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是我國苗族婦女的「姊妹節」

2020-12-20 黔城拍客

今年受疫情影響,大型活動不能舉辦,一年一度的臺江姊妹節也一樣不能舉辦,所以小編帶大家回味以下往年姊妹節熱鬧的場面,同時也希望疫情快快結束,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

姊妹節是苗族同胞一年一次的盛大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是我國苗族婦女的「姊妹節」。節日這天,婦女們都要吃一種用五顏六色的糯米做成的「姊妹飯」,互相贈送禮物,以示吉祥。這種飯是用姑娘們在山上採集的野花和葉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後蒸成的。節日裡還有熱鬧的鬥牛場面、苗歌大賽、踩鼓、跳蘆笙、銀飾服裝走秀和「遊方」等活動。

這是小編去年去臺江姊妹節的照片,場面十分熱鬧,一般吃完午飯,苗族婦女就開始梳妝打扮,把他們認為最漂亮的苗族服飾,穿戴在身上,展現自己的魅力。

所以,這裡會有很多漂亮的小姐姐,小編在這裡看到很多漂亮的苗族妹子,他們的服飾很華麗,作為一個妹子簡直羨慕死了。

這裡面也有很多小萌娃,小小年紀穿戴一身苗族服飾,特別可愛!

每年也有很多國際友人慕名而來呢

有機會一定去看看哦

相關焦點

  • 唱情歌、吃姊妹飯……臺江姊妹節原來如此妙趣真情
    妙趣真情姊妹節姊妹節是貴州省臺江縣施洞一帶苗族最獨特、最風趣的節日。這個節日自農曆三月十五起,白晝灑滿了陽光,夜晚沐浴著月華。女性是姊妹節的主人,姑娘們要穿戴最美的盛裝銀飾,打扮得花團錦簇去踩鼓,與後生交往,尋覓伴侶。
  • 臺江姊妹節|姊妹們演繹一場喑啞無言的奢華絢麗
    每年農曆三月十五開始的姊妹節,是臺江縣苗族同胞盛大的傳統節日,是一個情與愛的節日,同時也是展示豐富厚重苗族文化和多姿多彩苗族歌舞服飾藝術的盛會,被譽為「最古老的東方情人節」、「藏在花蕊裡的節日」。屆時苗族青年男女穿上節日的盛裝,聚集於榕江、楊家、偏寨,歡度這個極富民族特色的傳統佳節。
  • 黔東南州主要民族節日表(農曆)
    凱裡最具特色的是其濃鬱的民族風情,由於一年中有130多個民族節日,所以,凱裡素有「百節之鄉」的美稱。在這片土地上,聚居著苗族、侗族等眾多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他們獨特的節日。 最為重要和隆重的民族節日,要數一年一度的「苗年」了,此外,還有由各個苗寨輪流舉辦的「牯髒節」、「蘆笙節」、「吃新節」等等。
  • 貴州臺江:歡度苗族姊妹節
    4月18日,臺江縣苗族群眾參加盛裝遊演活動。當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迎來一年一度的苗族姊妹節。節日期間將舉行苗族盛裝遊演、千人長桌宴、千人遊方體驗、苗族手工創意大賽等一系列活動。 姊妹節是臺江縣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貴州臺江:萬人自駕遊姊妹節(組圖)
    貴州臺江:萬人自駕遊姊妹節(組圖)     2018年05月05日09:06 姊妹節開幕式。 人民網貴陽5月5日電 參觀苗寨、體驗苗繡、觀看萬人唱響翁你河……近日,「苗族姊妹節」期間,貴州省臺江縣熱鬧非凡,一萬餘名遊客通過組織自駕前來體驗別樣民族風情。
  • 農曆三月十五和慈賢大師的不解之緣
    我國廟會起源和形成的時間,大約在一千五百年以前,它和魏晉南北朝以來佛教的廣泛傳播有密切的關係。廟會也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中國人的廟會一般在農曆新年、元宵節、二月二龍抬頭等節日舉行。也是中國集市貿易形式之一。廟會是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除一般年俗外,廟會則為舊時北京過年的主要習俗。
  • 今天農曆三月十五,財神爺趙公明生日,別忘了敬財神!
    追求財富是人的天性,每個人內心深處都希望自己有一天能獲得財富,也因為如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供奉財神的傳統,人們希望通過敬財神給自己帶來財運,而在民間傳說的各路財神之中,趙公明無疑是人們最熟悉的之一,今天的農曆節日大全就為你介紹,農曆三月十五的財神爺趙公明生日。
  • 貴州臺江縣將取消2020年「中國苗族姊妹節」活動
    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減少公眾交叉感染和降低傳播風險,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經臺江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不舉辦2020年「中國苗族姊妹節」活動。
  • 媽媽親手繡嫁衣,爸爸做40斤銀飾陪嫁,這個苗族女兒也太幸福了!
    她們穿著苗族傳統服飾,佩戴精緻的苗銀首飾,載歌載舞,婀娜多姿。閃亮的銀片,精美的圖案,纖細的腰肢,那是讓人過目難忘的風情!苗族女子佩戴的首飾,都是由苗銀純手工打造而成,長久以來都是苗族的重要首飾和婚嫁用品。
