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下長了一個硬塊,擠後疼痛難忍?未必是雞眼,還可能是蹠疣

2020-12-22 爆炸營養彭鑫蕊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很多人穿上了漂亮的涼鞋,可無意中發現腳底長了一塊,剛開始以為是老繭。可接觸到後,用雙手擠壓還會疼痛難忍,平時走路還可能會出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有人還認為是雞眼,確實雞眼的發生原理和老繭非常相似,但和它不同的是,雞眼主要分布在拇指內側,可能在關節、足跟上也都會有雞眼。

被磨出來的老繭,即便是用剪子剪掉,也不會有疼痛感,非常頑固。雞眼不一樣,雖然是通過人們不斷摩擦,身體所產生的抵抗反應,而增加了皮膚角質增生的概率。

但如果用剪子、小刀,還可能會出現較為明顯的疼痛。和雞眼不同的是,還有蹠疣,從外觀上看,雞眼相似程度很高,顏色幾乎都是黃色。大家要仔細看內部結構,如果長硬塊的部位,中間有小黑點。

通過擠壓很容易出現疼痛的感覺,並且刮一下容易出血,就很可能是蹠疣了。它和老繭、雞眼發病原因不一樣的是,蹠疣多是因為人乳頭瘤病毒引發的扁平疣。

大家仔細觸摸,表面上的特徵多為粗糙的,如果大家出現這種症狀,還需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不要到街邊購買藥膏,對病情沒好處。如果你是雞眼,處理起來就比較簡單了。

因雞眼發病的原因,是因為腳過度摩擦導致的情況,對付它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合適的鞋子。相比於硬質的鞋子,有雞眼情況的人群更適合鬆軟的鞋子,減少腳部摩擦可降低雞眼的發生概率。

有些人對付雞眼,還可能會用熱水泡腳的方式,對於質地較硬的雞眼,這種辦法有一定效果,但也只是把角質增厚的地方變軟,但無法達到祛除雞眼的目的。

在相關實驗上也都證明,如果用簡單的熱水泡腳,再觸摸雞眼的地方,也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所以,對於頑固的雞眼,建議大家去醫院解決,用一個小的手術,採用冷凍、雷射處理,可達到治療的效果。

