例如前文所提到的,印度不遺餘力地申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印度還與美國、俄羅斯進行多次軍演,儼然以南亞霸主自居,印度要想成為有影響力的超級大國,光靠外部條件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增強自己的內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