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臺江:歡度苗族姊妹節

2020-12-20 央廣網

4月18日,臺江縣苗族群眾參加盛裝遊演活動。當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迎來一年一度的苗族姊妹節。節日期間將舉行苗族盛裝遊演、千人長桌宴、千人遊方體驗、苗族手工創意大賽等一系列活動。 姊妹節是臺江縣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4月18日,臺江縣苗族群眾參加盛裝遊演活動。當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迎來一年一度的苗族姊妹節。節日期間將舉行苗族盛裝遊演、千人長桌宴、千人遊方體驗、苗族手工創意大賽等一系列活動。 姊妹節是臺江縣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4月18日,臺江縣苗族群眾參加盛裝遊演活動。當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迎來一年一度的苗族姊妹節。節日期間將舉行苗族盛裝遊演、千人長桌宴、千人遊方體驗、苗族手工創意大賽等一系列活動。 姊妹節是臺江縣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4月18日,遊客在臺江縣參加苗族姊妹節長桌宴體驗活動。當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迎來一年一度的苗族姊妹節。節日期間將舉行苗族盛裝遊演、千人長桌宴、千人遊方體驗、苗族手工創意大賽等一系列活動。 姊妹節是臺江縣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4月18日,臺江縣苗族群眾參加盛裝遊演活動。當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迎來一年一度的苗族姊妹節。節日期間將舉行苗族盛裝遊演、千人長桌宴、千人遊方體驗、苗族手工創意大賽等一系列活動。 姊妹節是臺江縣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4月18日,臺江縣苗族群眾參加盛裝遊演活動。當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迎來一年一度的苗族姊妹節。節日期間將舉行苗族盛裝遊演、千人長桌宴、千人遊方體驗、苗族手工創意大賽等一系列活動。 姊妹節是臺江縣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4月18日,臺江縣苗族群眾參加盛裝遊演活動。當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迎來一年一度的苗族姊妹節。節日期間將舉行苗族盛裝遊演、千人長桌宴、千人遊方體驗、苗族手工創意大賽等一系列活動。 姊妹節是臺江縣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相關焦點

  • 貴州臺江:萬人自駕遊姊妹節(組圖)
    貴州臺江:萬人自駕遊姊妹節(組圖)     2018年05月05日09:06 姊妹節開幕式。 人民網貴陽5月5日電 參觀苗寨、體驗苗繡、觀看萬人唱響翁你河……近日,「苗族姊妹節」期間,貴州省臺江縣熱鬧非凡,一萬餘名遊客通過組織自駕前來體驗別樣民族風情。
  • 臺江姊妹節|姊妹們演繹一場喑啞無言的奢華絢麗
    每年農曆三月十五開始的姊妹節,是臺江縣苗族同胞盛大的傳統節日,是一個情與愛的節日,同時也是展示豐富厚重苗族文化和多姿多彩苗族歌舞服飾藝術的盛會,被譽為「最古老的東方情人節」、「藏在花蕊裡的節日」。屆時苗族青年男女穿上節日的盛裝,聚集於榕江、楊家、偏寨,歡度這個極富民族特色的傳統佳節。
  • 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是我國苗族婦女的「姊妹節」