  • 保生大帝和媽祖鬥法,與農曆三月十五以及二十三颳風下雨的傳說
    閩臺兩地就流傳著媽祖和保生大帝的故事,不過流傳的卻是兩人鬥法的故事,民間通過他們兩人鬥法來解釋閩臺兩地農曆三月十五和三月二十三颳風下雨的現象。(保生大帝的誕辰是農曆三月十五,每年這一天會颳大風,稱為大道公風。媽祖,誕辰是農曆三月二十三,每年這天就下雨,稱為媽祖雨。
  • 農曆三月十五毛集會:女媧娘娘的生日
    民間傳說農曆三月十五日是女媧娘娘生日 ,由於女媧造人始祖,又和伏羲一起創造了婚嫁制度。歷朝歷代官方都會在三月祭祀擺社,由於女媧文化中很多內容都與生活中的禮俗、習俗有聯繫,所以民間則自發形成了朝拜的三月廟會。永豐鄉毛集會就是這樣的一種形式。
  • 東營基督教會聖恩堂於婦女節舉辦姊妹團契聚會
    東營基督教會聖恩堂於婦女節舉辦姊妹團契聚會 3月8日8:30-14:40,山東省東營市基督教會聖恩堂舉辦姊妹團契聚會,邀請棗莊市雷金芳姊妹證道,700多人參加雷金芳姊妹在上午和下午分別以「為女人點讚」和「進美地」為題證道。在上午的分享中,雷姊妹引用提摩太前書2:9-11節和箴言31:28-31節的經文從「為女人的地位點讚」、「為標準的女人點讚」、「為品味的女人點讚」三個方面展開分享;在下午的分享中,雷姊妹講解了約書亞記1:1-9節的經文,勸勉姊妹們肩負神的重託,像約書亞一樣充滿盼望的進入迦南地。
  • 2015年湖南綏寧苗族四月八姑娘節新聞發布會
    苗族四月八姑娘節,相傳是為了紀念宋代飛山洞蠻女英雄楊黎娘而傳承下來的民族節日,主要流傳於以綏寧為中心的湘桂黔邊苗族地區,是苗家婦女的特有節日。每到農曆四月初八,每家每戶都要邀請出了嫁的姑娘回娘家,兄弟和父母都要給姑娘贈送禮物,姑娘們回到娘家,一起吃烏飯,祭女祖,唱山歌,比女紅,載歌載舞,跳花跳月,歡度節日。2008年6月,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九黎族的後裔——苗族的歷史與風俗揭秘
    苗族,是一個十分古老的民族,目前總人口約940萬,在我國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排名居第四位 ,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海南等省份,以及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苗族的宗教信仰各不相同,不同地區苗族的宗教信仰是不相同的,概括來說,苗族群眾的宗教信仰主要包括自然崇拜、圖騰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幾種。苗族的主要自然崇拜對象有天、地、日、月、大樹、巨石等,在雲南省金平等地的苗族中,每年農作物抽穗時都要祭天公地母,祈求農作物的豐收。苗族支系繁多、分布廣泛,他們崇拜的圖騰有很多,如鳳凰、蝴蝶、龍、鳥、鷹、竹等。
  • 國際婦女節的由來你知道嗎?我國三八婦女節成立於哪年?值得一看
    國際婦女節的由來你知道嗎?我國三八婦女節成立於哪年?值得一看時間:2020-03-07 11: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國際婦女節的由來你知道嗎?我國三八婦女節成立於哪年?
  • 2020婦女節多少歲可以過_我國第一個婦女節是什麼時候
    一直以來,我們對三八婦女節都有一些不客觀的認識,覺得婦女節是四五十歲的大媽才過的節日,年輕女性並不喜歡這個節日。那麼2019婦女節多少歲可以過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20婦女節多少歲可以過_我國第一個婦女節是什麼時候。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濟源濟瀆廟廟會,你聽說過三月十五長生爺會和十一月會嗎?
    根據舉辦時間的不同,濟瀆廟會可以分為三月十五長生爺會和十一月會兩種表現形態。 三月十五長生爺會 又叫香火會,燒香古會。
  • 「三八婦女節」喜逢「二月二龍抬頭」
    新華社天津3月4日電(記者周潤健)8日,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三八婦女節」。巧合的是,這一天也是農曆二月二,民間俗稱「龍抬頭」的日子。天文專家表示,「婦女節」和「龍抬頭」出現在同一天比較罕見,就本世紀來說,這種「喜相逢」只有3次。
  • 農曆七月七,七夕節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雙七」「香日」「星期」「巧夕」「女節」「蘭夜」「小兒節」「穿針節」等,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 廣東僑鄉臺山農曆六七月過「鴨仔節」
    在廣東臺山,燒鴨平時在當地的燒臘檔不如燒鵝、燒豬肉暢銷,但每年農曆六月起至七月中旬,燒鴨或滷水鴨成了搶銷熟食。據聞,當地人有過「鴨仔節」的習俗。臺山「鴨仔節」沒用傳統湯碗裝的「九大簋 李曉春 攝  據了解,臺山人說的「鴨仔節」,實指當地的「六月節」或「七月節」。六月節和七月節同指當地一個節,沒有限定具體某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