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4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袁念琪 上海人家AB面
動物餅乾和牛奶餅乾都是小時候愛吃的,還有一種做成ABCD字母的兒童餅乾。動物餅乾不是給動物吃的餅乾,而是做成動物形狀的餅乾。有牛虎兔馬羊猴雞狗豬,沒有龍蛇鼠,也無熊貓寶貝;最大的是大象,不見海霸王鯨魚。
圖說:還是那個熟悉的模樣。
動物餅乾和字母餅乾該算益智類餅乾,可寓教於吃。邊吃邊認獅子老虎,邊吃邊識English;可千萬不要ABCD拆開來都認得,拼起來就面熟陌生了。
圖說:可以識動物,也可玩一玩。
生於上世紀50到70年代的上海孩子,多是吃過動物餅乾的;就連同時期的北京孩子對它也印象深刻,有的還記得當年首都賣0.48元一斤,另收6兩糧票。
圖說:造型多姿多彩的動物餅乾。
吃動物餅乾,我總先挑有兩個以上相同的動物吃,當它們都單打一後,就拿到什麼就吃什麼了。女孩子就不一樣了,有的把自己喜愛的動物依依不捨地留到了最後,有的則把自己生肖屬相的,到末了再忍痛送進肚子。而做「粉絲」做到不吃的地步,那倒是沒聽說過。
圖說:動物餅乾越來越時尚。
餅乾可分韌性、酥性、梳打和夾心四大類。其中的梳打餅乾和夾心餅乾,一說就明白。而對韌性餅乾和酥性餅乾,怕是要轉個彎了。
韌性餅乾又稱熱粉餅乾,它的相貌是表面平整光滑,大部分有凸花,還有個顯著特徵是餅乾上有著數量不等的針眼,這是生產中的放氣孔。咬開來,可看到斷面結構、也就是餅乾的內層是有層次的。動物餅乾就屬這類餅乾。它吃口鬆脆耐嚼、含糖含脂肪少。而被叫做冷粉餅乾的酥性餅乾,其特點與韌性餅乾有所相反。雖然它表面也有清晰凸出的花紋,但沒針眼;而且餅乾內部也沒層次。這一族餅乾有先前提到的萬年青,還有上海餅乾、奶脂餅乾、奶粉餅乾和快樂餅乾。其特點是濃鬱奶香味,含脂量也高。
圖說:看到針眼就想起了它——牛奶餅乾。
兒時歡喜的牛奶餅乾也是韌性餅乾的一種,有大牛奶餅乾和小牛奶餅乾。牛奶餅乾是帶有牛奶味道的餅乾,不全是奶做的。我們常用牛奶餅乾蘸牛奶吃,用現在的一個說法,叫「母子相會」。
這種吃法是有點小技巧的。蘸得時間太短,等於沒蘸,咬上去還是滿嘴脆生生的。若蘸過頭了,那浸溼部分就會狼狽地掉到牛奶裡。火候掌握得好,就可以吃到一塊幹中帶溼、奶味更濃的牛奶餅乾。
圖說:餅乾這樣蘸牛奶,有點「橫豎橫」呃味道。
餅乾是上海最早引進生產的外來食品之一,食品工業也是上海最早發展的一個工業門類。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隨著上海開埠,老外帶來了洋食品及食品製造技術。1855年(清鹹豐五年),英商愛德華·霍爾開辦上海第一家麵包工場。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 第一家中國人開辦的麵包西點作坊晉豐號誕生在百老匯路(今大名路)。三年後,成為泰豐罐頭食品有限公司,它進口機器生產餅乾,成為上海第一家機制生產餅乾的廠。到1911年(清宣統三年),泰豐餅乾在義大利都靈博覽會獲優等獎。於是,一花引來百花開,上海的餅乾生產廠越來越多,有機器的也手工的,甚至連麵包廠也做起餅乾來。
圖說:泰豐的餅乾,在義大利都靈博覽會獲優等獎。
到上世紀20年代,上海名牌餅乾有泰康公司的金雞牌餅乾和福字牌餅乾、沙利文的金鷹牌餅乾、冠生園的駱駝餅乾;聞名全國,遠銷國外。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上海的泰康、益民四廠、天山回民、上兒和上海蛋卷廠等五大餅乾廠還虎踞龍盤上海市場,輻射全國,產品有七大類二百三十多個品種。
袁念琪。1978年從農場考入大學,獲法學士學位。1983年考入上海電視臺,高級編輯(專業技術二級),上海長江韜奮獎獲得者。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獲全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一等獎等,入選王蒙主編《中國最佳散文》和《中國新聞年鑑》。著有《上海品牌生活》、《上海門檻》、《上海姻緣》、《上海B面》和《零食當飯吃》等。
原標題:《追餅乾之四:動物餅乾•牛奶餅乾》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上海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