    今年受疫情影響,大型活動不能舉辦,一年一度的臺江姊妹節也一樣不能舉辦,所以小編帶大家回味以下往年姊妹節熱鬧的場面,同時也希望疫情快快結束,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姊妹節是苗族同胞一年一次的盛大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是我國苗族婦女的「姊妹節」。節日這天,婦女們都要吃一種用五顏六色的糯米做成的「姊妹飯」,互相贈送禮物,以示吉祥。這種飯是用姑娘們在山上採集的野花和葉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後蒸成的。節日裡還有熱鬧的鬥牛場面、苗歌大賽、踩鼓、跳蘆笙、銀飾服裝走秀和「遊方」等活動。
  • 貴州臺江縣將取消2020年「中國苗族姊妹節」活動
    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減少公眾交叉感染和降低傳播風險,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經臺江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不舉辦2020年「中國苗族姊妹節」活動。
  • 唱情歌、吃姊妹飯……臺江姊妹節原來如此妙趣真情
    妙趣真情姊妹節姊妹節是貴州省臺江縣施洞一帶苗族最獨特、最風趣的節日。這個節日自農曆三月十五起,白晝灑滿了陽光,夜晚沐浴著月華。女性是姊妹節的主人,姑娘們要穿戴最美的盛裝銀飾,打扮得花團錦簇去踩鼓,與後生交往,尋覓伴侶。
  • 臺江依託苗族文化打造休閒觀光農業扶貧示範園區
    去年以來,臺江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緊緊抓住新形勢下推進鄉村旅遊發展的新機遇,以現代農業發展為中心,依託該縣豐富厚重的苗族文化和旅遊資源,顛覆以往傳統農業「單幹」的模式,讓農業和旅遊聯姻,全力推進旅遊與文化、農業的深度結合,打造該縣「賞萬畝金花,吃四季鮮果,看施洞『姊妹』,醉苗族風韻」的休閒觀光農業示範園區。
  • 苗疆女孩飛針走線,臺江苗繡名播四方
    苗疆女孩飛針走線臺江苗繡名播四方貴州廣播電視臺記者 楊明苗疆腹地秋色好,苗家女孩刺繡忙。2019年11月1日下午,記者慕名走進了臺江縣城關第一小學苗族刺繡社團教室,正好遇上了周末苗族刺繡課。在「刺繡社團」教室裡,身著苗族服飾的四十餘名小學生正在手持彩線飛針走線,認真刺繡著手上的"作品",一幅"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的靈動畫在這裡呈現。據悉,為傳承苗族刺繡技藝,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於2016年成立了臺江縣城關一小「刺繡社團」,現有指導教師3人,校外輔導員3人,其中國家級傳承人,工藝大師一人,民間刺繡能手兩人。
  • 貴州臺江非遺——民間工藝之苗族剪紙
    民間工藝之苗族剪紙剪紙是各種刺繡的底樣、藍本和第一道工序,苗語叫「西給榜」、「西給剛」。一般是用刀口很尖細的小剪刀剪,有的用刻刀刻,一次可刻多張。剪紙圖案與苗族歷史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繫,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刻記了許多遠古文化和原始藝術的特徵。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文化,裝飾紋樣等介紹
    龍紋古時候,苗族姑娘沒有花衣服。有一次,過鼓社節,人們都來參加跳蘆笙,海龍王的龍女三姐也來了。她穿的衣服花花綠綠,花紋圖案多種多樣,苗家姑娘羨慕極了。過完節,龍女三姐回去了。從此,龍紋服飾在苗族當中越傳越廣。苗族服飾有關鳳凰的花紋圖案也較多,常將它與龍組合一起,如龍鳳呈祥,表示美滿的婚姻和幸福生活。在鳥、蟲、魚類花飾中,有燕子、喜鵲、孔雀、金雞、蝴蝶。蜻蜓、蝙蝠、魚、螃蟹、螺絲等圖案的運用。下面具體介紹一些紋樣,雞紋苗族剌繡紋樣,流行於貴州臺江等地。
  • 以愛育青禾——貴州黔東南州臺江民族中學「南華甘霖班」正式成立
    >   浙江在線9月18日訊(通訊員 金麗麗)2017年4月底,甘霖基金會前往貴州黔東南州麻江縣第一中學和臺江縣民族中學進行了考察
  • 藍染溯源:淳樸的苗族,溫柔的藍染
