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要來「騙」你們做這款動物餅乾了。
每次做這款餅乾,我都會跟自己說「以後再也不做了」。但過了一段日子,就會不長記性,又折騰自己一回。
記得有一次,好不容易做好了,結果烤的時候忙別的忘記了,等想起來從烤箱裡拿出來的時候,已經黑乎乎一片了。真是想哭的心都有。
「這款餅乾有這麼可怕嗎?」
——咱們先看看製作步驟吧!
【牛奶味動物餅乾】
配料:中筋麵粉150克,糖粉45克,奶粉10克,植物油/豬油30克(或熔化的黃油35克),鹽1.5克,泡打粉2.5克,水50克。
注意:水的用量根據溫度、季節、麵粉品種等不同而可能有差異,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使麵團軟硬適宜。
製作過程
首先看上去很簡單。將所有的配料全都投入君焙廚師機攪拌盆裡,然後開始揉面即可。
也可以用手揉,但是……請往下看。
★中筋麵粉就是我們超市裡最常見的麵粉,用來做包子、饅頭、麵條等的麵粉都可以。也可以一半高筋麵粉一半低筋麵粉混合來代替。★用植物油和豬油都可以,豬油會更香。如果用黃油,將它提前加熱熔化,用量要增加至35克。
揉啊揉,揉至成團。這個時候依舊很正常對吧?
將麵團揉至光滑,這時候麵團比較緊,用手可以很輕鬆拉斷。
接下來的步驟就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我們要將這個麵團揉啊揉,像做麵包一樣,將它揉到出膜。
(天啊,做個餅乾為什麼要揉出膜)
由於油脂是一開始就加入的,這個麵團要揉出膜可是需要費一點力氣的(那我可以像做麵包一樣揉出膜再加油嗎?——不行,因為這樣麵團會不能成團)。
揉出膜以後呢?是不是就可以了?
當然不行了!
我們要繼續揉啊揉。一直把麵筋揉斷。
(你是不是覺得平時做個麵包揉出膜就已經很要命了?放心,這個要比那個難好幾倍)。
揉斷麵筋的麵團是這個樣子的。看上去完全失去了原本的彈性。麵團組織變成一絲一絲的。我們稱它為「回軟階段」。
記得前面的麵團用手可以輕鬆拉斷嗎?現在的麵團可不一樣了。麵團變得軟趴趴的,毫無彈性,表現出「拉而不斷」的特性。用手一拉,就會被拉得很長很長。
而且被拉長的麵團並不是光滑的。用手撕開麵團,可以看到麵團組織變成一縷一縷的,出現類似牛肉絲一樣的組織。
要到這個程度,麵團才算是揉好了。
(呼,長出一口氣)
揉這個麵團要比較佛性。如果有廚師機,放廚師機裡,用做麵包的檔位慢慢揉。總能揉好的。如果揉的時間比較長,麵團可能會變幹,需要多加點水(放心,揉個四五十分鐘是很平常的事兒)。
至於用手揉嘛……你對自己有信心的話,可以嘗試一下。
揉好的麵團,在案板上擀開,摺疊,再擀開,重複這個過程直到表面變得光滑無褶皺。將麵團鋪在油紙上,在表面用裱花嘴或者叉子等工具,扎一些小孔。
然後用動物餅乾的模具,刻出餅乾胚。
刻好以後,移除多餘的麵皮,已經刻好的餅乾胚就留在油紙上了。拿走模具,直接將油紙挪入烤盤即可。
餅乾比較軟,直接挪動容易變形。這種方法可以避免刻完餅乾胚以後還要將餅乾胚挪入烤盤。剩下的邊角料重新擀至光滑,可以繼續使用。
最後就是烘烤了。烤箱預熱至上下火160℃,將烤盤放入烤箱中層,烘烤10分鐘後取出來,在表面噴一層植物油,油要噴厚厚一層,重新放入烤箱,再烤5-8分鐘,直到表面變成金黃色即可出爐。
★最後表面要噴油,才可以達到理想的色澤、酥鬆度。油一定要噴厚厚的一層。可以買一個小噴壺,將植物油倒入小噴壺用來噴油。也可以直接買噴射裝的植物油。如果都沒有,可以用毛刷在餅乾表面厚厚的刷一層油。
Tips:
1、這是一款韌性餅乾。原料很簡單,但製作過程很神奇。最最關鍵的地方就是這個麵團需要揉到麵筋斷裂。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條件,你會發現烤好的餅乾口感很硬,但如果你的面揉到位了,做出來的餅乾就會變得酥鬆可口。
2、烘烤的溫度和時間要靈活把握,直到餅乾變得酥鬆。餅乾的水分要烤乾,冷卻後才會酥鬆。如果你的餅乾烤好以後發軟,說明沒有烤透,可以放入烤箱重新烤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