同時建議大家,不要私自去街邊購買雞眼膏,其成分不確定,即便去掉雞眼後,也不能起到根治的作用。

所以,建議大家不要去外面亂治,去醫院解決即可。

相關焦點

  • 腳底下長了一個硬塊,擠後疼痛難忍?小心,可能是蹠疣
    有許多患者常把它誤認為是雞眼,以為扣掉或者用剪刀挖掉就可以了,但是怎麼也挖不乾淨,還不停的往外擴散,一個變兩個,越來越多。這種病就是蹠疣。   一、什麼是蹠疣?   有人還認為是雞眼,確實雞眼的發生原理和老繭非常相似,但和它不同的是,雞眼主要分布在拇指內側,可能在關節、足跟上也都會有雞眼。被磨出來的老繭,即便是用剪子剪掉,也不會有疼痛感,非常頑固。雞眼不一樣,雖然是通過人們不斷摩擦,身體所產生的抵抗反應,而增加了皮膚角質增生的概率。
  • 腳底長了小硬塊,疼痛難忍?注意:不一定是雞眼,還有可能是疣
    由於對腳的關注度較少,這使得腳底剛長出雞眼後,很少能第一時間察覺,等到發現時,雞眼已經比較大了。腳每天被我們踩著,雙腳一直處於被壓迫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若走路姿勢不良、穿的鞋子不合腳、鞋底太硬等,腳底受到的摩擦變大,這樣局部就會長出圓錐形的角質物,也就是雞眼。
  • 腳底長了小硬塊,走路疼痛難忍?注意:不一定是雞眼,小心是它
    人腳底總是容易長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有一種小硬塊,就使人疼痛難忍。一般我們會認為腳底的硬塊是雞眼,但其實根據成因的不同,小硬塊還有可能是疣。一、疣和雞眼有何區別雞眼是由於不斷地摩擦刺激引起,通常伴隨的是腳底的厚繭,所以雞眼是以角質栓的形式出現,表面是平滑的,在不進行針對性按壓時,往往是沒有明顯痛感的。而疣就不同了,疣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通常伴隨的是腳底脫皮,腳臭等其他類似真菌感染的情況。
  • 腳底硬塊可能是病毒疣,不一定是雞眼!
    腳底若出現硬塊,就是雞眼嗎?
  • 腳底長的一個硬的東西是雞眼嗎?
    核心提示:腳底長的一個硬的東西是雞眼嗎?腳底長硬東西,可能是雞眼,也可能是其他問題比如蹠疣、胼胝等,這幾種問題的處理方法都不同,應該分辨清楚後再進行治療。下面來講講雞眼、蹠疣、胼胝的症狀特點。   腳底長的一個硬的東西是雞眼嗎?
  • 走路總感覺腳底疼痛有疙瘩你要小心啦 這可能是雞眼啊!
    走路總感覺腳底疼痛有疙瘩你要小心啦 這可能是雞眼啊!好發於經常行走或長久站立的人中,往往 摘要:   有些人在走路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腳有點痛,似乎腳底長了一個隔腳的東西,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雞眼了,那麼究竟腳上是怎麼會長上這樣一個東西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腳上長雞腳是怎麼回事,希望能幫助大家解決心中的疑惑,並且帶來一些幫助。
  • 腳底長蹠疣,也可能得宮頸癌嗎?
    腳底長蹠疣,也可能得宮頸癌嗎?腳底長蹠疣,也可能得宮頸癌嗎?蹠疣是發生在足底部的尋常疣,多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那腳底長蹠疣的人也可能得宮頸癌嗎?
  • 【微科普】腳底有硬塊不一定是雞眼 可能是病毒疣
  • 蹠疣當雞眼 傷腳又傷身
    最近一段時間,小張發現自己的腳底有一處皮膚突了出來,並有疼痛感,小張認為這是雞眼,就自行貼上了雞眼膏。可幾天下來,不僅疼痛感沒有消退,反而原來皮膚突出部位還開始向周圍蔓延。這時,小張才匆匆前往皮膚科就診,皮膚科的醫生告訴小張,他腳底長的不是雞眼,而是蹠疣。那麼,蹠疣是什麼呢?這和雞眼又有什麼區別呢?
  • 《名醫坐堂》關注皮膚健康系列(六):腳底長蹠疣,也可能得宮頸癌嗎?
    《名醫坐堂》關注皮膚健康系列(六):腳底長蹠疣,也可能得宮頸癌嗎?蹠疣雖然是由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但和引發宮頸癌的屬於不同分型,兩者間沒有必然關聯。Q:如何區分蹠疣和「雞眼」A:「雞眼」的學名叫肉刺,一般是因局部長期受壓和摩擦引起的圓錐狀角質增生,通常外表光滑,表面中心部位沒有小黑點,有明顯疼痛感,但本身不具有傳染性。