    位於貴州省東南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在唐代隸屬於應州的施隆縣,宋、元、明清為「化外生苗地」,以苗族人口居多,有「天下苗族第一縣"之稱的臺江,境內民族文化資源相當豐富。臺江苗族傳統的藍染手工藝是苗族服飾的集大成者。在古代臺江的每一個苗族家庭裡,都種藍草、用藍染、會藍染。
  • 杭州名校校長退休後到貴州臺江支教,今年全校高考生全部上線
    澎湃新聞記者 陸玫 通訊員 趙波這幾天,63歲的杭州知名高中——學軍中學原校長、退休後到貴州臺江縣支教的陳立群奔走在當地各個寨子,給學生送去高考成績,「很多學生家的網絡信號不好,沒法及時查到成績,我去把喜訊告訴他們。」7月25日,貴州省高考成績放榜,黔東南州臺江縣民族中學1000多名考生全部上了分數線,寨子裡接連響起鞭炮聲。
  • 苗族服飾文化,花卉、植物圖案在服飾上的運用
    馬蹄花苗族蠟染紋樣,流行於貴州西部和安順部分苗族地區,用於婦女上衣和裙邊。以不同內容的紋樣,採取連接形式表現馬蹄形狀,富於動感。勾勾花苗族織花圖案,流行於黔東南臺江、劍河等苗族地區。狀似鉤子,形式多樣,順方向排列,或上下轉換、反覆排列。以一個單位紋樣組成二方連續、四方連續圖案。窗格花苗族織花帶紋樣,流行於貴州臺江、劍河等地。
  • 貴州這九大市州,單純為了吃你也要來一次!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豆花熗鍋魚   來源:貴州旅遊頭條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酸湯魚
  • 從浙江杭州到貴州臺江,兩個2月29日生的孩子連上線
    金琪看到錢江晚報、貴州都市報等媒體和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發起的「共圓英雄夢」活動,就向圓夢小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天天正能量幫助完成自己一家人的小小願望。經過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錢江晚報和貴州都市報的接力,在貴州臺江苗寨尋找到同一天生日的孩子曉曉成功結對,圓夢小組和金琪一家將在學習、生活上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讓兩個孩子共同成長。
  • 貴州名小吃之苗族酸湯魚:魚和紅酸湯的味道,曾走進央視的酸鮮
    如果你想要了解貴州的人文特色,那麼通過美食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應該是一個捷徑。對於嗜酸為習慣的貴州人來說,酸有著開胃健脾的功效,酸也是從小到大最為熟悉的一種風味。而他們眼中最為熟悉的一定就是這苗族酸湯魚。
  • 「2011多彩貴州踏春行」走進苗族水鼓舞
    金黔在線訊(本網記者 李瑜峰)4月10日,2011多彩貴州踏春行5號線媒體採訪團在結束了對岑鞏縣採訪後,驅車前往劍河縣,對貴州省級非物質遺產名錄的苗族「水鼓舞」進行了採訪,「水鼓舞」用其獨特的帶有幽默和神秘的舞蹈,迷倒了在場的各地老記們,演出現場歡笑聲,散光燈聲此起彼伏。
  • 貴州財經大學舉辦2020年迎新晚會
    【專題】2020年網絡中國節 喜迎國慶 歡度中秋 雙節同慶 歡樂共享   「面對疫情沒有人在原地猶豫彷徨
  • 助農團團| 別具特色的紫薯脆——臺江苗菇菇果蔬脆
    助農團團| 別具特色的紫薯脆——臺江苗菇菇果蔬脆 2020-05-22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餘杭-臺江&天柱 「餘黔模式」展新顏
    先是在方黎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引入貴州繁榮戶外用品有限公司、貴州眾鑫鞋業有限公司、貴州振榮鞋業有限公司等3家浙商企業。通過生產外貿箱包、外貿鞋類、手工刺繡等產品,幫助搬遷戶實現「在家能團圓,下樓能掙錢」,高質量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該園區年產值約3億元,年稅收約500萬元,直接帶動600餘人就業,每年創造務工收入約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