  • 腳底板長了小硬結? 也許你得的不是雞眼而是蹠疣
    小周(化名)3月前發現左足底長出一個小硬結,不癢不痛。鄰居王娭毑建議他用雞眼膏治療,她還說,自己以前就是用雞眼膏貼好的,效果非常好。如今3個月過去了,小周的「雞眼」不但沒有治好,反而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小周終於忍不住到醫院就診,湖南中醫附一中醫外科陳其華教授檢查後說,小周長的不是雞眼,而是蹠疣(zhí)(yóu)。
  • 你以為的雞眼 可能是蹠疣
    鄭州市中心醫院皮膚科(鄭州市皮膚病醫院)主任醫師趙會亮指出,雞眼與蹠疣是兩種性質不同的皮膚病,門診上經常會遇到患者將雞眼與蹠疣混淆,把腳上的蹠疣當成雞眼治療,刺激疣體快速增大,加重病情,使治療變得困難。正確識別雞眼和蹠疣,是對症治療的基礎。    蹠疣不是雞眼 蹠疣會傳染  趙會亮介紹,蹠疣是一種發生於足底,由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尋常疣。
  • 雞眼?蹠疣?傻傻分不清楚可不行!
    其實,雞眼是因為腳部外層皮膚頻繁受到摩擦並長時間承受壓力導致的,為物理性皮膚疾病,形狀像雞的眼睛才得這個名字。 老繭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常見於腳底,呈大片狀,一般不會引起疼痛,相反還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蹠疣(zhí yóu):蹠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的,和雞眼發病原因不同,因形狀有一些相似會令人混淆。那應該如何區別它們?
  • 腳底長了一個硬疙瘩掛什麼科?
    核心提示:腳底長了一個硬疙瘩掛什麼科?腳底長硬疙瘩,可能是雞眼或蹠疣,應該到皮膚科就診,應選擇正規皮膚病醫院。雞眼和蹠疣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皮膚病,下面來介紹下雞眼和蹠疣的相關知識。   腳底長了一個硬疙瘩掛什麼科?
  • 把蹠疣當雞眼治?5個症狀讓你清楚鑑別,治療方法大不同
    一天,一個穿著白大褂的實習生小妹妹跑進來問:「老師,忙不忙?我想請你幫我看看我的腳底,長了一個雞眼,有沒有好的辦法治療?」 她脫鞋一看這哪是雞眼啊,這明明是蹠疣嘛。
  • 58歲大媽腳底長了疙瘩當做「雞眼」嘗試偏方,醫生看後直搖頭
    接診的皮膚科主治醫師靳華細細問來才知道,王大媽腳上長了兩顆硬硬的疙瘩,一顆在腳底,一顆在腳趾,最開始的時候不痛不癢,王大媽也就沒在意,但近兩個月來,王大媽走路越來越痛,於是,王大媽便自己到藥店買了雞眼膏。可沒想到,雞眼膏貼了幾回,腳上肉就爛了幾回,「雞眼」總是「死而復生」,在原處長回來。
  • 雞眼和蹠疣的區別
    核心提示:雞眼和蹠疣的區別,雞眼、蹠疣都是常見的皮膚病,都是容易長在腳部的,症狀也非常相似,很多患者因為分不清這兩種疾病的區別,導致治療方法不當,讓疾病加重,導致治療上走彎路,下面來介紹下雞眼和蹠疣的區別。
  • 你確定腳下長的是雞眼?也有可能只是老繭
    作者:野田真史(皮膚科醫師,微博@皮膚科野田真史醫生)翻譯:彭翔宇朋友小吉是個跑步愛好者,每天都會跑個幾千米,然而最近他一跑步就感覺腳疼,脫掉鞋子,發現腳底長了一個黃豆大小,稍高於皮膚,中央呈淺黃色,周圍顏色深一些的硬皮。原來疼痛就來自這裡!
  • 蹠疣莫誤當「雞眼」治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廖溫勃 通訊員 楊上上) 蹠疣誤自診為「雞眼」?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皮膚科醫師孟珍告訴記者,皮膚科門診中常有患者問診時說:「醫生,我腳底板長了好多雞眼啊,自己買了雞眼膏用也沒啥效果。」她表示,實際上這些都是病人誤將蹠疣當成了雞眼。
  • 腳底蹠疣很多如何祛除快呢?
    核心提示:腳底蹠疣很多如何祛除快呢?蹠疣是尋常疣的一種,因為生長在腳底、形態特殊,因此被稱為蹠疣,蹠疣因為被壓力摩擦,因此通常是平整的,像老繭一樣,中間像雞眼一樣是一個白色的疙瘩。那麼腳底蹠疣該怎樣去除呢?   腳底蹠疣很多如何祛除快呢?